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中药及早期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中风偏瘫早期患者运用针灸取头针、体针、眼针相配合疗法日1次,并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并配合肢体康复疗法日1次治疗,3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占97%。结论:针药配合早期康复疗法,更有利于脑梗塞偏瘫,失语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头针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64例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21例,两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头针运动疗法,治疗30d,在治疗前、治疗第7d、14d、30d分别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肢体运动功能(FMI)及中风病疗效的评分评定,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中风病疗效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剌、中药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用康复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和中药治疗。治疗前后对Fugl-Meyer指数、改良的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中医证候疗效、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指数、ADL评分、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4.
醒脑开窍针法合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与复方中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的针药组和单纯中药治疗的中药组,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针药组疗效优于中药组,针药组治疗后积分下降值显著高于药物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体针药氧综合疗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亚萍  王艳君  丁敏 《四川中医》2007,25(12):115-117
目的:观察针体结合药氧疗法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方法:将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68例)与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体针结合药氧疗法,对照组采用氧针疗法。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体针结合药氧疗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联合药物治疗。按要求治疗两个疗程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观察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体针联合药物组临床疗效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体针联合药物组疗效评分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体针联合药物组相比,头、体针联合药物组疗效更明显(P〈0.01)。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方面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体针联合药物组提高更显著(P〈0.01)。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表明体针联合药物及头、体针联合药物均能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也证明了应用针刺手段在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过程中头、体针联合应用的效果好于单纯体针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中风偏瘫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头针配合体针组和单纯体针组各40例。头针配合体针组给予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单纯体针组给予单纯性头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头针配合体针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单纯体针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恢复期疗效优于单纯体针治疗。  相似文献   

8.
针药合用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慧敏 《光明中医》2011,26(1):110-111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头针、体针治疗,每日1次,1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2%和71.1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2017年本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3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5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结合焦氏头针体针及其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醒脑开窍焦氏头针体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结合焦氏头针体针及其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针刺中药康复综合方案治疗中风弛缓性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4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40例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综合组、针刺组、康复组、中药组,每组60例.综合组给予针刺、中药、康复综合方案治疗,其中针刺疗法包括取顶中线、顶旁1线、顶旁2线等行单式徐疾补泻法的头针疗法和取患肢拮抗肌群穴行捻转补泻法的体针疗法;中药疗法根据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证者服用中风协方Ⅰ号,气虚血瘀、脉络瘀阻证者服用中风协方Ⅱ号,痰瘀互结、阻滞脉络证者服用中风协方Ⅲ号;康复疗法为良肢位摆放加以促通技术为主的康复技术.针刺组、康复组、中药组分别采用综合组中的单纯针刺、单纯康复、单纯中药疗法治疗.以中医证候、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晕针反应、过敏反应等为指标评价治疗措施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①治疗后4组患者中医证候、肢体运动功能、肢体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4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得到显著改善(均P<0.01).②综合组患者上述4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较其他3组更显著(P<0.01,P<0.05);针刺组、中药组患者中医证候的改善较康复组显著(均P<0.05);针刺组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较康复组、中药组显著(均P<0.05).结论:以针刺、中药、康复疗法组成的综合方案治疗中风弛缓性肢体功能障碍安全有效,且较其中任一单一疗法治疗更具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采用药物治疗、针刺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中药熏洗(当归、赤芍、红花、木瓜、川芎、莶草、桑枝等)。结果:治疗前两组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P<0.05),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P<0.05)。结论:综合疗法配合中药熏洗能促进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赵颖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7):436-438
目的观察头体针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头体针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根据临床症状积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体针结合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医》2015,(6):645-646
目的:研究自拟瘫痪康复汤治疗以气虚血瘀为主证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152例,治疗组用自拟瘫痪康复汤加西医疗法治疗;对照组仅西医疗法。对比治疗后神经功能、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治疗组有效率为93.42%,对照组78.95%,差异显著。结论:自拟瘫痪康复汤加西医疗法可显著提高以气虚血瘀为主证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头体针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中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以头、体针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以单纯头针的方法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汉语失语症检测法(草案)"的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的增加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16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愈显率更优.提示:头体针结合能提高缺血性中风失语症患者的失语评分,是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头体针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头体针结合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恢复期尿失禁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头体针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针刺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疗效.结果:头体针结合法在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体针结合针刺法是治疗中风后排尿功能障碍有效、简便、适于推广的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灯盏生脉胶囊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片75mg口服、现代康复锻炼以及基础病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灯盏生脉胶囊及针刺疗法,2周为1个疗程,连用6个疗程后判断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气短乏力、感觉减退、肢体麻木、舌质紫暗及舌苔白腻方面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在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生脉胶囊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患者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排针疗法针刺拮抗肌治疗中风后肌张力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多个经络排针疗法针刺拮抗肌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肌张力MAS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肌张力MAS、Barthel指数评定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与对照组(P0.05)。结论:排针疗法针刺拮抗肌对中风后肌张力亢进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回医脑经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b F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半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1次/d;银杏叶提取物片40 mg,3次/d)+中医体针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基础药物口服(同对照组)+回医脑经针刺法治疗。两组均7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bFGF水平。结果: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较前降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均较1个疗程时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血清bFGF水平: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较1个疗程时升高(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医脑经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跟传统体针相比,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的优点,且随着疗程的增加,疗效愈发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体针、头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虚证便秘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虚证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体针、头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服用酚酞片(100mg,qn),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结论:体针、头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虚证便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治疗后对两组病人症状进行积分评估和疗效的对比。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率,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从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的对比,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中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