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玉聪  朱颖 《吉林中医药》2010,30(10):854-855
朱颖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在治疗妇科各种常见病。气滞血瘀之月经不调、痛经、胁痛、乳胀等均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其中乳胀腹痛、腰酸坠、经色暗而成块,经期提前或错后而脉涩者,是应用本方的指征,并可根据病情加减。一般情况下青年血崩,血流成块,腹痛拒按,服补血止血剂无效者,可用血府逐瘀汤祛瘀生新,从而使腹痛缓解,崩漏停止,再以归脾汤引血归经,以善其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乳络瘀阻,日久积而成块。  相似文献   

2.
红藤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3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红藤方治疗内异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内异症术后复发患者,用红藤方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评分、巧克力囊肿体积的变化。结果:痊愈4例,显效7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显示少腹胀、腰酸、肛坠、乳胀、月经量多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冷汗、恶心症状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藤方对术后复发巧克力囊肿体积的改变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藤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台淑萍 《国医论坛》1998,13(2):17-17
已故肾脏病专家吕承全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国家中医管理局公布的500名全国名老中医之一。吕老业医6O余年,德技双馨。用经验方开郁消胀场治疗特发性水肿,尤具特色。介绍于后,以飨读者。三审病机,因郁致癌而胀特发性水肿吕老名之曰“瘀胀病”,最常见于20岁~50岁育龄女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周期性浮肿,或轻度指凹性浮肿,腹胀,全身瘀胀不适,腰酸乏力,夜尿频多,喜叹息.情绪易被动,烦躁易怒,或抑郁寡欢,月经前加剧.劳累、生气易诱发或加重症状,并随病程进展呈进行性加重。月经周期不规律,每夹杂血块,色紫…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46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痛经(dysmenorrhea):在行经前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它不适,程度较重时,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从1997年开始,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并进行了随访,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推拿治疗痛经12例李军伟,唐学友安徽省太湖县医院(216400)主题词痛经/治疗;推拿疗法痛经是指月经来潮或经行前后出现下腹部疼痛或伴有腰酸、腹胀、乳房胀痛等全身症状,并随着月经周期定期发作的一种月经病,尤以青年妇女多见。笔者曾用推拿治疗12例,收效...  相似文献   

6.
吴霆 《中医药信息》2005,22(5):54-5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经前乳胀的疗效.方法:将89例经前乳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运用疏肝健脾法(药用香附、柴胡、合欢皮、路路通、茯苓、广郁金、焦白术、炒乌药、陈皮、白芍、炒枳壳等)治疗,对照组20例用乳核内消液治疗.2组均以10d为1疗程.主要观察经前乳胀及伴随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3.5%、91.3%,对照组分别为10.0%、6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疏肝健脾法为主,结合辨证加减,是治疗经前乳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行乳胀是指每届经前3~7天,或正值经期,出现两乳胀硬疼痛,连及胸胁,甚至不能触衣,经行或经净后乳胀消失,下次经前重复发作,是临床多见的妇科病。笔者自2003年~2006年3月,采用逍遥散加味治疗经行乳胀37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黄乌梅汤灌肠联合消胀散贴敷治疗肝源性腹胀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乳果糖,15mL/次,3次/d,口服。治疗组38例大黄乌梅汤(大黄10g、乌梅20g),1剂/d,水煎80100mL,1次/d,灌肠。消胀散(麝香、生三棱、木香、生莪术、冰片、生水蛭各15100mL,1次/d,灌肠。消胀散(麝香、生三棱、木香、生莪术、冰片、生水蛭各1520g,冰片3g,葱白1根),捣成糊状并加入少量食用醋及蜂蜜平摊在两片麝香止痛膏中央,脐上贴敷,24h/次。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2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腹胀情况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乌梅汤灌肠联合消胀散贴敷治疗肝源性腹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怀孕以后,阴道不时下血,或点滴而下或淋漓不断,无腰酸腹胀及小腹坠胀等现象者,称为“胎漏”,笔者临床体会到,补肾以固冲任、益气以固胎元是治疗胎漏的关键,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韦朝霞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0):455-455
经前痤疮 ,是指妇女在月经前 3~ 5天面颊的两侧及唇周三角区出现白头或红色粉刺 ,经后消退 ,呈周期性发作。笔者以自拟仙蓉逍遥饮内服合银红酒精外涂治疗经前痤疮 43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3例均为门诊病人 ,年龄最小 2 7岁 ,最大 39岁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3年。全部病例均有月经不定期 ,或伴有痛经、乳胀、胁胀、腰酸腹胀坠。经焦虑 ,忧郁量表测试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 ,忧郁情绪。多数病例有嗜食膏粱厚味的习惯。2 治疗方法仙蓉逍遥饮 ,药用 :淫羊藿 9g,肉苁蓉、知母各 1 2 g,黄柏、柴胡各 1 0 g,白芍 1 5 g,归身…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证实艾灸原发性痛经热敏高发穴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有效的基础上,观察对其经期常见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 10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艾灸关元穴组(简称关元穴组)、艾灸神阙穴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各52例。两组分别根据其经期常见伴随症状分为:小腹坠胀、腰酸、乳房胀痛、泄泻。两组均于经前4 d行艾灸治疗(关元穴组艾灸关元,神阙穴组艾灸神阙),1次/d,20 min/次,每个月经周期治疗4 d,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关元穴组有效率90.38%,对照组7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痛经评分比较,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关元穴组优于对照组(P<0.01)。关元穴组小腹坠胀、腰酸、乳房胀痛、泄泻的有效率为91.30%,94.12%,16.67%,86.96%;对照组有效率为58.33%,65.52%,11.76%,50.00%。与对照组比较,小腹坠胀、腰酸、泄泻治疗效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房胀痛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关元穴可以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艾灸关元穴可以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经期小腹坠胀、腰酸、泄泻症状,但对乳房胀痛症状无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蜂蜜对生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副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生大黄与蜂蜜调服生大黄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各30例,结果提示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蜂蜜调服生大黄粉治疗中的便前腹痛、药后脘痛明显减少,说明蜂蜜能改善生大黄粉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疏肝解郁法,治疗妇科多种疾病,疗效显著,现举例如下。 1 经前乳胀症: 经前乳胀症,一般发生于经前3~7d,较重的经前10~15d即可发生。其特征是经前胸部胀闷,乳房作胀而痛,或有块,有时乳头疼痛,小腹胀满不舒,于经来后2~3日诸证逐渐消失,下次经前又重复发作,呈规律性,本病常导致不孕。产生本病的主要原因,系肝失疏泄,气血郁结所致。应于经前作胀时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法调治。临床用药:香附、郁金、青皮、陈皮、生麦芽、赤芍、白芍、全当归、丝瓜络、炒柴胡等。经前服3~4剂,连服2~3月…  相似文献   

14.
用舒肝解郁,健脾和胃法治疗经前乳胀30例,结果痊愈30例,结果痊愈23例,显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并对乳胀,乳头疼痛,乳胀兼有结块,乳胀结块兼有灼热感的治疗前后进行统计学处理,乳胀的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乳头疼痛及乳胀结构块兼有灼热感的具有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痛经(PD)是指生殖系统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也是青春期少女与未生育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在20%~90%.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温针灸治疗原发性青春期痛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乳腺增生为妇女多发病之一,常见于20~40岁,患者自觉症状有月经前膨胀、轻重不等。月经后稍有缓解,平时胀疼抽搐等不一,严重者不敢骑自行车、下楼颠簸等,不能侧卧及俯卧位,而且均与情绪及劳动强度有关,生气及干重活时疼胀加剧。中医学认为其属“乳癖”范畴,多由思虑伤脾,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滞癖凝,乳络或冲任不调所致。笔者用针刺配合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45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痛经是指行经前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的常见病、多发病[1]。本研究旨在观察用艾条隔中药穴位贴敷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5月至12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原发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期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卵期出血指两次月经中间,约周期第12~14天前后出现阴道少量出血。并伴不同程度少腹胀、腰酸白带多等症状,属中医“经间期出血”范畴。多发于青春期及育龄期妇女。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排卵期出血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辨证治疗经前期综合征188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前期综合征,中医根据临床症状分属“经前情志异常”、“经前乳胀”、“经前头痛”、“经前泄泻”、“经前口糜”等。我们自1996-1999年,辨证分型治疗经前期综合征188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柚麦饮”是我市已故名老中医江墨恒先生自创经验方,临床治疗妇女乳房诸疾,颇具效验。该方由炒柚子核15g、生麦芽30g组成。柚子核,民间常用其治疗小肠疝气。具有硫肝理气之功。中医认为“诸子皆降”,“核可消核”。江老屡经临床实践,发现本品散核消胀,殊有奇效,实为治疗乳核乳胀之要药。生麦芽善入肝脾两经,张锡纯盛赞其舒肝之妙用。该药既健胃消食。又回乳消胀。妇女乳头属肝,乳房属胃,故乳房疾患之治不离肝胃两经。柚子核、生麦芽配伍肝胃同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