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刺补泻对临床效果有直接关系,如应用得当则效如桴鼓。现就自己依照古训谈谈在临床运用手法的体会。一、针刺补泻的根本作用在于调和阴阳。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阴阳两方面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整体,局部与整体,内与外,表与里,葳与腑,形与神,血与气都是以这种对应而又统一的法则联系着,构成完整而又协调的生命活力。当外邪侵袭,致使机体阴阳平衡失调,造成阴阳偏盛偏衰,运用针刺的补或泻激发机体经络气机,产生一定能量,通过经络气机传递运行调节而振奋全身  相似文献   

2.
c-AMP和c-GMP是体内的第二信使。有资料表明吗啡的作用机制中很可能有环核苷酸参与。近年来关于针刺镇痛原理研究中发现,中枢c-AMP和c-GMP在针刺镇痛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我们曾经报告,给大鼠脑室注射c-AMP使针刺镇痛效果降低,注射c-GMP则可提高针刺镇痛作用。最近又观察到,针刺镇痛时全脑c-AMP含量明显下降。为了进一步研究中枢环核苷酸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本实验同时测定了大鼠全脑和脑分区中c-AMP和c-GMP的含量及其在电针后的变化,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针刺镇痛与中枢环核苷酸含量变化之间存在的可能性关系。方法 运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大鼠电针前后,全脑和不同脑区cAMP和cGMP含量的变化。结果 电针30min提高大鼠痛阈的同时,使全脑cAMP含量显著降低(P<0.05);间脑cAMP含量降低,端脑cGMP含量降低,而脑干则显著升高(P<0.05)。直线相关处理和回归分析表明,大鼠脑干cGMP含量与针刺镇痛效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针刺镇痛与中枢环核苷酸水平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提示中枢环核苷酸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实现针刺镇痛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4.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内含丰富的唯物辩证法。阴阳学说引入到中医学领域之后,逐渐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近年来,研究阴阳学说的物质基础,成为新兴边缘学科“中医药工程学”的重大课题和迫切任务。本文从研究针刺调衡阴阳入手,以环核苷酸为观察指标,探索阴阳与环核苷酸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154例血浆环核苷酸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古代养生长寿术既可降低偏阴虚者异常增高的血浆 cAMP,又可降低偏阳虚者异常增高的血浆 cGMP。提示此功具有协调人体阴阳、降低代谢、防病祛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机体阴阳的对立统一,动态平衡,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而这一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出现阴阳的偏盛偏衰,成为疾病发生的关键所在。阴阳偏盛偏衰可表现为或热或寒,或虚或实的各种不同的证候。如我们通常所说的“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等都是阴阳偏盛偏衰表现为寒热的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讨论对中药性能的简单认识.方法 查阅参考文献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 中药能够治病,是以其特有的偏性,来调整人体的阴阳气血寒热虚实.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纠正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治病的性能作用,可概括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药物归经及有毒无毒等.  相似文献   

8.
针刺镇痛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疼痛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后的一种防御反应,也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不仅使患者感受痛苦,并可引起功能紊乱,甚至休克.因此积极地探讨机体镇痛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人体内存在内源性抗痛系统,即内源性阿片肽神经元、内源性阿片肽、阿片受体.目前治疗疼痛的主要手段是药物、手术等,但是这些手段均可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而针刺镇痛是较理想的途径,其安全、实用、几乎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针刺麻醉、镇痛领域里做了大量的临床、文献、药理、神经科学等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由于分子生物学发展迅速,应用广泛,许多研究人员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从基因水平,并结合药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等其他学科,对针刺镇痛机制开展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取得了较以往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中药组方是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择若干味药物配伍而成,是临证治病的关键环节。临床中医医生应熟悉组方原则、方法和技巧,根据中药的性能和中医方剂理论,将诸多药物有机地组合起来,调整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史大卓教授认为,临床组方,在注意顺从脏腑的特性、动静结合、升降相因、敛散相合、阴阳统一、病证结合的基础上,还要注意:熟悉脏腑气血阴阳和病邪的特性,会用药性,熟悉药物性味相伍的作用机制,根据原方的整体功效、主治和组方中各药的阴阳属性,结合疾病阴阳偏盛、偏衰的不同,进行加减,慎重调整方中药物及增减药物的用量及比例。  相似文献   

10.
经络氧疗法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祝总骧教授在中医针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广泛用于治疗临床各种疾病,是通过针刺经络和吸氧共同调节机体功能活动的治疗方法。这种疗法可以使经络更为活跃,更好地运行气血,调和阴阳,更好地调控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具有促进大脑代谢活动的作用。针刺结合吸氧疗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患,亦可用于治疗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其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现就资料对经络氧疗法在精神科临床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介绍赖新生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心得与选穴原则。赖老师结合失眠的疾病特点,认为失眠的发生与五脏相关,与阴阳相应。失眠为病,虚实相兼,五脏既损,治以安和五脏,调和阴阳为主,故治法上兼顾五脏、气血、阴阳,使气血生化有源,阴阳转化有度,则病乃愈。针刺治疗上主张取穴精准,以辨证归经为基础,使补泻得当,配穴合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针麻原理研究的一些资料表明,脑内的神经介质在针刺镇痛中起重要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5-羟色胺、乙酰胆碱和内源性鸦片样物质是实现针刺镇痛的重要环节,而中枢儿茶酚胺则可能起对抗作用订。中枢神经介质的作用有很多是需要通过环核苷酸的转递而实现的,如乙酰胆碱可促进突触后神经元中环一磷酸鸟苷(cGMP)的合成,儿茶酚胺可促进环一磷酸腺苷(cAMP)的合成,转而引起突触后电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左灵 《疑难病杂志》2013,12(4):325-327
<正>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是指伤害性刺激,如麻醉手术、创伤和疼痛等作用于机体,产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引起机体各种功能和代谢变化的过程。术后疼痛是人体受到手术刺激伤害后引起的一种急性疼痛,可致"全身应激反应"。适度应激反应有利于机体,而过度应激则可消减生理储备,并发机体代谢、免疫及血液动力学等方面的改变,导致一系列功能紊乱。有效的术后镇痛(utility postoperative analgesia)可减轻过度应激反应,调节机体平衡,维持内稳态。静脉注射镇痛(intravenousinjection analgesia)效果确切、易被患者接受,并能够减轻术后应激反应,临床已广泛应用。本文就静脉镇痛对术后应激反应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针刺镇痛与大鼠全脑cAMP和cGMP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针刺镇痛与脑cAMP和cGMP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大鼠电针前后,全脑组织中cAMP和cGMP含量的变化。结果:电针30min提高大鼠痛阈的同时,使全脑cAMP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中枢环核苷酸可能参与针刺镇痛。  相似文献   

15.
术后疼痛是人体受到手术伤害刺激后的反应之一,针刺镇痛作为多模式镇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机制分不同角度和层次。针刺用于镇痛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经皮穴位电刺激镇痛、毫针针刺镇痛、电针针刺镇痛、皮肤针针刺镇痛、皮内针针刺镇痛、穴位药物注射等。近年来,运用针刺辅助镇痛多见于头颈部、胸腹、盆腔、四肢等各部位手术,并且在临床和基础试验领域,针刺镇痛均取得了不同方面的研究成果。相信随着针刺镇痛机制的逐渐阐明,针刺流程将逐步规范,穴位配伍将形成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6.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是骨髓和脾脏中的骨髓生成途径产生的一组具有高度免疫抑制活性的不成熟异质性骨髓细胞,与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疾病密切相关。MDSC的主要功能为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促进Treg的增殖以及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而减弱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中医认为阴阳失调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因而中医药治疗疾病是以借助中药的偏性帮助机体维持阴阳平衡为目的和手段。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阴阳平衡与免疫功能及其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中药及其活性成分能够调控MDSC的表达参与机体免疫调控来治疗肿瘤等多种疾病。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调控MDSC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电针对大鼠不同脑区cAMP和cG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针刺镇痛与中枢cAMP和cGMP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大鼠电针前后不同脑区cAMP和cGMP含量的变化.结果电针30min提高大鼠痛阈的同时,使间脑cAMP、端脑cGMP含量显著降低(P<0.05).脑干cGMP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中枢环核苷酸可能参与针刺镇痛.  相似文献   

18.
针刺镇痛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浆cAMP含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对慢性炎症局部的镇痛作用,已为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观察所证明。我们也以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炎症性疼痛为模型,证实了针刺对炎症局部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但针刺与某些兴奋吗啡样受体的镇痛药物不同,它可能是一种多元性自我调节的过程,可通过多种机制加强机体的调整功能,达到新的自稳态。在这一过程中血中cAMP的变化可作为观察这一动态的指标,为此我们选用了临床上常用的镇痛药芬太尼与弗哌啶。观察用药后对血中cAMP含量的影响,与针刺镇痛相对照,作为分析研究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针刺分娩镇痛的作用机制。[方法]以Keele标尺图评级法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 RS)疼痛分级法作为针刺分娩镇痛效果评定方法,并通过记录产妇产程等来观察针刺对母婴的影响,通过观察针刺前后及相应时间产妇外周血中β-内啡肽(β-EP)及5-羟色胺(5-H T)浓度变化,探讨该方法的镇痛机制。[结果]针刺能有效减轻第一产程分娩疼痛,与自然分娩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且能缩短产程。该方法能明显提高产妇外周血中β-EP及5-H T浓度。[结论]以针刺作为分娩镇痛手段,具有操作方便、安全,镇痛效果可靠,无副作用等优点,其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中枢镇痛系统与对子宫的直接作用共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浅析“肾”与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认为 ,“肾”为水火之脏 ,藏真阴 (肾阴 )而寓元阳 (肾阳 )。肾阴对人体各脏腑器官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 ,为人体阴气之根 ;肾阳对人体各脏腑器官起着温煦和生化的作用 ,为人体阳气之源。肾的阴阳两个方面在人体内部既相互对立、相互制约 ,又相互依存、相互资生 ,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 ,使机体机能不至于亢进或衰退 ,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 :“阴平阳秘 ,精神乃至”。若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失去了正常的动态平衡 ,则出现肾阴、肾阳的病理变化 ,发生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 ,从而导致疾病。因而调节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