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如标  崔新莉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3):146-147,152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为中药注射剂的规范应用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心内科2010年9月出院患者病历149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49例患者中,使用中药注射剂121例,使用率为81.21%;联合用药54例,占使用中药注射剂患者的44.63%;我院心内科中药注射剂使用存在超限量使用、溶媒配伍不当、联合用药率高等不合理情况。结论:我院心内科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存在一些不当之处,医院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加大监管力度,才能使用药逐步趋向合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研究郑州市某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合理性,促进临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调取郑州市某医院2018—2019年住院使用中药注射剂的960份病历(每月40份),统计其使用情况,分析各科室用药规律,并对其合理性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2018—2019年使用中药注射剂69种,主要分为活血化瘀类、益气养阴类、清热解毒类等,其中活血化瘀类丹红注射液使用数量排名第1(154 632支),其次是每支100 mg的血栓通粉针(95 505支)和复方苦参注射液(49 519支)。全院中药注射液使用例次排前5名的是:丹红注射液、血栓通粉针、喜炎平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和益母草注射液。这5种药品对应例次排名第1的科室分别是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儿科、肿瘤内科和产科。960份病历中不合理病历159份,占16.56%,中药注射剂最常见的不合理情况有溶媒选择不当,占27.67%(44/159);其次为适应证不适宜,占23.90%(38/159)。其他不合理使用情况包括:超疗程用药,占14.46%(23/159);多组液体间未冲管,占12.58%(20/159);用法用量不适宜,占7.55%(12/159);重复用药,占5.67%(9/159);超适宜人群,占5.03%(8/159);有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占3.14%(5/159)。结论郑州市某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少量不合理情况,临床药师应及时与开具医嘱的医生沟通,规范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注射剂溶媒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溶媒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抽取711份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出院病历,记录相关用药信息,分析中药注射剂溶媒使用的合理性。结果中药注射剂溶媒使用不合理的229例,占30.01%。其中溶媒种类选择不合理的有121例,占总例数的15.86%;溶媒用量不合理的108例,占总例数的14.15%,溶媒用量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溶媒量偏小。结论目前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的溶媒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应加强宣教和监管,要求医师按照说明书及相关规范正确使用溶媒,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141例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我市某院中药注射剂使用的现状,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该院41个临床科室的住院病历395例,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5份病历中有205例使用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为51.90%。其中,不合理用药141例,不合格率为68.78%,对是否使用中药注射剂、用药指征、剂量及疗程、溶媒选择、配伍禁忌、给药途径等项目进行调查分析。结论:该院临床科室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还存在较多问题,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于培江  董艳 《包头医学》2011,35(3):154-155
目的:了解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1月4日~12月15日医院住院病历40份,对现有注射剂品种进行用量排序,分析用量大的前5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累计系统、配伍禁忌。根据自定分析项目,选取说明书较科学的清开灵注射液进行病例分析,提出了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促进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结果:中药注射剂对人体有损伤,应用中存在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结论:医院应用中药注射剂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使用方法不当,不合理配伍等情况,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王敏  张骞峰  王佃荣 《河北医学》2011,17(9):1227-1230
目的: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探讨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问题.方法:对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住院患者使用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随机抽取同期化疗科住院病历,分析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地位.结果:抗肿瘤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占全部抗肿瘤药销售金额的28.55%;在抽查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浙江大学金华医院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使用情况,探讨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方法对692例使用过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病历进行调查统计,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在本调查统计中,适应证相符的比例为55.9%,单次用药剂量的规范率为95.5%,溶媒选择规范率为99.7%,溶媒剂量规范率为99.4%,用药疗程符合率为99.4%,配伍使用率为1.2%。结论 浙江大学金华医院在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超说明书使用比较普遍。为保证用药安全合理,建议临床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的帕累托图分析,寻找主要因素,及时了解不合理用药集中趋势,为临床药师工作重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病历1781份,对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帕累托图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用药病历497份,帕累托图显示9种不合理用药类型中,功能主治不适宜和治疗过程中更换药品或停药不适宜为主要因素。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较为普遍,临床药师应根据不合理用药类型有针对地进行有效干预和药学服务,提高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品管圈方法提高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率,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工作开展。 方法 收集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使用中药注射剂病历,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统计,根据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逐一进行活动。 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率由63.91%提高到86.24%,目标达标率为106.79%;进步率为34.94%。根据工作情况,梳理现有的工作流程,完善相关制度,制订相应的措施,以期更好地提高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使患者用药达到安全、有效、经济。 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率,提高了圈员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药学服务质量。提高医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规避不安全性事件,减少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完善临床合理用药相关制度,形成一体化的医药护团队,带动医疗质量持续改善。医院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医疗质量,促进了管理理念的改变,是保障医疗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正>对我院各科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使用的中药注射剂以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和药品使用说明书为依据进行用药分析,同时结合出现的问题,探讨原因及解决办法。1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10个科室的病历(分别是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普外科、肿瘤内科、妇产科、骨科、儿科、五官科),每月10份病历共1 200份,其中350份使用中药注射剂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瓜蒌皮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方法:抽取某医院2016年7月288例使用瓜蒌皮注射液患者,按年龄、适应证、溶媒等进行统计,根据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指南对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超适应证用药占33.3%,疗程不当占46.5%,溶媒不适宜占90.6%。结论:医院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管理,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本院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结果,以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共抽取2014年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出院病历120份,临床药师设计《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评价表》对其规范性和适宜性进行初评,医务处、质控办和药学部再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最终核定。结果 120例患者使用的中药注射剂中主要为活血化瘀类药物,不合理用药共计17例,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集中在超功能主治用药以及药物浓度使用不当。结论为进一步提高本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应密切关注特殊人群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3.
合理性和安全性是中药注射剂进入市场之后进行临床在评价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个研究随机抽取了某医院在2011年1月到12月之间的出院病患病例,其中有240份,有12种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它们具有统一性,而且对配伍禁忌评价、药物利用研究(DUR)以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条件Logistic等内容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了这个医院在2011年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状况,对于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科学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某院2010~2013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及合理性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HIS系统调取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数据,对某院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品种、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查阅病历系统及合理用药分析系统,评价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合理性。结果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10~2013年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分别占全年药品总金额的10.O%、10.1%、10.5%、10.6%,疏血通注射液连续2年跃居DDDs排名第1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最为广泛,历年占比均超过45%:使用中存在用药剂量过大、联合用药不当、疗程偏长、溶剂选择不当等情况。结论该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规范之处。有待通过临床药师干预、医嘱处方点评、医疗质量监督、合理用药宣教等手段来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PDCA管理模式在规范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的应用,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干预和管理临床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保障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方法分别对2017年1月~2017年4月与2017年5月~2017年7月的住院病历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合格率进行统计,并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PDCA活动前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率27. 27%,PDCA活动后,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率7. 02%,不合理用药率下降20. 25%。结论应用PDCA管理模式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干预和管理临床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可以规范中药注射剂在基层医院的使用,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得到合理应用,保障基层医院医疗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临床药师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合理性,考察临床药师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临床药师干预前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859例(2011年4月病历),记为干预前组,干预后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计1303例(2012年8月病历),记为干预组。根据评价标准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干预前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率为53.10%,干预后为48.8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7.28,P〈0.01)。干预后,在适应证、用法用量、溶媒用量、配伍等方面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73.82%。结论临床药师的参与有利于提高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合理性,促进中药注射剂临床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7.
刘双根 《当代医学》2014,(34):157-158
目的通过了解某院中药注射剂临床用药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临床合理用药质量。方法选取采用中药注射剂的病历共450份,按照《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药物使用说明书等对溶媒应用、联合用药及用法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450份病历中,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215例(47.78%),用药不合理235例(52.22%),存在溶媒选择不当、超剂量用药、联合用药不当、超适应证用药、超疗程用药、稀释比例不当等现象。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用药不理想,要重视合理用药管理,提高中药注射剂用药质量,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的调查和分析,探讨本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药房软件系统综合分析我院门诊第4季度门诊病人(114 946张处方)及2008年12月1392例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结果:在门用药频度例前5位的药品是疏血通、丹参、丹红、苦碟子及清开灵,药物利用指数大于1的药品有5种,占门诊中药注射剂调查品种的45.45%;在病房用药频度例前5位的药品是复方苦参、冠心宁、痰热清、艾迪及参芪扶正,药物利用指数大于1的药品有8种,占病房中药注射剂调查品种的30.77%.结论:我院门诊及病房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较普遍,应重视其安全有效性,合理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笔者所在医院儿科住院患儿中成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对1729例住院患儿的中成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中成药注射剂使用率为95.7%,其中单用、二联使用率分别为94.6%和5.4%,临床使用以清热解毒类为主.结论 笔者所在医院儿科住院患儿中成药注射剂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0.
樊耀林  焦晓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637-2638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完整住院病历842份进行了调查,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使用8种中药注射剂时普遍存在症药不符现象和超药品说明书使用范围的现象.结论: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