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崔秀丽 《陕西中医》2006,27(10):1308-1309
古时“痰”本作“淡”,《脉经》、《千金翼》均作“淡饮”。淡与澹通,是水液摇动的意思,《说文》云:“澹,水摇也。”因此,这里所说的痰饮,当指淡饮,丹波元坚《杂病光要》:“痰本作淡,淡,澹动,澹水动也,故水走肠间,名为淡饮。”后世医家多有发挥和阐述,严用和《济生方》认为:“人之七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调摄失益,气道闭塞,水饮停膈而结成痰。”从水与气的关系来论述本病的病机。叶天士在总结前代治疗痰饮病的基础上,提出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治疗大法,迄今仍为临证所用,现代名医严德馨从“痰瘀同源”说,配合应用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痰饮病篇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痰饮病的命名与分类1.1 《金匮要略》痰饮的含义 “痰饮”病名始见于《金匮要略》。汉晋唐时期,“痰”字与“淡”、“澹”相通。《说文解字》曰:“澹,水摇也”,用以说明水液动荡之貌。《脉经》与《千金翼方》中均作“淡饮”。至宋·杨仁斋《直指方》才将粘稠浓浊的水津称为“痰”,清稀的水  相似文献   

3.
治疗月经病历来从理肝肾、调气血、和脾胃、适寒温着手居多。笔者在多年临证推求中,体会到注重痰之为患,在月经病辨证治疗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化痰法,是应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的。《明医杂著·痰饮篇》云:“痰属湿热,乃津液所化。”《景岳全书·痰饮篇》云:“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此痰亦既化之物,而非万化之属也。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则营卫充。而痰涎本皆气血。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此皆说明痰与脏腑、气血、津液病变直接相关。笔者悟之,结合临证实践,认为痰之为患可导致月经病。在临床中应用化痰法每多获效。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对“痰饮”含义的探讨“痰饮”名称,根据现有文献记载,首见于后汉张仲景《金匱要略》,其中立有“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一门。考在唐代以前,“痰”字多作“淡”,如今本《脉经》、《千金方》等,其中之痰饮则作“淡饮”。关于对“淡饮”含义的解释,据唐慧琳所著的《一切经音义》说:“淡饮,谓胸上液也。”按古“淡”字与“澹”通,系水饮动摇之意,如《说文》云:“澹,水摇也。”这与仲景所谓“水走腸间,  相似文献   

5.
《金匮》中提出“以温药和之”是治疗痰饮病的基本大法。尽管后世医家对痰饮病的辨证施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终未能离开“以温药和之”这一原则。因此深入理解原文精神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讨论如下几个问题。一、“痰饮”含义是什么? 痰饮是水液代谢失常所产生的病理性产物,同时也是继发性致病因素。“痰”字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巴豆条》“留饮痰癖。”而“饮”字则见于《内经·刺志论》“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徐灵胎说:“全部《内经》无一‘痰’字,然世间痰饮之病最多,唯仲景大创厥论。”可见把痰饮作为病名要以《金匮》为鼻祖了。而自隋唐以后医家们逐渐把痰和饮分开论述,倡“百病兼痰”的论点,又有“痰热而饮寒”的说法,认为“得阳气煎熬则为痰,得阴气凝聚则成饮。”从《金匮》原文精神来看,饮病有四,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实际上  相似文献   

6.
痰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其致病涉及范围较广,诸如急慢性咳喘、眩晕、心悸、中风、昏厥、癫狂、皮下结节、肿瘤等证,都可由痰所致。故在临床上有“百病多由痰作崇”、“百病兼痰”之说。可见,正确认识痰证有一定临床意义。《神农本草经》有“留痰饮澼”之记载,而《内经》中则没有“痰”字记载,但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则有“湿气内郁,饮发于中”、“积饮心痛”的记载,这对后世痰饮之说的形成颇有影响。查“痰”字,古代本作“淡”,故在《内经》之后的《脉经》等书中均将“痰饮”写作“淡饮”。淡,古时又与“澹”  相似文献   

7.
痰饮、咳嗽,《金匮要略》并为一篇,而后世医学则分为二。现代医学中的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以咳嗽、咯痰,甚或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此与祖国医学的痰饮咳嗽证相近似,故探讨”慢支”之辨证和治疗,从痰饮咳嗽着手,推本溯源,有一定意义。一、痰饮概述1.释义:按“痰”,古本作“淡”。如晋·王羲之《初月帖》有“淡闷干呕”;宋·黄伯恩《法帖刊误》:“淡,古淡液之淡;干,古干湿之干。今人以淡作痰,以干作乾,非也”。由此推测,《金匮要略》的“痰饮”,原为“淡坎”,恐系后人改作痰饮。此外,如《肘后方》有治痰(疒阴)诸方,可能即为今之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中对痰饮确立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后世医家多宗此说。然而,辛温燥湿,化痰涤饮之品,多有伤阴之弊,而痰饮为体内津液运化失常所致,必然耗损津液,又因痰饮病  相似文献   

9.
痰饮病中据痰饮所在不同部位有痰饮、悬饮、支饮、溢饮等之分。在胃肠者 ,笔者则冠以胃饮病 ,自拟建中逐饮汤治疗 ,每多效验 ,兹介绍如下 :1 病理机制早在“内经”即有“积饮”之说 ,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 :“太阴所至 ,为积饮丕隔”。《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 :“湿淫所胜……民病积饮”。“太阴之胜……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金匮要略》首创痰饮病名 ,历来医家著作中有“积饮不散 ,亦能变痰”、“停水则生湿”之论。本病实由后天之本虚损 ,水湿寒滞阳明胃土 ,脾失健运 ,肾不温煦 ,聚湿生痰所致。胃饮的主要特征为胃脘胀痛、…  相似文献   

10.
<正> “痰”和“饮”都是人体的病理变化的产物,“夫痰者,津液之异名也”,由于某种原因,使人体津液不能正常的运行,造成人体体液的贮留,聚而为痰为饮。一般来讲,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痰属阳,饮属阴,但在临床上往往痰饮并见,二者不能截然分开,故统称为“痰饮”。痰饮之为病,千变万化,其状不一,古人云:“怪病多屑痰”。痰饮之为患,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一般来讲,若因风因热。随气逆而蒸于上则使人头目眩晕、耳鸣、口眼颤动。若填塞胸中,则胸闷胁痛,甚则昏  相似文献   

11.
《内经》中痰、精、髓与衰老关系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痰浊与衰老痰与痰证理论始于《内经》,但《内经》中并无“痰”字,只有“水饮”、“积饮”的记载。如《素问·六元纪大论》云:“太阴所至为蓄饮否鬲”,又说:“太阴所至为蓄满”。从《内经》所载治疗“有病怒狂者”的生铁落饮及“目不瞑者”的半夏秫米汤二方来看,皆为豁痰开窍之方。由此推知,《内经》之“积饮”、“水饮”亦有痰证之意。《内经》从两个方面论述了痰浊生成的病理基础。一是由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常,水谷津液聚而生痰浊,或流溢于血脉,或走注于经隧,充塞于清窍,或泛溢于肌肤,或郁阻于脏腑肢节,而致衰生病。《灵枢·厥病…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夫饮有四,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饮水流行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痛重,谓之溢饮。”喉间痰鸣,咳喘气鸣,咳痰黏稠或清稀痰涎,《金匮要略·肺痈咳嗽上气病》:“咳而上气,喉中水鸣声”,《证治要诀·哮喘》指出:“宿有此根。”临床常见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炎、肺结核、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属支饮范畴。水湿痰饮流行四肢,身体痛重,流走经络、皮肤、肌肤则四肢大小关节疼痛畸形,或全身各部可触结节…  相似文献   

13.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失常,停积于局部的病理产物。由于痰饮停留部位不同,症状各异,故其包括的疾病范围相当广泛。《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以下简称《痰饮》篇)中首次提出了“痰饮”的病名。溯流追源,早在《内经》中就有“积饮”、“水饮”之说,为后世探求痰饮病的痰因、病机、症状提供了依据,成为张仲景痰饮学说的理论基础。一、痰饮分类张仲景在《痰饮》篇首条中提出:“夫饮有四,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其人素盛  相似文献   

14.
《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是指治疗广义痰饮的总则。《金匮要略》对痰饮证的起因与证治阐述甚详,成为后世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痰饮是人体水液停积,运化输布失常所导致的一种病变。痰、饮属同类,一般说粘稠者为痰,清稀者为饮,亦常并称痰饮。自隋唐以至金元在痰饮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始有饮证与痰证之分。《金匮》中痰饮  相似文献   

15.
痰是由于脏腑气血失和、水湿津液凝结而成。正如《明医杂著·痰饮》所曰:“痰属湿热,乃津液所化。”痰在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储之于肺,或停之于胃,或蒙蔽心包,或扰动肝胆,或流窜经络,变生诸病。痰之为病,其表现多种多样。古代医家,对痰致疾病非常重视。如《医学入门》曰:“人之气血为病者多,而不知痰为病尤多”。《医门法津》曰:“痰饮为病,十人居其七八。”痰即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反过来它又影响疾病的转归。因此,痰在辨病论治上有很重要的地位,有必要提出来研究一下。一、痰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6.
《金匮·痰饮咳嗽病篇》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温药和之”,似乎但为痰饮一病而设,实则为《金匮》除湿之总则。《金匮》一书,由痰饮水湿而病之篇章,凡二分有一。痰饮乃五脏阳气虚衰,三焦气化乖戾所致,故“当以温药和之”,温通三焦,振奋阳气,气化则饮化矣。一、饮停上焦,麻桂和之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若饮停上焦皮  相似文献   

17.
哮喘杂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 支气管炎,或其它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等。 1 病因“夙根”论的实质与“专主于痰”说 哮喘的“夙根”说肇自《证治要诀》:“或宿有此根”,而明确于《景岳全书·喘促》:“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夙根”究竟指什么?根据丹溪“哮喘专主于痰”,上溯到《金匮》的“伏饮”,下涉后世多家之论,似指“伏痰”阻肺为患,如《病因脉治·哮病》曰:“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 “痰”是人体内津液不归正化而变生的病理产物,既可因病而生,…  相似文献   

18.
试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中首先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痰饮病治疗原则,对后世痰饮学说奠定了基础,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现试作如下分析。1痰饮的生理和病理《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人身水液的正常流行情况。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局部障碍而引起的病理产物,若人体感受外邪、情志所伤、饮食劳倦、生活失宜、脏器亏虚等因素,都可以导致痰饮形成,但发病与否则取决于脾肺肾三脏化气行水的功能状态。肺主布津液,并有通调…  相似文献   

19.
<正> “见痰休治痰”见于《景岳全书·卷一·论治篇》。所谓“见痰休治痰”,并非痰病不治痰,而是治疗生痰之源,以“使之不生”(《景岳全书·卷三十一》)。生痰之因颇多,然总不离五脏六腑功能失常、气血津液运行输布的变异。因而必须对痰这一病理产物探本求源,不治痰而痰除,以达事半功倍之效。此就常用治痰十法略述于次,以期共讨。益气以治痰痰乃水液凝聚所化生,有“痰即人之津液”之说,水液的正常代谢输布主要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如三脏气虚多产生虚痰、湿痰。常以气短懒言,周身乏力,大便稀薄,吐痰量多色白,舌淡苔白腻,脉虚缓为症状特点。以肺气虚为主者,兼见咳嗽,  相似文献   

20.
湿、痰、饮、水,异名同源,均与津液代谢障碍有关,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滓液,聚而成湿,停而成痰,留而成饮,甚则积而为水。因此临床四者难以截然划分,常通称为“痰饮”、“水饮”、“水湿”、“痰湿”等,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化。《金匮要略》对此讨论主要集中在湿病、痰饮病、水气病及咳嗽上气等篇中,根据所属病症的不同,在辨治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