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三花莸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花莸Caryopteris terniflora Maxim.为马鞭草科莸属植物,又名野荆芥、大风寒草等。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全草药用,具有解表散寒、宣肺之效。治疗外感头痛、咳嗽、外障目翳、烫伤等症。其化学成分未见报道。为探讨其有效成分,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其正丁醇部分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分别为两个脑苷脂类化合物:大豆脑苷Ⅱ(soya-cerebroside Ⅱ,  相似文献   

2.
薄荷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援虎  刘颖  胡峻  石任兵  郭亚健 《中草药》2006,37(4):512-514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 entha hap loca lyxB riq.的干燥地上部分,是一味常用解表中药[1]。目前国内外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集中在挥发油部分,而对其非挥发性成分报道较少[2,3]。在对银翘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的研究中发现,薄荷对该有效部位群中的总酚类化合物贡献最大[4],因此对薄荷中的酚类成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从中分离鉴定了10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5,6,4′-三羟基-7,8,二甲基黄酮(Ⅰ)、5,6,4′-三羟基-7,8,3′-三甲氧基黄酮(Ⅱ)、5,6-二羟基-7,8,3,′4′-四甲氧基黄酮(Ⅲ)、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Ⅳ)、5,3′-二羟基-6…  相似文献   

3.
加味止嗽散有效部位群的平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止嗽散为清代程钟龄所拟,由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等中药组成,见于《医学心悟》,属止咳化痰、疏风解表之剂[1]。后人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加减处方,使止嗽散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本实验以止嗽散为基础,加入地龙、杏仁等中药组成的加味止嗽散,整体实验证明其具有镇咳、化痰、抗炎、平喘等药理作用。本实验运用现代分离技术对加味止嗽散有效部位群(M ZC)进行系统的研究,测定结果表明M ZC中含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含黄酮类物质达0.665%。本实验对M ZC的平喘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1材料1.1药品与试剂:加…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7,(5)
目的研究藏荆芥Nepeta angustifolia C.Y.Wu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半制备HPLC色谱柱,对藏荆芥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1)、白桦酸(2)、熊果酸(3)、β-谷甾醇(4)、异香柠檬烯(5)、补骨脂酚(6)、布卢门醇C葡糖苷(7)、补骨脂素(8)、迷迭香酸甲酯(9)、橙皮苷(10)。结论化合物5~8为首次从荆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桂枝汤对体温整合调节作用的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桂枝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群方之魁,主要作用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1]。本方由桂枝、芍药、生姜、灸甘草和大枣5味中药组成,虽为解表之剂,亦属助阳滋阴之方。经对桂枝汤不同提取部位进行体温调节作用研究,确定了对体温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部位A。为了研究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对部位A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香草醛(1),4-羟基-3甲氧基桂皮醛(2),桂皮醇乙酸酯(3),香豆素(4),桂皮醛(5),反式桂皮醇(6),反式  相似文献   

6.
牛至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刚  刘俊峰  刘焱文 《中药材》2003,26(9):642-643
对牛至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利用硅胶柱分离,分得3个化合物,经鉴定为香荆芥酚甲醚、百里香酚、香荆芥酚。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柿叶乙酸乙酯部位的黄酮类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柿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并鉴定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染料木素,异鼠李素,槲皮素-7-O-β-D-鼠李糖苷,槲皮素,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芦丁。[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唇形科荆芥属植物大苞荆芥Nepeta bracteata Benth.的化学成分,并用网络药理学初步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根据药理活性筛选出活性部位,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对大苞荆芥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其抗哮喘作用机制。结果:从大苞荆芥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1)、木樨草素(2)、芹菜素7-O-β-葡萄糖苷(3)、木樨草素-7-O-β-D-葡萄糖苷(4)、木樨草素-7-O-β-D-半乳糖苷(5),通过初步预测,从大苞荆芥乙酸乙酯部位得到的5个代表性活性化合物可能会通过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Fc蛋白RI信号通路和NF-k B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起到抗哮喘作用。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大苞荆芥乙酸乙酯部位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抗哮喘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可为深入研究大苞荆芥主要成分的抗哮喘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9.
荆芥穗挥发油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曹丽诞  孔铭  丁安伟 《中草药》2006,37(2):216-217
荆芥穗Sp ica S ch izonep eta挥发油具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是常用解表药的原料药[1]。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胡薄荷酮等萜类化合物,且质量分数超过50%[2]。有报道采用GC-M S技术分析荆芥穗中挥发油成分[3]。本实验采用TLC法,以胡薄荷酮和荆芥油为对照,建立荆芥穗挥发油的薄层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现代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川党参中分离得到1个木脂素化合物,其结构鉴定分别为去氢双松柏醇[1]。结论:该化合物为首次从党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