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要素饮食肠内营养在脑卒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实验组40例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要素饮食肠内营养;对照组40例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予以鼻饲喂养牛奶、粥汤、菜汤等饮食。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结果:早期要素饮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好,并发症少。结论:早期要素饮食肠内营养在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疗效,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影响其预后。关健词:脑卒中要素饮食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比较,探讨早期规范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6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46例和肠外营养(PN)组40例。EN组在病情稳定无禁忌症的情况下,行早期肠内营养,PN组给予传统的肠外营养,两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各项指标及并发症比较分析。结果:EN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等营养指标无明显下降,较PN组营养支持后高(P<0.0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严重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肝功能损害、脓毒血症等发生率及1个月内病情加重最终死亡率EN组较PN组少(P<0.05),也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较肠外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危重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8例危重病患者随即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EN)49例,给与常规治疗和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组(PN)49例,给与常规治疗和静脉营养支持,观察每位患者营养指标变化.结果:肠外营养组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和臂肌围指标较肠内营养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危重病患者早期给与肠内营养或尽早由肠外过渡到肠内营养,有利于改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疗效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蕾 《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2):56-56
目的:比较肠内与肠外途径营养支持的营养疗效,探讨两种营养支持途径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共行肠内外营养35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19例)和肠外营养组(16例),分析两组病人术后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肠内营养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肠外营养组.结论:与肠外营养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较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并发症少,是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按高龄脑卒中患者营养风险评估结果,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及佛山市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高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100例高龄脑卒中患者以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简表(NRS2002)进行营养筛查,根据结果将有营养不良风险患者随机均分为序贯肠内营养组和常规营养支持组,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有营养不良风险,评分≥3分者占60.0%。序贯肠内营养组患者的感染、胃肠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常规营养支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常规营养支持组营养指标下降的比序贯肠内营养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S2002能有效评估高龄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风险,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减轻患者营养状况恶化问题、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佐以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30例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鼻饲能全力 ,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观察 2组营养指标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等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 ,并发症少 ,病死率低 (P <0 .0 5 )。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对胃癌术后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的临床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对26例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采用鼻肠管术后早期输入要素膳并进行相应护理。结果:24例患者配合完成营养计划,创口愈合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余2例肠内营养不适,改肠外营养。结论:胃癌术后经鼻肠营养管早期实施EN,可以显著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疚力,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胃切除术后行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对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 36例及对照组 4 0例术后 1~ 2周的营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肠内营养组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能有效地防止术后营养不良的并发症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ICU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肠内营养前的评估、营养液的配置、营养液的输注、空肠管的护理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营养支持前后患者的营养功能指标。结果: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后,患者总蛋白、肝功能及体重等指标明显优于营养支持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的应用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在卒中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可行性、疗效和并发症.方法:自2007年至2011年对25例卒中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观察患者PEG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及营养支持治疗的情况.结果:25例患者PEG操作成功率为100%,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操作时间平均(15.4±4.2)min,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3/25,术后实施肠内营养顺利,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需要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卒中患者,PEG是一种微创手术,并发症少、管饲保留时间长、有效且经济的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最早,最完善的中医基础理论书籍,几千年来一直指导中医临床,特别辨证论治观点贯穿着中医学始终,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中风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中,临床上较为常见,多与现代医学的心、脑、血管疾病相关。适宜的中医药治疗,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米非司酮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非司酮是一种合成类固醇,结构类似炔诺酮,是一种强有力的抗孕激素药物,对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发月经及促进宫颈成熟有明显作用。随着基础研究的进展及临床经验的积累,米非司酮已推广应用于各类妇科疾病及计划生育领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应用UHPLC-LTQ-Orbitrap技术对丹参素在大鼠血浆和尿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鉴定。SD大鼠灌胃给药丹参素CMC-Na混悬液后,收集其血浆和尿液,应用固相萃取法进行样品前处理。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采集生物样品的质谱数据。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多级质谱裂解信息,结合对照品及文献报道结果比对,最终鉴定了丹参素以及21个丹参素Ⅰ相和Ⅱ相代谢产物,同时分析了丹参素主要的体内代谢反应,如脱水、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硫酸酯化、去羟基化以及相关的复合反应等。该文应用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快速阐明了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为今后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药物体外肝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文东  马辰 《中国药学杂志》2003,38(10):737-740
 目的介绍药物体外肝代谢方法的最新进展。方法根据近几年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分别按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及基因重组P450酶系、肝细胞体外温孵法、离体肝灌流及器官组织切片法等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介导药物体外代谢酶系的研究是药物体外肝代谢的研究热点,其在新药研究与开发及正确指导临床合并用药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证"实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医证候和蛋白质组学的特点及研究方法着手,分析了蛋白质组学引入"证"实质研究的优势与可行性,认为蛋白质组的整体性、动态性、时空性、复杂性与同样具有整体性、动态性、时相性、复杂性等特点的中医"证"有着惊人的相似,其中可能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和对应关系。因此,与"证"实质研究中一般的微观指标相比,蛋白质组学有着特殊的优势,也更加符合"证"自身的特点。文章将近几年中医证候蛋白质组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从技术条件、思路方法以及具体证型与蛋白质组的相关性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归纳,展示了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证"实质研究中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生物芯片技术及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金伟  马昱澍  程海鹏  倪晓华  周宗祥  应康  谢毅  毛裕民 《中草药》2001,32(11):1054-1056
生物芯片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尖端技术,可用于中药药理的分析,新药的研制开发、中药鉴定,毒理观察等方面,有利于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阐明中医药治病的机制,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任浩  宿树兰  管汉亮 《中成药》2014,(3):498-503
目的研究复方柔肝(黄芪、姜黄、丹参和熊胆粉)中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混合物、姜黄提取物、复方柔肝提取物,并采集血浆样本。利用UPLC-TQ/MS测定大鼠血浆中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以多反应监测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应用DAS 3.2计算并比较各组药动学参数。结果姜黄素在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混合物、姜黄提取物和复方柔肝提取物中T1/2、Tmax并无显著性差异,而复方柔肝提取物中Cmax、AUC0T明显高于姜黄提取物、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混合物,姜黄素在姜黄提取物和复方柔肝提取物中MRT0T明显高于姜黄提取物、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混合物,姜黄素在姜黄提取物和复方柔肝提取物中MRT0T略小于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混合物,双去甲氧基姜黄素Tmax其他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柔肝配伍显著提高姜黄素Cmax,增加了其生物利用度,并加快双去甲氧基姜黄素体内吸收速度,但对其生物利用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李晨辉  谷晓红  罗海元 《中医教育》2012,31(2):57-60,66
将平衡计分卡(通过绘制战略地图)运用于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具体实践成效的评估.在对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和途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战略和各层面的主要构成要素,确定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4个战略主题,且其成果主要体现为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17,(3)
目的分析原儿茶酸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方法大鼠灌胃原儿茶酸-0.5%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后,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法分析该成分在大鼠血浆、尿液、胆汁、粪便中的代谢产物。结果在大鼠血浆、尿液、胆汁中,分别发现了9、4、1个原儿茶酸代谢产物,而粪便中未发现。结论原儿茶酸在大鼠体内吸收入血代谢,不经粪便原形排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中脂质代谢的变化情况.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各40只,正常组喂以普通饲料,模型组喂以高脂饲料,分别在实验第2、4、8周和第12周末每组各随机处理10只,检测血清TG、CHOL、HDL-C、LDL-C、FFA、ALT、AST和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变化.肝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结果:模型组大鼠在喂养高脂饲料2周后即出现血清CHOL、LDL-C、FFA增高、HDL-C降低等明显的血脂紊乱和肝组织TG、CHOL含量增加、肝细胞的脂肪变;在连续喂养4周至12周血脂异常持续存在但不明显加重,而肝脏TG、CHOL含量进一步增加、肝细胞脂肪变程度也逐渐加重,至12周出现明显肝组织炎细胞浸润和血清ALT、AST水平增高;血清TG水平在4周较同期正常组明显增高而12周则较同期正常组显著降低.结论:高脂饮食可诱导大鼠NASH形成,同时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的紊乱,且血脂的变化与脂肪肝的程度存在着不平行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