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关于"气至"与"得气"的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至”、“得气”是针灸学基本的概念。“气至”、“得气”,通常的解释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指针刺时患者的感觉和反应,如酸麻胀、肌肉抽动、肠蠕动改变等;一是指针刺时医者针下的沉紧之感。也有人认为两种都是。对于第一种解释,有人提出过疑义。并且不管是何种解释,影响得气的首要因素并不在于时间,但是在《内经》中却极其强调时间因素。  相似文献   

2.
得气是针刺入腧穴后的即时感觉反应──患者有酸、麻、重、胀、蚁行、触电样等感觉;医者针下则有重、沉、紧、涩的感觉。针刺后有否得气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明之,明若见苍天,刺之通毕矣”。《标幽赋》说:“气之至也,如鱼吞钩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效”。均明确提示针刺必须得气才有效,而针刺补泻方法更是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进行的。临床针刺操作前的准备及针刺操作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是围绕追求针刺得气这一目的进行的。现分述如下:1…  相似文献   

3.
目的文章旨在溯本求源,述"得气"与"治神"、"得气"与"调气"及"得气"与二者的内外之境变化,从此三方追溯《内经》、《难经》所述,作为立论"得气"之依据。方法查阅《内经》、《难经》录著古籍与历代各家的经文注述37本,以王冰、马莳、杨上善所注为据。结果依"治神"而言,需治医者、患者与环境三者之神,且需观、守气至之机。从"调气"而论,有"得气"即达"调气"补泻之效,从取穴端正、浅深适宜、方向逢时上述"调气",与强调候、辨气至之气而"调气"等不同著述。并且,内外之境的差异变化亦从"调气"与"治神"上对"得气"产生影响。结论无论是从"得气"的获取、判别及调整均与治神及调气存有密切关联。二者相辅相成于医者的整个针刺过程,是"得气"取效之精要所在。  相似文献   

4.
也说《内经》中“气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刚  刘书坤 《针刺研究》2005,30(4):246-248
本文总结了《内经》对气至的认识,提出气至即是气调,在《内经》中可分三种情况。气至可通过医者感觉和患者感觉体现出来。《内经》把气至作为针刺取效的关键,故明确气至的实质,对于针灸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阐明"得气"与"气至"的内在关系,通过重温《内经》有关理论,结合有关学者的观点,分析比较二者的关系。"得气"是中气穴的标志,也是气至针下的征象,更是针刺补泻的前提。得气的感觉来自医患双方,其表现形式既有"紧而疾""沉涩紧""轻滑慢"与"针下热""针下寒"的显性得气,也有"针染(游)于巷"的隐性得气,以及"徐而和"之谷气显示的气调状态。"气至"有"气至针下"与"气至病所"两方面含义。气至针下与得气内涵相近;气至病所,主要体现在气至而有效,表现形式有即刻效应与滞后效应两种。得气与气至含义各有侧重,得气突出医者在针刺过程(辨气、守气、调气)中的重要性,并提示隐性得气的临床意义;而气至强调气至而有效,即临证当分清表里虚实,表浅筋脉病候,可缪刺、浅刺,收效较快;深里虚实病证,当补泻得谷气,虽见效滞后,但脉象可鉴,告诫针灸临床不可忽视脉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气至而有效”一语,出自《灵枢·九针十二原》。对其中“气至”这一概念,绝大多数学者均理解为得气,即针刺时术者感到指下沉紧,同时患者有酸、麻、重、胀等感觉。基于对“气至”的这种理解,临床上不少医家只考虑得气的出现与否,以为得气就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忽视了补泻手法的重要性。笔者通过学习《内经》,认为“气至”这一术语在《内经》中的含义有二:一是指得气;一是指谷气至,即在得气的基础上施行补泻手法以后机体呈现出的一种机能状态。“气至而有效”之“气至”,当是后一种含义。《素问·针解》日:“经气已至,慎守勿  相似文献   

7.
中医历来强调针刺必须引起得气始能收到治疗的效果。《内经·灵枢九(钅咸)十二原》中记载:"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钅咸)"。关于"得气"的记叙,标幽赋曾叙述为"如神气即至,针自紧涩,故针刺穴位时之"得气"为针刺效应之要件。本文是探讨人体胸部诸穴(包括任脉、肾经、胃经、心包络经、肺经、脾经、胆经、小肠经穴位)之得气深度及得气与电阻之相关性。按性别及不同体型分别测定,  相似文献   

8.
查阅清末前历代针灸古籍,并以《针灸大成》《针经指南》《针灸大全》等近20本典籍所著为据,结合近现代针灸名家的学术观点,梳理历代医家对"得气"的认识,分析其流变,进一步深入了解后世对"得气"的认识。《内经》《难经》后历代医家丰富了针刺得气中神气相随、如何候其气至、如何辨其气至而施法、对得气感的描述、得气与理解浅深刺法、气未至不可出针的论点。自《内经》《难经》后至清末前,各家对"得气"认识虽不尽相同,但"得气"理论得到了更丰富的延续与阐释。  相似文献   

9.
针刺得气的重要性在中医学经典著作及以后的针灸专著中均有记载。《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至,乃去之,勿复针”,说明针刺取得疗效的关键是得气,而且是“气速效速,气迟效迟”。古今针灸医学实践表明:针刺得气层次的浅深,直接影响疾病疗效的快慢。影响得气(层次)的因素,环境、气温、时间、体质等。本文论述的得气层次,是在兼顾以上因素的前提下,医患者之间的(得气)感觉。1医者的得气层次首先,得气是指医生得患者之气。医生通过望、闻、问、切,获得患者病变经脉、脏腑、腧穴的气血和阴…  相似文献   

10.
<正> 一、针刺“得气”的临床意义‘得气”一词,渊源于《黄帝内经》“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什么是针刺之“气”呢?《灵枢》曰:“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就是说:刺中穴位以后,针下就好像有一条巷道、通路一样,往来窜行,这与针刺的感传现象相仿佛。此外,“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针下沉重紧满者为气已至。若患人觉痛为实;觉酸为虚。如针下轻浮虚活者,气犹未至。后用弹努循扪引之,引之气犹不至,针如插豆腐者死”等,针刺过程中病人的各种感觉如酸、痛或医生感觉针下沉重、紧满等都是“得气”的反应。  相似文献   

11.
得气、针感与疗效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划教材《针灸学》称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所产生的经气感应 ,又名得气”。《实验针灸学》又根据《内经》对得气的论述将其分为受针者的针感和医者手下感两种。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得气与针感同义 ,可分别为患者和术者所检验。至于其与疗效的关系 ,《灵枢·小针解》曾明确指出 :“为针之要 ,气至而有效”。《标幽赋》进一步将其释为 :“气速至而速效 ,气迟至而不治”。后世医家受此影响 ,对于得气与疗效的关系不断有所阐发 ,并创用一系列催气、行气的方法来促使得气的出现或促其强化 ,以追求理想的疗效。针灸理论及临床医师几乎均认为常用…  相似文献   

12.
张芳  王鸿度 《中国针灸》2012,32(12):1132-1134
现行规划教材《针灸学》认为针感、气至与得气含义相同,笔者认为不甚妥当,故引用《内经》和古今知名注家的注释、论述及研究认识,对其含义进行思辩.针感是医者及患者的主观感受及自觉反应;气至是调动机体正气祛邪外出,使患病机体趋愈达到治疗效果;得气是针灸治疗的最终目的.针感、气至与得气并不是同一概念,明确其概念能更好地指导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3.
得气最早源于《黄帝内经》中的“气至”,《内经》中以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作为客观指标,并始终描述为针刺过程中医者的客观感应。清代后,至现代针灸学定义中多将得气等同于针感,尤以患者的感觉为重。随着中医针灸理论的国际化发展,得气与痛感的区分及其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增多。在循证医学研究中,国际上对得气与疗效的关系仍有不同的学术见解,因而其客观化的评价标准及其生物学机制成为重要且亟待研究的学术问题。可从医生和患者两方面综合评价.并结合疗效,探索客观界定得气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正运动针法即运动针刺法~([1]),是指针刺得气后,医者在实施手法的同时,指导患者活动患处或相关处,调动患者自身治疗疾病潜能的一种针刺治疗方法。笔者临床应用该疗法治疗各种疼痛及多系统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临证体会作如下总结。1临证应用要点1.1重视针刺局部得气,强调"气至病所":运动针法首先重视得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所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明·杨继洲氏的解释为:"有病道远者,必先使  相似文献   

15.
正《黄帝内经》反复强调"气至而有效"的理念。何谓"气至"?查《中医大辞典》无"气至"词条;再查《实用针灸学词典》,也无"气至"词条,但有"气至而去之"之条,条文的解释是:"针刺术语。意谓针刺得气以后,即可起针。《灵枢·九针十二原》:‘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再查《实用中医词典》,有"气至"词条,注释是"即针刺术中的得气。出《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均认为"气至"就是得气。  相似文献   

16.
关于"气至"的内涵及其与"得气"的关系一直以来有诸多争议。自《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确定了基本定义以来,关于"气至"的探索后世历代医家各有阐发。因此,梳理针刺"气至"和"得气"含义的衍变及其与针刺疗效的关系,不仅有益于针灸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而且也将进一步提高针刺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蒙珊  尹宏 《陕西中医》2006,27(4):506-507
“得气”一词首见于《内经》,现代称之为针感,一般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针灸临床非常强调得气感,因为它是针灸作用发挥的首要条件。针下辨气,是指针刺后,通过医者指端的触觉以辨析针下的反应,从而测知患者机体内抗病机能之盛衰消长,并结合临床表现,作为施行补泻手法和判断疾病预后的依据。本文以腰痛为例,探讨针下辨气在疾病不同治疗阶段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Wang XH  Zhou L 《中国针灸》2011,31(3):252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是针刺治疗的千古铭训,并以此理论为核心,发展出一系列针刺手法.但是随着近代各种针刺治疗方法的应用,发现不"得气"也有效. 1"得气"与"针感"的异同 所谓得气,主要是指针刺过程中毫针与经气相得,古称"气至",近称"针感',[1].<内经>中"得气"等同于"气至",是指针刺后候得经气的感应,是针灸补泻的前提,包括医者针刺过程中体会到的针下沉紧感和患者所产生的酸麻胀痛、触电、冷凉、烧灼等自我感觉[2]."针感"是现代名称,主要是指患者对针刺所产生的局部酸、麻、胀、痛等感觉.  相似文献   

19.
有关针刺与得气的资料首载于《内经》 ,散见其后各家著述。笔者在针刺与得气理论基础上 ,依据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略陈管见。1 针刺得气的物质基础中医理论认为经络周流全身 ,灌通七经八脉 ,经气乃经络所特有之气 ,经气被刺激后所产生的酸、麻、重、胀、蚁行等感觉 ,称之为“得气”。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素问·宝命全形论》曰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 ,命之曰人。”气是构成人体结构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针刺与得气的物质基础在于经气的客观存在。现代医学认为经络与神经、体液、肌腱…  相似文献   

20.
探讨《内经》"得气"概念的原始内涵以指导艾灸的临床应用。通过溯源《内经》"得气"概念原始定义的有关条文与结合临床热敏现象及规律的临床研究成果,分析艾灸得气的特征与激发方法。提出了《内经》"得气"概念原始内涵的新观点,即"得气"是指针刺时产生的一种与疗效有关的、舒适的心-身感应,而不仅指针刺时的一种躯体感应。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艾灸热敏腧穴能够激发《内经》原始定义的"得气",介绍了艾灸激发"得气"的方法及艾灸得气条目的筛选与初步评价,说明艾灸得气是指一组心-身-效的综合感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