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目的:研究椎针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配到椎针配合针刺组(简称为试验组)和单纯针刺组(简称为对照组).2组各35例,每日1次,10天一疗程,共治疗1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定级法(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PRI、VAS、P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结束后试验组PRI、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PI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显愈率为50.00%,对照组显愈率为23.3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针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优于单纯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结合针刺治疗,从临床疗效、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评分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援5豫;对照组临床治愈1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豫.两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评分比较,在VAS、PPI、PRI评分上,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i>0.05).结论: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和牵引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基于盛氏六脉诊疗技术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盛氏六脉诊疗技术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颈椎病疗效评分、莫克吉尔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6/30),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疼痛评级指数评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现实疼痛强度评分(PPI)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PRI、VAS、PPI显著改善(P0.01),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盛氏六脉诊疗技术针刺具有治疗颈型颈椎病作用,在镇痛方面有显著优势;客观的经脉辨证方法与针刺补泻技术提供针刺临床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脊神经定位诊断结合手三阳经循经取穴法"与常规针刺法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评价本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功能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采用脊神经定位诊断结合手三阳经循经取穴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比较2组患者症状、体征与功能状态的临床评分,简化Mc Gill疼痛问卷表各项评分(PRI、VAS、PPI评分及Mc Gill总分)。结果 2组第1疗程后与治疗前相比,临床评分、疼痛问卷表各项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第2疗程后上述评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第1疗程(P0.01)。组间比较:第1疗程后,治疗组临床评分、PRI、PPI评分、Mc Gill总分(PRI+VAS+PPI之和)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第2疗程后治疗组PRI评分、Mc Gill总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评分、VAS及PPI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针刺取穴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快速缓解患者疼痛、麻木等症状,改善日常功能;在改善患者疼痛综合评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方氏头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方氏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电针法治疗,针刺为1次/d,每星期治疗5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每周复诊2次,共治疗1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组疼痛指数(PRI)积分差值比较,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现在疼痛状况(PPI)。结果:方氏头针与传统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相当(P>0.05),但方氏头针平均治疗时间比对照组短(P<0.01),另外PRI感觉分、PR情绪分、PRI总分、VAS、PPI方氏头针组镇痛效果优于传统电针组。结论:方氏头针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温针灸颈夹脊穴联合自拟中药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观察组给予温针灸联合自拟中药方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自拟中药方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定指数评分(PRI)、疼痛强度评分(PPI)。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PRI、PP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VAS、PRI、PP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颈夹脊穴联合自拟中药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局部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克  林晓辉 《中国针灸》2012,32(3):211-214
目的:比较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与针刺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穴位,如天柱、风池、曲垣、巨骨、阿是穴,对照组针刺颈部夹脊穴,均每周治疗5次,2周为一疗程。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运用国际简化McGill量表,对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进行评分,并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PRI感觉项评分、PRI情感项评分和总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VAS、PP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70.0%(21/3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对颈型颈椎病患者能起到肯定的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针刺颈部夹脊穴。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陆氏针灸"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2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平补平泻手法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VAS、PPI及PR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VAS、PPI及PR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VAS、PPI及PRI评分与同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7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陆氏针灸"烧山火针刺手法是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9.
针刺结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推拿与单纯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受试者分到以下72组:A组(单纯针刺组)、B组(针刺结合推拿组).通过观察简化McGill疼痛问卷以及疗效标准以评定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9.19%,B组为94.87%,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PRI、PPI、VAS上,针刺结合推拿组均优于单纯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更有利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止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古法针刺、夹脊电针及口服颈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差异,探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60例CSR患者随机分成古法针刺组60例、夹脊电针组60例和颈舒颗粒组40例。古法针刺组采用古法针刺操作手法治疗,取腕骨、昆仑、外关、曲池、肩井、风池;夹脊电针组采用电针C4-7夹脊穴治疗;颈舒颗粒组采用口服颈舒颗粒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国际公认的描述与测量疼痛的简化MPQ(SF-MPQ)量表评定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各项PRI评分(PRI感觉分、PRI情绪分及PRI总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古法针刺组治疗后各项PRI评分与夹脊电针组和颈舒颗粒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夹脊电针组治疗后PRI感觉分与颈舒颗粒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VAS评分、疼痛强度(PPI)评分及总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古法针刺组治疗后VAS评分、PPI评分及总积分与夹脊电针组和颈舒颗粒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夹脊电针组治疗后VAS评分、PPI评分及总积分与颈舒颗粒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古法针刺是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能迅速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1.
针刺不同穴位组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观察针刺不同穴位组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玉枕、风池穴组(35例,A组),颈夹脊(C4-6 )穴组(31例,B组)及百会、合谷组(25例,C组),观察比较各组眩晕、颈肩痛等症状与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A、B两组眩晕程度及功能评分增加(P<0.01或P<0.05),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B组对颈肩痛改善评分明显(P<0.01)。提示针刺玉枕、风池穴能显著改善颈性眩晕症状,且疗效优于其他穴位;颈夹脊穴对颈肩痛改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穴位注射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宏荣 《针刺研究》2002,27(4):287-290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 92例患者分为穴位注射配合牵引组和针刺配合牵引组。结果 :穴位注射配合牵引组疗效优于针刺配合牵引组 ,有明显差异。结论 :穴位注射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观察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对 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 ,同时做TCD检查 ,并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结果 温针灸颈夹脊穴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实验组总有效率 95 % ,对照组总有效率 75 % ) ,并能明显加快其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 ,两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1)。结论 温针灸颈夹脊穴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刺"四天"穴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刺“四天”穴、列缺为主;对照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为主,结果:治疗组在疼痛、麻木,工作生活改善及综合评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以颈部肌肉群,局部神经血管走行取穴,可以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5.
陈婕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4):212-213
目的观察颈部取穴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取风池、新设穴为主,采用针灸和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喷氮卓斯汀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60例患者中有颈椎异常表现者,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颈部取穴为主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较局部治疗更有效;颈椎病亦是导致该病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颈部"天穴"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推拿天鼎、天窗、天牖、天容四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按初诊日期分为2组;治疗组(单日初诊)58例采取推拿颈部天鼎、天窗、天牖、天容四穴为主治疗,对照组(双日初诊)50例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治疗10次后,观察两组ADL评分和总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为74.0%(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明显增加(P<0.05,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部穴位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症状改善作用确切。  相似文献   

17.
近10年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近十年来国内外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情况.方法:从电针、电针结合其它疗法方面对电针治疗此病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电针治疗此病的常用腧穴为颈夹脊穴、风池、曲池、外关等.结论:电针治疗此病的其它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尚需更多的设计严谨、方法科学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肩三针穴及夹脊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4例、对照组40例。2组均取肩三针穴(肩髃、肩髎、天宗)针刺治疗,观察组同时针刺颈4~7夹脊穴,1次/d,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72.3%,对照组为32.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9%,对照组为87.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关节活动度(RO)M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肩三针穴及夹脊穴针刺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胡良先 《山西中医》2010,26(1):30-31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位注射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3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夹脊穴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静滴治疗,14天为1疗程。结果:35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3例,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结论:颈夹脊穴位注射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消除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提高生活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穴、颈后部腧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针刺组针刺百会、风池(双)、风府、翳风(双)、风门(双);药物组口服西比灵。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0%,优于药物组的70%(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VA、BA的Vm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针刺组优于药物组(均P<0.05)。结论:针刺百会穴、颈后部腧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能提高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