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血管母细胞瘤又称血管网状细胞瘤,常见于小脑,位于脊髓的相对少见,在所有原发性髓内肿瘤中居第3位,占脊髓髓内肿瘤的2%~15%[1],可以单发,也可以为 von Hippel - Lindau (VHL)综合征的一部分,而位于颈髓的血管母细胞瘤在所有髓内血管母细胞瘤中最为常见,对颈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仍存在一定的挑战,我科近5年共收治散发性颈髓血管母细胞瘤7例,经显微手术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术前血管造影表现和血管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入路,分别进行双侧颈内外动脉及椎动脉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采取超选择插管对肿瘤颈外系统供血动脉进行栓塞,栓塞后7d内行手术切除.结果 11例患者,患侧颌内动脉分支供血7例,双侧颌内动脉分支供血2例,患侧颌内动脉及咽升动脉分支供血1例,患侧颌内动脉及颈内动脉分支供血1例;所有患者颈外动脉供血分支超选择性栓塞均获得成功;栓塞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栓塞后,11例7 d内行手术切除,术中出血少,手术平均出血约300 mL.结论血管造影和血管栓塞治疗鼻咽部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术前超选择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14例经CT和CTA诊断并为手术病理证实的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患者,术前全部行双侧颈内、外动脉血管造影.肿瘤均为颈外系统供血,术前使用300~510 μm多聚乙烯醇颗粒(PVA)及明胶海绵条超选择性栓塞治疗,栓塞后1~3天行手术切除.结果 14例患者,其中颌内动脉分支供血9例,颌内动脉和咽升动脉分支供血5例.所有患者颈外动脉供血分支用Cobra导管超选择性栓塞,均获得成功.栓塞后,13例肿瘤染色完全消失,1例肿瘤染色大部分消失.无临床并发症出现.结论 术前血管内超选择栓塞供血动脉是治疗鼻咽部纤维血管瘤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4.
脑膜瘤血管造影及术前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及术前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脑膜瘤58例行全脑血管造影.对颈外动脉主要参与供血者进行血管内栓塞。结果58例脑膜瘤中,血管造影显示肿瘤由单纯颈外动脉或以颈外动脉供血为主者43例。经颈外动脉分支用250~350μm颗粒栓塞剂实施栓塞,肿瘤染色完全消失31例,大部消失12例。无栓塞相关并发症。于血管造影、栓塞后l~7d手术,肿瘤全切53例,大部切除5例。栓塞后肿瘤出血明显减少,平均出血量600ml。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脑膜瘤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术前栓塞可使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 在101具(成人62,儿童31)尸体上,详细观测了脊髓外部的动脉,即椎动脉颅内段发出的脊髓前、后动脉和起于各节段的前、后根动脉,包括颈膨大动脉和腰膨大动脉等。重点探讨了脊髓前面的动脉配布形式和分区。关于动脉分区,本文与各家不同、分为颈上区(C_1至C_3或C_4节)、颈膨大区(C_4或C_5至T_5或T_6节)及腰膨大区(T_6或T_7节以下)。各区交界处,即C_3~C_4节和T_5~T_6节,前正中动脉常见狭窄或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告12例颈髓髓内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显微手术的12例颈髓髓内肿瘤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肿瘤病理类型、部位、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星形细胞瘤7例,室管膜瘤4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全组均行镜下全切,无手术死亡。结论:对颈髓髓内肿瘤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颈髓髓内肿瘤适宜作显微全切除。  相似文献   

7.
应用显微手术与栓塞联合治疗脊髓血管母细胞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优选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36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影像学特点,总结栓塞、手术治疗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操作技巧和治疗结果.36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中,单纯手术12例;手术+栓塞24例.结果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行占位、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DSA 表现为边界清楚、圆形、椭圆形高密度影,有明确供血动脉.36例患者中术后功能恢复正常27例;生活自理4例;需他人照顾5例.全切除30例,次全切除6例.结论 栓塞可以降低血管母细胞瘤的血液供应;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危险性、扩大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颌面部血管病变的颈外动脉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烂基 《广西医学》2005,27(4):528-529
目的 探讨颌面部血管病变的超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治疗技术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对8例颌面部血管病变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确定病变的血供来源及范围,利用栓塞颗粒超选择性颈外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病变血管。结果 8例经造影显示,病变血供均来源于颈外动脉,其中3例行双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5例行单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栓塞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无并发症发生;追踪临床手术记录,临床手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难度大大减小,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结论 超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治疗颌面部血管病变是一种安全的、临床效果明显的辅助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在口腔颌面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介入栓塞在口腔颌面部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s技术,对39例头颈部肿瘤进行DSA造影,明确供血血管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依据临床表现及供血状况采取栓塞,栓塞联合手术或综合治疗。结果:本组39例病人为各种不同类型的肿瘤及各种原因的急性出血,所有病例经DSA造影,主要为颈外动脉及分支供血,其中颌内动脉12例,舌动脉3例,枕动脉1例,甲状腺上动脉1例,颞浅动脉2例,多血管供血9例,余为造影时未发现知名动脉供血,上述病例经介入治疗均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DSA造影及介入栓塞对头颈部肿瘤的诊治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在临床上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及术前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脑膜瘤58例行全脑血管造影,对颈外动脉主要参与供血者进行血管内栓塞。结果 58例脑膜瘤中,血管造影显示肿瘤由单纯颈外动脉或以颈外动脉供血为主者43例。经颈外动脉分支用250~350μm颗粒栓塞剂实施栓塞,肿瘤染色完全消失31例,大部消失12例。无栓塞相关并发症。于血管造影、栓塞后1~7d手术,肿瘤全切53例,大部切除5例。栓塞后肿瘤出血明显减少,平均出血量600ml。结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脑膜瘤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术前栓塞可使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脊髓血管网织细胞瘤(简称脊髓血网)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及要点。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脊髓血网患者23例,其中VHL病5例。采用McCormick标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脊髓功能。根据肿瘤与脊髓的关系将脊髓血网分为3型:髓内型、髓外型及嵌入型,回顾性分析各型的影像学特点、手术方式及预后。结果 23例脊髓血网均在显微手术下全切,其中髓内型10例、髓外型9例、嵌入型4例。术后1周患者症状改善18例,其中髓外型脊髓血网改善8例、嵌入型4例、髓内型6例,无变化者2例,3例加重病例均为髓内型。各型脊髓血网术前、术后6月McCormick分级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期间无肿瘤原位复发。结论 显微手术是治疗脊髓血网的有效方法,术后患者症状可改善明显,髓外型和嵌入型肿瘤疗效优于髓内型。  相似文献   

12.
椎管内血管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椎管内血管性病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40例椎管内血管性病变包括髓内动静脉畸形(AVM)13例、硬脊膜动脉瘘(SDAVF)14例,硬膜下髓周动静脉瘘(AVF)9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和血管母细胞瘤1例,均行MRI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行栓塞或手术治疗。结果:MRI对于多数髓内AVM、SDAVF和髓周AVF均能显示病变部的异常血管,海绵状血管瘤为混杂信号影或兼有周围环状低信号影,血管母细胞瘤可表现为髓内强化明显的实质性团块状影和异常血管影。DSA检查可以显示髓内AVM、SDAVF和髓周AVF的畸形血管团或瘘口,以及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海绵状血管瘤不显影,血管母细胞瘤的瘤体和供血动脉均可以显影。结论:DSA检查是具有确定意义的检查,MRI对病变的定位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肿瘤的切除技巧,提高疗效,减小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17例经过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脊髓髓内肿瘤病例,其中室管膜瘤9例、星形细胞瘤6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结果:肿瘤全切:室管膜瘤9例,星形细胞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部分切除:星形细胞瘤3例。仅行活检:星形细胞瘤1例。术后3个月随访.症状改善9例,无变化4例,加重4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的有效手段,对于不能切除的恶性脊髓内肿瘤,手术不仅可以明确病理,也可以通过减压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脊髓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脊髓髓内肿瘤显微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肿瘤21例达到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术后好转20例,加重5例。结论脊髓髓内肿瘤大部分可以在显微镜下全切除,但应注意方法及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术中血供。  相似文献   

15.
1995年7月~2000年7月 ,我们对血供丰富且体积偏大的颅内脑膜瘤及鼻咽血管纤维瘤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电视监视下 ,用导管法明胶海绵微粒作术前栓塞 ,对减少肿瘤切除术中的出血取得明显疗效 ,报道如下。本组共12例 ,其中男性7例 ,女性5例 ;年龄8~48岁 ,平均31.5岁。颅内脑膜瘤7例 ,造影时证实血供丰富且以颈外动脉供血为主或双重供血。鼻咽血管纤维瘤5例。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具体操作步骤 :先经股动脉插入F5导管分别作患侧颈内、颈外动脉造影 (鼻咽纤维血管瘤仅作患侧颈外动脉造影 )。取明胶海绵1块 …  相似文献   

16.
脊髓血管网状细胞瘤 ,占脊髓肿瘤 4%左右 ,其血供丰富 ,病变部位广泛 ,手术难度大。现将 1 990~ 1 996年 40例血管网状细胞瘤中4例脊髓血管网状细胞瘤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女 ,2 5岁。左小指麻木 8月 ,颈部疼痛 2月入院。查体 :左C5~ 7分布区浅感觉减退 ;DSA提示 :C4~ 6部位异常血管团 ;MRI提示 :C4 下缘至C6上缘髓内一明显强化区域 ,周边强化明显 ,卵圆形 ,约 3cm× 2cm× 2cm。术中见肿物呈紫红色 ,表面粗大血管较多 ,显微镜下电凝、分离 ,俯侧有一粗供血动脉 ,直径约 1 5mm ,引流静脉直径约 3mm ,分别电…  相似文献   

17.
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肿瘤的MR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2年来我科对 1 4 5例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结果。颈段 2 1例 ,胸段 76例 ,腰骶段 42例 ,多发性 6例。髓内 2 7例 ,髓外脊膜下 92例 ,脊膜外 2 6例 ;MR 93例 ,椎管造影 42例 ,CT 椎管造影 1 0例。除 2例胸段腹侧肿瘤经后外侧入路外 ,其余均通过后正中椎板全切除入路。显微手术 65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 1 2 5例 ,次全切除 2 0例。随访 1 1 5例 ,从 3个月~ 6年 ,计 75例优 ,2 6例良 ,优良率为 91 .3 %。结论 :MRI对椎管内肿瘤手术和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显微手术能提高肿瘤全切除率 ;手术时保护脊髓供血动脉和保护脊髓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 990年 5月至 2 0 0 0年 1 2月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 ( AVM)共 1 3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 7例 ,女性 6例 ,年龄 1 6~ 58岁 ,平均 2 9岁。其中颈部或腰背部疼痛 5例 ,表现为不同程度肢体瘫痪 7例 ,有括约肌障碍者 7例。症状突然出现者 9例 ,缓慢出现者 4例。MRI检查有 8例发现髓内异常血管影 ,5例因血肿掩盖无法看清异常血管。 1 3例均经脊髓选择性动脉造影证实为脊髓髓内 AVM,供应动脉多来自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或根软膜动脉 ( radiculo-pial artery) ,其中单根供血5例 ,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术前DSA检查的方法,表现及对手术的指导作用.方法 5例颈动脉体瘤术前接受DSA检查,包括双侧颈总动脉造影,选择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造影,其中4例进行了Matas试验交叉造影.造影后5例患者均手术切除了肿瘤,其中单纯肿瘤分离切除3例,肿瘤切除加颈动脉修补1例,肿瘤连同颈动脉切除1例.结果 5例肿瘤DSA表现典型,包括颈动脉分叉角度增大,血供丰富,肿瘤部分或完全包绕颈动脉.此外1例椎动脉分支参与肿瘤供血,1例出现动-静脉瘘.颈内动脉造影1例患侧大脑前动脉水平段发育不艮.Matas试验2例Willis环代偿艮好,1例经2周训练后Willis环开放,1例因大脑前动脉水平段发育不良,无法建立有效代偿.结论 颈动脉体瘤具有典型的DSA表现,且在肿瘤对血管侵蚀程度的判断、脑血管发育状况和代偿能力、颈动脉阻断后脑耐受性的评估等方面,DSA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为手术风险的评估和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ui DM  Che XM  Xu QW  Gu SX  Shi W  Yang 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5):308-310
目的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和手术方法进行总结,并对38例患者进行了平均4.2年的随访。结果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大多数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实质性占位,增强后明显均匀的强化。对于鉴别困难的病例进行脊髓血管造影可以明确诊断。本组42例均获得全切,术后症状改善者27例,6例无明显变化,5例加重。结论脊髓MRI及血管造影可以对脊髓血管母细胞瘤作出定位和定性诊断,手术疗效可靠,全切肿瘤可治愈本病,同时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