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与中性硼硅玻璃安瓿的药物相容性试验研究,确定中性硼硅玻璃安瓿作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内包装材料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相容性试验指导原则》,进行以中性硼硅玻璃安瓿为包装材料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相容性研究。结果:中性硼硅玻璃安瓿与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之间无迁移及吸附等质量变化,中性硼硅玻璃安瓿与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具有较好的药物相容性。结论:中性硼硅玻璃安瓿可以作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的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2.
王雪  张伟  李家春  黄文哲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2016,47(3):436-439
目的建立银杏二萜内酯提取物中大分子物质的高效液相体积排阻色谱(HPSEC-RI)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Biosep-SEC-S2000(300 mm×7.8 mm,5μm);以0.05 mol/L硫酸钠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0.7 m L/min;柱温30℃;示差检测器,按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大分子物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相对分子质量在2 500~84 400的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对数-保留时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3);平均回收率为96.8%,RSD为1.5%;5批银杏二萜内酯提取物和14批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均未检出大分子物质。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银杏二萜内酯提取物及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该实验采用LC-MS对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原料中所含黄酮类成分的种类进行筛选,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DAD)对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原料中黄酮类成分限量检查灵敏度比较,发现HPLC-DAD的检测限约为UV-Vis的1/100,即HPLC-DAD检测灵敏度更高。基于LC-MS筛选结果选用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为对照品,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0.4%磷酸-甲醇(50:5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结果显示,此法专属性、精密度、重复性良好;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检测限分别为27.6,22.3,29.5 μg·L-1;平均回收率在88.3%~91.7%;基于10批次样品检测结果和仪器灵敏度,最终确定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原料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不得过2×10-5。该方法简便、快捷,可操作性好,可用于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原料中黄酮类成分的限度检测。  相似文献   

4.
银杏新制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培峰 《光明中医》2016,(15):2195-2196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痰瘀阻络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科室6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丹参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38,P=0.012)。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李芳  赵妮  王振中  秦爱建  萧伟 《中草药》2013,44(20):2828-2832
目的 制备抗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方法 将银杏叶总蛋白进行二维电泳,取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并合成多肽。利用多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抗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结果 5株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均为IgM,轻链为Kappa链。Western blotting实验证实单抗均能与银杏叶蛋白反应。结论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快速检测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蛋白的方法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进一步评价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上市后扩大用药人群范围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安全性。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开放、非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法,于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82家临床单位开展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再评价研究。完成病例入组6 300例,试验中,共观察记录到29例次不良反应,ADR发生率为0.46%,其中约86.21%(25例次)的ADR为轻度,表现为一过性,无需干预即可缓解或消失;13.79%(4例次)为中度,头痛2例次,头晕1例次,皮疹1例次;未见重度不良反应。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安全性研究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均为前期已知不良反应或注射剂常见不良反应,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烯醇化酶(NSE)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生活质量、智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NSE、hs-CRP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MMSE评分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ADL评分较对照组降幅更大(P0.01)。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优于舒血宁注射液。  相似文献   

8.
该实验建立了同时测定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原料中5种微量银杏酸含量的LC-MS/MS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3.0 mm×50 mm,1.8 μm);流动相甲醇-0.2%甲酸水(95 : 5),等度洗脱;流速0.5 mL·min-1;质谱条件:采用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结果显示,5种银杏酸在0.2~36.0 μg·L-1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9 5);银杏酸C13 : 0(白果新酸),C15 : 1,C17 : 2,C15 : 0,C17 : 1的最低定量限(LOQ)分别为0.18,0.18,0.21,0.10,0.20 μg·L-1;平均回收率在73.28%~87.56%;3批样品中所含总银杏酸的质量分数为0.023~0.028 μg·g-1,均远低于药品注册标准规定的限度(含总银杏酸以白果新酸计,不得过百万分之二)。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可用于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原料中5种微量银杏酸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情况。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中银杏内酯A(GA)、银杏内酯B(GB)和银杏内酯K(GK)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 率,以LC-MS/MS法测定透析内外液中各待测物的浓度,计算其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血浆中其他成分对测定无干扰,各待测物在选择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精密度及稳定性结果均符合方法学要求;样品孵育8 h后,GA、GB和GK与人血浆蛋白结合基本达到平衡,此时GA(0.34、1.70 和8.51 μg·mL-1)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4.03%-88.11%,GB(0.62、3.09 和15.5 μg·mL-1)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1.21%-53.56%,GK(0.04、0.20 和1.01 μg·mL-1)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5.24%-59.5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能满足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GA与血浆蛋白结合较强,GB和GK具有中等强度的蛋白结合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颈内动脉插入尼龙线栓来制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检测给药14 d后的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EB溢出量、凝血四项及脑组织occludin,MMP-9表达的差异,研究在前期实验中对脑缺血性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的保护作用是否与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出血风险有关,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实验发现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在24 h能有效缓解MCAO引起的行为学病变,降低行为学评分,改善脑组织水肿,减少EB溢出率,降低长期给药可能造成的出血倾向,明显减少模型大鼠缺血侧脑组织occludin的缺失,下调MMP-9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抗脑缺血有明显效果,其治疗作用的发挥可能主要依赖于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从而改善脑水肿。  相似文献   

11.
银杏外种皮水溶性成分的免疫药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杏外种皮水溶性成份给小白鼠灌胃100或200mg/kg(Bid)×7d能降低免疫器官重量、碳粒廓清速率、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溶血素生成和溶血空斑形成能力以及绵羊红细胞所致的足垫迟发性超敏反应(DTH)及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耳壳的迟发性超敏反应。  相似文献   

12.
硝苯地平与银杏黄酮的体外代谢性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体外代谢获得药物相互作用的有关数据,以预测临床联合用药时发生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方法以HPLC测定孵育液中剩余银杏黄酮的浓度,计算共孵育药物硝苯地平对银杏黄酮3个苷元的IC50值和Ki值;以HPLC测定孵育液中硝苯地平的浓度,计算其代谢抑制率。结果硝苯地平与银杏黄酮进行体外共孵育时,代谢互受影响。结论两药合用时宜慎重。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6,(2):150-153
目的:探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ELSD)测定桂红胶囊中银杏萜内酯含量的可行性。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5∶65),流速1 m 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漂移管温度为105℃,载气流速3 L/min,柱温30℃。结果: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分别在2.04~20.40μg、2.08~20.80μg、1.36~13.60μg、1.22~12.20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2%,98.10%,97.75%,99.31%,RSD值分别为2.25%,2.24%,1.17%,1.45%,回收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桂红胶囊中银杏萜内酯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用HPLC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干浸膏收率、总黄酮醇苷及萜类内酯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银杏叶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0℃,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0h,第1次加12倍量乙醇,第2次加8倍量乙醇。结论:含量测定方法准确,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银杏外种皮多糖对人胃癌细胞凋亡及其凋亡诱导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培养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凋亡率及其凋亡诱导基因bax的阳性蛋白标记率。结果:银杏外种皮多糖40~160μg/ml可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凋亡,在培养24h~72h期间,具有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银杏外种皮多糖40~160μg/ml也同时促进bax基因的表达。结论:银杏外种皮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其诱导癌细胞凋亡有关,其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其影响bax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银杏总黄酮胃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银杏提取物中总黄酮在大鼠胃肠道中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胃肠循环装置,以银杏总黄酮为考察指标,采用UV法和HPLC法检测总黄酮和酚红在大鼠在体胃、肠循环的含量。结果:大鼠在体肠回流吸收实验3h后,供试品在小肠上部的吸收百分率和吸收速率实验结果显示,药物吸收较好的部位在中上部,但与全肠比亦较差。吸收百分率和吸收速率按照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回肠依次降低;在总黄酮浓度1mg/mL、2mg/mL、3mg/mL范围内药物的吸收量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没有吸收饱和现象发生。而吸收速度常数基本不变,表明银杏总黄酮的吸收是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17.
微波预处理提取银杏叶黄酮的工艺研究和机理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对微波预处理提取银杏黄酮的机理进行探讨.方法:以干银杏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分析微波预处理提取过程操作参数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结果:银杏叶经微波预处理后,不但细胞结构被破坏,而且有效成分得到充分解吸,后续提取速度比醇法快4倍,得率及浸膏纯度也比醇提法稍高.结论:微波预处理法具有提取速度快、有效成分得率高、微波利用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的含量并计算它的提取率。根据黄酮类化合物提取量的计算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正交实验选定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即70%乙醇为提取液,提取温度为90℃,料液比为1∶20,提取次数为3次,回流时间为1.5h,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可达到96.02%。  相似文献   

19.
中药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药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总黄酮与内脂。我们使用4家药厂制作的3种制剂(含量相等)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通过观察346例患者服药4周后心绞痛的发作变化,加用相关药物的减停情况,以及心电图ST变化等指标,综合评估银杏叶提取物的临床疗效。结果:其症状总有效率为91.33%,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3.99%,未见毒副反应。说明银杏叶提取物对心绞痛有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