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四性(寒、热、温、凉)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体系的核心.中医学理论认为,寒为凉之甚,热为温之极,认为寒与凉、温与热之间只有程度的差异而无本质上的区别.故从四性本质属性而言,只有寒热两性之分.但是寒热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准确判断与标识中药药性的实质,一直是困扰中医药界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2.
中药寒、热、温、凉四气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寒热药性两方面。中药的寒热药性既是治疗疾病的要素,也是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本文通过对中药寒热药性所致毒副作用研究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药所具有的寒热药性偏胜所致毒副作用的防控措施,指出控制中药寒热药性所致毒副作用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药性热力学观及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药药性理论一直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但至今尚未取得重要突破。寒热辨证为中医首要辨证,寒热药性是中药的首要药性,"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首要治则,但是究竟寒热药性是否客观存在?能否/如何建立一套客观可行的寒热药性评价方法体系?如何以寒热药性理论及其研究成果指导中医药实践?近年来课题组独辟蹊径,主要从热力学角度对中药寒热药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首次提出了"中医药(药性)热力学观"(thermodynam ic outlook of Ch inesem ed ic ine),建立了"源于临床,证于实验,回归临床"的中药药性研究模式,研制开发一套可用于中药寒热药性差异表征与评价的方法体系(包括冷热板差示法,微量量热法,药性循证医学分析),从体外到体内、从实验到临床,较系统地考察了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能量转移和热变化及其不同寒热药性中药的干预效果,揭示中药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性以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科学性,为审视和研究中药药性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持。  相似文献   

4.
黄清杰  李喜香  李季文 《新中医》2019,51(9):310-312
简版: [摘要]寒热药性是中医临床用药“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理论依据,其与临床疗效关系十分密切。然寒热二性易受生长环境、药物剂型、使用方法等诸多因素影响,如汤剂煎煮、加工炮制、制剂工艺等环节均对其影响较甚。无论是传统理论文献,还是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均表明寒热药性在汤剂制备、炮制加工、制剂生产过程中随着受热条件的变化其药性会发生转化,以热制寒,使其寒凉之性逐渐减弱,甚者药性由寒转温;或以热助热,温热之性更加浑厚。因此笔者提出“久煎助温、久热助温”的理论假说,为中药汤剂煎服、加工炮制、制剂生产及中药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药四性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其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近年来,中药四性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已成为2006—2009年度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重点资助项目。  相似文献   

6.
中药“宏观药性”假说与组分药性数字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宏观药性假说"认为:寒热药性是中药物质的宏观属性,中药的部位、单元、组分或成分皆有药性。中药寒热药性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药性是中药整体的寒热属性;而微观药性是中药部位、单元、组分或成分的寒热之性,且同一中药普遍存在寒热药性相反的物质成分。中药的宏观药性是其各物质成分之间微观药性交互作用而综合"呈现"的结果,宏观药性值取决于所含各种药性成分的微观药性贡献力。基于中药宏观药性假说,将中药"系统分离"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物质单元,以各"物质单元"的"微观药性贡献力"作为矩阵元素,构建寒热药性判别矩阵,可以实现对中药"物质单元"药性的预先理论判别,进而探讨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与中药组分配伍新药发现相偶联的研发模式。  相似文献   

7.
从机体TRP寒热感受环节挖掘中药四气的现代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隋峰  姜廷良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6):2501-2504
中药药性理论是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临床遣方用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在这一理论体系中,中药的四性理论又处于核心和主导位置,是中药性质和作用完整表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文结合自身的研究体会,在对TRP通道蛋白与机体寒热感受和温度调节相关性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从现代生物学的最新发现———机体寒热感受环节诠释寒热药性的现代科学内涵,应是中药四气理论体系现代化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中药药性与功效进行归纳分析,寻求药性与功效之间的规律性。方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中药功效与药性的关系出发,建立肝经归经的预测模型。基于生物热动力学探讨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以热动力学参数反映中药复方的寒热药性。用电子得失理论研究中药四性的物质基础,用红外成像扫描技术研究中药的寒热属性,用斑点免疫印迹技术探讨中药药性物质基础,以支持向量机用于中药药性识别的可行性考察,以微量元素含量水平探讨与中药四性的关系,并以食用菌总糖含量测定方法(费林氏容量法)探讨总糖含量与寒热药性关系。结论:多学科的渗透用于中药药性研究,为科学阐释中药药性的内涵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中药药性理论是我国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总结出的规律,是一种研究药物性质、功能特征及规律的理论,也是中医药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广义的中药药性主要包含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狭义的药性即是寒热温凉平的属性,统称为"四气"。四气反映了药物影响机体阴阳寒热变化的作用,寒为凉之甚,热为温之极,寒与凉,温与热无本质差异,只是一个逐级划分的概念;平性具有寒热"双向适用"的特点,介于寒热两性之间。为了研究中药四气理论,  相似文献   

10.
建立和发展中药药性评价平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药性,主要指中药的寒热温凉特性,亦称四气.依据其寒热程度不同,有微凉、微寒、小寒、寒、大寒、冷,平,微温、温、大温、热、大热等之分.  相似文献   

11.
李鑫  王栋先  刘伟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20,37(12):1327-1333
援药理论是传统临床整体宏观调整与现代临床局部微观调控的有机融合,主要从吸收传统中药理论的现代研究成果、以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为主体、以现代检查检验指标为向导、援药临床应用选用原则、援药理论与现代中医临床相关理论的关系辨析、现代"血浊"疾病援药应用6个方面对援药理论现代中医临床应用进行探讨辨析。  相似文献   

12.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领域的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艳  邓燕君  马焓彬  郑荣雷  叶萌  杨安迪  刘新燕  刘涛 《中草药》2020,51(18):4789-4797
中医药学强调事物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理论,并以"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为原则进行临床治疗的一门学科。而网络药理学是从整体上探索药物与疾病的相关性,其整体性、系统性和注重药物与靶点间相互作用的特点与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相吻合,是一门从系统层面揭示中药对机体网络调控作用的新兴学科。网络药理学利用计算机模拟和各种数据库筛选药物分子作用靶点,预测其信号通路和作用机制,采用相关软件进行化合物-靶标-通路网络可视化,经过拓扑参数分析筛选关键节点。为新药研发节约了成本经费,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中药研究中"单一成分-单一靶点-单一途径"的局限性。对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思维方法、创新点,在国内外中药领域的应用和面临的挑战进行概述,以期完善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为中医药学研究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该文通过查阅外来植物药紫锥菊国内外研究文献,从中医药理论的角度探讨紫锥菊的中药性能与功用,使其实现"中药化",为紫锥菊的临床正确应用与合理配伍提供中医药理论依据,并拓宽临床选用中药的范围和种类。选取PubMed及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中紫锥菊相关文献,从临床应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副作用等方面进行分类,筛选出诸多可信度高的文献,其中英文文献313篇、中文文献46篇,最后结合中医基础理论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紫锥菊,味辛、苦,性凉,归肺、脾、心经;功效: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益气扶正,可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咳嗽;热毒壅滞,疮痈肿毒,红肿热痛,体虚多病,乏力倦怠等。分析紫锥菊的研究文献,使其"中药化",赋予其中药性能与功用,为进一步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奠定基础,为紫锥菊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及恰当配伍、合理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这一研究模式,也将为更多的外来植物药的"中药化"研究提供借鉴,洋为中用,丰富我国中药资源宝库,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冯文战  李光霞  张林  高立  刘代群  李陶  彭艳 《光明中医》2016,(19):2783-2785
四气五味理论是中药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神农本草经》到后世的本草著作中均有中药四气五味的论述,《黄帝内经》中有大量篇幅将中药五味理论与临床治疗结合起来,将中药的五味功能化,用于指导临床治疗。中药五味理论的临床运用在后世医家的论著里未能得到系统总结和发展。现将中药五味理论与藏象理论及脏腑升降理论相结合,用于指导内科杂症的治疗选药,效果显著,从五味理论的理论渊源、临床应用,初步探讨五味理论的临床应用,并附医案3则。  相似文献   

15.
鲁兆麟认为,目前按照功效分类中药的方法不利于全面了解、掌握中药的临床运用知识.对于中药功效的认识,要从药物对人体的整体调节作用入手,紧密围绕与中药药性密切相关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引经归经等理论认知,同时,合理借鉴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才能准确把握中药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心脑血管疾病的高致残率、高致死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存质量,增加疾病负担。心脑之间的相互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心脑同治”是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探究二者的关系及中医药治疗现状对建立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心脑同治”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溯源,认为心脑血管疾病异病同源,心脑以血为基、神明相统;并阐述了心脑同治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心脑血管疾病致病因素相同、共患疾病夹杂,而神经体液反射失调、内分泌及免疫调节紊乱等可影响彼此功能。同时探讨了心脑同治中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干预效应,发现此类中药能够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的调控起到心脑血管保护作用。结合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对中医药心脑同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实践策略做出思考与展望,从关注重点人群、聚焦优势病种、发挥中医药价值、科学阐释心脑同治的内涵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转化应用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诺丽为茜草科海滨木巴戟Morinda citrifolia的干燥成熟果实,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南部诸岛至亚洲中南半岛的地区,可食用,作为天然药物已有上千年应用历史。目前诺丽已合法引入我国,但没有明确的中药药性及中医临床适用标准,很大程度地限制了与中药配伍在我国的应用。该文应用笔者首创的外来中药现代研究技术,理论研究诺丽的中药药性,科学引导诺丽与我国传统中药的合理配伍应用。选用Web of Science和PubMed数据库查阅关于诺丽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18年8月1日,以Noni或Morinda citrifolia为检索词,共检索到862篇文献,通过阅读文献的题目和摘要,筛除重复以及不相关文献,选择设计合理、可信度高的251篇科学研究文献,其中25篇临床试验、94篇药理实验、51篇化学成分文献,通过分析文献,以临床试验为主导,以药理实验为佐证,结合化学成分研究进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诺丽的中药药性。推断出诺丽药性为酸、甘,平,归肾、肝、脾经,功效为滋补肝肾,强筋健骨,益气养阴。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筋骨痿弱;气阴亏虚,疲倦口渴。以果浆或干粉服用,折合干品为1~4 g。诺丽在我国台湾、海南等地也有分布,海南、云南等地已有栽培引种。赋予诺丽明确的中药药性,为诺丽与中药的配伍奠定理论基础,可以丰富我国中药资源,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文通过论述五音疗法的研究现状及其联合中西医临床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探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策略。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论述失眠的中西医发病机制,梳理五音疗法研究现状及其联合中西医疗法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对比中医五音疗法与西方音乐疗法的异同,分析五音疗法应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中医理论尝试提出可行的解决策略及未来展望。结果 目前中医五音疗法联合中西医疗法改善失眠是当前临床研究热点,能弥补现代医学治疗失眠的不足,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西方音乐疗法相比,中医五音疗法具有独特的中医理论与文化优势,但目前尚未形成五音的“理、法、方、药”体系,阻碍了临床的规范应用与推广,可通过简化五音选曲及扩充曲库、灵活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式,来弥补不够完善的五音“方”、“药”理论,规范五音疗法改善失眠的临床应用。结论 中医五音疗法改善失眠具有独特优势,值得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可根据中医理论逐步优化中医五音疗法的理论体系及改善失眠的临床应用模式,鼓励多学科交叉的发展与应用,始终以患者为中心,继承与发扬五音对失眠等疾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药物生物效应的中药寒热属性分类研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淼  吕爱平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1):2149-2152
中药药性理论作为中药理论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其科学基础的发现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先决条件。寒热药性作为中药性能的核心要素,是目前药性研究的主要切入点,建立科学可靠的药物寒热属性分类方法是药性理论发展的需求,更可为厘清药性混淆品种的寒热属性提供有效方法。该文基于作者项目组开展的药物寒热属性研究工作,阐述了从药物生物学效应角度构建寒热药性分类模型的研究策略与框架,表明基于系统生物学、网络药理学、模式识别技术等的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可望成为构建中药寒热属性生物效应表征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探讨中药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惠  刘文龙  唐闻汉  李文姣  王韧  周晋  贺福元 《中草药》2018,49(19):4473-4479
在前期提出的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中药四性的历史沿革与研究现状,运用超分子化学理论对中药四性的产生进行了深入剖析:人体与中药为具有相同"印迹模板"的巨复超分子体系,不同类型(热、寒性)中药有效成分群(客体分子)与不同状态下人体(主体分子)以非共价键发生结合,通过释放(或吸收)能量,能够纠正人体由于受到外界寒邪/热邪侵袭而造成机体超分子自识别、自组织、自组装、自复制过程发生偏移的情况,使机体回归正常状态,宏观上表现为中药四性。基于此,提出了中药四性研究的体内、体外两类方法,体外方法包括物理内能法和主客体分离及制备超分子聚合物的方法;体内方法包括生物体热研究、动物行为学观测法、体表温度观测法。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是研究中药四性的有效工具,而超分子化学理论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融合必将成为推动传统中医药走向现代化的强大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