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肠梗阻是普通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及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变化快,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1]。目前肠梗阻治疗方法可分为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除了绞窄性肠梗阻外,急诊手术探查存在较大风险,因此以胃肠减压引流为主的保守治疗是有效治疗措施之一。作者科室对2011-05/2013-12月收治的肠梗阻行保守治疗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的对象为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根据患者在治疗肠梗阻过程中所采取的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观察指标主要包括治疗后患者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腹胀痛缓解时间以及复发率、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间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腹胀痛缓解时间以及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4.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有效降低患者肠梗阻的复发率,值得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鼻胃管治疗,观察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5.45%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治疗效果可靠,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在结核性肠梗阻的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结核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剖腹探查见腹腔脏器广泛粘连,结节病理活检确诊结核性肠梗阻,7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并且确诊为结核性肠梗阻。所有病例均放置经鼻肠梗阻导管。结论:肠梗阻导管的应用可以帮助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同时也为手术创造了良好的肠道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鼻插入肠梗阻导管在治疗机械性肠梗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淮北市矿工总医院2013年5月至2017年11月收治30例肠梗阻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数字胃肠机透视下经鼻插入肠梗阻导管至近端空肠后,定期透视复查导管位置、肠管扩张及液平面变化,经导管进行造影,明确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性质。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插管成功,置管后2 d至1周内患者的肠梗阻症状基本缓解。30例患者造影均呈现阳性征象。结论 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操作相对简单、安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金殷植  冯野  李永超  宋彬  张海燕 《吉林医学》2011,32(14):2740-2741
目的:评价肠梗阻导管在小肠排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6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10例应用肠梗阻导管进行小肠排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例中,既往肠粘连松解术后7例,宫外孕术后1例,直肠D ixon术后1例,腹腔转移癌剖腹探查术后1例。全组肠粘连松解术6例,肠粘连松解及部分小肠切除术2例,肠粘连松解术及横结肠造口术1例,末端回肠造口术1例。9例术前置入肠梗阻导管,术中引导至回盲部,1例术中置入导管。全组患者术后3~4 d排气,术后5 d开始带管进清流食。9例术后14 d拔管,1例腹腔转移癌患者带管出院。术后无肠梗阻再发。结论:应用肠梗阻导管进行小肠排列,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可作为小肠排列的首选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肠梗阻患者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时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57例采用肠梗阻导管进行肠梗阻治疗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显效41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护理有效率为96.5%。结论:在对肠梗阻患者进行肠梗阻导管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的护理措施,能够较好的缓解患者的病症,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陈意平 《大家健康》2013,(17):168-169
目的:探讨对肠梗阻患者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时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57例采用肠梗阻导管进行肠梗阻治疗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显效41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护理有效率为96.5%。结论:在对肠梗阻患者进行肠梗阻导管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的护理措施,能够较好的缓解患者的病症,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胃肠减压治疗,应用肠梗阻导管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起效时间为(12.5±4.5)h,治疗24h后小腹围的比值为(78.9±7.5),治疗48h后腹痛症状的消失率为84.85%,治疗48h后肛门的恢复排气率为87.88%,治愈率为87.8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起效时间为(31.8±6.5)h,治疗24h后小腹围的比值为(90.2±9.8),治疗48h后腹痛症状的消失率为48.48%,治疗48h后肛门的恢复排气率为51.52%,治愈率为60.6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起效时间、治疗24h后小腹围的比值、治疗48h后腹痛症状的消失率、治疗48h后肛门的恢复排气率及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显著,临床价值较高。此疗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肠梗阻,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肠梗阻导管在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肠梗阻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方式进行肠梗阻的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中选择肠梗阻导管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导管进行基础治疗。评价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导管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肠梗阻导管进行基础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症状的改善情况,经治疗后患者恢复自主排气时间,第一个24 h消化液引流量,24 h腹围缩小程度及放射线腹平片等各项治疗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肠梗阻患者中植入肠梗阻导管进行非手术基础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05例纳入本研究,均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置管后症状缓解情况,并对比置管前后患者腹部周径、腹腔内压力、梗阻近端肠管最大横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置管3 d后所有患者腹痛、腹胀症状均缓解或消失,肠鸣音恢复正常。与置管前对比,置管后第3天患者腹部周径、腹腔内压力、梗阻近端肠管最大横径等指标明显减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肠梗阻导管应用于急性肠梗阻的治疗中,可迅速缓解梗阻症状,有利于后期手术治疗的实施,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泽平 《当代医学》2021,27(27):44-46
目的 观察肠梗阻导管的应用对提升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40例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实施肠梗阻导管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肠道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以及左髂切口长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流食物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直肠癌性肠梗阻效果显著,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诊断、治疗难治性肠梗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0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的难治性肠梗阻患者.结果 10例患者,3例治愈,2例中转手术,3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结论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对难治性肠梗阻能够有效减压、缓解症状,能够帮助确定肠梗阻部位,能够治愈部分因粘连、炎性包块导致的肠梗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肠梗阻导管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临床已经确诊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胃肠减压术治疗,其它治疗相同。观察2组患者第1个24小时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保守治愈率。结果:研究组保守治愈率、引流量(ml)高于对照组(28/30 vs 20/30;2338.3±844.8 vs 750.3±279.6),具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4226.3±2372.3 vs 7526.7±7245.8;42.4±33.6 vs 95.2±60.4),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疗效确切、安全,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肠梗阻导管联合甘露醇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4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前者24例,主要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后者24例,主要采用肠梗阻导管加甘露醇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腹围减小程度、肠梗阻缓解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肠梗阻缓解例数分别为22例和17例,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分别为(34.8±1.6)h和(43.7±3.8)h;腹围减小程度分别为(16±0.7)cm和(13.3±1.5)cm,两组肛门排气时间、腹围减小程度、肠梗阻缓解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导管联合甘露醇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以更加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除患者痛苦,快速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潞河数学医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7例,随机分为四组,28例患者采用鼻胃管治疗为对照Ⅰ组,26例患者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为对照Ⅱ组,26例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鼻胃管治疗为对照Ⅲ组.27例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为观察组。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中转手术情况、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结果在腹胀痛缓解时间和恢复排气时间上,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对照Ⅲ组、观察组依次呈现出了明显的递减趋势:在胃肠减压量上,对照Ⅱ组、观察组、对照Ⅰ组、对照Ⅲ组依次呈现出了明显的递减趋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转手术情况上,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对照Ⅲ组、观察组依次呈现出了递减趋势(P:0.032),观察组的中转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在患者满意度上,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对照Ⅲ组、观察组依次呈现出了递增趋势(P=0.004),观察组和对照Ⅲ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Ⅰ组:在临床疗效上,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对照Ⅲ组、观察组依次呈现m了递增趋势(P=0.03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征,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梁奇正  马煜 《求医问药》2014,(19):195-196
目的 :探讨为非恶性肠梗阻患者使用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2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肠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鼻导管置入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非恶性肠梗阻患者使用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胃肠压力。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左侧大肠癌合并肠梗阻的病例进行一期切除吻合的临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肛门肠梗阻导管在左侧大肠癌合并肠梗阻4例患者术前应用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I期吻合,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结论:经肛门肠梗阻导管解决了左侧大肠癌合并肠梗阻病例一期切除吻合的技术难题,值得推荐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金殷植  王清  张海燕 《医学综述》2012,(21):3617-3619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其治疗是临床上的难点,常出现手术疗效欠佳或再次粘连梗阻等问题,因此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仍存在争议。近年来,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应用于单纯性肠梗阻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其肠腔减压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胃管减压。现就肠梗阻导管的临床适应证、置管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