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内经》中风病病症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一词,首见于《内经》,指病因,即外受风邪而言;非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之中风病(卒中)。而现今之中风病,在《内经》中有不同称谓。检阅《内经》中风病的相关内容,并参以历代医家和现代学者对中风病的有关论述认为,中风病昏迷期有“大厥、煎厥、薄厥、仆击、击仆”等名称;中风病半身不遂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而痛”等名称;而中风病言语障碍有“瘖(喑)”和既有偏枯,又有言语障碍及神志障碍之中风病中脏腑之“痱”等称谓。  相似文献   

2.
中风病名,多源于《素问》衍于《甲乙》,并见于《难经》及《伤寒论》、《金匮要略》,在《内经》中依据不同的症状表现和发病的不同阶段而有着不同记载。如在卒中昏迷期间有仆击、大厥、薄厥等载述,在半身不遂期间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风等不同名称;而最早用中风名称的《难经》所谓伤寒有王之一日中风及《伤寒论》所谓太阳中风之桂枝汤实乃外感表虚之症,与猝然昏仆之中风迥不相侔。以后,六朝隋唐等时期所述的中风都与《伤寒》、《难经》不同,然观其用药,又并非治神志昏迷、眩晕暴仆之中风。可以说,古代医学是从广义角度来认识风病,并遂类比而名之为中风。  相似文献   

3.
1肾虚气弱是缺血性中风发生的病理基础1.1 中风病以肾虚立论的学术渊源 早在《内经》中就已认识到肾虚与中风发病具有密切的关系,真元亏虚是外风侵袭的内在基础。《素问·脉解篇》指出,“内夺而厥,则为瘖痱,此肾虚也。”《灵枢·刺节真邪》亦说:“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以上两段经  相似文献   

4.
中风一病,导源于《内经》。其病名有大厥、薄厥、仆厥、偏枯、痱风等。中风病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证。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脑血管病的年发病率为94.07/10万,患病率冠诸病之首,在本病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中医药具有重要作用和优势。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中风病患者4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血管病属于祖国医学“中风”的范畴,在《内经》典籍中早就有所描述:“民病卒中,偏瘫,不足不仁、偏枯,身偏不用,有者喑,不能言。”由于突然发病,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口眼歪斜,重者骤然昏仆,  相似文献   

6.
有关中风的记载首见于《内经》,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各有不同,在《内经》、《金匮要略》等著作中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证候、治则、治法都有详细的论述。现将古代文献中有关中风病理论的相关论述梳理如下。1病名中风病,历代皆有阐述,而对该病的最早认识,当首推《内经》。其对中风有多种命名,如“偏枯”、“薄厥”、“大厥”、“卒中”、“晕厥”等。《灵枢·刺节真邪篇》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相似文献   

7.
《素问·通评虚实论》云 :“凡治消瘅 ,仆击、偏枯、痿厥 ,气满发逆 ,甘肥贵人 ,则膏粱之疾也 ,隔塞闭绝 ,上下不通 ,则暴忧之病也 ,暴厥而聋 ,偏塞闭不通 ,内气暴薄也 ,不从内外中风之病故瘦留著也。”历家对此文的阐释均认为是内经对多种疾病的记载 ,笔者认为此文只是论述了消渴病以及其病变过程中的并发症。如其中论述的“中风”不是一般的内外中风 ,而是消渴病久病后并发的中风 ,故有云“不从内外中风之病”。这种中风有其自身的特点 ,即“故瘦留著也” ,可见这段经文不是分别记载多种疾病 ,而是专论消渴一病及其并发症。关于消渴病及其…  相似文献   

8.
中风病名,导源于《内经》,所言中风,皆属外感风邪。自《甲乙经》有偏于邪气,击仆偏枯之说,乃始以内风之病误认外风,而《金匮》以后,遂以昏厥暴仆、瘫痪不仁诸证名以中风,且认为此即《素问》所言之中风,于是内因诸风无不以外风论治,以至于《千金》、《外台》诸书中缺乏治疗内风之切实的方药。迨至金元,河间主火、东垣主气、丹溪主痰,始认为中风多由内发,非外来风邪,但在治疗上仍多拘泥于小续命汤、大秦艽汤等治疗外风之方。明清两代医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此进行了不少研究和阐发,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中风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古病名“痱病”探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痱病”一词,首见于《内经》。根据经旨之义,参以历代医家相关论述并结合现代医家的认识,经详加考证后认为,“痱病”是中风病之古称。其症状表现有偏枯(瘫)或全瘫而不知痛痒,神志障碍(神志昏糊、迷蒙或昏不识人)及言语障碍(口不能言或失语)等,是中风病之中脏腑症也。同时文章将“痱病”与“偏枯”给予鉴别。  相似文献   

10.
气机升降逆乱是中风病发病的主要病机,脏腑损伤、阴阳失调、气血律浓紊乱是气机逆乱的病理基础,气机失调贯穿于中风病的整个病程中,调理气机是治疗中风病的重要法则。具体应用包括通腑化痰消淤、斡旋气机之枢,平肝降逆、引血下行,化淤通络、疏畅气机,益气活血、助血上升等五法。临床治疗30例,痊愈19例,显效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3.3%。  相似文献   

11.
“中风”这一病名首见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篇:“五脏之中风奈何?岐伯曰:阴阳俱感,邪乃得往。”这里古人虽然明确地指出了“中风”病名,但系外感,并非今日“中风”,名同而实异。但在《内经》中早己有从病证、发病状态方面去认识“中风”的论述,如《灵枢·九宫八风》篇名曰:“偏枯”,而《素问·通评虚实论》称为:“仆击偏枯”。仆击偏枯者,指患者突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血管病属中医的"中风"、"卒中"、"偏枯"、"身偏不用"、"痱风"等范畴.目前医学界认为中风发生的主要因素在于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饮酒饱食、房事劳累、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至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经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气血上逆,阳化风动、挟痰挟火,上蒙清窍,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不相维系的危急.  相似文献   

13.
中风是阴阳久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临床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因其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  相似文献   

14.
中风的理论始源于《内经》,但其无中风之名,而以扑击、薄厥、大厥、偏枯、偏风等称之。其病机不外风、火、痰、气、虚、瘀六端,病性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弱;在标为风火相扇,痰湿壅盛,气逆血瘀。而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为其基本病机。治疗原则为急则治其标,以醒脑开窍、通腑泄热、活血化瘀为主,恢复期应涤痰通络、活血化瘀与扶正并用,后遗症期应注意益气养血、补益肝肾及活血通络。  相似文献   

15.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其中以有无“昏仆、不省人事”而区分为中脏腑与中经络两大类。中经络患者如防治不力是可能向中脏腑转化的,下面就中经络患者已病防变的意义、变前状态的观察及防变措施三方面做以初步探讨。 1、防止中经络演变为中脏腑的意义: 中风的演变预后问题古人已有论述:《灵枢·热病篇》曰:“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者、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虽然这段话没有明确提出中经络、中脏腑的概念,但从“智乱不甚、微言”到“甚则不能言”确是中经络向中脏腑演变的实际体现。  相似文献   

16.
1《医经溯洄集》论中风 《医经溯洄集·中风辨》:"余尝考诸《内经》,则曰:风者,百病之始也.又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无常方.又曰:风者,善行而数变.又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卒暴僵仆、不知人、四肢不举者,并无所论,只有偏枯一语而已.及观《千金方》,则引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解之者曰:偏枯者,半身不遂;风痱者,身无疼痛四肢不收;风懿者,奄忽不知人;风痹者,诸痹类风状.《金匮要略·中风篇》曰: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泄,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沫.由是观之,知卒暴僵仆,不知人,偏枯,四肢不举等证,固为因风而致者矣,故用大小续命、西州续命、排风、八风等诸汤散治之.及近  相似文献   

17.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斜等症状。其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两者可互为因果。其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祖国医学"治未病"、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及整体观念在中风病的防治方面有显著的优势,现就将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8.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斜等症状。其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两者可互为因果。其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祖国医学"治未病"、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及整体观念在中风病的防治方面有显著的优势,现就将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9.
缺血性脑血管病属中医的“中风”、“卒中”、“偏枯”、“身偏不用”、“痱风”等范畴。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唐宋以前以“外风论”为主,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以“内风论”为主,突出中风是由于(内)风、火、痰、虚、气、血相互作用的结果;清末则重视瘀  相似文献   

20.
中风病危险因素与瘀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病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的病证。中风病起病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速,全国人口患病率500~600/10万,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为中西医重点研究的疾病之一。中风病根据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其发病特点,归属于中医内风病证的范畴。对于内风病证的病机,目前主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和血虚生风四个方面。刘昭纯教授[1]从文献学角度、流行病学角度及实验研究等方面总结了内风病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