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志强  吴红彦 《新中医》2022,54(13):27-31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35 (IL-35)水平,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8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腰腿酸痛、下肢放射痛、椎体旁压痛、肢体麻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O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JOA评...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9,(12):1676-1679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且中医辨证属于气滞血瘀型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桃红四物汤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进行VAS、ODI比较,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1周VAS评分、ODI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VAS评分、及ODI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MacNab评比,观察组、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93.3%、90.0%,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腰椎间盘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且均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组术后加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2组均定期随访(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采用VAS评分,下腰椎JOA评分,MRI复查,评估2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2组患者术后1周及1月、3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的VAS评分(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JOA分值改善率进行评比,对照组术后优良率为75%;治疗组术后优良率为81.25%;2组术后3个月比较,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良好效果;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其临床疗效能够起到强化作用,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更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术后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椎间孔镜术后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联用独活寄生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在治疗前后腰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进行比较;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变情况;比较2组总体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腰椎功能均得到改善,JOA评分均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JOA评分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疼痛均得到改善,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评分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疗效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椎间孔镜术的基础上,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明显疗效,效果优于单独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因手术带来的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手术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94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单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孔镜手术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侧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与传统后路椎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侧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对照组采用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Macnab标准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2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 h VAS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4 h VAS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ODI评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个月ODI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与术前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均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但是侧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切口小、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侧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临床疗效与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差别不大,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采取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椎板开窗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则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VAS、JO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术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0例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联合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单纯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VAS疼痛评分、JOA评分及Macnab评分,而后将数据导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评估其疗效。结果 2组术前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VAS疼痛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2组术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 0.05);2组术前Macnab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组患者优良率分别为83.33%(治疗组)和60.00%(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术治疗可明显改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能使患者后期疗效更加显著。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术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配合手术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及疼痛程度评分、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ODI、QOL及VAS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ODI、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QOL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的肝功能指标异常、胃肠道反应等不适症状。结论独活寄生汤配合手术治疗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残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残余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术后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28 d后统计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腰椎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症状评分(包括腰腿痠痛、肢体麻木、椎体旁压痛及下肢放射痛)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包括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及躯体疼痛)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 7%,对照组总有效率80. 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 0. 05),JOA评分明显升高(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对各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腰腿痠痛、肢体麻木、椎体旁压痛及下肢放射痛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SF-36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及躯体疼痛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LDH患者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残余痛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及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改良型腰椎后伸扳法治疗腰椎旋转型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典型腰椎旋转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改良型腰椎后伸扳法(治疗组)和传统推拿治疗方法(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椎体旋转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从临床疗效看,治疗组有效率94.11%,对照组有效率80.7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从腰椎旋转度改善情况看,治疗组改善率90.19%,对照组改善率59.6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型腰椎后伸扳法能够在纠正腰椎前后移动的同时纠正腰椎旋转,更好的发挥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改良型腰椎后伸扳法治疗腰椎旋转型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典型腰椎旋转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改良型腰椎后伸扳法(治疗组)和传统推拿治疗方法(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椎体旋转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从临床疗效看,治疗组有效率94.11%,对照组有效率80.7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从腰椎旋转度改善情况看,治疗组改善率90.19%,对照组改善率59.6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结论改良型腰椎后伸扳法能够在纠正腰椎前后移动的同时纠正腰椎旋转,更好的发挥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曲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腰椎曲度的影响。方法推拿治疗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程10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腰椎曲度、VAS评分、ODI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5.0%;治疗后患者腰椎曲度明显增加(P〈0.01),VAS评分和OD I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推拿手法能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曲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针灸腰段华佗夹脊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其中,观察组25例,采用针灸腰段华佗夹脊穴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牵引联合推拿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24/25),对照组为77.3%(17/22),两组对比,χ^2=7.59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日本骨科学协会下腰痛评分(M-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M-JOA)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变化较对照组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腰段华佗夹脊穴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刺腰夹脊联合推拿(四指推脊柱调整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LDH患者纳入研究。将其遵循随机信封法等分成联合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腰椎牵引联合常规推拿治疗,联合组则实施针刺腰夹脊联合推拿(四指推脊柱调整手法)治疗。评价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治疗前后腰椎功能,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及对照组的PR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腰椎最大活动度及肌力正常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刺腰夹脊联合推拿(四指推脊柱调整手法)可显著改善LDH患者腰椎功能,同时可减轻患者疼痛,缓解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中医》2015,(4):433-435
目的:对腰腿康方配合后路腰椎间融合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行后路腰椎间融合术,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腰腿康汤剂(杜仲、狗脊、威灵仙、独活、山药、熟地黄、香附、全蝎、三七)治疗本病,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躯体功能情况及临床疗效,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2d、术后5d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而JOA评分则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增加,组间差异明显(P<0.05);而CODI评分两组患者仅于术后2d存在明显差异,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腿康汤剂配合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术后短期内的躯体功能。  相似文献   

17.
报告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58例,年龄55~78岁.结合临床症状,对其X线片进行了分析,发现有51例(占87.9%)存在不同程度的腰椎侧弯,且腰椎侧弯角的大小与病变程度成正比关系。据此认为:腰椎侧弯角可作为诊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重要指标和选择治疗方法、判断疾病预后的依据,侧弯角大于10°者,需做手术治疗;小于10°者,行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椎间盘炎病人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各种治疗措施的优缺点,为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对1983年1月~2003年1月我院收治的椎间盘炎病人156例(男性89例,女性67例,平均年龄45.74岁)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原发性椎间盘炎5例,继发性151例,腰椎间盘常规手术后97例,腰椎间盘穿刺胶原酶溶核术后31例,经皮腰椎间盘穿刺抽吸术后19例,腰椎间盘穿刺造影检查2例,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后2例。病人表现为剧烈的腰背痛,腰部活动受限。早期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2周后影像学表现为椎间隙的破坏、变窄,椎体终板早期溶骨性、后期增生性改变,周围软组织肿胀等。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制动、消炎),病灶冲洗、腰椎脊神经后支选择性切断及术后腰椎内固定等。结果:保守治疗4~6个月,手术治疗1~3个月,病人腰腿痛症状缓解。各种治疗措施对病人的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残余症状等方面存在差异。但病人的最终转归是相邻椎体的骨性融合。结论:椎间盘炎应早诊断、早治疗,腰椎后路病灶清除及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最有效、最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腰椎后外侧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采用腰椎后外侧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54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随访6个月至两年,平均12.5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见跛行得到改善,其中,下肢肌力障碍恢复患者49例(90.7%),肌萎缩患者均有所恢复;48例感觉障碍患者,见完全恢复20例(41.7%),见部分恢复24例(50%),见无明显恢复4例(8.3%)。所有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术前腰椎滑脱症状均得到矫正,椎弓根内固定位置较好,未见松动。结论:腰椎后外侧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满意,椎弓根内固定可使滑脱椎体复位,并有利于相邻椎体间的稳定及椎间融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和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分为2组:17例行PELD术治疗者作为PELD组,21例行TLIF术治疗者作为TLIF组,2组均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手术完成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VAS评分、ODI评分变化,随访12个月手术疗效。结果 PELD组手术切口小于TLIF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TLIF组(P均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LD组术后1 d VAS评分明显低于TLIF组(P0.05),2组术后1,6,12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12个月ODI评分及改良Macnab疗效评价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ELD与TLIF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神经根管狭窄的有效手段。尽管前者学习曲线更陡峭,但其相对于后者更具微创性,对邻近节段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