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MicroRNA 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包括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激反应,血管内皮的功能紊乱,血管平滑肌的影响,而维持和恢复靶器官中相应 miRNA 的稳定表达可能成为高血压病治疗的一个新靶点。miRNA的调控过程的阐明和特定miRNA在高血压的靶点的明确将是一项非常有价值,非常激动人心的研究。可能将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引领向新的高度。回顾miRNA与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以及miRNA作为生物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的研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重要借鉴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段练  熊兴江  刘咏梅  王阶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7):3211-3215
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生物发育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在生物学中起着类似于"总开关"的作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约有1/3的患者会出现左室肥厚,是心血管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miRNA在左室肥厚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回顾了miRNA在压力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并明确了其对左室肥厚形成的影响,进一步强调了miRNA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脓毒症相关生物标志物在脓毒症的早期诊断,鉴别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全身炎症,指导治疗策略,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些共性特征的基础上,不同的生物分子在脓毒症病理过程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对脓毒症诊疗具有各自的应用价值。本文对近年来研究发现的相关生物标志物以作用机制为依据进行了分类,综合评估了各类生物标志物对脓毒症诊疗的应用价值,并详细论述了以生物标志物为靶点的中医药干预作用研究进展,为临床医师与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N)作为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现已成为我国终末期肾病肾衰竭的主要病因,严重增加糖尿病患者肾透析及肾移植风险,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最新研究表明关于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早已步入基因层面,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一类内源性可获得的非编码短链RNA分子,通过作用于某一靶点,激活或抑制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及相关分子,在DN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防治DN的重要微观因素。传统中医药诊疗DN历史悠久,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等独特优势。大量研究证明,中医药能够靶向干预miRNA影响多条信号通路,参与调控机体炎症反应、细胞焦亡及间充质转分化等病理改变,延缓了DN病程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作者将基于中医药诊疗途径,以miRNA为新关注点,讨论miRNA的生物发生机制及在疾病相关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机制,归纳总结中医药靶向miRNA调控疾病相关信号通路对DN的影响,以期为从基因角度出发挖掘中医药干预DN进展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阐述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调控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中药治疗肝癌与ceRNA调控作用的关系。ceRNA的调控以miRNA为核心,在miRNA反应元件(miRNA response element, MRE)的作用下,mRNA、假基因转录本、lncRNA、circRNA等竞争性地与miRNA结合,构成ceRNA调控网络。ceRNA的调控模式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侵袭等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ceRNA调控肝癌机制的研究还在探索阶段,其可提高靶向预测的准确性,有效筛选潜在治疗靶点和预后生物标志物。ceRNA调控机制也是中药治疗肝癌的重要调控方式,中药有效成分干预在肿瘤治疗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而基于ceRNA调控的中医药抗肿瘤机制研究也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5,(8):1101-1103
目的:综述miRNA及中医药对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方法:分析了miRNA、中医药及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其中miRNA通过调节不同靶基因的表达而对多种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功能起到调控作用;中医药对免疫系统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其中调节基因的表达和修饰基因产物的功能为其重要特征;此外,miRNA具有中医阴阳的属性,可作为中医药治疗的靶标。结论:探索中医药如何调控miRNA的阴阳平衡将为中医"调和阴阳"、"治病求本"的研究开辟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基因表达的抑制因子,MicroRNA(miRNA)在控制细胞分化、发育、凋亡以及存活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目前,miRNA已被认为是多种疾病诊断和个性化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其表达失调与多种疾病有关,包括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了解miRNA在抗磷脂综合征患者体内的调控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抗磷脂综合征(APS)的发病机制,并使其成为APS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miRNA是一类非编码蛋白小RNA分子;近年来,大量研究已证实mi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中存在着广泛而重要的作用。利用miRNA的特性,以及中医学整体观、恒动观的思想方法,开展中医药miRNA的相关研究,对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微小核糖核酸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微小核糖核酸( miRNA)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和综评.以miRNA为主题词检索MEDLINE和CNKI数据库,选取其中代表性文献21篇,分析、评述miRNA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结果显示miRNA在诊断和疗效评价上既是一类新的生物标记物,在治疗和药物干预上也是一类新的作用靶标,在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上又是一类新的活性成分.利用微小核糖核酸技术多个视角探讨研究中医药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病情重,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早期症状不明显,确诊时往往是疾病中后期,严重影响预后。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生物标志物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辅助诊断、评估病情和判断预后的作用。目前IPF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措施,而中医有较好的治疗前景。总结近年来IPF诊断及预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并分析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希冀为完善IPF中医论治评价体系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从痰瘀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痰瘀并治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4例,并与单纯应用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54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候疗效、心绞痛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且可显著降低CRP。结论:从痰瘀论治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和其能抑制冠心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其机制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中医"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理论,探讨了健康生活方式与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阐述了通过切实有效的中医健康教育促使冠心病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降低疾病的危险因素,以益寿延年。  相似文献   

13.
王铭  雷燕 《辽宁中医杂志》2012,(6):1016-1018
文章系统阐述了中医防治冠心病的特色和优势,指出充分运用活血化瘀理论是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从"双心"疾病和冠心病冬季预防两个角度,介绍了关于中医防治冠心病和发展活血化瘀理论的一些看法和建议,特别认为中医防治冠心病应该坚持以活血化瘀理论为基础,选择符合中医特点并体现中医优势的靶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使其做到疗效确切,机制清楚,另辟蹊径,扬长避短,得到广泛的认可。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对本病进行有效防治意义重大。近些年来,中医药防治本病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强调辨证论治、注重整体调节,临床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显示了一定的防治优势。兹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方面的实验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陈作  梁勇  郝征  高克俭 《天津中医药》2018,35(6):404-407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中属于胸痹范畴。高主任认为,随着疾病谱和诊治技术的进步,古代中医对胸痹的认知远远满足不了现代胸痹的整体辨证需求。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虽然显著降低了冠心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但冠心病的预防以及介入后治疗仍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难点、热点问题。在临床中,针对与冠心病相关胸痹的病因病机,总结了高克俭主任大量辨证论治的经验,旨在对高克俭主任治疗冠心病的学术经验进行初步总结,以利于对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500例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证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研究体质与证候的关系,为冠心病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5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按照王琦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以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病理体质中,瘀血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平和质、特禀质;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和心阴亏虚证等证候为冠心病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瘀血质与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气虚质与心阴亏虚证、心气亏虚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痰湿质与痰阻心脉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阳虚质与寒滞心脉证、心气亏虚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阴虚质与心阴亏虚证、心气亏虚证显著相关,气郁质与气滞心脉证显著相关。结论瘀血质、气虚质和痰湿质为冠心病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冠心病患者的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中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是影响中医学发展与创新的重大科学问题,证候相关生物标志物及中药干预调控网络的研究对于在证候标准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前期冠心病证候标准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本项目组以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为切入点,从分子生物水平对证候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通过采集累计312例患者外周血基因信息,运用差异显示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斑点杂交法,高通量芯片,测序等方法,确立了冠心病血瘀证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微小核糖核酸-信使核糖核酸(long noncoding ribonucleic acid-micro ribonucleic acid-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lncRNA-miRNA-mRNA)3个层面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第二,在前期筛选出的差异基因的基础上,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细胞功能学验证的方法,构建了冠心病血瘀证基因miRNAmRNA以及lncRNA-miRNA-mRNA 2个水平的调控网络。第三,基于血瘀证差异基因及调控网络,通过累计202例活血化瘀中药干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治疗前后共计400余人次的基因检测,以及活血化瘀中药处理相关细胞模型的体外实验,从基因-蛋白-功能3个层面研究中药作用机制,从分子水平揭示了活血化瘀中药干预冠心病血瘀证的基因调控网络机制。本研究将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引入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建立了一套证候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方法,为证候实质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阐述体质因素的内涵及其在中医辨证中的意义,提出冠心病辨体质与辨证相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即促进和规范体质分类研究,改进体质辨证研究方法;挖掘体质与证候关系内涵,探究冠心病同病异证的实质;运用藏象理论及证素辨证理论将辨体质与辨病及辨证融为一体;利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为手段,揭示不同体质冠心病同病异证的病理基础,并积极开展冠心病中医体质理论与临床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冠心病的临床科研实践。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中西医易患因素的743例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743例福建省直机关干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探讨了冠心病的中、西医易患因素。多元分析表明:高血压、糖尿病、总胆固醇、吸烟、超重、舒张压、皮质醇及中医衰老指数、气滞、血瘀、气虚、心虚为冠心病的主要易患因素。有关西医易患因素的结果与国内外目前的认识基本一致。此外,还筛选出了一批中医易患因素,且是西医易患因素所不能替代的。提示冠心病的发病既有西医易患因素,又有中医易患因素。因而宜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冠心病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当前诊断冠心痛公认的金标准。为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痛中医辨证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及价值,推进冠心痛的中西医结合病证研究,通过对2000年以来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痛中医辨证研究中应用情况的回顾,对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病变支数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冠心痛程度的加重(冠状动脉狭窄较重或病变支数较多),中医辨证更加复杂化。既往的检测指标和冠心痛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实际存在差距。冠状动脉造影对探讨冠心病的辨病与辨证结合的规律有重要价值,应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借鉴现代最新的医学检测技术进行综合观察研究,病证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在全国组织开展冠心痛的大样本、多中心、中西医结合辨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