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贵州小型香猪群体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分析贵州小型行猪的群体遗传结构。方法 用经过筛选的31条引物对贵州小型香猪个体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结果 经RAPD反应,共扩增出271条带,其中多态性带79条,多态性带频率在0~71%之间,平均为26.6%。不同个体猪 的RAPD条带具有差异,但拥有相同条带的个体猪比率较高。该群体猪的相似系数(F)为0.933(0.830~0.980),平均等位基因频率(q)为0.742,最低平均杂合率(H)为0.258。结论 贵州小型香猪个体间具有较好的遗传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其群体分化程度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分子水平上阐明河南省兰考地区捕获的野生小鼠(LK)与4个小鼠品系(B6,BALB/c,DDK,PWK)之间的遗传差异及遗传关系,从而进一步确定该种野生小鼠的种属及培育野生来源近交系小鼠品系.方法 利用25对引物,对野生小鼠及4个小鼠品系进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结果 检测到2035条扩增条带,多态性条带有507条,占总条带的24.91%,并且LK小鼠与PWK、DDK、BALB/c、C57BL/6J的遗传距离指数分别为0.01696、0.02790、0.02729、0.02759.结论 LK小鼠与PWK小鼠品系遗传关系最近,遗传距离指数最小;同时也证明了AFLP技术能够在物种鉴定、遗传背景分析及预测亲本杂交效果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应用RAPD标记技术对树鼩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树鼩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遗传标记分析方法,了解中缅树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PCR技术对40条随机引物进行优化,筛选出能有效用于树鼩群体遗传分析的RAPD位点,对48只树鼩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应用Popgene 1.32与RAPDistance Package Version 1.04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树鼩的群体遗传特性。结果20个RAPD引物共检测到113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可扩增出5.6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为69个(占61.1%)。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8307,个体间遗传距离在0.09~0.27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693。雄性群体的遗传多态度(H0)(0.1864)略高于雌性群体(0.1470),平均遗传多态度(Hpop)为0.1667;树鼩遗传多态度所占的比例在群体内为48.29%,而雌、雄群体间为51.71%。NJ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出T15、T33和T47号树鼩个体聚类成一大类,其余45只树鼩个体聚成另一大类,雌、雄个体呈相互交叉现象。结论实验所筛选的随机引物可有效用于中缅树鼩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本树鼩群体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对由南京军区医学动物实验中心以高胆固醇高血脂为定向选育目标所培育的起源于KM(昆明)小鼠的NJS近交系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症动物模型),进行生化标志基因位点的遗传概貌测定,并与同样起源于KM小鼠的其他几个品系的遗传概貌进行比较。共测定了NJS品系小鼠12条染色体上的26个生化标记基因位点的基因型。结果表明,NJS基础群F_(22)成年小鼠的被测位点均已纯合,符合近交系小鼠的要求,所测定的遗传概貌可作为本品系小鼠今后遗传质量监测的判定指标。在NJS小鼠的第1号染色体上,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位点呈纯合的b等  相似文献   

5.
Zmu-1:DHP豚鼠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Zmu-1:DHP豚鼠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态性及其遗传概貌,探讨随机引物PCR(RAPD—PCR)在豚鼠遗传质量检测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用RAPD—PCR法,对新培育的Zmu—1:DHP豚鼠和对照品系DHP豚鼠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从4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条呈多态性的引物,分别是第S1202号和第S1219号引物。Zmu—1:DHP品系的扩增产物无多态性变化,而且其条带与多数DHP品系的个体相同。少数DHP品系的个体呈多态性变化,并找到该品系增加和缺失的特征性条带各一种。结论:Zmu—1:DHP品系的基因纯合性及个体一致性较DHP品系高。二个品系的DNA序列存在较少差异,说明豚鼠品系间遗传结构比较接近。一旦选定具有多态性的引物,RAPD—PCR法可以区分豚鼠品系,适用于豚鼠遗传质量检定。  相似文献   

6.
应用α-珠蛋白3′-HVR探针进行小鼠的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3′-HVR探针及Southern杂交技术应用于实验小鼠遗传质量监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人源α-珠蛋白3′-HVR探针,应用ECL试剂盒,以HRP标记进行Southern杂交,以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对5种近交系小鼠(BALB/c、DBA/2、T739、TA1、615)、1种封闭群小鼠(KM)及2种免疫缺陷小鼠(BALB/c-nu/nu及C.B-17SCID)进行DNA指纹分析.结果:其不同近交小鼠的DNA指纹图各异,而同种近交系的不同个体的DNA指纹图相同,封闭群KM小鼠不同个体之间的DNA指纹图存在一定差异.BALB/c-nu/nu小鼠、CB-17SCID小鼠不同个体之间的DNA指纹图相同,并且与BALB/c小鼠的一致.结论:该探针及其Southern杂交技术可用于实验小鼠的遗传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7.
南江黄羊基因组DNA的AFLP和RAPD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南江黄羊遗传多态性和探讨AFLP标记在山羊遗传多态性方面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RAPD和AFLP两种方法对15只南江黄羊个体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RAPD标记检测得到的群体遗传相似系数和多态位点比率分别为0.942和26.98%;AFLP标记检测得到的群体遗传相似系数和多态位点比率分别为0.874和31.4%.结论AFLP方法和RAPD均适合于品系内个体间的遗传检测,并且为准确评价南江黄羊的遗传稳定性提供了相关的参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微卫星DNA技术对A单位NIH小鼠和B单位NIH小鼠的遗传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利用30个微卫星位点对2个NIH小鼠种群进行PCR扩增和STR扫描,借助统计软件Popgene 1.32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 A单位NIH群体获得74个等位基因型,平均杂合度为0.3108,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637;B单位NIH群体获得76个等位基因型,平均杂合度为0.3257,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777。群体间比较显示,群体间分化系数为0.3932,遗传一致性指数0.3971,遗传距离为0.9235,群体差异显著。结论两个NIH小鼠群体间存在严重的遗传分化,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封闭群群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近交系剑尾鱼 (Xiphophorushelleri)的遗传纯度 ,以指导剑尾鱼实验动物化的培育工作。方法 应用经过筛选的 2 9条随机引物对剑尾鱼的第 19代近交系 12尾剑尾鱼个体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 ,计算近交系个体间的相似系数及遗传距离。结果 筛选的 2 9条引物共扩增出 30 6条带 ,扩增片段的大小在 0 2 - 3kb之间。其中多态性带 2 9条 ,多态性带频率在 0~ 5 0 0 0 %之间 ,平均为 9 48%。近交系剑尾鱼不同个体拥有相同条带的比率较高。计算得到近交系的平均相似系数 (S)为 0 9839(0 973~ 0 997) ,平均等位基因频率 ( q)为 0 8731,最低平均杂合率 ( H)为 0 12 6 9。 结论 剑尾鱼第 19代近交系有较高的遗传纯合度。  相似文献   

10.
近交系中国地鼠山医群体遗传结构的随机扩增多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近交系中国地鼠山医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多态分析。方法采用30条10bp引物对中国地鼠山医群体的A家系和E家系共24个个体进行RAPD扩增,分析家系的遗传纯度,探讨两个家系的亲缘关系。结果30条随机引物对供试的24个个体产生255条谱带。单个引物扩增的谱带数是2~17条,平均8条。所有样品的相似系数0.9431~0.9955之间变动,平均相似系数为0.9749。根据扩增出的RAPD图谱,运用SPSS软件包中的Wardmethod法进行聚类分析。结论供试中国地鼠A家系和E家系两个家系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中国地鼠A家系和E家系分别先聚为一类,中国地鼠群体间的分子聚类关系与各群体间的亲缘关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用经^60Co-γ射线辐照的实验兔颗粒饲料饲喂新西兰兔,测定其生长和繁殖性能,并与高压灭菌饲料和未灭菌饲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辐照组和对照组的增重明显高于高热组(P〈0.01),初生窝重和离乳仔数显著高于高热组(P〈0.05),离乳窝重极显著地高于高热组(P〈0.01)。辐照组的增重也大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石斛属植物RAPD指纹图谱,探讨RAPD分子标记技术在石斛属种类鉴别上的应用。方法用RAPD方法构建石斛属内7种石斛及一种石仙桃植物RAPD指纹图谱,对其扩增条带进行分析。结果共扩增出53条带,分布在0.25~1.3kb之间,其中39个条带有遗传多样性,约占总数的73.6℅。经聚类分析不同石斛间的遗传距离分布在0.04762~0.68421,平均遗传距离为0.44380,而石仙桃与石斛属植物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71734。结论石斛属植物的遗传多态性丰富,与种外植物遗传距离较大,RAPD技术可作为石斛属植物鉴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技术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 对大耳白黑眼兔(white hair black eyes rabbit,WHBE rabbit)、日本大耳白兔(Japanese white rabbit,JW rabbit)和新西兰兔(New Zealand white rabbit,NZW rabbit) 3个实验兔品系进行遗传分析。方法 选用90只实验兔的皮肤组织样品提取基因组DNA,用60个随机引物对实验兔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电泳结果筛选出多态性较高的引物进行RAPD-PCR分析,再利用Popgene 3.2统计软件对3个品系的扩增条带进行遗传分析,获得实验数据。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1) 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5个多态性较高的引物,3个品系实验兔共检测到493个扩增片段,长度在100 ~1800 bp之间,筛选的25个引物中,其中16个引物既可扩增出3个品系共同的DNA条带,也可扩增出WHBE兔特有的特征条带;(2) WHBE兔位点数为234个,其中多态位点数166个,多态位点比为70.94%,JW兔位点数为228个,其中多态位点数122个,多态位点比为53.51%,NZW兔位点数为231个,其中多态位点数94个,多态位点比为40.69%;(3) 三个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385,0.2222和0.1905;(4) JW兔和NZW兔的遗传相似系数最高,为0.8443,其次为WHBE兔和JW兔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204,WHBE兔和NZW兔的遗传相似系数最低,为0.7862。结论 结果表明WHBE兔与JW兔和NZW兔之间有遗传的相似性,也存在着遗传差异,应用RAPD技术可以很好地检测实验兔不同品系之间以及同一品系不同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地区东方田鼠杂交后产下的子代的遗传特性.方法筛选4条10bp随机引物对宁夏和洞庭湖地区东方田鼠杂交子代的基因组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并对不同地区亲代以及子代相互之间的基因组DNA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①所有东方田鼠均有相同的扩增片段出现;②两个不同地区的亲代分别有特异性片般;③亲代的DNA带型均能在子代中找到;④同一胎次东方田鼠之间基因共享度大约在72%~96%之间.结论RAPD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东方田鼠种的特性以及亚种的特异性,而且同一胎次之间基因共享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百合科植物麦冬 Ophiopogon japonicus及其同属植物沿阶草 O.bodinieri四川所产 10个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以 4 0个 10碱基随机引物进行 RAPD分析。结果  11个有效引物扩增获得 5 15条 DNA带 ,通过聚类分析 ,构建 DNA分子系统树图 ,确定了麦冬及沿阶草的居群及种间亲缘关系。结论  (1)供试样品间遗传差异明显。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但是其遗传差异与地理分布联系并不紧密 ,而与形态差异联系较紧 ;(2 )麦冬与沿阶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差异 ,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家蚕近交系IS-c108A的遗传纯度,为家蚕实验动物化的培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应用经过筛选的20条随机引物对家蚕近交系IS-c108A(F10)的3个蛾区各30个个体和该近交系的亲本系统c108、对照实用化品种871各30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计算个体间和蛾区间的相似系数及遗传距离。结果家蚕近交系IS-c108A(F10)的3个蛾区内的多态性带频率分别为1.807%、1.841%、1.841%,平均为1.830%;起点亲本c108个体间多态性带频率为7.207%,对照品种871个体间的多态性带频率为7.08%;而近交系IS-c108A与c108之间的多态性带频率为49.20%,c108和871品种之间的多态性带频率为58.33%。家蚕近交系IS-c108A10的3个蛾区内个体之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99581、0.99555、0.99551,总平均为0.99562。结论家蚕近交系IS-c108A(F10)已具有较高的遗传纯合度,家蚕具有易于获得高纯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13种石斛属植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石斛资源奠定基础。方法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遗传多样性,U PGM A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利用筛选出的10个随机引物对供试材料DNA进行随机扩增,共得到188条带,其中多态性带有180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5.74%。采用U PGM A类平均法对扩增出的谱带进行遗传聚类分析,得出反映各种间亲缘关系的树状图。在遗传距离(D)=0.63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3类,RAPD对基因组的分析结果与传统分类学的结果差异不大。结论该标记技术对石斛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分类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袁菊红  孙视  彭峰  冯煦  夏冰 《医学教育探索》2007,(10):1555-1561
目的研究石蒜属4种植物的种间亲缘关系和同一种内不同采集地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为其种质资源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分子佐证。方法用ISSR和RAPD标记分别对不同采集地的37份石蒜属植物(石蒜18份、中国石蒜10份、换锦花5份、忽地笑4份)的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1)16条ISSR和17条RAPD引物分别扩增出229和215条带,多态比率分别为85.59%和69.77%,显然,ISSR检测出的多态性条带的能力优于RAPD;(2)ISSR和RAPD标记检测同组供试材料种间或种内的Nei′s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分别为0.5459~0.9345,0.6419~1.0000,平均为0.6836,0.7428。两者相关系数r=0.8582,达极显著水平。(3)ISSR和RAPD标记的分子聚类结果相近,两种标记均能准确地把不同来源的材料先按种聚类,种间的分子分类结果与传统经典分类相符;种内不同采集地材料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其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4)用POPGENE3.2分析的种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与用AMOVA进行的遗传变异巢式方差分析所得结果基本一致。结论两种标记均可用于石蒜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与种内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虽然ISSR标记在种间遗传多样性检测上分辨力较RAPD标记低,但ISSR标记能检测到更高的种内遗传差异性,更适合种下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华按蚊不同地理株基因组DNA的多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忠湘  谢明 《医学争鸣》1998,19(2):175-177
目的:研究中华按蚊不同地理株基因组DNA的多态性。方法:应用RAPD技术,用20个随机引物(OPE01 ̄OPE20)对江苏,福建,海南,贵州,陕西5个省区中华按蚊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