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徐朴  吴敬医  陈美银  陈永权 《安徽医学》2020,41(11):1309-1313
目的 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低潮气量通气联合肺复张对患者肺氧合功能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选取马鞍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潮气量组(L组,n=35)和对照组(C组,n=35)。气管插管后L组给予低潮气量通气,术中间断行手控肺复张;C组给予常规潮气量通气。检测两组患者在入室时(T0)、气腹后10分钟(T1)、30分钟(T2)、60分钟(T3)及停止气腹后10分钟(T4)时动脉血气;观察并比较T0~T4时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肺顺应性(CL)和术后通气相关不良反应,计算氧合指数(OI)和肺内分流率(Qs/Qt)情况。结果 L组T2、T3时MAP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T3时HR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T2、T3时Ppeak、Pplat低于C组,T2、T3、T4时CL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T1、T2、T3时二氧化碳分压(PaCO2)、PETCO2高于C组, T2、T3时Qs/Qt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内两组患者通气相关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L通气联合肺复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氧合功能,降低肺内分流,维持内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下肢神经(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单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的不同。方法 选择择期行单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 随机分为神经阻滞(NB)组(n=40)与全身麻醉(GA)组(n=40)。NB组先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0.4%罗哌卡因50ml), 随后静脉诱导置入喉罩保留自主呼吸, GA组直接静脉诱导, 插入气管导管, 控制呼吸。麻醉维持两组均采用TCI泵注。分别记录两组入室麻醉前(T0)、喉罩置入或气管插管即刻(T1)、切皮(T2)、止血带1h(T3)、松止血带5min(T4)、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即刻(T5)、术后6h(T6)、术后24h(T7)时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术后6、24、48h视觉模拟评分(VAS), 术后6、24、48h进行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评分以评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术后48h行床旁X线胸片和心电图检查。记录与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苏醒时躁动、术后恶心、呕吐、咽喉疼痛、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等)。结果 MAP在T1、T3、T5、T6时点GA组均明显高于NB组(P<0.05)。GA组在T1、T3、T5、T6时点MAP均高于T0(P<0.05)。T4期GA组低于NB组(P<0.05)。GA组HR在T1、T3、T5、T6时点均高于T0(P<0.05)。GA组和NB组T4时点HR均高于T0时点(P<0.05)。SpO2在T6、T7时点NB组均高于GA时点(P<0.05)。术后6、12hVAS NB组低于GA组(P<0.05), 但24hVA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降低在6、24h时发生率GA组高于NB组(P<0.05)。NB组术后恶心、呕吐及咽喉疼痛发生率低于GA组(P<0.05)。GA组有15例苏醒时发生躁动, 8例发生术后肺部感染, 5例肺不张, 3例出现室性心律失常, 1例出现异常Q波, NB组有2例苏醒时发生躁动, 1例发生术后肺部感染, 无心血管不良事件。结论 下肢神经阻滞联合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单膝关节置换术能够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并可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anterior quadratus lumborum block at the lateral supra-arcuate ligament, QLB-LSAL)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TAPB)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组(Q组)和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每组各31例。记录术前(D0)、术后24h(D1)及48h(D2)QoR-40评分;记录术后2h(T1)、6h(T2)、12h(T3)、24h(T4)、48h(T5)静息与运动时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记录手术时长;记录术后48h内补救镇痛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Q组患者术后QoR-40量表评分明显高于T组患者(P<0.05);Q组患者术后T2、T3、T4、T5时间点静息及运动时疼痛VAS评分低于T组(P<0.05),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少于T组(P<0.05)。结论 与TAPB比较,QLB-LSAL可以提高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七氟烷预处理对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选择择期行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并于肝门阻断前吸入2%的七氟烷30min,洗脱15min。于术前(T0)、手术结束(T1)、24h(T2),术后3天(T3)、5天(T4)、7天(T5)各个时间点取中心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检测炎性因子TNF-α、IL-6、IL-10,记录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血清AST、ALT、MDA、TNF-α和IL-6浓度于术后明显升高,观察组AST、ALT和MDA在T2、T3、T4和T5等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TNF-α和IL-6在T1、T2、T3和T4等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OD和IL-10浓度于术后明显升高,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观察组血清SOD和IL-10浓度于T1、T2、T3、T4和T5等时间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七氟烷预处理能减轻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IL-6激活和释放,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和脂质过氧化,促进IL-10的激活和释放来达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抑制非老年高血压患者插管反应的疗效,分析其最佳有效剂量及安全性,确定最佳有效剂量。 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非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择期行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g/kg,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观察记录两组基础值15min (T0)、诱导前即刻(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1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呼吸(HR)、心率(R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非劣效性分析并观察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插管后HR、RR、SpO2、SBP和DBP均有降低,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插管后1min MAP的变化率分别为15.3%和15.1%。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为4.00% (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7/50),(P<0.05)。 结论 0.6μg/kg右美托咪定抑制非老年高血压患者插管反应的疗效不低于1.0μg/kg,并且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短时间持续输注丙泊酚长链脂肪乳和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对儿童肝脏功能及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儿童患者60例,患儿年龄4~12岁,ASA Ⅰ~Ⅱ级。将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使用AstraZeneca UK Limited厂家生产的丙泊酚长链脂肪乳(得普利麻,规格50ml/500mg),B组使用Fresenius Kabi Deutschland GmbH厂家生产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竞安,规格20ml/200mg)。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和手术结束后4h(T2)抽取静脉血,检测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淀粉酶(AMY)含量。结果 与T0时比较,A组在T1、T2时的TG值和AMY值明显上升(P<0.05),B组在T1、T2时的AMY值明显上升(P<0.05),在T1时的TG值明显上升(P<0.05),在T2时的TG值与T0时比较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T0时比较,A、B两组在T1、T2时的ALT、AST值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短时间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长链脂肪乳和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均使儿童的甘油三酯和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与丙泊酚长链脂肪乳相比较,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对血浆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更小,在术后的代谢更快,更适合应用于儿童短时间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保护性通气联合药物对肺癌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 80例ASA分级Ⅰ~Ⅱ级拟行肺癌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n=20):空白对照组(R组),保护性通气组(A组),保护性通气+依达拉奉处理组(B组),保护性通气+乌司他丁处理组(C组)。所有患者行常规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插管辅助通气,R组设定潮气量为9ml/kg,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前10min给予100ml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A组在OLV前10min给予保护性通气策略:潮气量6ml/kg+5cmH2OPEEP,并等量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B组在OLV前10min行A组通气方式,给予0.5mg/kg依达拉奉注射液稀释于等量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C组在OLV前10min行A组通气方式,并给予5000U/kg乌司他丁稀释于等量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OLV60min(T1)、术后120min(T2)抽取动脉血5ml,测定血清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在T1、T2时间点,与R组比较,A、B、C组的SP-D、TNF-α、IL-8水平降低(P<0.05),与A组比较,B、C组降低(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间点,A、B、C组的MDA水平较R组降低,其中B、C组较A组降低(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的SOD水平较R组升高(P<0.05),其中B、C组较A组升高(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保护性通气联合药物应用于肺癌患者能显著降低术中气道压力,改善氧合状况,有效抑制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发挥肺保护作用,其中肺保护性通气联合依达拉奉药物干预与肺保护性通气联合乌司他丁药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坤鹏  赵雪  陈慧  何莹  张月英 《医学研究杂志》2020,49(9):173-176,106
目的 探讨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ESPB)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胸腔镜下肺叶或肺楔形切除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连续ESPB镇痛组(E组)和静脉镇痛组(P组),每组32例。E组于麻醉诱导前行ESPB并置管,术后行连续ESPB镇痛,镇痛泵配方为0.3%罗哌卡因240ml,运行方案5ml/h。P组不做干预,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镇痛泵配方为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6mg+0.9%NaCl注射液稀释至100ml,运行方案2ml/h,单次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评估术后1h(T1)、6h(T2)、18h(T3)、24h(T4)、48h(T5)静息及咳嗽VAS疼痛评分。ELISA法检测麻醉前(T0)、术后1h(T1)、6h(T2)、24h(T4)血清IL-6、IL-10含量。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及术后镇痛补救药物用量。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E组T1~5时点静息及咳嗽VAS均低于P组(P<0.05)。与T0比较,两组T1、T2、T4时点血清IL-6、IL-10含量增高(P<0.05)。E组血清IL-6含量在T2、T4时点低于P组(P<0.05),血清IL-10含量在T1、T2、T4时点高于P组(P<0.05)。E组术后镇痛补救药物用量少于P组(P<0.05)。E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P组(P<0.05)。结论 对于胸腔镜手术患者,连续ESPB比PCIA(舒芬太尼2μg/kg)能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对中青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记忆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S100β蛋白(S100-β)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或卵巢囊肿剥除术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每组各30例。术前1天(T0)和术后3天(T3)采用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3版)(RBMT-Ⅲ)对患者的记忆功能进行评分,术后1周及1个月进行电话随访。麻醉前(T1)、入麻醉后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后30min(T2)及术后3天(T3)静脉采血,检测血清中IL-6、S100B及BDNF水平。记录生命体征、麻醉时长、气腹时长、苏醒时长及不良反应。结果 记忆功能:A、B两组患者的RBMT-Ⅲ评分术后均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S100B及BDNF水平:A、B两组患者的IL-6、S100B水平在T2、T3较T1显著增高(P<0.05);BDNF水平在3个时间点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再分组:围绝经期组(45~55岁)术后RBMT-Ⅲ评分明显低于非围绝经期组(20~4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L-6、S100B及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青年妇科患者,手术麻醉对术后早期记忆功能可能存在一定影响,特别是对围绝经期的患者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单纯全身麻醉(对照组,n=31)、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联合组,n=31)。比较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及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丙泊酚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从T2时刻起,对照组HR水平较T0时刻显著升高,MAP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T2、T3、T4时刻的M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天,对照组MMSE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且低于联合组(P<0.05);联合组POCD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术后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纳布啡预防性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疼痛、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于术前15 min静脉注射,分为纳布啡0.1 mg/kg(N1组)、纳布啡0.2 mg/kg(N2组)和生理盐水5 ml(NS组)。分析比较3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后Ramsay评分,以及术后2 h(T1)、4 h(T2)、8 h(T3)、24 h(T4)、48 h(T5)及72 h(T6)静息状态下和活动时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补救镇痛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N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NS组减少(P <0.05)。3组T1、T2、T3、T4、T5、T6静息状态下和活动时NRS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 <0.05)。与NS比较,N2组术后首次补救镇痛时间延长(P <0.05),补救镇痛总量减少(P <0.05)。NS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N1组和N2组(P <0.05)。结论 纳布啡预防性镇痛能够有效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疼痛,不良反应少,0.2 mg/kg较0.1 mg/kg纳布啡预防性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术中持续吸入低浓度氧和纯氧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G)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拟探究OPCABG患者术中的适宜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2)。方法:选择 OPCABG患者100例,年龄48~78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1.7~33.9 kg/m2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merican soci- 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physical status classification system,ASA)Ⅲ~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低浓度氧组(L组,n=49) 和纯氧组(H 组,n=51)。常规行丙泊酚、芬太尼联合顺式阿曲库铵麻醉诱导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调节两组吸入氧浓度 (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2)分别为40%和100%,并维持到手术结束,术中采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潮气量6~8 mL/kg,吸呼比1∶2,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持续泵注丙泊酚、右美托咪啶及顺式阿曲库铵,间断推注芬太尼,维持术中脑电双频指数 (bispectral index,BIS)值40~60。分别于术前1 d(T1)、麻醉诱导后(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第1天(T4)及术后第3天(T5)采患者上肢静脉血样,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及血清脑利钠肽前体(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oBNP)的浓度,并于各时间点行经胸心脏超声(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或经食道心脏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 cardiography,TEE)检查,采用Simpson法测量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心输出量(cardiac out- put,CO),记录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果:与T1相比,L组和H组在T3~T5时,血清CK-MB浓度升高,在 T2~T5时,血清proBNP浓度升高;与L组相比,H组T3~T5时CK-MB浓度升高,T2~T5时proBNP浓度升高(P<0.05);与T1相比,L组和 H组T2时,LVEF值和CO值下降,L组T4~T5时,LVEF值和CO值升高,H组T5时,LVEF值和CO值升高;与L组相比,H组T4~T5时 LVEF值和CO值下降(P<0.05);与L组相比,H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P<0.05),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CABG患者术中持续吸入40%浓度氧,有助于减轻术后3 d内心肌损伤并改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郭凤林  柴小青 《安徽医学》2016,37(9):1075-1078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地佐辛单独或联合用药对全麻腔镜胃癌根治患者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地佐辛组(DEZ组)和右美托咪定+地佐辛组(DD组),每组20例。DEX、DD组于麻醉诱导前15分钟时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DEZ组和DD组关腹时静脉注射地佐辛,C组关腹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记录入PACU(T0)、吸痰拔管(T1)、拔管后5分钟(T2)及10分钟(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拔管后10分钟(T3)、30分钟(T4)、60分钟(T5)的VAS、Ramsay评分。结果 同C组相比,T0~T3时DEX、DEZ、DD组MAP降低,DEX和DD组HR减慢(P<0.05),T3~T5时DEX、DEZ和DD组VAS评分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增加(P<0.05)。同C组比较,其他各组躁动率和寒战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DD组与其他各组比较,躁动率和寒战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地佐辛单独或复合用药可使腔镜胃癌根治患者术后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拔管后躁动和寒战发生率降低,复合用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最佳颈部单能量CT值鉴别诊断甲状腺腺瘤与乳头状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入院且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71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颈部CT资料,依据术后病理将患者分为腺瘤组(81例)及乳头状癌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最佳颈部单能量CT检查的病灶CT值(CT病灶)、甲状腺CT病灶与同一层面甲状腺正常组织CT值(CT正常组织)的比值(NCTT)及甲状腺CT病灶与同一层面颈总动脉CT值(CT颈总动脉)的比值(NCTA)。以肿瘤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最佳颈部单能量CT值诊断腺瘤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CT病灶、NCTT、NCTA诊断甲状腺腺瘤及乳头状癌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CT病灶、NCTA及NCTT诊断腺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乳头状癌组CT病灶、NCTA、NCTT较腺瘤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病灶、NCTA、NCTT诊断甲状腺腺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9、0.924、0.927,其截断值分别为134.8 HU、0.860、0.844,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0.864、0.877、0.790,特异度分别为0.922、0.844、0.956。结论 甲状腺腺瘤患者最佳颈部单能量CT值较乳头状癌患者显著升高。颈部单能量CT值对甲状腺腺瘤与乳头状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其中CT病灶识别甲状腺腺瘤的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氢吗啡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患者术毕给予舒芬太尼2.0μg/kg进行术后镇痛;B组患者术毕给予舒芬太尼1.5μg/kg+氢吗啡酮0.15mg/kg进行术后镇痛;C组患者术毕给予舒芬太尼1.0μg/kg+氢吗啡酮0.15mg/kg+右美托咪定2.0μg/kg进行术后镇痛。3组术后镇痛泵总量为100ml,持续镇痛量2ml/h,单次负荷剂量2ml,锁定时间15min。分别于术前(T0)、术后2h(T1)、4h(T2)、8h(T3)、12h(T4)、24h(T5)及48h(T6)时记录3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频率(RR);记录3组患者T1~T6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3组患者术后48h内单次自控镇痛(PCA)平均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和C组患者T1~T6时HR、MAP均较A组更平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T1~T3时的VAS和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A组(P<0.05),且C组患者T1~T3时的VAS和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B组(P<0.05)。B组和C组患者术后48h内的PCA平均按压次数低于A组,而C组患者术后48h内的PCA平均按压次数低于B组(P<0.05)。B组和C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氢吗啡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可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年轻患者术后谵妄的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40例术后谵妄入ICU的年轻患者,随机分为4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舒芬太尼组(S组),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组(DS1组),小剂量联合组(DS2组),记录患者术后入ICU T1(0h)、T2(1h)、T3(2h)、T4(4h)、T5(8h)各时间点生命体征、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躁动评分(SAS)、CAM-ICU评分、舒芬太尼总用量及呼吸遗忘次数。结果 与D组相比较,其余3组在T2、T3、T4、T5时刻VAS,SAS和谵妄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4、T5其余3组心率,血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相比较,DS1组在T3,T4,T5时刻VAS,SAS和谵妄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2组舒芬太尼使用量,呼吸遗忘明显低于S组和DS1组(P<0.05)。结论 对已发生谵妄的年轻患者,抑制疼痛可能是降低谵妄发生的基础,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从而减轻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不同剂量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有效剂量和安全性。方法:88例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18~40周岁年轻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Ⅰ、Ⅱ、Ⅲ组,使用丙泊酚的剂量分别为1.5、2.0、2.5 mg/kg,每组再根据Dixon序贯法依次给予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统计并测算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即50%患者对手术刺激产生体动反应时所需的艾司氯胺酮剂量,麻醉中连续监测患者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和脉搏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以及麻醉、苏醒时间和围术期不良反应等资料。结果:①3组艾司氯胺酮的ED50依次减少,分别为0.320、0.244、0.167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②丙泊酚Ⅲ组手术开始时(T1)的HR较麻醉前(T0)明显下降(P < 0.05),其余两组则无明显差异;丙泊酚Ⅱ组和Ⅲ组T1的MAP较T0明显下降(P < 0.05),丙泊酚Ⅲ组T1的 MAP显著低于Ⅰ组(P < 0.05);③各组有效病例恢复室滞留时间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 < 0.05);④丙泊酚Ⅲ组低血压、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 < 0.05),丙泊酚Ⅰ组术中呛咳、苏醒后头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 < 0.05)。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 2.0 mg/kg 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的麻醉方案综合效果最适宜,其中艾司氯胺酮的 ED50、ED95分别为 0.214、0.334 mg/kg。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地佐辛用于小儿先心病快通道麻醉术后镇痛的效果及相应并发症。方法 60例ASAⅠ或Ⅱ级行房缺、室缺修补的患儿,根据镇痛药物的不同,按随机、双盲方法分为生理盐水组(A) 组(n=20),地佐辛肌内注射组(B) 组(n=20)和地佐辛静脉注射组(C)组(n=20)。分别于关闭胸骨时(约手术结束前20min)给予生理盐水,地佐辛0.2mg/kg肌内注射,地佐辛0.1mg/kg静脉注射。观察记录3组患儿手术结束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转出ICU时间,并记录麻醉苏醒时(T1)、拔管时(T2)、转出ICU时(T3)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疼痛学VAS评分及镇静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A组相比,B、C两组患儿,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镇痛镇静程度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苏醒时间较A、C组时间长,但ICU停留时间较之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相比,在转出ICU时,镇痛镇静指数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儿要求额外镇痛例数较多,A组、C组各有1例发生恶心、呕吐。A组有3例发生寒战。结论 地佐辛应用于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术后镇痛效果安全、确切,且肌内注射时的镇痛效果更持久,不良反应最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7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N组、T组,每组36例。两组均在术后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帕瑞昔布钠40mg,并使用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T组在此基础上行双侧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并置入导管术后间断注射罗哌卡因注射液。比较两组返回SICU即刻(T1)、术后2h(T2)、6h(T3)、12h(T4)、24h(T5)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hPCA舒芬太尼使用总量及PCA情况,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1、T2、T3、T4、T5时间点T组静息、运动VAS评分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24h舒芬太尼用量和PCA药液输注量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24hPCA自控按压有效次数少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24h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例数及发生率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可减轻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降低术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硬膜外腔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近远期认知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5月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17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5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实施硬膜外腔麻醉。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应激反应、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近远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 两组麻醉时间、出血量、输液量、输血、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T0~T3时MAP、HR、SpO2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间的MAP、HR、SpO2有差异(P <0.05);②各组的MAP、HR、SpO2比较有差异(P <0.05);③各组MAP、HR、SpO2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T4~T6时MMSE评分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MMSE有差异(P <0.05);②各组MMSE有差异(P <0.05);③各组MMSE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T0、T3~T5时血清AD、NE、ET、Cor水平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间的AD、NE、ET、Cor水平有差异(P <0.05);②各组AD、NE、ET、Cor水平有差异(P <0.05);③各组AD、NE、ET、Cor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研究组T6时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T7时POCD发生率、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腔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可保障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机体应激反应,有助于患者近期认知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