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γ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SRT)加全脑放疗与常规放疗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SRT +全脑放疗脑转移瘤 43例 ,常规放疗脑转移瘤 5 0例。SRT周边剂量 15~ 2 7Gy,全脑放疗 30~ 40Gy。结果 :SRT +全脑放疗组病人 1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及肿瘤局控率均较常规放疗组增高或延长 (P <0 .0 1)。死亡原因中 ,SRT +全脑放疗组死于脑转移者较常规放疗组低 (P <0 .0 5 )。结论 :SRT +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优于常规放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36例复 发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患者予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SRT-TMZ组),12例患者予 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复发性脑胶质瘤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6.67%, 总局控率为93.94%,无晚期不良反应。其中SRT-TMZ组的总有效率为77.27%,局控率为95.45%;优于SRT组,但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33例患者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91%,63.64%,42.42%,15.15%,其中SRT-TMZ组 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5.45%,72.72%,54.54%,22.73%;SRT组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82%,45.45%, 18.18%,0%。生存分析显示SRT-TMZ组生存时间长于SRT组(30.00个月 vs 14.00个月,P=0.010)。结论:立体定向放射 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是姑息性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和生存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疗效及影响脑胶质瘤患者生存的因素。方法: 对脑胶质瘤低级别39例(Ⅰ+Ⅱ级)、高级别31例(Ⅲ+Ⅳ级)及室管膜瘤4例均进行手术切除,其中肉眼肿块全切31例,大部切除38例,部分切除5例,均在手术后3~4周内接受放射治疗。其中16例高分级患者放射治疗后接受化疗。结果: 年龄<45岁、全切术和病理低级别者1、3和5年生存率较高(P<0.05~P<0.01)。结论: 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是有效治疗方法,年龄、病理分级、手术方式、化疗是影响放射治疗脑胶质瘤的重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多发脑转移瘤患者的放疗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多发脑转移瘤82例患者的资料,全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WBRT+SRT)37例,全脑放射治疗(WBRT)45例。SRT剂量分割模式依据转移瘤的部位、体积、病理、患者一般状况和既往治疗确定,总剂量为16~30 Gy/2~6次或10~12Gy/单次,WBRT总剂量为30~40 Gy/2~3 Gy/次,3~4周,应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MST)为10个月。WBRT+SRT组、WBRT组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7.84%、28.90%(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病灶控制与否、颅外病变情况、预后分级评分(GPA)分级、原发灶诊断至脑转移时间是影响生存的因素(P<0.05)。结论 SRT及WBRT是多发脑转移瘤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WBRT+SRT组和WBRT组的生存无差异,颅外病变进展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脑胶质瘤术后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行常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肿瘤剂量(57.72±10.33) Gy.结果 低分级脑胶质瘤(Ⅰ、Ⅱ级)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8)、100%(8/8)、87.5%(7/8),高分级脑胶质瘤(Ⅲ、Ⅳ级)1、2、3年生存率为85.7%(6/7)、71.4%(5/7)、42.9%(3/7).结论 采用放疗治疗脑胶质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控制肿瘤生长及延迟复发的重要辅佐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全切或次全切术治疗脑胶质瘤的综合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3例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利用显微镜下全切术或者次全切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6例利用常规开颅手术进行治疗。术中动态监测血管痉挛(CVS),统计两组53例患者疗效以及随访10月后的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作为评价预后良好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随访预后评价指标中认知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7例患者术后疗效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发现,脑胶质瘤病理分级、肿瘤长径以及术后放化疗等是导致预后不良的主要风险因素。结论显微镜下全切或次全切术治疗脑胶质瘤的综合疗效较佳,对脑功能区造成的损伤更低,临床应重点关注影响预后不良的主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比较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消融(TOCE+PEI)疗法与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微波消融(TOCE+MCT)疗法治疗肝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70例肝癌患者随机接受TOCE+PEI(对照组)或TOCE+MCT(研究组)治疗,两组疗法均可重复操作,直至CT显示肿瘤消融完全.治疗后进行随访,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各入组35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可评价患者例数分别为31例和34例.治疗后研究组AFP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8.6%vs 51.7%,P=0.034).研究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0.3%和77.4%,对照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0.6%和52.9%,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47和0.039).两组均耐受性良好,毒副反应发生率和发生程度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TOCE+MCT疗法治疗肝癌疗效好,耐受性好,可以成为肝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对脑胶质瘤的疗效及患者术后1年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脑胶质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在显微镜下行全切或次全切术,对照组行常规开颅切除手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认知功能(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检测脑脊液精氨酸加压素(AVP)、催产素(OT)、β-内啡肽(β-E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患者术后随访1年,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级、瘤体大小等一般资料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术后1年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9.372、5.100,P<0.05);2组患者术后AVP、O1、β-EP、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术后3个月、6个月研究组AVP、OT、β-EP显著高于同时段对照组(P<0.05),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偏瘫5例,失语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5%(7/40);对照组偏瘫5例,失语症1例,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5%(9/40),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1,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是脑胶质瘤预后的危险因素,术后放化疗是预后的保护因素(RR=1.094、1.387、0.513,P均<0.05)。结论显微手术可改善脑胶质瘤患者认知、生活能力和提高神经肽水平;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是脑胶质瘤预后的危险因素,术后放化疗是预后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97例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国产替莫唑胺(TMZ)胶囊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将恶性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TMZ组)和环已亚硝脲对照组(CCNU)组.试验组于第1~5天给予TMZ胶囊150 mg/m2口服,第1天需同时口服CCNU安慰剂130 mg/m2;对照组于第1天口服CCNU胶囊130 mg/m2,第1~5天口服TMZ安慰剂150 mg/m2.两组均每28天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结果 共入组97例,可评价疗效者86例:TMZ组42例,CCNU组44例.治疗12周后,TMZ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4例,稳定(SD)23例,进展(PD)4例;CCNU组:CR 3例,PR 1例,SD 29例,PD 11例.TMZ组和CCNU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35.71%和9.09%(P<0.01),临床受益率(CR+PR+SD)分别为90.48%和75.00%(P<0.05).TMZ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多为轻、中度.结论 国产TMZ胶囊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优于CCNU,耐受性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化疗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弥散加权成像(DWI)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胶质瘤患者分级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84例脑胶质瘤患者,依据WHO分级标准分为低级别脑胶质瘤组(n=32)与高级别脑胶质瘤组(n=52),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DWI、SWI检查,对比两组表观弥散系数(ADC)、磁敏感信号(ITSS)评分,分析DWI与SWI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结果:b值相同时,低级别脑胶质瘤组ADCmin值高于高级别脑胶质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脑胶质瘤组ITSS评分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对高级别脑胶质瘤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92.31%、85.71%)高于DWI(69.23%、72.62%)、SWI(69.23%、71.43%)单项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与SWI联合可提高脑胶质瘤分级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为脑胶质瘤分级评估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CD44s和核相关抗原Ki-67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8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标本进行CD44s和Ki-67表达情况检测。结果:CD44s在高级别脑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2.31%,显著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P<0.05);Ki-67在高级别脑胶质瘤中的高表达率为76.92%,亦显著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P<0.01);CD44s阳性病人术后1年和3年生存率均低于CD44s阴性的病人(P<0.05);CD44s和Ki-6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CD44s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增殖侵袭以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放疗方式选择对脑转移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为临床提供合理放射治疗策略。方法:选择2004年至012年收治的脑转移瘤患者239例,其中WBRT组46例、SRT+WBRT组77例、SRS+WBRT组82例和SRS单独治疗组34例,回顾性分析不同组的治疗耐受和远期生存情况。结果:WBRT组中位生存时间3.2个月,显著低于SRS/SRT+WBRT组及SRS单独治疗组,SRT+WBRT组与SRS+WBRT组中位生存期分别是11.3和10.8个月,生存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4)。SRS单独治疗组中位生存9.2个月,并未体现出联合WBRT在延长患者生存上存在优势(P=0.32)。结论:SRS单独治疗对预期生存短的多发脑转移瘤患者有较理想的疗效,联合WBRT尚不能确定对远期生存有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模态脑功能定位在胶质瘤的诊断和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47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分级方法分为低级别脑胶质瘤和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前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MRS)、动脉自旋成像(ASL)检查。结果病理分级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瘤周水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胶质瘤灌注明显升高,肿瘤实性部分CBF、患侧/健侧CBF比值均显著高于低级别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和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健侧CBF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和低级别患者Cho/NAA、Cho/Cr、NAA/Cr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和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ADC、ADC比值、FA、FA比值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MRS功能成像分析,正确分级胶质瘤的正确率为82.98%(39/47);仅以DTI功能成像分析,正确分级胶质瘤的诊断正确率为68.09%(32/47);仅以ASL功能成像分析,正确分级胶质瘤的诊断正确率为76.60%(36/47);综合3种功能成像分析,正确分级胶质瘤的诊断正确率为97.87%(46/47),显著高于3种功能成像单独应用(χ2=6.021、14.763、9.553,P均<0.05)。结论联合三种磁共振功能成像的多模态脑功能定位可优势互补,提高脑胶质瘤分级准确性,有助于手术方式的确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立体定向放射(SRT)治疗高血运性脑部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的59例高血运性脑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给予SRT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比较两组近、远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79%(2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SRT相比,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SRT治疗高血运性脑部恶性肿瘤,可获得较好的近、远期效果,且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15.
54例脑胶质瘤患者显微手术前后联合心理干预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大勇  魏盾  缪春明 《重庆医学》2011,40(25):2529-253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负性的情绪改善及疗效。方法将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该科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手术治疗联合心理干预为综合组,单一手术治疗为单一组,每组54例,分析术后疗效。结果综合组患者的有效率(66.7%)比单一组(57.4%)高(P<0.05);生活质量评价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抑郁比率(63.0%)比单一组(81.5%)低(P<0.05),心理干预对负性情绪的改善显著。结论显微手术前、后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讨厄贝沙坦联合尼群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疾病者中,挑选68例患者纳入到讨论中,68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组,34例研究组(厄贝沙坦联合尼群地平治疗),34例对照组(尼群地平药物治疗),把治疗状况进行对比研讨。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1.17%比对照组79.41%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8.82%比对照组11.76%要低,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可考虑把厄贝沙坦联合尼群地平药物联合使用,疗效好,不良反应低,有较大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与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78例,其中低级别35例,高级别43例。测量平均扩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相对平均扩散系数(rADC)、相对各向异性分数(rFA)、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相对局部脑血流量(rrCBF)、相对局部脑血容量(rrCBV)值,应用SPSS软件对肿瘤不同部位以及高低级别胶质瘤间各个指标进行差异性比较,并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诊断阈值和分析其敏感度及特异性。 结果 77例脑胶质瘤瘤体的ADC、rCBF、rCBV值分别大于相应瘤周、大于相应对侧白质的测量值;瘤体FA值小于瘤周以及对侧白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胶质瘤瘤体及瘤周的rrCBV、rrCBF分别大于低级别胶质瘤(P<0.05),高级别胶质瘤瘤体的rADC值小于低级别胶质瘤(P<0.05);ROC曲线得出rrCBF和rrCBV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5.4%以及90.2%,相应的分级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0%、95.2%与85.3%、89.2%。 结论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与扩散张量成像可以用于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其中,rrCBF是诊断价值最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田维  高帅 《大家健康》2016,(1):13-14
目的:探讨3D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全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低级别脑胶质瘤(Ⅰ~Ⅱ级,9例),高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16例)行3D-ASL脑灌注成像扫描,测量各级别脑胶质瘤的脑血流量(CBF)及相对脑血流量(r CBF白质和r CBF灰质),并评价它们间的差异性。结果:高级别脑胶质瘤的CBF及r CBF白质、r CBF灰质均大于低级别胶质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评价脑胶质瘤的分级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对脊柱骨折患者Frankel分级与Cobb角的影响. 方法 整群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5年6月该院诊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患者予以或病情需要,按照治疗时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将采用内固定治疗的3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余46例采用内固定+椎体成形术治疗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Frankel分级E级患者71.74%比对照组55.88%高;且临床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Frankel分级,缩小Cobb角.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5例脑动脉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研究组以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以开颅夹闭术治疗。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HuntHess分级、GOS预后评价、围术期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2.03±0.41)h、住院时间(9.45±1.26)d、住院费用(2.67±0.63)万元和MMP-2(19.85±2.07)μg/L,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6±0.72)h、(16.82±2.13)d、(5.94±0.88)万元、(34.27±3.41)μg/L(P<0.05);术后,Hunt-Hess分级研究组Ⅰ级20.45%、Ⅱ级27.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76%、12.20%(P<0.05);GOS预后评分研究组预后良好的病例占56.82%,显著多于对照组的39.02%(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占27.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02%(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优于开颅夹闭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