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全切肿瘤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应力争全切除;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手术暴露、控制术中出血、保护并妥善处理好上矢状窦和中央静脉,避免脑皮质损伤是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全切率与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应用显微手术技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16例,术前行脑血管造影(DSA)检查10例,了解肿瘤的血供、矢状窦通畅程度及瘤周静脉回流代偿情况。采取先阻断窦旁供血,然后分块切除肿瘤。注意保护中央沟静脉、其他代偿回流静脉及瘤周正常脑组织,妥善处理受累的矢状窦。结果:肿瘤全切14例,近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无肢体功能障碍。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可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波  汪平  王宏  杨彦平 《吉林医学》2011,32(25):5283-5284
目的:探讨矢状窦中后部窦旁和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1例上矢状窦中后部窦镰旁脑膜瘤患者的显微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按Simpson切除标准,Ⅰ级切除13例,Ⅱ级切除5例,Ⅲ级切除2例,Ⅳ级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保护好中央沟静脉,妥善处理矢状窦,避免脑皮质损伤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讨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微创治疗方法,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6-2005年收治的46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经验.结果 46例中全切除36例,次全切除10例.4例病人术后一侧偏瘫,一例下肢瘫,随访1-8年,5例复发行第2次手术.结论 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效果取决于肿瘤生长部位、侵犯矢状窦的范围.了解矢状窦是否通畅、保护中央静脉及其它引流静脉,显微手术分块切除肿瘤及受侵犯的颅骨、脑膜、静脉窦壁,是根治肿瘤,防止肿瘤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路径、切除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方式、显微手术治疗过程、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全部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并按Simpson手术分级评定手术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40例,SimpsonⅡ级切除13例,SimpsonⅢ级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1个月~7年,复发4例。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保护上矢状窦,避免回流静脉的损伤,是提高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疗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切除手术中上矢状窦的处理要点.方法:利用显微技术切除33例矢状窦旁脑膜瘤,重点针对上矢状窦破裂进行有效处理.结果:按Simpson切除标准,本组Ⅰ级切除26例(78.8%),Ⅱ级切除7例(21.2%),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后遗症.随访6月~2年,无复发.结论:矢状窦旁脑膜瘤切除术中,对于上矢状窦合理、有效的处理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析40例矢状窦旁脑膜瘤采用显微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Ⅰ级切除24例(60%),Ⅱ级切除14例(35%),Ⅲ级切除2例(5%),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显微手术,保护引流静脉,正确处理矢状窦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最好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的经验和技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2年12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8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方式及其疗效。结果:按Simpson切除分级:Ⅰ级13例(72%),Ⅱ级4例(22%),Ⅲ级1例(6%)。无手术死亡。结论:术中正确处理矢状窦,妥善保护中央沟静脉及重要皮层引流静脉,是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病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清平  吴浩 《甘肃医药》2009,28(5):353-354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及手术结果。结果:手术切除按simpson分级;Ⅰ级34例,Ⅱ级6例,Ⅲ级2例。结论:术中正确处理矢状窦,蛛网膜颗粒,中央沟静脉,可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分析总结22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式、显微手术及疗效.结果 按Simpon切除分组标准,Ⅰ级切除18例(82%),Ⅱ级切除4例(18%).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18个月.恢复良好.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妥善处理上矢状窦;避免中央沟静脉及脑皮质其他回流静脉的损伤,力争全切肿瘤.术后配合γ刀治疗,可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侵犯上矢状窦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3年1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侵犯上矢状窦的脑膜瘤患者,共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34~63岁,平均49岁。颅内压增高者9例,癫痫发作3例,偏瘫等定位体征4例。肿瘤部位均为单侧。对14例患者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同时行受累上矢状窦壁切除加重建上矢状窦11例,受累上矢状窦部切除3例。结果 14例患者手术结果满意,术后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9例颅内压增高患者,术后头痛、呕吐等症状消失,3例癫痫患者术后癫痫发作缓解,4例术前偏瘫等定位体征患者,术后阳性体征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5年,1例患者术后脑膜瘤复发,行二次手术治愈,其余13例均未见复发。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上矢状窦旁脑膜瘤镜下全切除,同时行受累矢状窦切除,或上矢状窦壁切除加重建上矢状窦,可有效治疗侵犯上矢状窦的窦旁脑膜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告18例矢状窦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8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影像特征、手术方法、手术结果。结果:肿瘤全切12例,近全切除5例,术后死亡1例。结论:正确处理受肿瘤侵犯的上矢状窦及中央静脉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对2007~2009年该院手术治疗的28例上矢状窦旁脑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Simpson Ⅰ级切除者7例(25.0%),SimpsonⅡ级切除者19例(67.9%);余2例SimpsonⅢ级切除(7.1%).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良性肿瘤24例(85.7%),非典型肿瘤4例(14.3%).术后出现新增神经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力下降)9例,其中暂时性肌力下降5例,出现永久性肌力下降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2~26个月,SimpsonⅢ级切除者1例复发.结论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切除应力争在显微镜下达Simpson Ⅰ或Ⅱ级切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上矢状窦旁脑膜瘤,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对上矢状窦、中央沟静脉、上吻合静脉、瘤周重要引流静脉和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全切率,改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4.
矢状窦旁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于矢状窦并充满矢状窦角的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17%~20%。此处肿瘤常有颈内外动脉的双重供血,血运丰富,容易侵犯重要的矢状窦、中央沟静脉及功能区皮质,手术难度及风险较大。我院1998年6月-2007年3月,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47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式和显微手术疗效。结果按照Simpson切除分级标准:0~Ⅰ级切除16例(47.1%);Ⅱ级切除14例(41.2%);Ⅲ级切除4例(11.7%)。无手术死亡,随访1~72个月,仅有1例术后2年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后并放射治疗。结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应力争达到SimpsonⅠ级切除、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手术暴露等是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全切率与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方式。结果:按Simpson切除分级标准,Ⅰ级23例(77.7%),Ⅱ级5例(16.7%),Ⅲ级2例(5.6%),无手术死亡。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并妥善处理受累的上矢状窦,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技巧?方法:对16例经手术治疗的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全切肿瘤12例(75.0%),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5例(31.2%),Ⅱ级切除7例(43.8%),其余4例Ⅲ级切除(25.0%),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2~36个月,2例复发?结论: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力争达到全切除,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保护并妥善处理好重要回流静脉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RV对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前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患者进行MRI平扫加增强以及MRV 检查.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对上矢状窦的侵袭程度以及代偿性静脉侧支循环通路情况,并与术中记录进行比较.结果 10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病例中,7例瘤体与一侧静脉窦壁外层附着;3例瘤体长入窦腔内,导致窦腔完...  相似文献   

19.
矢状窦旁脑膜瘤是指基底位于矢状窦壁、瘤体突向大脑半球并侵及矢状窦壁、窦腔的脑膜瘤;临床上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时可能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致使手术根治较为困难。近年来,我院共收治矢状窦旁脑膜瘤11例,均采用开颅手术治疗,其中10例行肿瘤全切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显微手术及其疗效。结果 按Simpson切除标准, Ⅰ级切除21例(65.6%) , Ⅱ级切除6例(18.8 %) , Ⅲ级切除4例(12.5%) , Ⅳ级切除1例(3.1%),无手术死亡,随访2个月至3年,2 例复发。结论 充分的术前影像学检查及评估,有效控制术中出血,运用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术中保护好中央沟静脉、处理好受累的上矢状窦和避免脑功能区的损伤,能明显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