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山东GAP基地产虎掌南星药材中水分和灰分的含量限度。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水分测定法(烘干法)和灰分测定法。结果:山东产虎掌南星与市售天南星中水分含量稍有差异;各样品间总灰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菏泽栽培品和曲阜野生品含量较高;酸不溶灰分含量甚微。结论:初步提出了山东产虎掌南星中水分和总灰分的含量限度。  相似文献   

2.
肉桂道地产区与GAP基地药材及商品药材的质量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道地产区及GAP基地肉桂药材的质量,并与商品药材进行比较。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桂中桂皮醛的含量。以桂皮醛的含量为指标,结合对含油量、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的考察评价药材的质量。结果各样品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均符合要求。道地产区和GAP基地药材挥发油含量和桂皮醛含量均符合药典规定,商品药材含油量和含醛量波动大。结论道地产区与GAP基地药材质量好,且较稳定,商品药材质量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指纹图谱与一测多评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掌叶大黄5种指标性成分,分析比较甘肃不同产区、不同生长年限掌叶大黄质量,确定其最适种植区和最佳发展区。方法采用药典方法测定掌叶大黄含水量、总灰分、水溶性浸出物,HPLC测定5种指标性成分,指纹图谱与一测多评相结合评价15批掌叶大黄质量。结果 15批掌叶大黄的含水量均小于15%,总灰分均小于10%,水溶性浸出物均大于25%,符合药典标准;15批样品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23个,其中已确定成分芦荟大黄素线性范围0.012 2~0.734 4μg(r=0.999 9)、大黄酸线性范围0.007 14~5.712 0μg(r=0.999 9)、大黄素线性范围0.008 8~0.704 0μg(r=1.000 0)、大黄酚线性范围0.122 4~3.672 0μg(r=0.999 9)、大黄素甲醚线性范围0.014 8~5.920 0μg(r=0.999 7);采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的含量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建立的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甘肃产掌叶大黄质量在不同产区、不同年限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礼县上萍乡、宕昌南河乡茹树村所产2年生掌叶大黄质量最好,宕昌地区掌叶大黄3年生优于2年生。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和一测多评方法准确、可行,可用于甘肃掌叶大黄质量比较。各产区中,以礼县和宕昌地区适宜种植及发展大黄产业,甘肃礼县和宕昌地区2年生以上掌叶大黄适合药用。  相似文献   

4.
干燥方法对大黄配方颗粒中蒽醌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李晓芳  李丽霞  张乐  刘渝  陈丹丹 《中成药》2006,28(9):1289-1293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大黄配方颗粒中蒽醌类成分的影响。方法:以总蒽醌含量,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总量为指标,对不同干燥方法进行考察。结果:喷雾条件为浸膏相对密度为1.06~1.10(60°C)进风温度140~150°C,出风温度85~90°C所得的颗粒外观较好,蒽醌类成分破坏最小。结论:大黄配方颗粒最佳的干燥方法是喷雾干燥。  相似文献   

5.
大黄配方颗粒两种制备工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超细粉碎与醇渗漉工艺制备大黄配方颗粒。方法 :两种工艺制备生大黄及酒大黄配方颗粒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蒽醌、游离蒽醌及结合蒽醌的含量 ,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芦荟大黄素相对累积溶出率。结果 :超细粉碎工艺制备生大黄及酒大黄配方颗粒中总蒽醌、结合蒽醌、游离蒽醌的含量与相应饮片的含量相近 ,而醇渗漉工艺制备生大黄及酒大黄配方颗粒中结合蒽醌的相对含量 ,生大黄配方颗粒下降到 4 3 0 % ,酒大黄配方颗粒下降到 5 5 5 2 %。两种制备工艺芦荟大黄素相对累积溶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超细粉碎工艺在保留结合蒽醌方面优于醇渗漉工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野生与栽培掌叶大黄中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掌叶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利用聚类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分类,通过相关分析研究海拔对掌叶大黄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 野生掌叶大黄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29%~0.67%,0.47%~1.33%,0.25%~0.87%,0.55%~1.00%,0.06%~0.48%;栽培掌叶大黄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07%,0%~0.06%,0%~0.15%,0%~0.34%,0%~0.08%.聚类分析将野生掌叶大黄与栽培掌叶大黄明显地划为两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对掌叶大黄蒽醌类成分含量有显著影响.结论 野生掌叶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普遍高于栽培掌叶大黄.掌叶大黄中蒽醌类成分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7.
掌叶大黄毛状根的诱导及其蒽醌类化合物产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掌叶大黄毛状根的诱导及蒽醌类化合物的生产。方法: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LBA9402和R1601感染掌叶大黄外植体。结果:2种发根农杆菌均能诱导掌叶大黄产生毛状根,LBA9402比R1601表现出较强的对掌叶大黄的感染能力。毛状根单克隆DH7 a(由R1601诱导)生长速度高于DH5 a,DH5 c(由LBA9402诱导),且明显比非转化根(NOR)快。DH5 a中蒽醌类化合物以大黄素为主,DH5 c则以大黄素甲醚含量最高,DH7 a中4种蒽醌———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含量相近,非转化根中大黄酚含量最高,而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在4种根中均较低。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掌叶大黄毛状根培养系统,为研究大黄毛状根大量培养生产蒽醌类化合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甘肃不同产区大黄药材的综合质量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甘肃不同产区的大黄药材进行综合质量考察。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采用HPLC法测定甘肃不同产区的大黄药材中5种蒽醌类化合物含量,并进行浸出物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检查;参照有关资料对甘肃各区大黄药材进行农残、重金属和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测定。结果:甘肃各区大黄药材质量较高。结论:不同产地间大黄药材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丁莉  武芸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5):708-709
通过对野生的五鹤续断及其GAP规范化人工栽培类型在生物量与含水量、总生物碱和多糖等部分有效成分的含量、总灰分元素和无机元素的含量等生理参数方面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五鹤续断GAP规范化种植基地,从几项生理指标考虑,人工栽培种植的五鹤续断更优于该环境中其野生类型。  相似文献   

10.
均匀设计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大黄蒽醌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通过均匀设计试验确定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SFE-CO2)掌叶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药材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夹带剂用量为考察因素,进行SFE-CO2萃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条件下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结果:优选出总蒽醌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是萃取压力为38 MPa,萃取温度为70℃,萃取时间为60 m in;夹带剂用量为300 m l。结论:最佳提取工艺可有效萃取掌叶大黄中蒽醌类成分;本含量测定方法可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1.
三黄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陈延清 《中成药》2000,22(2):125-128
目的:建立三黄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大黄、盐酸小檗碱、黄芩甙等进行鉴别;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中总蒽醌的含量;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用HPLC法测定黄芩总甙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大黄、盐酸小檗碱和黄芩甙;含量限度总蒽醌为不少于6.0mg/粒;盐酸小檗碱不少于7.0mg/粒,黄芩甙不少于22.0mg/粒。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对处方中各组分可准确、快速地  相似文献   

12.
何首乌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斌  王晓强  王伟 《中药材》2003,26(2):115-116
目的:对何首乌配方颗粒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何首乌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何首乌配方颗粒中的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线性范围为0.4028-3.6252μg,平均回收率为101.15%,RSD=2.00%。结果: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何首乌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肝宁颗粒和大黄利胆抗炎的作用,进一步探讨肝宁颗粒的组方合理性.方法 采用胆管引流法分别收集并计量给药后0.5,1,1.5,2,2.5 h的胆汁的方法观察肝宁颗粒和大黄对肝脏分泌胆汁的影响;采用测定小鼠胆囊重量的方法观察肝宁颗粒和大黄对胆囊的影响;采用小鼠耳肿胀、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小鼠琼脂肉芽肿、羧甲基纤维素钠致小鼠腹腔白细胞游走、大鼠蛋清性关节炎等炎症模型观察肝宁颗粒和大黄的抗炎作用.结果 肝宁颗粒和大黄均能明显增强胆汁分泌量;促进胆囊收缩,降低胆囊重量;抑制二甲苯、蛋清所致急性炎症,降低腹腔炎症小鼠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腹腔白细胞游走,抑制肉芽组织增生.但肝宁颗粒的利胆抗炎作用均比大黄强.结论 肝宁颗粒组方合理,利胆抗炎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吴茱萸汤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不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吴茱萸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并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考察。结果: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质量浓度之和分别为47.32,13.49,12.60 mg·L~(-1),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中二者的质量浓度之和分别为传统汤剂的3.76,1.07倍;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质量浓度之和分别为335.23,345.28,307.39 mg·L~(-1)。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中二者的质量浓度之和分别为传统汤剂的1.09,1.12倍。结论:比较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时,颗粒剂与传统汤剂相差较大,而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基本一致;比较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时,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大黄饮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大黄生、熟、炭等3种常用饮片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比较研究,揭示饮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及多种柱色谱分离技术,对掌叶大黄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大黄3种饮片进行HPLC指纹图谱定性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并以空白饮片为载体的组分填充模拟炮制方法,进行大黄饮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的验证。结果:从掌叶大黄共分离鉴定34个化合物,其中4个为新化合物。2个检测波长HPLC指纹图谱及17个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比较结果证实,熟大黄、大黄炭与生大黄相比变化显著,泻下作用代表成分蒽醌苷总量分别降低了55%和95%,相反,蒽醌苷元总量分别增加了75%和46%。另外,熟大黄和大黄炭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显著增加,分别为生大黄2.4倍和1.3倍。泻下和解热药理实验结果显示生大黄作用最强,而熟大黄和大黄炭基本无泻下作用。结论:通过大黄饮片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的分析,结合饮片主要药理作用的比较,证实基于传统药性理论的苦寒药性是按照生大黄、熟大黄、大黄炭的顺序逐步减弱,基于现代药效学研究的泻下作用强度也按同样的顺序逐步降低。其变化规律与其缩合鞣质、蒽醌苷、苯丁酮苷类化合物含量的递减,没食子酸、蒽醌苷元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紧密相关,基本揭示了其药性变化与化学成分变化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扶正抑瘤方汤剂与配方颗粒剂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配方颗粒剂提供依据。方法:给予小鼠灌胃扶正抑瘤方汤剂和配方颗粒剂,10天后进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测定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结果: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作用强度汤剂组和配方颗粒剂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汤剂组与配方颗粒剂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扶正抑瘤方配方颗粒剂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与汤剂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总结了过去20年来中药配方颗粒在化学成分分析、临床、药理药效、质量控制及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着重综述了业内较为关注的单煎与合煎的等效性和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等效性研究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色谱分析已成为配方颗粒的常用质控方法,动态提取、浓缩新工艺、冷冻干燥、一步制粒等新技术新工艺已用于配方颗粒生产;单煎与合煎的等效性还需要更多设计科学的系统深入研究,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需要反映其整体质量,质量控制方法的科学选择是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的关键,为确保配方颗粒质量稳定有效需要建立基于全成分分析的质量控制方法,正确计算浓缩比,配方颗粒生产工艺应该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18.
葛根芩连配方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配方颗粒提取的优化工艺。方法:分别以葛根、黄芩及黄连的有效成分葛根素、黄芩苷及盐酸小檗碱为指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葛根芩连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葛根芩连配方颗粒的最佳工艺为:葛根、黄芩和甘草3药合煎,黄连单煎;葛根、黄芩和甘草3药合煎的提取工艺为加水量第1煎10倍,第2煎8倍;提取1.5 h;提取2次。黄连单煎的提取工艺为加水量第1煎12倍,第2煎10倍;提取1.5 h;提取2次。结论:葛根、黄芩和甘草3药合煎,黄连单煎后各成分的提取率较高,保证了葛根芩连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进行药效学比较,为黄连解毒汤配方颗粒汤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新鲜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和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三个方面的影响,考察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药效的差异。结果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均能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新鲜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且两种汤剂等剂量间的抗炎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剂量组的传统饮片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对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均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其中,两者的中、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5),且等剂量的配方颗粒组优于传统饮片组(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配方颗粒汤剂药效相似或优于传统饮片汤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在中药复方中应用的可行性,本研究选取补血名方"四物汤"为实验对象,对该方的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进行中药指纹图谱的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色谱柱为C18(Diamonsil 250 mm×4.6 mm,5 μL);流动相中,流动相组分A为水,B为甲醇,C为0.05%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