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宁夏地区1052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宁夏地区2003-2008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起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1052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10524例ADR中,女性略多于男性;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ADR居首位,占总例数的65.68%;ADR涉及药物种类以抗微生物药物最多,占总例数的47.90%;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例数35.55%;两种以上合并用药占总例数39.36%。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改善给药途径,减少合并用药种类,以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保证公众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和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及特点,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上报的55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R所涉及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5例ADR中,从涉及药品种类来看,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例数居于首位,占总例数的83.64%;从给药途径看,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4.55%;从ADR累及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来看,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多,占总例数的56.36%。结论:医务工作者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力求降低或避免ADR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和特点。方法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引起ADR的药品、给药途径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对我院2005~2007年上报的12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8例ADR报告中,老年患者65例,占总例数的50.78%;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0.63%(52例);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5%(96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47.13%(71例);严重的ADR报告1例,占总例数的0.78%。结论医护药人员应正确理解ADR,加强ADR监测和报告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25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6年1-12月间收集25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2例ADR报告中,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0.2%(177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61.5%(155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52.3%(132例).结论 应慎用注射剂,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5年8月~2006年8月上报的58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8例ADR中最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54例),占总例数的93.1%;以药师上报数量最多,占总例数的86.2%;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总例数的98.2%;ADR表现以皮肤损伤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损伤和心血管系统及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结论: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ADR监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上报的79例ADR分别从报告人、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以药师上报数量最多,占总例数的75%;与抗感染用药有关的ADR最为多见,占总例数的62.2%;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总例数的92.4%;ADR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损伤,其中较严重的ADR有3例。结论: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ADR监测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1366例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在本院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对本院2004年~2008年收集的1 366例药物不良反应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物类别、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类型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1 366例ADR报告中,抗微生物药物发生ADR的例数最多,占48.24%,中药制剂第二,占25.99%;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38.51%,消化系统反应次之,占31.33%;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占61.35%。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认识,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中药制剂的使用监测,提高ADR监测报告质量,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2008-2009年收集的127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7例ADR报告中,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2.13%(117例);其次是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70.87%(90例);引起ADR比例较高的是喹诺酮类、硝咪唑类、林可霉素类,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60.63%(77例)。结论给药途径、药物种类等因素均会影响ADR的发生,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及检测,减少注射剂的使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刘志胜 《华夏医学》2006,19(6):1183-118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2005年收集的125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ADR出现的时间、涉及药品种类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5例ADR中,男57例,女68例,在给药途径上,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比例数的75.2%(94例)。在药物种类当中,以抗菌药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1.2%(89例),在涉及器官/系统损害上,以皮肤附件损害最多,占总例数的36.0%(45例)。绝大多数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30min内(79例),对症治疗39例,未进行特殊处理86例。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王祖斌  苏赤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4):1819-1820
目的:分析本院年度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本院2010年度收集的127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引起ADR最多的药物为抗微生物药物,占药品不良反应总例数的51.18%;静脉给药103例,占药品不良反应总例数的81.10%,ADR最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管理,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先静脉后口服序贯给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试验设计方法,对6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可乐必妥)500 mg静脉滴注,1次/d,3-5 d,继以可乐必妥500 mg口服,1次/d,5-10 d,总疗程8-15 d。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其中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有效率为100%,胸片阴影改善好转率为90%,降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有效率为100%,细菌清除率100%。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多见,实验室检查异常均系轻度改变,并呈一过性,无需处理。结论高剂量左氧氟沙星500 mg静脉口服序贯法给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可获良好疗效,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经济方便,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2.
张云峰  王维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4):112-114+139
目的对循证药学在药剂不良反应方面的临床影响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收治时间2015年2月~2016年1月,对照组依据常规的药学信息咨询予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循证药学治疗,并将两组患者经相应治疗方案干预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经循证药学干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药学在药剂不良反应方面的临床影响效果显著,可提高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用药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治疗癫痫患者的过程中10,11-二氢-10-羟基卡马西平(MHD)的血药浓度与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在本院接受癫痫治疗的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个体信息、用药种类、剂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量患者的MHD血药浓度,并分析给药剂量与MHD的关系.结果:达到控制的患者有19.48%、显效的患者有41.56%、有效的患者28.57%、无效的患者10.39%,不同疗效患者的MHD血药浓度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MHD血药浓度的提高,患者的疗效更好.采用一般线性回归计算MHD稳态模型:MHD=0.286×给药剂量(mg/kg·d)+5.98,相关系数r=0.402,P<0.05.本次研究中,共有18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和类型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7%,主要表现为头晕5例、疲劳5例、胃肠道不适状3例、皮疹2例、体重增加1例、其他2例,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MHD血药浓度水平显著的高于未发生不良发应患者的MHD血药浓度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HD血药浓度增加可以提高奥卡西平治疗癫痫患者的效果,但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MHD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建立MHD血药浓度监测有利于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4.
范燕 《中国医药导报》2012,(31):121-122,125
目的通过对磷霉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的文献报道进行分析,评价磷霉素对小儿急性菌痢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小儿急性菌痢的诊治提供更加安全的治疗方案。方法以"磷霉素"并含"小儿急性菌痢"为主要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1980~2011年间涉及磷霉素治疗小儿急性菌痢的文献报道,分别从治愈、有效、无效3个疗效标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出12篇810例病例,治愈756例(93.3%),好转43例(5.3%);无效11例(1.4%);发生不良反应26例(3.2%)。结论采用磷霉素治疗小儿急性菌例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临床治疗小儿急性菌痢方面值得选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正确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对2011年1月—12月我院126例患者使用抗肿瘤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消化系统63.4%,泌尿系统毒性12.7%,血液系统毒性15.9%,心脏毒性8.7%。有14.3%的患者需住院治疗并发症。结论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应根据个体差异,选用疗效相当、反应较轻的药物和不同的治疗手段,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10月门诊输液患者12 000例,按输液时间顺序将前6 000例作为对照组,后6 0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在门诊输液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结果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有558例,发生率为9.3%,重度药物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 328例,发生率为22.13%,重度药物不良反应4例,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反应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减少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30例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组(观察组)和单用甲氨蝶呤组(对照组),对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3.33%,对照组治愈率86.67%,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β-HCG值在用药后5 d即开始下降,对照组于10 d开始明显下降,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13.33%)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癌症疼痛的临床及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癌症疼痛的三阶梯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中晚期恶性肿瘤120例给予规范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两周后轻度疼痛的缓解率为100%,中度疼痛的缓解率为94.3%,中度疼痛的缓解率为90.8%,总缓解率为92.5%;治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发生率为11.7%,给予口服大便软化剂或缓泻剂及饮食指导后,便秘症状明显缓解。本组患者中没有1例由于不良反应而终止用药,也没有1例出现精神依赖及呼吸抑制。结论规范的三阶梯药物治疗止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张彦凤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2996-2997
目的分析艾迪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按照患者年龄、性别、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例不良反应中,男性4例(57.1%),女性3例(42.9%);不良反应主要的临床表现:过敏4例(57.1%),恶心呕吐1例(14.3%),静脉炎1例(14.3%),一过性转氨酶增高1例(14.3%)。结论艾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大多为一般过敏反应,但应加强其监测工作。提醒临床医务工作者加强用药监护,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从而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艾滋病(HIV/AIDS)初治患者接受国产药为主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疗效,为规范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32例初治HIV/AIDS患者提供国产药为主的HAART并进行定期随访,分析随访3年来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耐药情况.结果 232例患者接受HAART后24、36个月HIV-1病毒载量小于50拷贝/mL的百分比分别为94.8%、85.3%.CD4+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均值(160.1±80)个/mL,接受HAART治疗后,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增高,对0、3、6、9、12、18、24、30、36个月来所检测到的CD4+T淋巴计数进行检验P〈0.01.常见的毒副反应是肝功能损害、外周神经炎、外周脂肪分布异常、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皮疹.9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临床耐药.结论 HIV/AIDS初治患者经国产药为主的抗病毒治疗后虽然毒副反应较大,但病毒学及免疫学应答效果好,临床耐药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