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风先兆证是中风的早期信号,是中风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调查中风病人190例为病例组,非中风病人380例为对照组,计调查发病前24小时、1月、1月以上临床症状133个,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根据中风病人发病前症状出现的时段不同,即1月前至数年的称远期先兆证,1月内的称近期先兆证,24小时内的称前夕先兆证,可供临床防治中风参考。  相似文献   

2.
益气活血熄风化痰法治疗中风先兆证9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彩勤 《河北中医》2009,31(1):42-43
中风先兆证,亦称小中风或中风前驱症状,是与中风有密切联系的临床综合征,西医学称之为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具有发病突然、历时短暂、反复发作的特点。人群研究发现,TIA患者第1个月内发生脑卒中(中医学称中风)的几率约7%,6个月的几率约10%,12个月的几率约13%。该病是即将发生中风的一个危急先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电项针联合西医对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80例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项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中风先兆症状及眩晕症状评分、颈内动脉管腔内径、再次中风例数。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5);2)治疗后,两组中风先兆症状及眩晕症状评分较前显著下降(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3)观察组治疗后28 d再次中风发病2例、6个月再次中风发病4例、12个月再次中风发病3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8 d再次中风发病3例、6个月再次中风发病6例、12个月再次中风发病5例数(P <0.05);4)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颈内动脉管腔内径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 <0.05)。结论 电项针联合西医能有效提高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疗效,改善中风先兆症状及眩晕症状评分,增加颈内动脉管腔内径范围,降低再次中风发病概率。  相似文献   

4.
软坚降脂袋泡剂防治中风先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凤岭 《河南中医》1998,18(5):302-303
中风是临床上的危急重症,也是导致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据台湾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亚洲是中风的高发群族。中风虽然来势凶猛,但其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发病前多有先兆症状的出现,如能及时防治,则可大大降低中风发病率。因此对中风先兆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从...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风先兆证各证型分布特点,探讨内风在中风先兆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中风先兆证患者的证型分布特点,观察各型基础病、人院后的症状、体征、四诊信息、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各证型间的差异.结果 风痰内盛,痰瘀阻络证在各型中所占比例最高,此型患者眩晕做为首发症状、1h内缓解者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结论 内风在中风先兆证发病中起主导作用,其贯穿于中风先兆证发病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风先兆证的证候要素及发病规律。方法收集急性中风患者142例,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 ,进行回顾性研究,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其证候规律。结果明确了中风先兆证临床表征的频次及症状间关联规律。核心症状为急躁易怒/烦躁不安/心神不宁、一过性症状、口干口苦、神疲乏力,并推演出症状核心组合14个。结论风证是中风先兆证特异性证候要素,火、毒是其前序阶段及病理基础,负性情绪是促进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多重危险因素聚集下出现弥漫性"火""毒"证候表现,是中风病的重要预警指征。  相似文献   

7.
对小中风—缺血性中风先兆证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缺血性中风症在发病前往往有诱因及先兆证可寻。从264例中风病例的调查分析中,观察到气候骤变、情楮波动、饮食嗜好是发病的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并从34例与中风发病有联系的因素和症候中,经概率法回归分析,提出19项相关因素进行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8.
论中风先兆征与无症状性中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中医脑病协作组制定了《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确定了中风先兆证、中风病、中风后遗症的诊断标准,强调了中风先兆证与中风病的差异。但对于一些既有脑内梗塞灶或出血灶,又没有与中风病有密切关系的临床症状或综合征的病人,其临床诊断归属和治疗问题就显得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脑卒中高危人群和新发脑卒中患者具备的卒中危险因素、卒中前病情变化临床症状的异同,探讨中风先兆的识别以及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意义。方法对79例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同时对143例新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脑卒中高危组发生病情变化、新发脑卒中组发病前病情变化的临床症状运用频数进行描述,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卒中危险因素方面,两组病人均具备多重危险因素,对血压、血糖、血脂的知晓率和控制达标率低,存在不健康生活方式。病情变化临床症状方面,烦躁易怒、口干口苦、头晕昏沉、神疲乏力、口气臭秽、反应迟钝等在两组中同步高频出现。中风先兆症候要素方面,脑卒中高危组肝阳上亢、风痰、气虚并存,新发脑卒中组痰火、痰浊、风火为著,三者相互转化并延续至中风首发状态。结论中风先兆是中风的高危预警信号,发挥中医中药“治未病”的特色,加强对先兆证的识别和对“风”、“火”、“痰”的干预,从而阻断、延缓中风的发生,降低其发病率、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中风发病前7~30d内症状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发病前7~30d内相关症状,为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尽早诊断和治疗提供症状依据。[方法]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缺血性中风病人急性发病前7~30d内的相关症状,对数据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缺血性中风急性发病前7~30d内主要相关症状有,主症:手麻,体胖臃肿;次症:口臭,持续眩晕,两目干涩,颜面正常、食后困顿,头晕;伴症:急躁。[结论]手麻是这一时相的首选主要先兆症状;体胖臃肿为这一时相的次要症状;并有以口臭为表现的胃肠道方面症状;和以眩晕为表现的平衡障碍方面症状(病人或见持续眩晕、或见头晕);及以食后困顿为表现的睡眠方面症状;以两目干涩为表现的眼部方面症状;其他。如面色正常,和以急躁为表现的情绪方面症状。总之,若病人平时性情急躁易怒,体胖臃肿,并伴有口臭,但面色正常,而仅见有手麻,或伴有持续眩晕、头晕,或见两目干涩、或伴食后困顿的症状表现,可以认为病人处于缺血性中风急性发病前的先兆期阶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中风先兆常见中医证型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制定了《缺血性脑中风筛查表》,在"陕西省中西医结合防控脑中风协作网"各协作单位开展了缺血性脑中风筛查工作,共计680例。结果:从证型分布来看,中风先兆以实证为主,虚实间夹。其中医证候排序来看,排名靠前的证候为:肝热血瘀、肝阳上亢、痰瘀互结。结论:通过调查,初步探索了中风先兆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统一和规范中风先兆的中医辨证奠定了基础,也为进一步明确中风先兆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今后中西医结合防治中风先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风病患者在发病前往往有先兆症状,中风先兆亦称小中风,其临床表现为中度头晕、头痛、胸闷、肢体麻木、肌肉动或平时出现一时性语言不利等。中风先兆的论述形成于唐宋以前,在其他时期也有不同描述,但中风先兆之名确立则以刘完素为主,明清时期历代医家对其描述更加细致。随着历代医家对中风先兆症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中风病的认识也更为深刻,并逐步成熟。目前,对于中风先兆的症状、病因病机、诱发因素、防治措施的认识有着相对成熟的认识。文章分析总结了中风先兆从形成到成熟不同时期的学术思想,为临床上更好地掌握中风先兆的发病规律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总结孙西庆教授论治中风先兆的经验。通过对中风发病前诱因、先兆证的判定及对中风先兆患者的治疗,是防止其进一步发生完全性中风的重要手段。孙西庆教授认为中风先兆病机主在气血失调,化生内风,在临床应用调气活血息风法,自拟调气活血汤加减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中风先兆证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针刺对中风先兆证的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54例中风先兆证患者经针刺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与对照组作对比。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治疗中风先兆证具有独特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防风通络丸治疗中风先兆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风先兆证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予以防风通络丸治疗;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给药前后临床疗效及两组影像学头颅MRI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7%,90d内中风发生率9.43%,以上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防风通络丸不仅能明显改善中风先兆证症状、有效控制中风发生,且明显减少头颅MRI缺血性梗死灶的发生率,其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疗中风先兆病人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300240天津市建昌医院赵国文中风病为临床常见病之一,中风先兆是中风的先期阶段,治疗中风先兆对中风发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组对60例中风先兆病人进行针刺治疗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  相似文献   

17.
水蛭注射液治疗中风先兆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蛭注射液治疗中风先兆30例梁健芬我科自1990年10月 ̄1992年12月,应用水蛭注射液(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制剂室生产,批号:900819)静脉点滴,治疗中风先兆病人30例,疗效较满意。1临床资料30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大...  相似文献   

18.
小中风,亦称中风先兆,其临床发病特点是脑部某一区域突然发生循环障碍引起短暂语言、运动或感觉障碍,历时几秒至数小时不等,一般在24h内症状消失,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19.
本课题按照临床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200例中风和400例对照观察,发现中风发病学上,高血压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二者在病机上同出一辙,在证候学上高血压的临床证候可演变为中风先兆瘘见证候。  相似文献   

20.
俞剑虹 《新中医》1998,30(6):23-23
运用针刺合并中药治疗中风先兆13例,均在1周内症状全部消失。强调了掌握中风先兆症状及合理运用针刺,中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