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结合针刀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骨伤科接受治疗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改善疼痛、腰椎功能,且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运用扶阳宣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5名既往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症状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及甲钴胺8周,治疗组口服扶阳宣痹汤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后及停药1周后对观察对象进行VAS评分和JOA评分,并在治疗8周后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治疗率为63.64%。治疗4周、8周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减少,JOA评分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8周后治疗组JO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AS评分对比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停药1周后VAS评分较前升高,JOA评分较前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停药1周后VAS评分、JOA评分较前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扶阳宣痹汤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症状效果明显,整体疗效平稳持续。  相似文献   

3.
孙雷  袁琳  张结辉  胡前芹 《光明中医》2021,36(2):212-214
目的探讨加味肾着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L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就诊的寒湿痹阻型LDH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肾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JOA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75%(30/40)(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联合加味肾着汤治疗寒湿痹阻型LDH的疗效优于单纯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能更好地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太声  唐雨微  王懋成 《光明中医》2023,(12):2246-2249
目的 探讨自拟健腰活络丸联合椎间孔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兴安界首骨伤医院颈肩腰腿痛科住院治疗的肝肾亏虚型LDH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健腰活络丸联合椎间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椎间孔镜治疗。记录2组患者手术前后VAS疼痛评分、JOA腰椎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手术后、术后1周,2组JOA腰椎功能评分、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2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与JOA腰椎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健腰活络丸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提高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椎间孔镜联合通痹活络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椎间孔镜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痹活络汤治疗。结果:治疗组VAS、JOA、ODI评分改善优秀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椎间孔镜联合通痹活络汤治疗较单纯采用经椎间孔镜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侧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与传统后路椎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侧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对照组采用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Macnab标准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2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 h VAS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4 h VAS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ODI评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个月ODI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与术前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均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但是侧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切口小、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侧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临床疗效与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差别不大,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椎间孔与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80例行经皮内镜下L5S1椎间盘切除术患者(椎间孔入路38例,椎板间入路42例),通过影像学资料分析比较两组椎间盘突出位置及大小、椎间孔高度、椎板间距离、髂嵴高度等,统计两组并发症,并使用术前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来分析各组疗效。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两组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降低。在基本影像学资料统计中,髂嵴高度、椎板间距离及椎间孔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突出椎间盘组织移位程度、移位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例椎间孔入路未彻底减压,再次行相同入路手术;6例(2例椎板间入路,4例椎间孔入路)复发,4例行相同入路手术,2例改行开放椎间盘切除术;9例出现感觉运动障碍,最终1例出现足下垂;术中6例发生了硬脊膜撕裂,都为椎板间入路,仅1例发生脑脊液漏,无感染、继发性椎间盘炎或者腹部脏器损伤发生。结论:经皮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但椎间板(TF)入路对于肩型、中央型及复发型椎间盘突出有较好临床疗效,而椎间孔(IL)入路更适合于腋型及移位型特别是重度移位型椎间盘突出症,具体疗效与操作者熟练程度及对适应症把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3例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93例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第2天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口服,连服6周。记录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年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ODI评分)、改良JOA腰痛疾患评分(改良JOA评分),统计2组患者治疗6周后中医证候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1年时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均<0.05),改良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各时间VAS、ODI评分更低(P均<0.05),改良JOA评分更高(P均<0.05)。术后6周时,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1.40%(85/93),对照组为83.87%(78/9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随访发现观察组1例(1.08%)、对照组8例(8.60%)复发,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孔镜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评估枳壳甘草汤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6例,依据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SU)分型分为1型30例、2型34例、3型32例。对患者术前第1天及术后第1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第1天及术后1个月、12个月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和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术前及术后12个月摄腰椎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评价椎间隙高度及椎体稳定情况。结果:优良率1型为90.0%(27/30),2型为88.2%(30/34),3型为87.5%(28/32),各型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腰、腿痛VAS、JOA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1型、2型、3型术后1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个月后停用中药,术后3、6、12个月,各型腰、腿痛VAS、JOA评分及ODI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行腰椎X线片显示,虽然术后1年椎间隙高度3型较1、2型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枳壳甘草汤对经皮椎间孔镜患者术后近期减轻疼痛、改善功能有效。椎间盘突出不一、MSU分型有别、中药治疗不一,但术后中期的症状及功能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陈能  曾得明  陈国材 《河南中医》2016,(11):1973-1975
目的:比较穴位注射与经椎旁椎间孔注射参麦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椎间孔注射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整脊疗法,穴位注射组给予穴位注射治疗,椎间孔注射组给予经椎旁椎间孔注射药液,药液均为参麦注射液3 m L、2%利多卡因1 m L、曲安奈德10 mg。通过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及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穴位注射组和椎间孔注射组治疗前后组内JOA评分、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两者间JOA改善指数、改善率比较椎间孔注射组显著优于穴位注射组,两组间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运用穴位注射与经椎旁椎间孔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两者均可改善患者JOA评分及VAS评分,而后者改善JOA评分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结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单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身痛逐瘀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VAS、JOA评分。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结合身痛逐瘀汤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腿痛症状及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祛瘀通痹丸联合椎间孔镜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LD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祛瘀通痹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同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OD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同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有效率为87.81%,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通痹丸联合椎间孔镜治疗寒湿型LDH,有利于恢复患者腰椎功能,缓解疼痛,改善术后腰腿痛、麻木等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提高手术质量。方法总结32例行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手术准备、术中配合及护理。结果 32例患者均在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均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约1h,术后效果满意。结论护理人员的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熟练配合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成功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统计2组患者临床疗效、VAS评分及ODI指数。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89.5%,对照组为7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ODI指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没有发生硬脊膜破裂、肠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只有3例患者出现手术侧足大拇趾麻木症状;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患者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明显比手术前降低(P均〈0.05);手术后3个月优33例(66%),良12例(24%),可3例(6%),差2例(4%),优良率90%。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丁志清  喻灿明  颜峰 《新中医》2023,55(23):120-124
目的:观察腰痹通胶囊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 本骨科协会(JOA) 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102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1 例。2 组均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腰痹通胶囊。观察 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比较2 组治疗前后VAS、JOA 评分 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 组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腰部板硬、日轻夜重、舌暗紫或有瘀斑中医证候评分均 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5 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 为80.3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个月、3 个 月、6 个月,2 组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观察组VAS 评分均低 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2 组JOA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治 疗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JO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观察组不 良反应发生率为3.92%,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痹通胶囊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 间盘突出症能提高疗效,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TESSYS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经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症患者48例采用TESSYS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并钬激光椎间盘成形术治疗,术后1、3、6、12个月定期复查,观察术前、术后腰痛情况;临床于手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诊进行VAS评分和ODI评分,评价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硬膜及神经根损伤及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表明患者腰痛及生活能力均获得明显的改善。结论:TESSYS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并钬激光椎间盘成形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4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 8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组(微创手术组)、 开放椎板间开窗手术组(开放手术组)两组,各 40 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腰部、下肢疼痛程度、腰椎功能、 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均显著短于开 放手术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开放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后, 两组患者的腰部及下肢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手术前,生活质量量表(QOL) 评分均高于手术前,且微创手术组患者的腰部及下肢 VAS 评分、ODI 评分降低幅度和 QOL 评分升高幅度均高于开放手术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 90.0 %,显著高于开放手术组的 60.0 %,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2.5 %,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的 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的应用效果较开放椎板间开窗手术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及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壮骨方治疗。观察比较 2 组治疗后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 92.5%,对照组为 72.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 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JOA 评分较治疗前升高 (P<0.05);且观察组 VAS、JOA 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 (P<0.05)。结论:补肾壮骨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后疗效肯定,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配合针灸治疗缓解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配合针灸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术后随访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针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功能障碍指数、JOA评分、SF-36评分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当中治疗总优良率为98.0%,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优良率为86.0%。观察组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JOA评分、SF-36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配合针灸治疗能够显著地提高治疗优良率,并具有较低的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提高神经功能JOA评分,提升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