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孔吸附树脂法、壳聚糖澄清法和乙醇沉淀法在固天泉胶囊水提液中除杂结果。方法:比较大孔吸附树脂法、乙醇沉淀法和壳聚糖澄清法所得到的浸膏得率及浸膏中人参皂苷Rg1,Re的定性分析以及Rg1、阿魏酸含量测定考察。结果:乙醇沉淀法所得的浸膏得率为17.2%,壳聚糖澄清法所得的浸膏得率为12.8%,大孔吸附树脂法所得的浸膏得率为3.1%,3种方法均能够较好地使水提液澄明,且后两者还能够在降低浸膏得率、保留有效成分、保证制剂稳定性方面优于前者,并能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结论:壳聚糖澄清试剂法较适合于固天泉胶囊水提液除杂工艺。  相似文献   

2.
考察壳聚糖絮凝工艺用于知柏八味口服液的澄清效果以及替代乙醇沉淀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药液浓度、药液pH值、壳聚糖加入量三个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比较壳聚糖絮凝工艺与醇沉工艺对小檗碱含量和浸膏得率的影响。结果:药液浓度对絮凝效果有显著性影响;醇沉工艺与壳聚糖絮凝工艺相比,小檗碱保留率较高;而浸膏得率后者高于前者;综合评价指标,两种工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壳聚糖絮凝工艺可替代醇沉工艺用于知柏八味口服液的澄清。  相似文献   

3.
胡俊杰  肖伊  吕秋霞  郑国华 《中成药》2012,34(10):2037-2040
目的 优选活血消瘿片水提液最佳澄清工艺.方法 通过对浸膏得率和苦杏仁苷含有量的测定,比较了乙醇沉淀法和壳聚糖澄清技术2种澄清工艺的差异.结果 2种澄清工艺对2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壳聚糖澄清技术能使浸膏得率降至17%左右,有效成分保留率在90%以上,且溶液澄清;乙醇沉淀法能使浸膏得率降至约13%,有效成分保留率在80%.结论 壳聚糖澄清技术可作为活血消瘿片水提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4.
王巧玲  岳宝森  董力 《陕西中医》2007,28(2):219-220
目的:用壳聚糖絮凝法代替乙醇沉淀法用于当归补血口服液的澄清工艺,以节约成本。方法:应用壳聚糖絮凝法制备出当归补血口服液,观察其质量指标,并同原乙醇沉淀法制备的药品进行比较。结果:壳聚糖絮凝法能够有效的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保证制剂的稳定性。结论:壳聚糖絮凝法可代替乙醇沉淀法用于当归补血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絮凝法用于脑清口服液澄清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冬梅  路绪文  苏芳 《中成药》2003,25(6):448-450
目的:探讨壳聚糖絮凝法代替乙醇沉淀法用于脑清口服液(葛根,黄芪等)制备的可行性。方法:考察两种澄清法的沉淀效果、过滤难易、对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影响并对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壳聚糖絮凝法与酵沉法同样能使药液澄清,前者能更有效地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又能保证制剂的稳定性,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结论:壳聚糖絮凝法可代替乙醇沉淀法用于脑清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用于清热解毒口服液澄清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探讨壳聚糖张法能否代替乙醇沉淀法用于清热解毒液的澄清工艺。方法:壳聚糖应用于清热解毒口服液的澄清,并与药典的醇沉制备方法比较,通过对绿源酸、栀子甙进行字生和对总黄酮进行定量测定,并进行了稳定性比较。结果:壳聚糖絮凝法与醇沉法同样能使药液澄清,前者能更有效地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又能保证制剂的稳定性,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结论:壳聚糖絮凝能代替乙醇沉淀法用于清热解毒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用于咳喘宁口服液澄清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罗兴洪  周进东  吴静  刘武 《中成药》2002,24(5):337-339
目的:探讨壳聚糖吸附澄清法能否代替乙醇沉淀法用于咳喘宁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方法:壳聚糖用于咳喘宁口服液的澄清,并与部颁标准的醇沉制备方法比较,通过对盐酸麻黄碱,甘草酸铵,盐酸罂粟碱进行定性和对盐酸麻黄碱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了稳定性实验比较。结果:壳聚糖吸附澄清法与醇沉法均能使药液澄清,前者更能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又能保证制剂的稳定性。结论:壳聚糖吸附澄清法能代替醇沉法用于咳喘宁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壳聚糖澄清剂对枳实薤白桂枝汤颗粒提取液的纯化效果。方法:以纯化前后枳实薤白桂枝汤颗粒提取液中柚皮苷、橙皮苷含量和浸膏率为考察指标,对壳聚糖澄清剂和乙醇沉淀法对提取液的纯化效果进行比较。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壳聚糖澄清剂的最佳纯化工艺。结果:壳聚糖澄清剂要优于乙醇沉淀法,最佳纯化工艺为药液质量浓度为0.5 g.mL-1、静置温度为30℃、1%壳聚糖溶液的加入量为药液体积的40%、药液pH为6。结论:壳聚糖澄清剂可以用于枳实薤白桂枝汤颗粒提取液的纯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选丹桃颗粒的壳聚糖絮凝剂澄清工艺,并与乙醇沉淀法、离心法进行比较。 方法: 以水浸出物收率、苦杏仁苷及芍药苷保留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选择壳聚糖加入量、絮凝时药液温度、药液pH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丹桃颗粒的壳聚糖絮凝剂澄清工艺,并与乙醇沉淀法和离心法进行比较,确定最佳除杂工艺。 结果: 优选的壳聚糖絮凝剂澄清工艺为加入10%药液量的1%壳聚糖澄清剂,药液pH 6.0,50℃保温;苦杏仁苷、芍药苷保留率均>89%,水浸出固形物量约下降19%,整体优于乙醇沉淀法和离心法。 结论: 壳聚糖絮凝剂澄清法可作为丹桃颗粒提取液的除杂工艺,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靠,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生脉分散片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以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g1,Re含量及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壳聚糖絮凝沉降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液浓缩程度、壳聚糖用量、静置时间对纯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人参皂苷Rg1,Re质量分数分别为0.251%,0.074%。最佳纯化工艺为提取液生药质量浓度1 g·mL-1,壳聚糖用量10%,静置时间12 h;人参皂苷Rg1,Re质量分数分别为0.394%,0.116%。结论:优选的提取纯化工艺稳定合理,为生脉分散片的剂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传统煎煮法与乙醇回流法提取干姜中6-姜辣素的效率,以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6-姜辣素的转移率及浸膏量为评价指标,选择溶剂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乙醇浓度为正交试验的影响因素,优选乙醇回流最佳工艺;选择溶媒倍数、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为正交试验的影响因素,优选煎煮法最佳工艺。最后选择最佳煎煮工艺和乙醇回流工艺平行进行3次试验以比较6-姜辣素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水煎煮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水,每次提取1.5h,提取2次。乙醇回流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75%的乙醇,每次提取1h,提取2次。水煎煮法较乙醇回流法的6-姜辣素转移率高,得膏率低。结论:本研究选择煎煮法作为干姜中6-姜辣素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参元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以提取液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和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为指标,优选参元胶囊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的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3.
正交试验优选心衰宁合剂水提工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优选心衰宁合剂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水提工艺。结果:心衰宁合剂最佳水提工艺为第1次加12加倍量水,第2,3次分别加10倍量水,共煎煮3次,每次1 h。结论:该水提取工艺设计合理,人参皂苷提取率高,稳定可行,方法可重复操作,可为心衰宁合剂的研制提供理论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武国顺  丁艳芬  杨冬  官金梅  张海琼 《中成药》2006,28(12):1734-1736
目的:研究调经养颜胶囊(黄芪、女贞子等)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三者的平均加样回收率Rg1为99.03%、Rb1为98.95%、R1为99.18%,RSD分别为1.59%,1.40%,1.97%,n=6。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作为调经养颜胶囊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交试验法优选四君子汤的水提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正交试验,5个因素,2个水平,以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结果:5个因素对四君子汤水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无显著性影响。结论:用药材饮片,加水量10倍,浸泡30min,提取2次,2h/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活血化瘀颗粒剂含量的方法。方法 :反射法双波长锯齿扫描 ;人参皂苷 Rg1测定波长λS=5 2 5 nm,参比波长λR=70 0 nm;狭缝 1.2 5 mm× 1.2 5 mm;线性参数 SX=3;灵敏度× 5 ;扫描速度 2 0 mm· min-1;纸速 2 0 mm· min-1。结果 :人参皂苷 Rg1的平均回收率为10 0 .17% ,RSD为 0 .78%。结论 :方法简便可靠 ,可满足活血化瘀颗粒剂含量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化痔栓中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梯度洗脱,色谱柱为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9∶81),乙腈∶水(36∶64),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室温。结果: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的线性良好(r=0.9998、r=0.9997),线性范围人参皂苷Rg197.6~976.0μg/mL,三七皂苷R122.0~220.0μg/mL。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的回收率分别为97.82%、97.60%;RSD值分别为1.26%、1.84%,n=5。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作为化痔栓中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三七提取液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等成分对完整豚鼠腹皮的透过性。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实验,以完整豚鼠腹皮为渗透屏障,HPLC法测定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透过量。结果:未加透皮促进剂时,三七提取液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等均不能透过完整豚鼠皮。在氮酮的促进下,三七提取液中的上述成分均可透过完整豚鼠腹皮,其透皮能力: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透皮促进剂氮酮加入量为2%时,上述成分的透皮作用较好。结论:三七提取液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在2%氮酮促进下渗透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9.
刘梅  王莉  胡凯莉  奉建芳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0):1378-1382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经PEG修饰前后在大鼠离体胃中的稳定性。方法:取SD大鼠,禁食18 h后,随机分为Rg1组和PEG-Rg1组,准确吸取Rg1胃灌注液和PEG-Rg1胃灌注液注射到离体胃内,37℃恒温振荡,不同时间点取样,采用UPLC对样品中指标成分人参皂苷Rg1进行含量测定,观察比较人参皂苷Rg1与PEG-Rg1在离体胃中的稳定性差异。结果:Rg1在大鼠离体胃中的稳定性差,2 h时测得Rg1为26.8%,降解73.2%,PEG-Rg1在大鼠离体胃中的稳定性提高,2 h时测得Rg1仍有81.8%,仅降解18.2%。结论:PEG修饰之后可以提高人参皂苷Rg1在胃中的稳定性,可以改善修饰之前游离的人参皂苷Rg1在胃中容易降解,稳定性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