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革命老区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与自杀意念的相互关系,为革命老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624名革命老区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革命老区医学生自杀意念率为41.35%;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无自杀意念组;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组的EPQ-N分数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大学生组.结论 不良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可能是革命老区医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医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医学生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0年5月至6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多所医学院校749名学生,采用自行编制的基本情况调查表、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对其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共收集686份完整有效问卷.合理运用单因素检验和多因素方法,分析医学生自杀意念检出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因素对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的影响,为自杀意念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自杀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沈阳医学院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和临床医学三个专业的23个班级共568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系统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下发调查问卷568份,回收有效问卷541份;医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1.83%;在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教育方式间比较,医学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别(P〈0.01);有自杀意念的医学生与无自杀意念的医学生之间,在抑郁、焦虑、恐怖等十个因子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杀意念在医学生中有一定的发生率,不良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吴玲  王小丹  田冶 《海南医学》2013,24(21):3249-3251
目的 了解海南医学生自杀意念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其自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11个专业共696名海南医学院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调查表和自杀意念调查表(SIOSS)进行调查.结果 ①海南医学院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5.4%,自杀意念率男性高于女性(=7.161,P=0.006).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户口所在地在农村和高抑郁是自杀意念产生的危险因素,而积极应对方式、较高的客观支持和高自尊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结论 自杀意念在海南医学院学生中的发生率较高,且自杀意念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采取措施,减少自杀意念的产生,防止自杀意念转变为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5.
辛莘  何成森 《安徽医学》2010,31(5):521-523
目的探索自尊、自我效能、负性生活事件与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为大学生自杀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等对合肥市随机抽取的80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专科医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存在差异,专科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2.33%,本科生为7.49%;自杀意念与抑郁、绝望、负性生活事件呈显著负相关,与自尊、自我效能感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低自尊、低自我效能感的医学生更易产生自杀意念;自尊、自我效能感可能是医学生自杀意念与负性生活事件之间的调节器。  相似文献   

6.
自杀意念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若干方法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杀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一般认为自杀过程经历:产生自杀意念——制定自杀计划——采取自杀行为3个阶段[1]。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自杀风险评价措施中,自杀意念是一个最重要的评价指标。[2]。因此,对自杀意念进行研究,及早发现自杀意念,并及时对其进行干预,对自杀预防具有重大意义。但同时也应注意到自杀意念流行病学研究中存在诸多方法学问题,如关于自杀意念研究中的操作性定义、判断有无自杀意念的标准尚未统一等,妨碍了自杀意念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笔者现就自杀意念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几个方法学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浏阳市农村初中生自杀意念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农村初中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探讨农村初中生自杀意念产生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浏阳市某乡级中学初中学生中随机抽取6个班共350人,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自杀意念问卷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37份。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模型,筛选出自杀意念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浏阳市农村初中生终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46.3%,1年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6.9%,自杀意念现患率为3.9%,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年级、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和生活事件。结论自杀意念在农村初中生中发生率较高,女性多于男性,生活事件可能是导致自杀意念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医学生人格特征、内外控、自尊水平与自杀意念的相互关系.方法: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内外控量表(IELCS),自尊量表(SES)对7236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自杀意念率为24.5%;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组EPQ-E、内外控、自尊水平分数低于无自杀意念大学生组(P<0.01),而EPQ-P和EPQ-N分数则高于无自杀意念大学生组(P<0.01).结论:有自杀意念大学生情绪稳定性差,性格内向,具有精神质倾向和外控个性,自尊水平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农村初中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探讨农村初中生自杀意念产生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浏阳市某乡级中学初中学生中随机抽取6个班共350人,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自杀意念问卷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37份.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模型,筛选出自杀意念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浏阳市农村初中生终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46.3%,1年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6.9%,自杀意念现患率为3.9%,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年级、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和生活事件.结论自杀意念在农村初中生中发生率较高,女性多于男性,生活事件可能是导致自杀意念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职学生的自杀意念,为制订自杀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半开放式问卷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31.90%的学生曾经有过自杀意念;50.00%的学生有过1次以上的自杀意念;自杀意念产生的原因中家庭因素占54.67%;家庭因素中,父母的不理解和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占68.29%;自杀意念消除的原因中34.29%是因为自我心理调节,15.71%是因为父母、亲人的开导。结论家庭因素是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宋淼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2):112-113
目的 了解高职学生的自杀意念,为制订自杀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半开放式问卷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31.90%的学生曾经有过自杀意念;50.00%的学生有过1次以上的自杀意念;自杀意念产生的原因中家庭因素占54.67%;家庭因素中,父母的不理解和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占68.29%;自杀意念消除的原因中34.29%是因为自我心理调节,15.71%是因为父母、亲人的开导.结论 家庭因素是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针对军人容易掩饰自杀意念这一问题,探究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进而根据危险因素评估军人产生自杀意念的可能性。方法 使用问卷对海军官兵的抑郁、焦虑、主观睡眠质量、生活满意感、幸福感、自杀意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①抑郁、焦虑、主观睡眠质量、生活满意感和幸福感与自杀意念相关(|r|=0.117~0.285),有自杀意念组和无自杀意念组在父母关系、抑郁、焦虑、主观睡眠质量、生活满意感和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②Logistics回归模型中包含抑郁(P=0.017)、幸福感(P=0.029)二个有效的因子;③幸福感在主观睡眠质量和自杀意念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66.37%。结论 抑郁程度越高、幸福感越低,产生自杀意念的可能性越高。主观睡眠质量影响自杀意念的机制也许是其降低了个体的幸福感,进而增加了产生自杀意念的风险。这些危险因素的测量不易引发个体掩饰,而且提示了具体的心理短板,有利于对自杀的早期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自杀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自杀意念是自杀行为产生的重要前提和危险因素,故监测大学生自杀意念状况,探讨其主要危险因素对预防该人群自杀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随人群特征、时间变化大,迄今为止其主要因素及作用机理仍不太清楚[1].有学者指出,学业压力是大学生自杀意念的重要诱因之一[2].而学业压力的产生既可与学习兴趣的缺失、学习技能不当有关,也可以源自曾有的不良学习经历.不同类型的学习问题给个体带来的压力体验不同,其可能采取的应对方式也可产生差异.到底哪些学习问题与自杀意念有关?为了解以上问题,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本研究对1060名大学本科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学生自杀意念者的影响因素,为学校心理危机预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90项症状清单(SCL-90)、核心自我评价问卷(CSES)及社会支持量表(SSS),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755名在校医学生实施问卷调查。结果有无自杀意念组在核心自我评价总分、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90项症状清单总分及各因子分有显著差异(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自杀意念影响因素按OR值大小排列依次为:抑郁(1.139)、其他(1.111)、精神病性(0.914)、核心自我评价总分(0.842)、支持利用度(0.793)。结论建立心理危机早期预警与干预体系,对医学生自杀意念者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教育,建立有效地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医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及自杀意念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医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以及生命意义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方法 于2020年5至10月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法选择某两医学院2 000名医学生,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生命意义感量表(PIL)、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有效问卷1 847份。 结果 1 847名医学生平均(19.39±1.26)岁,过去一周自杀意念检出率为21.33%;生命意义感平均(53.73±17.18)分;有自杀意念的医学生生命意义得分低于无自杀意念的(t=-16.041,P<0.001);生命意义感与自杀意念呈负相关(rs=-0.39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医学生自杀意念相关的因素有:生命意义感得分高(OR=0.521,95%CI=0.472~0.575),家庭教育方式为民主型(参考组为其他)(OR=0.583,95%CI=0.360~0.944),亲朋好友无自杀行为(OR=0.555,95%CI=0.382~0.806),遇到压力和困难时不能得到帮助(OR=1.527,95%CI=1.003~2.323),知心朋友的数量(参考组3个及以上)为0个(OR=2.494,95%CI=1.650~3.769)、1个(OR=1.955,95%CI=1.432~2.669),认为理想与现实(参考组为无差距)差距很大(OR=2.084,95%CI=1.220~3.559)、差距非常大(OR=2.235,95%CI=1.171~4.264)。 结论 医学生的自杀意念检出率不容乐观;生命意义感得分低的医学生更易产生自杀意念;生命意义感与自杀意念存在关联;医学院校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加强生命意义感教育从而降低医学生的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抑郁症自杀风险因素及其评估进行简单的分析研究,以期为抑郁症患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借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分析抑郁症自杀风险因素,用不同的评估方法研究。结果研宄表明,在死于自杀的人中,接近90%的人在他们自杀时表现出精神障碍,而抑郁是最常见的导致自杀的精神障碍,抑郁是重要的预测自杀意念的因素,抑郁会增加个体产生自杀意念的可能性。结论生存理由影响自杀意念,它是抑郁对自杀意念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医学院新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 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07级8个专业的675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所学专业、生源)和卡特尔16种个性特征量表(16PF)的人格测定,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有自杀意念者的主要人格特征.结果 9名(1.33%)医学院新生有自杀意念,666名新生无自杀意念.有自杀意念者与无自杀意念者的性别、专业、生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自杀意念者的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心理健康因素、专业有成就个性因素5个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无自杀意念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适应与焦虑型4个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聪慧性和稳定性人格与自杀意念呈负相关(β=-0.46,P=0.04;β=-0.23,P=0.02);怀疑性人格与自杀意念呈正相关(β=0.30,P=0.02).结论 怀疑性人格是医学院新生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而聪慧性和稳定性人格是预防其自杀意念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2):157-161
自杀意念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探索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是预防自杀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自杀意念的评估和测量、危险因素、保护性因素及群体差异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对自杀意念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侯明  季顺欣  于钦明 《安徽医学》2022,43(5):598-603
目的 探讨医学生人格、心理弹性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为制订降低其自杀意念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6月6日~10日从东北地区3所医学院校抽取了1 510名医学生,采用大五人格中文版简化量表(NEO-FFI)、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与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进行医学生人格、心理弹性与自杀意念调查,观察各变量平均得分、相关系数(含积差相关与等级相关)、回归系数与中介效应等指标。结果 医学生人格各维度得分均处于典型高分与典型低分之间;心理弹性、自杀意念得分分别为(88.04±16.72)分、(5.11±4.41)分,其中140名(9.27%)医学生具有自杀意念。神经质与心理弹性各维度及总分之间呈负相关(r=-0.341、-0.361、-0.290、-0.356,P均<0.01),与自杀意念各维度及总分之间呈正相关(r=0.544、0.378、0.385、0.628,P均<0.01);人格的其他4个维度与心理弹性各维度及总分之间呈正相关(r=0.570、0.554、0.511、0.582,P均<0.01),与自杀意念各维度及总分之间呈负相关(r=-0.438、-0.373、-0.280、-0.504,P均<0.01)。神经质、开放性正向预测自杀意念(Beta=0.450、0.082,t=19.266、3.648,P<0.01),心理弹性、外向性负向预测自杀意念(Beta=-0.192、-0.172,t=-7.541、-6.370,P均<0.01),并能解释自杀意念41.3%的方差比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心理弹性在神经质、外向性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χ2/df=4.517、4.781,良适性适配指数=0.907、0.889,调整后适配度指数=0.926、0.903,规准适配指数=0.876、0.917,比较适配指数=0.928、0.913,增值适配指数=0.902、0.879,近似误差均方根0.075、0.079)。结论 医学生人格、心理弹性发展正常,近十分之一的医学生有自杀意念;人格、心理弹性与医学生自杀意念之间均一定程度相关;同时,心理弹性在神经质、外向性与自杀意念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BD)患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DSM-Ⅳ-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对264例BD患者进行定式访谈,筛查自杀意念并对有/无自杀意念组进行对照研究,调查其人口学资料、自杀家族史、精神疾病家族史、病程中是否出现过精神病性症状、应付方式及社会支持等资料。结果:264例患者中有自杀意念的比率为74.2%,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以抑郁发作为首发临床相及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均是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BD患者自杀预防应重点关注女性、应付方式不成熟和首发为抑郁相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