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激综合征(pre-excitation syndrome)是一种常见房室传导异常的疾病,最常见的类型为Wolf-Parkinson-White综合征(WPW),发病率为0.1%~3.0%。其病理改变为心房与心室之问存在异常传导通路(旁路AP),从而引起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改变了心室肌激动的程序性、同步性及统一性。  相似文献   

2.
预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预激综合征是指窦性激动经正常房室传导系统抵达心室肌之前,部分心室肌被提前激动,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房室间存在异常传导通道,即所谓房室旁道。其发生率大约为成活出生者的3—4‰,旁道最常见部位为左室游离壁(65%),其次为间隔部位(25%),其余为右室游离壁旁道.预激综合征的临床意义在于其较高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心电图类似束支传导阻滞或心肌梗塞,而易导致心电图诊断错误.1930年Woff、Parkinson和White首先报  相似文献   

3.
预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为0.15‰~3‰。其病理改变为心房与心室之间存在异常传导通路(旁路),从而引起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改变了心室肌激动的程序性、同步性及统一性。旁路被认为是房室解剖及电学连续性在胚胎发育中退化受阻所致。此退化过程是受基因控制的凋亡过程。预激综合征约:40%~80%伴有其它心律失常,甚至引起猝死。目前认为预激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预激综合征     
心房的冲动使整个心室或心室的某一部分提前激动,或心室的冲动使整个心房或心房的一部分提前激动,称为预激综合征(Pre—excitation syndrome),又称为W、P、W综合征,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检出率约为1%,70%的预激综合征患者并无器质性心脏病,常为先天性异常之一。预激综合征亦可伴发于后天性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肌炎、心梗、甲亢等,患者以男性多见,约占70%,多数患者因反复发作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而被发现,也有在常规心电图检查时无意中被发现者。 因预先激动发生在一部分心室肌,此一激动不经正常的心脏传导系统传布,而是沿心室肌传布,故较正常传导缓慢。心电图上QRS波群的初起部分呈现模糊、钝挫、形成预激波。因其形态与希腊字母△相似,故常称之为σ波。由于一部分心室肌仍受沿正常房室传导途径传来激动的控制,所以QRS波群虽提前开始,但终止的时间仍与正常相同,从而使QRS间期加宽而且QRS终末部分光滑、尖锐、纤细。一般伴有继发性ST-T改变。  相似文献   

5.
预激综合征(WPW)是心房激动沿正常传导系统未到达心室之前,就通过附加旁道(Accessory pathways,AP)提前使心室肌激动的一种严重综合征,再伴有房颤(AF)时,易致猝死.现将急诊救治WPW伴AF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预激综合征是心房的激动沿正常传导系统下传尚未到达心室肌之前,就较快地通过附加的房室传导径路预先地激动心室肌的一种综合征。1930年Wolff、Parkinson与White三氏报告了11例具有P-R间期缩短、QRS间期延长伴起始部粗钝(Delta波或Δ波)、反复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三大特征的综合征,即WPW综合征。辩认预激综合征有重要临床意义,因为:①本征心电图颇似束枝阻滞,心肌梗塞或心室肥大,快速心律失常发  相似文献   

7.
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的解剖基础是房室间除了正常的房室结、希-浦传导系统外,还存在着附加旁束传导纤维,使心房的激动通过旁束提前激动心室,与正常房室结、希-浦系统传导激动的心室,两者形成心室融合波.  相似文献   

8.
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纤颤的治疗唐以驷(广西贺县人民医院)预激是一种房室传导异常的现象,冲动经附加旁路下传,提早兴奋心室一部分或全部,引起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有预激现象称预激综合征(WPW)。患者大多数无器质性心脏病,也见于某些先天和后天性心脏病[1]。...  相似文献   

9.
王晖  李学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653-2654
预激综合征(WPW)是指房室之间存在两条传导径路,即异常房室旁路束和正常房室希浦系统传导径路共同构成折返环路。二者的传导速度和不应期均不相同,与正常房室传导系统相比,异常房室旁路束的传导速度快,不应期则稍长。WPW是心房冲动提前激动心室的一部分或全体,或心室冲动提前激动心房的一部分或全体。  相似文献   

10.
第十九章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是心房的激动沿正常传导系统下传尚未到达心室肌之前,就较快地通过附加的房室传导径路预先地激动心室肌的一种综合征。1930年Wolff、Parkinson与White三氏报告了11例具有P-R间期缩短、QRS间期延长伴起始部粗钝(△波)、反复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三大特征的心电图与临床表现,称为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简称WPW综合征),这是预激综合征的一种最常见类型。辨认预激综合征有重要临床意义,因为:①本征心电图颇似束支阻滞、心肌梗塞或心室肥大,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时又常常类似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容易误诊。②可掩盖原有的心肌梗塞、心室肥大或束  相似文献   

11.
预激综合征于1930年由Wolff.Parkinson和White三人首先报道,故又称吾-巴-怀三氏综合征。预激综合征是由于房室之间存在着异常的房室传导途径,使心房冲动提早到达心室的某一部分并使之提早激动所致,也称心室提早激动综合征。心室预激本身并不产生血液动力学障碍,故常无任何自觉症状。但是,常可引起阵发性心动过速,多发生于健康的青年  相似文献   

12.
预激综合征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性疾病之一。它是一组由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存在着异常传导组织,使窦房结发出的冲动提早到达心室的某一部分,并使之提前激动的疾病。目前已经证明异常传导组织可有三种,因此预激综合征也有三种不同的基本类型。如由  相似文献   

13.
预激是一种房室传导的异常现象,冲动经附加通道下传,提早兴奋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引起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有预激现象者称为预激综合征或WPW综合征.目的 讨论预激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心得.方法 配合手术进行护理.结论 通过护理可使患者提高手术配合度,巩固治疗效果,恢复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4.
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频率60~100次/min(成人),比较规则.窦房结冲动经正常房室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传导时间恒定(成人0.12~1.21s):冲动经束支及其分支以及浦肯野纤维到达心室肌的传导时间也恒定(小于0.10s).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笔者临床护理5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微电极阵列(MEAs)标测技术研究大鼠心脏组织场电位(FPs)特性,比较心房和心室组织片场电位特性及电激动的传导.方法制备SD大鼠心脏组织片标本(大小5 mm×5 mm,厚度约2 mm);采用同步60个位点MEAs标测技术,用5 μV×1 ms的刺激脉冲连续刺激,刺激间隔为1s,引出并记录组织场电位.比较心房和心室组织片场电位形态和FPs传导时间.结果心室肌组织片最大场电位(FPmax)和最小场电位(FPmin)与心房肌FPmax、FPmin相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室组织片场电位时程(FPdur)明显长于心房组织FPdur (P<0.01);心房组织片FPs传导时间(66.46±6.73 ms)长于心室组织FPs传导时间 (47.40±5.62 ms) (P<0.01).结论MEAs标测技术能记录和分析相对微观领域心脏组织片的场电位、电激动传导时间和电激动传导顺序等信息,是一种进行传导异常性心律失常机制研究和相关药物干预研究的可靠工具.  相似文献   

16.
刘卫强 《右江医学》2013,(3):417-418
<正>预激指的是一种房室传导异常的情况,冲动提早导致心室兴奋,引起心室肌提前激动,此种现象被称为预激综合征(WPW),常合并有心动过速等症状,属于较为少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临床上诊断主要靠心电图来辨明。患者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等。笔者就此类疾病的药物治疗方式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预激是一种房室传导的异常现象,冲动经过附加通道下传,提高兴奋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引起部分心室提前激动.有预激现象者成为预激综合征或WPW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预激综合征的根本原因是心房与心室之间存在先天性变异房室通道。此通道能使窦性或室上性的激动绕过主要房室结道路的阻抗和传导延缓而异常地激动或预先激动部分心肌,改变了心肌激动的程序性,同步性及同一性。形成了预激症候群典型的QRS融合性波群。  相似文献   

19.
正常心脏搏动时,其激动发自右心房与上腔静脉间的窦房结,经过心房肌、房室交界部、希氏束、左右束支、浦顷野氏纤维等部位,最后到心室肌。由于各种原因致使激动传导障碍或激动生成异常,造成心脏搏动异常,导致循环障碍。此时若给心肌一持续性的短时间的微弱的电流刺激,可使心脏有节律地搏动,这种装置称为心脏起搏器。  相似文献   

20.
预激综合征与临床龙艳(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预激综合征(wpw)是激动由心房沿着正常传导系统下传尚未达到心肌之前就较快地通过附加旁道预先激动心室肌的一种综合征。心电图表现P-R间期短;QRS波增宽,并在其初始部有一附加波(Δ波);或有反复性阵发性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