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基于痰瘀伏邪理论评价穴位敷贴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痰瘀互结证)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敷贴组,每组各36例,均予常规治疗,敷贴组加用穴位敷贴.观察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积分.结果 敷贴组在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SAQ积分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0.05);心电图疗效方面,两组相当(P>0.05).结论 穴位敷贴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瘀互结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痰瘀互结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针刺和温胆汤加减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安全性指标(血肝/肾功能指标)、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血脂指标和相关临床指标(心绞痛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安全性指标(血肝/肾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予针刺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可改善痰瘀互结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证候,提高中医证候疗效,改善血脂,减少心绞痛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且无肝肾损伤,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痰瘀同治法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具有痰瘀同治功用的参红化浊通络方,疗程为2周。观察两组试验前后的心绞痛计分、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积分、血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计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均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SAQ中5个维度积分组间比较差别不大(均P0.05)。治疗后SAQ中5个维度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均P0.05),且治疗组在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及治疗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FINS、hs-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安全性指标监测均未见异常,亦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痰瘀同治法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痰瘀同治法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符合条件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具有痰瘀同治功用的参红化浊通络方,疗程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试验前后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血运重建率及血脂4项(TC、TG、HDL-C、LDL-C),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血运重建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TC、TG、LDL-C有明显下降,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瘀同治法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症状及血脂均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宋晶晶 《光明中医》2023,(5):824-826
目的 探讨自拟息风复瘫汤治疗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效果。方法 将筛选入组的106例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用信封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息风复瘫汤治疗,比较2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和血浆Hcy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 2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息风复瘫汤治疗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临床效果显著,且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心汤治疗痰瘀互结证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舒心汤。观察治疗前后的疾病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和血脂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TC、TG、LDL-C水平下降(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但HDL-C水平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舒心汤治疗痰瘀互结证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并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肝火痰瘀证)的临床效果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单纯西药)和治疗组(西药联合中药内服、外敷)。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治疗前后血清学变化情况、退热时间、甲状腺肿及疼痛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90.00%(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清FT3、FT4、TSH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均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2周、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及ESR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及ESR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甲状腺肿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快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异常,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出现消化道症状3例。结论肝火痰瘀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具有明显改善炎症反应、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心绞方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气滞证)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中医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中医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心绞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每日消耗量、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等。结果相较于对照组,中医组患者临床和心电图疗效明显提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和治疗前,中医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前,中医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每日消耗量均明显改善(P0.05);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前,中医组患者治疗后ICAM-1和VCAM-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自拟心绞方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气滞证)可明显缓解心绞痛症状体征,降低发作频率及硝酸甘油用量,并有助于改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涤痰通脉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2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两组均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予盐酸文拉法辛治疗,治疗组另予用涤痰通脉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HDRS评分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1%和80.56%;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7.78%;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HD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HD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口干,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涤痰通脉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卒中后抑郁相对盐酸文拉法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痹汤对气虚痰瘀互结证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sLOX-1水平和PDH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2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基础组,每组34例。基础组给予心绞痛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基础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通痹汤口服,对照组在基础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口服,3组均治疗12周。观察并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以及丙酮酸脱氢酶(PDH)的变化情况,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31/34),对照组为79.41%(27/34),基础组为61.76%(21/34),治疗组优于基础组和对照组(P<0.01);3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和基础组(P<0.01);治疗后,3组hs-cTnI水平均降低(P<0.01),且治疗组和对照组hs-cTnI优于基础组(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PDH活性均有所提高,sLOX-1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较基础组PDH活性升高(P<0.01),且治疗组PDH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LOX-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基础组(P<0.01)。结论:通痹汤可改善气虚痰瘀互结证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冠状动脉脂质堆积、血清炎症反应,改善心肌细胞葡萄糖有氧代谢,减轻心肌缺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焦虑症肝郁化火型患者中,解郁平肝汤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江西省宜黄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焦虑症肝郁化火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的时间为2017年2月—2019年3月,以抽签法的形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接受解郁平肝汤治疗)和常规组(西医的对症治疗),各30例。将2组干预后的血压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常规组的白天收缩压、夜间收缩压、白天舒张压、夜间舒张压水平较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的白天收缩压、夜间收缩压、白天舒张压、夜间舒张压水平较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的白天收缩压、夜间收缩压、白天舒张压、夜间舒张压水平较常规组低(P<0.05)。治疗后,较之常规组,治疗组的中医症状评分低(P<0.05)。结论解郁平肝汤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合并焦虑症肝郁化火型患者,使得白昼血压与夜间维持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星蒌承气汤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病痰热腑实证的疗效特点及其对疾病证候演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痰热腑实证患者40例纳入研究,根据随机对照表以2∶1的比例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13例。对照组予以内科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星篓承气汤加减口服;记录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痰热腑实证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其疗效差异。同时检测分析2组血液流变学和脂代谢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痰热腑实证评分治疗后,观察组的内火、痰湿、阴虚和总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和脂代谢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液流变学与痰热腑实证总评分正相关(P0.05),NIHSS评分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使用星蒌承气汤对急性脑梗死病痰热腑实证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指标,缓解临床症状,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肝豆灵片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痰瘀互结证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6例肝豆状核变性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和葡萄糖酸锌片],观察组加用肝豆灵片,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两者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Goldstein分级,24 h尿铜(urine copper,u-Cu),游离铜(non-ceruloplasmin plasma copper,nCP-Cu)水平、肝功能和血常规等指标。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0.53%,观察组为81.5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3.68%,观察组为84.2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n CP-Cu水平明显降低(P0.05),u-Cu水平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BIL,AST和ALT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肝豆灵片能显著改善肝豆状核变性痰瘀互结证患者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及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9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统计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6个月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气虚、血瘀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降幅更加显著(P均<0.05)。2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各终点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给予西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及生活质量,降低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常规西药治疗、常规西药+化浊解毒方口服、常规西药+化浊解毒方+耳穴贴压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差异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患者129例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及观察组,对照1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2组在对照1组基础上接受化浊解毒方口服;观察组在对照2组基础上接受耳穴贴压治疗.观察发热、咽痛、扁桃体肿...  相似文献   

16.
朱卫东 《河南中医》2022,42(1):14-17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aire,SAQ)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Q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稳定性心绞痛气滞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药规范化治疗,治疗组予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SAQ)、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结果 2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眩晕2号方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血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眩晕2号方治疗,疗程为10 d。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椎-基底动脉血流TCD参数BA-VS变化。结果两组治疗第10天中医证候分值较治疗第1天均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治疗第10天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第10天(P<0.01)。观察组治疗第10天TNF-α水平、NSE水平均较治疗第1天降低(均P<0.05);而对照组第10天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别不大(P>0.05),NSE水平则升高(P<0.01)。观察组两指标同时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第10天BA-VS水平较治疗第1天升高(P<0.05),对照组与治疗第1天比较,差别不大(P>0.05)。两组治疗第10天BA-VS水平比较,差别不大(P>0.05)。观察组在改善眩晕等主要证候积分上更有优势,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眩晕2号方能够降低患者TNF-α、NSE水平,增加患者的后循环血流,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贝牡莪消丸对血瘀痰凝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中医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及优甲乐组。2组分别服用中药制剂贝牡莪消丸及优甲乐,疗程12周。期间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中医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均有下降,中药组优于优甲乐组(P0.05);中药组中医临床疗效优于优甲乐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优甲乐组TS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中药组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牡莪消丸可明显降低血瘀痰凝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中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元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复元通络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NIHSS量表评分、巴氏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结果1)中医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及4周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通络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Fugl-Meyer运动评分,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液流变学情况,有效地减少了脑梗死引起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