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匮要略》--痰饮病篇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痰饮病的命名与分类1.1 《金匮要略》痰饮的含义 “痰饮”病名始见于《金匮要略》。汉晋唐时期,“痰”字与“淡”、“澹”相通。《说文解字》曰:“澹,水摇也”,用以说明水液动荡之貌。《脉经》与《千金翼方》中均作“淡饮”。至宋·杨仁斋《直指方》才将粘稠浓浊的水津称为“痰”,清稀的水  相似文献   

2.
崔秀丽 《陕西中医》2006,27(10):1308-1309
古时“痰”本作“淡”,《脉经》、《千金翼》均作“淡饮”。淡与澹通,是水液摇动的意思,《说文》云:“澹,水摇也。”因此,这里所说的痰饮,当指淡饮,丹波元坚《杂病光要》:“痰本作淡,淡,澹动,澹水动也,故水走肠间,名为淡饮。”后世医家多有发挥和阐述,严用和《济生方》认为:“人之七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调摄失益,气道闭塞,水饮停膈而结成痰。”从水与气的关系来论述本病的病机。叶天士在总结前代治疗痰饮病的基础上,提出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治疗大法,迄今仍为临证所用,现代名医严德馨从“痰瘀同源”说,配合应用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3.
1痰饮概念及分类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一部位的一类病症。痰,古作淡,淡与澹通,形容水的淡荡流动;饮,水也。故亦有称为“淡饮”、“流饮”者。饮证早见于《内经》,即有“积饮”之说,  相似文献   

4.
痰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其致病涉及范围较广,诸如急慢性咳喘、眩晕、心悸、中风、昏厥、癫狂、皮下结节、肿瘤等证,都可由痰所致。故在临床上有“百病多由痰作崇”、“百病兼痰”之说。可见,正确认识痰证有一定临床意义。《神农本草经》有“留痰饮澼”之记载,而《内经》中则没有“痰”字记载,但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则有“湿气内郁,饮发于中”、“积饮心痛”的记载,这对后世痰饮之说的形成颇有影响。查“痰”字,古代本作“淡”,故在《内经》之后的《脉经》等书中均将“痰饮”写作“淡饮”。淡,古时又与“澹”  相似文献   

5.
"痰"道源流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痰字经历了由“涕”、“沫”、“汁”、“饮”、“涎”,演变到“淡”,再到“痰”的过程。考《黄帝内经》无“痰”字,其中“淡”、“惔”、“澹”字与“痰”无关,咳吐黏液谓“涕”、“沫”、“汁”、“涎”,体内涎液称“饮”、“沫”、“汁”。汉晋时代称为“涕”、“涎沫”、“淡饮”。“痰”字始见于隋,并将“痰”、“饮”分立。唐代以后“痰”义确立,指排出体外之黏液、积聚体内之涎液、痰饮所致病证以及对复杂病证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金匮》中提出“以温药和之”是治疗痰饮病的基本大法。尽管后世医家对痰饮病的辨证施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终未能离开“以温药和之”这一原则。因此深入理解原文精神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讨论如下几个问题。一、“痰饮”含义是什么? 痰饮是水液代谢失常所产生的病理性产物,同时也是继发性致病因素。“痰”字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巴豆条》“留饮痰癖。”而“饮”字则见于《内经·刺志论》“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徐灵胎说:“全部《内经》无一‘痰’字,然世间痰饮之病最多,唯仲景大创厥论。”可见把痰饮作为病名要以《金匮》为鼻祖了。而自隋唐以后医家们逐渐把痰和饮分开论述,倡“百病兼痰”的论点,又有“痰热而饮寒”的说法,认为“得阳气煎熬则为痰,得阴气凝聚则成饮。”从《金匮》原文精神来看,饮病有四,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实际上  相似文献   

7.
概述《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的内容,是以“饮邪”为重点。仲景虽然把痰饮和咳嗽并提,实际上咳嗽仅为痰饮中的一个症状而已。涵义:痰本作淡。《肘后方·卷三》有治“痰癊”诸方,即痰欲也。考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云:“淡癊、谓胸上液也,医方多作淡饮。”又云:“痰癊、胸膈中气病也。津液因气凝结不散,如筋胶引挽不断,名为痰癊。”据以上数义,痰饮即津液为病之总称。  相似文献   

8.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张仲景对痰饮病的治疗所作的绑领性概括。本文试对“和之”大法的含义进行初步研讨,以期就正于同道。《金匮》“痰饮”的含义《金匮》所论之“痰饮”,与后世痰饮病在概念上有明显的区别,虽其痰饮之名相同,但究其实质内容有异。如仲景所论:“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且看仲景对“痰饮”的临床特点所作的描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但(?)从仲景对“痰饮”的分类方法和所论述的临床特点来看,“痰饮”属于后世所述之“饮证”。“痰饮”之名,《素问》谓之“积饮”,在两汉时期  相似文献   

9.
痰饮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两汉典籍《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难经》中均无"痰"字,以"涕""沫""汁"等字代指。东汉之《伤寒杂病论》《释名》《说文解字》中亦无"痰"字,《伤寒杂病论》出现"淡饮",魏晋之《名医别录》《肘后备急方》开始出现"痰饮",与"淡饮"混用。隋代,受佛教影响,"痰"字的应用逐渐增多,唐代"痰"字取代所有相同含义的字而成为专有名词。"痰"之含义,在隋以前多指排出体外或积聚体内之黏液,亦指因痰饮所致之病证,其病位多在胸膈或心下。隋唐时期,"痰"作为专有名词,其病证、病位亦扩大,这为唐以后痰饮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痰饮、咳嗽,《金匮要略》并为一篇,而后世医学则分为二。现代医学中的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以咳嗽、咯痰,甚或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此与祖国医学的痰饮咳嗽证相近似,故探讨”慢支”之辨证和治疗,从痰饮咳嗽着手,推本溯源,有一定意义。一、痰饮概述1.释义:按“痰”,古本作“淡”。如晋·王羲之《初月帖》有“淡闷干呕”;宋·黄伯恩《法帖刊误》:“淡,古淡液之淡;干,古干湿之干。今人以淡作痰,以干作乾,非也”。由此推测,《金匮要略》的“痰饮”,原为“淡坎”,恐系后人改作痰饮。此外,如《肘后方》有治痰(疒阴)诸方,可能即为今之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中“痰饮”二字的含义历代注家多认为:“痰饮”即水饮。它和后世“稠者为痰,稀者为饮”之说不同。但从经文内容看,完全是论述的水饮病证,而未见其论“痰”。可见“痰饮”的命名,另有深义。现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大道至简     
<正>痰古作淡,淡、澹通,澹,水动也,故水走肠间,名为淡饮。今之痰者,古之云涕、云唾、云涎、云沫是也,或称为饮,如膈间支饮是也。痰字训为胸上液者,实非仲景之旨,然遂为千古之定名,顾鲜能知其义之异者,吾故表而出之。——丹波元坚《杂病广要·内因类·痰涎》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然亦有禀质如此,终岁习以为常,此不必治也。若平日并无此证,又非夏秋暑月,而无端盗汗者,宜四物汤加龙骨、牡蛎、浮小麦、北五味之属,以养其阴。无端自汗者,宜四君子汤加北五味、牡蛎,以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在其所著的《金匮要略》(以下简称《要略》)里,提出了“痰饮”的证治。仲景所论“痰饮”,乃属“饮”病范畴,他在《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这一章里,列举了四种不同的“饮病”。究竟“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哪些疾病?现根据文献资料和临床体会作尝试性探讨,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痰饮在中医学基础理论中,是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其性质与现代检验医学内容理论完全相融合。笔者现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将对痰饮的一些新的认识报道如下,供同道讨论。1医史沿革《黄帝内经》有饮积之说,痰饮理论由张仲景提出,经历代医学家的补充完善,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医学痰饮理论。“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痰饮经历代医学家的认识,把痰和饮之间从性质上区别开来,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不同也。盖饮为水液之属……此皆水…  相似文献   

15.
《内经》有水饮、积饮、溢饮之名,《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载有痰饮、溢饮、支溢、悬饮主治之方,提出了广义之痰饮病当以温药和之的总的治疗法则。《金匮要略》“当以温药和之”里有药与法的关系,也有发汗利水、攻补行消等治则,但均属温药,只适宜痰饮之属于寒者,不能统治所有痰饮病,即使是狭义之痰饮,不辨寒热虚实率以温药和之也会使治疗失于偏颇。  相似文献   

16.
郭聂涛 《河南中医》2004,24(2):58-58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痰饮病治疗大法 ,笔者在肾病治疗中遵其古训 ,灵活运用 ,效如桴鼓。1 “痰饮”的含义痰饮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痰饮是指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调而致体内水液输布失常 ,停留于某些部位的病证。可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 4类。“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中的“痰饮”指的是广义的痰饮。肾病所致之水肿应属“溢饮”范畴 ,即“饮水流行 ,归于四肢 ,当汗出而不汗出 ,身体疼重”是也。狭义痰饮指水饮停留于肠胃部分所致的病证。即“水走肠间 ,沥沥有声 ,谓…  相似文献   

17.
泽泻的利水功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后世又多有阐发 ,笔者温习文献并结合临床 ,对其利水功能有进一步的认识 ,现作如下辨析。1 泻有余之水湿《本草别录》言泽泻“逐膀胱、三焦停水”,《药品化义》也云 :泽泻“以此清润肺气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则脾气自健也。因能利水道 ,令邪水去。”其中停水、邪水为有余之水湿。其实早在《伤寒杂病论》中仲景就用其治支饮、蓄水等证。泽泻有健脾行水之功 ,故常与白术为伍以治水湿之病。此外 ,泽泻有化痰饮之功 ,以治痰饮眩晕之证 ,如仲景治痰饮之泽泻汤、茯苓泽泻汤 ,其实也是取泽泻利水以引痰…  相似文献   

18.
痰病原道说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孟庆云 《中医杂志》1996,37(4):200-201
痰病是中医学的特有概念,是一类病的统称。从痰概念的发轫、流变,乃至达到今日的指称涵义,也堪作为中医学理路演化径迹写照之一斑。痰病之痰是从痰饮播迁而来。夷考其源,痰最早为实体概念,指下呼吸道粘膜分泌的粘液。《内经》全书中并无痰字。最早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膈上病痰满咳嗽吐。”从文字发展史而论,古无痰字,乃借“淡”为之。《释名》及《说文解字》均不载有痰字。唐·慧琳《一切经音义·二十三》载惠苑《华严音义·六十六·风黄淡热》之文:“《说文集略》曰:‘淡为  相似文献   

19.
历代医家痰病观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痰为诸病之源 ,有“百病多由痰作祟” ,又有“怪病多痰”之说 ,而历代医家对痰的学术观众说纷纭 ,在治痰上也各有心得 ,每使后学眩目。余谓诸家之论 ,各有发挥 ,但必综合观之始全 ,现就其痰病观作一总括分析 :1 仲景之痰病观 :当以温药和之痰饮一名 ,实始于《金匮要略》。仲景论痰饮基本上继承了《内经》的思想 ,从脾不“散精”、肺不能“通调水道”、膀胱 (肾 )不能化气行水 ,故而“水精”不布、“五经”不行 ,停积而为痰饮主论 ,进一步阐述了其病因病机。如《痰饮咳嗽病》篇中说 :“夫病人饮水多 ,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 ,水停心…  相似文献   

20.
《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是指治疗广义痰饮的总则。《金匮要略》对痰饮证的起因与证治阐述甚详,成为后世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痰饮是人体水液停积,运化输布失常所导致的一种病变。痰、饮属同类,一般说粘稠者为痰,清稀者为饮,亦常并称痰饮。自隋唐以至金元在痰饮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始有饮证与痰证之分。《金匮》中痰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