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通过1则验案探讨单兆伟教授运用清化湿热法治疗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结肠炎属湿热证的临床经验及用药特点,单兆伟教授认为化湿治标不忘扶正治本,清热解毒当防寒凉败胃,用药清灵醇正以达中正和平之效,使得正复本固则邪不复感,湿化热清则病邪自除。  相似文献   

2.
唐瑜之主任中医师因时、因地、因人而准确辨证,根据其数十年临床经验,基于重庆地区气候的高热提出化湿清热法、解表清里法、辛凉两解法、生津泄热法等退热之法,并师古法而创新方,颇具特色,用药精当,力专效宏而轻松化解难治之高热。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清化湿热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劣势。方法:临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过敏性紫癜患儿63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西医综合治疗并运用清化湿热法处方用药,对照组(31例)给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疗效和实验室检查、中医症状积分及分型、安全性检测等方面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对中医疗效、西医疗效的总有效率均为96.9%,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化湿热法可显著改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胃脘痛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治疗多以疏肝和胃、活血化瘀、温中健脾、益胃养阴等法常用,而原西安市中医院王成德老中医多以清化湿热法,并自拟清热化湿方治疗该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张宗礼教授认为"湿邪困脾"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其病理机制,运用"醒脾法"治疗,以助脾运、开脾郁、复升清、畅枢机。将"湿邪困脾"分为4型,即脾虚湿困、湿热蕴脾、湿困脾阳、湿浊中阻,分别采用醒脾行气化湿、醒脾清热化湿、醒脾温阳化湿、醒脾化湿泄浊进行辨证治疗,并阐述醒脾法治疗该病时的配伍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6.
湿邪作为肿瘤病的核心病机,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气机升降理论为指导,结合花宝金教授经验,对"三焦"概念重新梳理,阐述了三焦作为"一腔之大腑",是湿邪停滞的主要部位;论证了条畅三焦气机升降,尤其是调中焦升降的"升降相因"用药法是达到"三焦气化,气化则湿化"的根本,并提出三焦气分和血分同调是肿瘤化湿的关键环节。这不仅是对传统祛湿法的有益补充,而且更加明确了调理三焦以化湿的具体方法,是肿瘤病化湿法的又一重要拓展。  相似文献   

7.
卢秉久教授认为黄疸复杂多变,主要是湿、热、寒、瘀,多种病因交结。治疗主利小便、通大便、发汗、温化寒湿、活血化瘀等。"临证用药,贵在辨证准确,选方用药时,不可拘泥于一方一证,要根据病情随证加减",以仲景经方为基础,化裁运用,灵活加减。治疗黄疸病以"祛湿之法,在表者汗之,在下在里者二便分消之"为基础,随证应用活血之法;清泄瘀热,下利退黄,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茵陈五苓散主之;清热利湿,发汗退黄,桂枝加黄芪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温阳健脾,化湿退黄,茵陈术附汤主之。时刻注意调护脾胃,保持气机调畅,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8.
王伟杰  姜泉 《中医杂志》2014,(23):2052-2054
介绍运用中医药治疗硬皮病的六法及所代表方药及临床加减用药的规律。六法分别为:养血温经、通络散寒法,调和肝脾法,益气通络法,健脾和胃、清化湿热法,补益肺气、清肃肺胃法,外治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化湿热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伴有发热症状的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清化湿热灌肠方保留灌肠,连用3天。结果: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出现与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清化湿热灌肠中药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有发热症状的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从近代温病医案入手,对入选医案中的证候符合湿热邪遏卫气的主要症状及治疗用药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观察探讨近代医家在针对温病主要症状治疗中体现的"清透法"的用药特点和配伍规律,指出"清透"首选的是味辛、性凉(寒)、质轻的药物;杏仁可配伍多种药物以宣肺达邪;燥湿、化湿、利湿3种治疗手段即是解决湿遏卫气的主要方法,也是发挥"清透"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经方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由来已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设"消渴病"专篇,列出肺胃热盛、气阴两虚之白虎加人参汤证和肾气亏虚之肾气丸证,然而临床应用不拘泥于此。该文以黄连类方、大黄类方、柴胡类方、栝楼根类方、苓术类方、黄芪类方、地黄类方为纲目,列举了糖尿病治疗的常用治法,即清利湿热法、通腑泻浊法、开郁散结法、养阴止渴法、健脾化湿法、益气补虚法、滋阴补肾法,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临床上,在精确辨证的基础上,一方面做到"病证结合",一方面注重"抓主症",方可灵活应用经方,拓宽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运用清化湿热兼调气血法治疗因湿热壅遏,气血失和之胃痛,疗效满意。基本方:黄连、半夏各10克,瓜壳、玄胡各15克,蒲公英30克,砂仁5克(后下)。窜痛腹胀者加柴胡、白芍;灼痛咽干者半夏减半,加百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中华医典》中所包含的明清时期瘟疫治方用药的相关文献进行挖掘及整理分析,探索瘟疫用药及组方规律,为瘟疫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检索数据库,以"瘟疫""瘟""疫""时疫""时邪"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并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分析及因子分析对挖掘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药物175味,发掘核心药物16味,核心药对41对,核心药组16组,核心药团21项,核心处方14方。结论瘟疫的病机特点为"风、寒、湿、热、郁、毒",以"湿"为核心,治疗用药多寒温并用,辛开苦降。  相似文献   

14.
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认为湿邪易犯脾胃,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笔者团队治疗慢性胃炎湿邪致病的临证思路及用方用药特色,并附以验案,具体治湿方法包括健脾化湿法、清热化湿法、温化寒湿法、升阳化湿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姜良铎教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遣方用药思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阐释。姜老认为本病早期以"湿热伤肺"为主要病因病机,高危人群即可以益气养阴、轻清宣透之法为之防护;疾病早期之轻型患者以中成药治疗即可,但需明辨湿、热、虚、实之多少,方能用药精准;重症患者必须扶正与达邪兼顾,但以气分用药为主,不可过早投血分药;危重型患者预后极差,需重剂补气摄津以固其本,并用宣肺祛湿、清热凉营等法。临床用药需根据不同情况"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6.
刘鲁明  高嵩 《中医杂志》2014,(11):924-926
在继承于尔辛教授治疗肝癌经验的基础上,发现胰腺癌治疗与肝癌不同,提出"湿热蕴结"是胰腺癌核心病机,确立清热化湿法则对胰腺癌全程治疗,拟定清胰化积方,并通过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了清胰化积方辅助现代医学综合治疗具有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和胰腺癌肝转移患者生存期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为通过下调Ski基因表达抑制胰腺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叶天士虽为温病大家,但观其医案可知,其遣方用药皆深受仲景影响。叶氏对防己黄芪汤、防己地黄汤、木防己汤、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己椒苈黄丸及防己茯苓汤六首含防己的仲景方(防己类方)的使用,不仅继承了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应用思路,亦通过结合叶氏所处时代、地理位置的特点,以防己类药物组合为基础,通过灵活的药物配伍,三焦化湿法、清热法、辛温通痹法、辛温化湿法、温补奇经法等多种治法的相互组合,极大的拓展了防己类方的应用范围。叶氏这种"经方今用"的方法能为现代疾病治疗提供重要借鉴,值得细细玩味,必将有助于当今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化湿热方配合西药对病毒性心肌炎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病毒性心肌炎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药口服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化湿热方。2组疗程均为30 d,治疗前后各做1次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测TNF-α、SOD。结果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70.0%,对照组总有效率50.0%。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可以提高SOD活性,降低TNF-α的含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化湿热方配合西药能改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提高SOD活性,降低TNF-α的含量,从而保护心肌细胞,稳定细胞膜的稳定性,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痰热清)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对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耐药菌提供参考。方法:将医院临床分离到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痰热清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最小抑菌浓度(MIC);棋盘法检测联合用药抑菌效果;微孔板法检测对成熟生物膜内细菌代谢活性的影响;Bio Flux动态观察药物对生物膜的影响并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活死细菌的分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菌的形态变化。结果: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痰热清的MIC分别为512 mg·L~(-1)和16 500 mg·L~(-1)。棋盘法结果显示痰热清可增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敏感性,二者协同抑菌,并确定联合用药浓度。与空白组或单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比较,联合用药各组显著减少生物膜内活菌量(P0.05,P0.01)。Bio Flux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或单用药物组比较,联合用药各组可破坏生物膜结构,减小生物膜面积(P0.05);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对动态生物膜内细菌的代谢活性有明显抑制。SEM显示痰热清可抑制细菌分裂。结论:痰热清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对浮游和生物膜状态的细菌生长有抑制作用,还可对生物膜产生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中医》2016,(3)
目的:观察清化湿热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伴有发热症状的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清化湿热灌肠方保留灌肠,连用3天。结果: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出现与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清化湿热灌肠中药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有发热症状的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