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鱼腥草治疗支气管炎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探究其成分-靶点-疾病的关系。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和文献检索收集鱼腥草化学成分并筛选活性成分,多个数据库联用检索查询成分和疾病对应的靶点,并利用Cytoscape3.5.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靶点的可视化网络拓扑关系图,对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基因功能富集平台GATHER分析靶点功能及机制通路。结果筛选出鱼腥草活性成分12个,得到可作用于支气管炎靶点42个。根据可视化网络拓扑图信息,得到关于鱼腥草治疗支气管炎5个核心靶点CD19、CD79A、TNFRSF13C、NFKB1、EGFR。GATHER筛选结果提示,鱼腥草的关键靶标富集到γ-六氯环己烷降解、脂肪酸代谢、补体和凝血级联等8条通路。结论鱼腥草可能主要通过抗病反应、免疫反应、生物刺激反应等发挥治疗支气管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前期提出超分子化学对中药四性理论特殊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药升降浮沉的历史沿革、研究概况,并运用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对中药"升降浮沉"理论进行解析,提出对中药"升降浮沉"的评价方法。人体与中药均是印迹模板印迹作用的聚集体,在印迹模板作用规律下,不同类型的中药成分与人体的靶点通过"锁-钥"关系以非共价键结合,中药客体超分子通过键的作用可纠正人体主体超分子在自识别、自组织、自组装、自复制过程时发生的寒热、气机失调。人体具备抵抗外界病邪侵袭的能力,有赖于其气机"升降出入"的正常;中药具有"升降浮沉"的性能并能祛除病疾,有赖于其能调整人体气机紊乱,或顺应气机、祛邪外出以增强机体免疫的能力。基于此,在分析中药"升降浮沉"药理作用的基础上,探究其物质基础,并建立中药"升降浮沉"的评价方法,通过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对中药升降浮沉进行剖析,揭示其科学内涵,推动中药药性理论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β受体在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婴幼儿血管瘤(实验组)、20例静脉畸形及10例正常皮肤(阴性对照组)标本组织中β受体的表达.结果 40例婴幼儿血管瘤中仅在28例标本中见β2受体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70%(28/40),β1受体未见表达;28例阳性标本中24例为增殖期,4例为非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与静脉畸形、正常皮肤组织β2受体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2受体在增殖期与消退期的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静脉畸形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未见β1受体表达.结论 β2受体特异表达于婴幼儿血管瘤,且高表达于增殖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宣教对突发性聋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突发性聋初诊患者11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干预组(65例)和对照组(50例),要求两组患者就诊前均未行任何治疗,病程在1周以内,本次治疗药物均包含口服糖皮质激素。干预组在初诊结束后由门诊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重要性及不良反应的护理宣教;对照组未进行护理宣教干预。治疗1周后门诊复查,对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的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的依从性明显提高,干预组的遵医嘱率(89.2%)明显高于对照组(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用糖皮质激素依从性的性别差异分析显示,对照组中男性的遵医嘱率(44.0%)明显高于女性(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中男性的遵医嘱率(53.8%)略高于与女性遵医嘱率(35.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进行护理宣教的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的依从性整体不高,其中女性患者依从性更差,通过护理人员对糖皮质激素知识的合理宣教可明显改善突发性聋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应用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进一步制定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防治措施,探讨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敏感生化指标,以及生化指标对围产期母儿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和高要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行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孕前健康、无合并症的2054例孕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把通过血糖筛查确诊的194例妊娠期糖尿病,按大于或小于35岁依次分为高龄GDM组(113例)和适龄GDM组(81例),其余1860例非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按大于或小于35岁依次为高龄非GDM组(864例)和适龄非GDM组(996例),对四组孕妇采用OLYMPUS A 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BG)、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以及总结比较母儿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高龄GDM组的FBG 、Hcy 、h-sCRP 、UA水平以及发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比率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适龄GDM组的FBG 、Hcy 、h-sCRP 、UA水平以及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比率高于两个非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非GDM组的FBG、Hcy、h-sCRP、UA水平稍高于适龄非GDM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非GDM组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比率高于适龄非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FBG、Hcy、h-sCRP、UA水平随之孕龄而升高,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与孕龄增加而突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PBL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法运用于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干预护理行为指导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于2016年3月至10月间,采用便利抽样法,按照纳入标准随机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5名,采用PBL联合情境模拟教学干预方法;对照组32名,采用传统方法。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对术中低体温干预护理的认知现状、安全文化态度与行为现状评分及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与结束时鼻咽温与肛温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与结束时鼻咽温与肛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结束时鼻咽温与肛温低于麻醉后;观察组变化趋势较对照组者平稳。结论 PBL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法利于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术中低体温的认知现状、安全文化态度与行为现状,能有效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充分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I)新生大鼠脑发育的差异。方法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新生7日龄SD大鼠60只(雌性30只、雄性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HIBI组40只(雄性20只、雌性20只),对照组20只(雌性10只、雄性10只)。HIBI组大鼠采用Rice-Vannucci方法制作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双重结扎后切断,再置于8%O2和92%N2的混合气体的缺氧箱中90 min;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缺氧缺血处理后2周,应用步迹分析评价各组大鼠21日龄运动发育功能,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测量大鼠脑组织的残存脑容量,透射电镜下分析运动区域神经元突触结构的破坏程度。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组间统计学比较,同组步长及趾间距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HIBI-雄性组大鼠的病死率明显高于HIBI-雌性组[20%(4/20)比10%(2/20),χ^2=40.000,P=0.001];HIBI-雄性组和HIBI-雌性组大鼠脑损伤对侧(右侧)步长及趾间距均明显小于对照组[(7.5±0.3)和(7.9±0.5)比(8.2±0.5)cm,(0.9±0.1)和(1.0±0.0)比(1.1±0.1)cm,F=9.605、71.437,P均<0.01];且HIBI-雄性组均明显小于雌性组(P均<0.01)。HIBI-雄性组和HIBI-雌性组大鼠右侧步长及趾间距均明显小于同组左侧步长[(8.3±0.4)和(8.3±0.5)cm,t=5.289、10.580,P=0.001、0.010]及趾间距[(1.1±0.1)和(1.1±0.1)cm,t=7.953、6.435,P均<0.01]。HIBI-雄性组与HIBI-雌性组的残存脑容量明显小于对照组[(67±4)%和(75±5)%比100%,F=406.122,P<0.01],其中HIBI-雄性组小于HIBI-雌性组(t=-5.281,P<0.01)。HIBI-雄性组和HIBI-雌性组左侧中央前回神经元突触间隙均明显大于对照组[(23.4±1.3)和(19.7±1.6)比(18.9±0.6)nm,F=71.719,P<0.01],其中HIBI-雄性组大于HIBI-雌性组(t=7.645,P<0.01)。结论雄性新生大鼠更易受到HIBI的危害,具有更严重的脑损伤程度及偏瘫症状,对不同性别HIBI患儿应采用不同的更合适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肾功能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14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组(A组)34例、间歇性血液透析(IHD)组(B组)36例、腹膜透析(PD)组(C组)35例、对照组(D组)35例,观察治疗前后4组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生活质量评分(采用FACT量表)以及生存率和临床好转率的变化.结果 与D组比较,各组Scr、BUN明显降低,A、B、C组患者FACT评分、生存率及临床好转率均明显高于D组,A组临床好转率及生存率明显高于B、C组.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疗效高于间歇性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