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大蒜素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将 5 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 4例)和对照组(2 1例) ,每组依中医辨证再分为偏寒和偏热型及重度瘀血和轻度瘀血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每天静脉滴注大蒜素 60mg和硝酸甘油5mg,疗程 1 0天。根据疗程前后症状和心电图变化评定疗效 ,并测定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 1 40 )。结果 :大蒜素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大蒜素对偏寒型的疗效明显优于偏热型 (P <0 0 1 ) ,并显著升高偏寒型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比值和载脂蛋白A1 水平(P <0 0 5 ) ,偏热型出现相反趋势 ;大蒜素可使轻度瘀血型的GMP 1 40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大蒜素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对寒瘀型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疗效更佳。其机理与改善血脂和促进血小板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参芪冠心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芪冠心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60例,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20例,疗程6周。结果:参芪冠心片治疗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程度及硝酸甘油用量,中医证候、心电图改善均优于通心络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冠心片治疗心(阳)气虚血瘀型胸痹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通冠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通冠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特征。方法:气虚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8例,分为通冠胶囊治疗组34例和复方丹参片对照组24例,疗程8周。结果:通冠胶囊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程度及硝酸甘油消耗量、中医证候好转、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心绞痛所需时间和诱发ST段下降所需运动量以及运动耐量提高等均显著性优于复方丹参片对照组(P<0.05)。结论:通冠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能有效治疗心绞痛发作,并且有效改善气虚血瘀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失笑散加味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失笑散加味,两组均以1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失笑散加味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有提高早期疗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麒麟通络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麒麟通络丸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服麒麟通络丸,3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中、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及硝酸甘油用量等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1.43%,优于对照组75.00%(P〈0.05);两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68.75%,无显著性差异(P〉0.05);硝酸甘油用量停减率:治疗组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68.75%(P〈0.05)。结论麒麟通络丸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患者症状及证候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在西医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加服益心舒胶囊,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中医证候的变化,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在改善患者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尤其针对属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患者,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柴胡陷胸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气滞痰阻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服用柴胡陷胸汤治疗,对照组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硝酸甘油停减情况、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积分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均有改善心绞痛、心电图和减停硝酸甘油用量等作用,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而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且中医证候积分减少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O.01)。结论:柴胡陷胸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的影响。将12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的基础上加复方丹参滴丸。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缓解率、降低心绞痛发作率、持续时间、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情况、改善血流变学指标、降低血脂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有效且副作用小的冠心病心绞痛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9.
四妙勇安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2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CRP)、D—D二聚体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4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四妙勇安汤治疗。结果:四妙勇安汤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C反应蛋白、D—D二聚体具有降低作用(P〈0.05),对心电图有改善作用(P〈0.05)。结论:四妙勇安汤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心痛舒片治疗气滞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痛舒片治疗气滞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滞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痛舒片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66.7%,两组比较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痛舒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高敏C反应蛋白与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超  郭进建  林青  詹萍  张富  熊尚全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0):1221-1223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中医证型的关系以及hs-CRP与UAP临床危险度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诊断的UAP患者101例,按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及血瘀证辨证标准进行分型,同时对UAP进行临床危险度分层。结果UAP患者血浆hs-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并随着临床危险度的增加而升高。各中医证型组血浆hs-CRP水平均升高,其中痰热血瘀证组和痰浊血瘀证组显著高于气滞血瘀证组,阴虚血瘀证组显著高于气虚血瘀组和气滞血瘀证组,气滞血瘀证组与气虚血瘀组间无明显差异,痰热血瘀证组、痰浊血瘀证组和阴虚血瘀证组间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UAP的发生与炎症反应有密切相关,血浆hs-CRP水平可反映冠状动脉斑块是否稳定,说明hs-CRP对UAP临床诊断有参考价值,可估计其病情程度,对预测预后有帮助。UAP中医分型与血hs-CRP存在相关性,hs-CRP作为UAP中医辨证及临床危险度分层判定指标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所反映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73例患者采用1990年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并与冠状动脉造影所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状动脉单支病变29例(39.73%),双支病变9例(12.33%),三支病变35例(47.95%)。冠状动脉窄狭程度:轻度54支,中度38支,重度31支,完全阻塞29支,总计病变血管数为152支(69.41%),无病变血管数67支(30.59%)。中医辨证分型表明:具标实征象者73例(100%),其中血瘀征象者73例(100%);兼痰浊者39例(54.4%);兼气滞者16例(21.0%);兼容凝者7例(9.6%)。具有明显本虚征象者63例(86.3%),其中气虚者57例(78.1%);阳虚者18例(24.7%);阴虚者28例(38.4%);阳脱者5例(6.8%)。73例冠心病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瘀表现,其中以舌质的血瘀表现较为突出。80.8%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74.0%的患者存在口唇、齿龈颜色暗红、紫暗或淡暗现象。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血瘀证候积分的相互比较,表明寒凝血瘀和阳脱血瘀为血瘀重症,气滞血瘀和阴虚血瘀为血瘀轻症,阳虚血瘀、痰浊血瘀和气虚血瘀的血瘀程度亦较重。寒凝患者的血管病变支数最多,气滞和阴虚患者的血管病变支数较少,气滞和阴虚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轻,阳脱和阳虚患者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较重。结论: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越多,狭窄程度越重,血瘀症候积分值越大,血瘀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患者中医“证”的实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硬化中医“证”的实质。方法:将8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按辨证分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及热郁血瘀3型,分别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腺苷脱氨酶(AD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酶(NAG)、羟腈航552例Ⅲ型前胶原水平,并观察52例辨证治疗的血清指标的变化。结果:HA、ADA、GST及PCⅢ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其水平知“证”密切相关,其规律为热郁血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辨证分型与甲状腺激素(T3、T4、TSH)、心房利钠多肽(ANP)、心功能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周缘纤维缩短速度(mVcf)、A峰/E峰(A/E)]的关系。方法将100例CHF患者分为4个证型组,检测各组心功能参数、ANP、甲状腺激素,并与对照组(23例)相同指标比较。结果CHF兼水肿血瘀证患者血浆A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3较对照组、心气虚证组、兼阴虚证组与兼血瘀证组明显降低(P<0.0l,P<0.0l,P<0.05,P<0.01);LVEF、mVcf较心气虚证、兼阴虚证、兼血瘀证组均明显降低(P均<0.01);心气虚证组、兼阴虚证组与兼血瘀证组的T4水平较兼水肿血瘀证组均明显升高(P<0.05,P<0.01,P<0.01);心气虚证组、兼阴虚证组、兼血瘀证与水肿血瘀证组的A/E比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均<0.01)。T3与LVEF、T4均呈正相关(r=0.200,P<0.05;r=0.293,P<0.01);与ANP呈负相关(r=-0.263,P<0.01)。T4与A/E呈负相关(r=-0.226,P<0.05)。结论T3、T4降低与ANP增高可能是CHF兼水肿血瘀证患者LVEF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T4降低则可能为CHF4型中医分型患者A/E比值逐步增高而导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逐渐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患者脂质代谢紊乱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脂质代谢紊乱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脑卒中组142例和健康对照组100例进行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水平的测定。按中医辨证将脑卒中患者分3线:痰湿阻滞(PDS)、阴虚阳亢(YDYH)和气虚瘀(QDBS)组。结果:PDS和QDBS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和apoA1/apoB等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6.
炎症因子与十二指肠溃疡寒热辨证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寒热辨证关系。方法;对48例址二指肠溃疡2进行中医寒热辨证,胃镜下作胃窦部活检,测定胃粘膜组织白介素8(IL-8)及白介素6(IL-6),并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并与10例正常胃粘膜活检标本作比较。结果:热证组胃粘膜IL-8、TNF、MPO及MDA较寒证组增多;IL-6与寒热辨证无明显关系。结论:炎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与化疗结合治疗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将102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化疗+中药)及8组(单用化疗)所用化疗方案大致相同。A组所用中药遵循辨证论治分为肺脾气虚、肺热痰湿、肺胃阴虚和气滞血瘀型。治疗结果:A组和B组总有效率按WHO标准分别为52.1%和35.2%(P>0.05);1年存活率分别为69.4%和66.7%(P>0.05);2年存活率分别为56.3%和15.8%(P<0.05);在观察期内已死亡的患者中,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个月和9个月。结果提示A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及2年以上生存期的延长可能与中医药的疗效密切相关,但中药与化疗结合未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0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本院1978年1月~1997年12月中西医结合治疗30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疗效和中医辨证论治规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方法:对304例AMI病案进行逐项统计,包括年龄、性别、梗塞部位、并发症、死亡原因以及中医证修、治则、方药等。结果:本组心律失常、泵衰竭、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8.75%、36.84%、0.66%。而国内文献报告为86%~100%、50%、2%。实行静脉溶栓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总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与中医血瘀证的关系。方法:设健康人对照组和中医各证型组。采用放免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分别检测中医各证型组治疗前皇血浆ET和亚硝酸盐与硝酸盐(以亚硝酸盐与硝酸盐来代表NO水平)。结果:ET及ET/NO在肝脾气滞型无明显变化;在肝脾湿热血瘀型和脾胃实热血阏型显著增高。结论:ET增高及ET/NO比值增高可能是急性胰腺炎时存在血瘀证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中医辨证分型与胰腺素抵抗(ISR)的关系。方法:将50例CHD患者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浊壅塞和气阴两虚3型,测定3型患者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浓度和胰岛素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及相关的血脂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并与20名健康对照组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CHD组FBG、Ins浓度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ISI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IAA阳性率(40%)较健康对照组(5%)升高(P<0.01);心血瘀阻和痰浊壅塞两型的ISI较健康对照组和气阴两虚型降低(均P<0.01),IAA阳性率(50%,47.37%)则较健康对照组(5%)和气阴两虚型(15.38%)增高(P<0.05,P<0.01),而Ins浓度仅在心血瘀阻型增高(P<0.05);此外,CHD及心血瘀阻和痰浊壅塞两型患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脂质代谢紊乱。结论:部分CHD患者存在ISR,且主要与心血瘀阻和痰浊壅塞两型有关,其原因部分系血清中存在的IAA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