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62例慢性胃炎胃黏膜病变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的胃黏膜病变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临床观察慢性胃炎病情变化、判断疗效以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慢性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西医发病机制等理论,通过对262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镜下胃黏膜改变和病理组织学改变的观察,比较不同证型之间各种胃黏膜病变的构成比和发生率。结果肝胃气滞证和脾胃虚寒证占慢性胃炎的大部分(66.8%);肝胃气滞证和胃热炽盛证以浅表性胃炎为主(P<0.01),脾胃虚寒证和胃阴亏虚证以萎缩性胃炎为主(P<0.01)。伴有肠上皮化生的胃炎多见于胃阴亏虚证(P<0.01),出现胆汁反流的胃炎中绝大部分见于肝胃气滞证(P<0.0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在各证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胃炎的不同证型与胃黏膜病变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参考辨证分型评估胃黏膜病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主要涵盖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部位4个方面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痰浊血瘀证型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更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严重,但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部位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尚不明确。目前研究尚存在中医证型诊断标准不统一、样本量不足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与拓展。参考文献41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隆起糜烂型胃炎(VG)的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研究中医分型与胃小凹形态、胃小凹形态与病变黏膜病理组织学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入选患者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和Hp检测、中医辨证分型,在放大电子内镜下予蒸馏水及二甲基硅油稀释液充分冲洗后,用0.2%靛胭脂喷洒染色进行病变黏膜及周围胃小凹形态学观察分类,并选择病变黏膜区域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Hp阳性的VG患者的中医证型多见于肝胃气滞型及湿热内蕴型,高于其他证型(P<0.05)。列联表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300例VG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胃小凹形态改变有正相关关系(r=0.649,P<0.01)。湿热内蕴型VG患者病变胃小凹形态多见于C型、D型,共占76.33%。同时,胃小凹形态与病理组织学的等级相关结果亦显示有正相关关系(r=0.798,P<0.01)。结论:Hp感染的VG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临床多见肝胃气滞型和湿热内蕴型。放大内镜下靛胭脂喷洒染色技术对VG患者病变胃黏膜癌变有早期诊断价值,与病理组织学比较,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可行性,对胃癌的一级预防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及其分类症状分布规律。方法: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组各20例,观察中医证候和症状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为由高到低依次为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阴虚燥热型,不同证候的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不相同。结论: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的发生以阴阳两虚型最多,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有特点,总的来说大多以体重变化、腰膝酸软、肢体困重为主要共同症状。  相似文献   

5.
通过检索、归纳、总结近10年有关文献,从中医证型的胃镜像,胃黏膜慢性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胃黏膜病理演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Hp感染与中医证型的关系4个方面对胃病胃镜像、胃黏膜病理改变及Hp感染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冠脉病变程度分别用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表达,中医证型分为痰浊偏寒、痰浊偏热、血瘀、气滞、寒凝、气虚、阳虚、阴虚、阳脱;使用SPSS15.0统计学分析软件,以9个中医证候为自变量,以Gensini积分、冠脉病变支数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阳脱证、血瘀证、寒凝证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气虚证、血瘀证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结论阳脱证、气虚证、血瘀证、寒凝证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若患者出现阳脱证、气虚证、血瘀证、寒凝证,则病情危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属于脾虚证有无相关性。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确诊为神经病变的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原则,结合患者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四诊资料分为两组,脾虚型组与非脾虚型组,两组均安排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其中检出下肢神经进行比较(包括腓总神经、胫神经和腓肠神经)。结果: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脾虚证有一定相关性,脾虚证患者神经病变较重,其中胫神经最能反映脾虚证患者神经病变程度,与非脾虚证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T2DM PVD)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总结、归纳,寻找其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2型糖尿病住院病例资料,以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结果作为标准进行分级,分为轻、中、重度病变,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通过统计分析,总结T2DM PVD病情分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与结论:T2DM PVD患者中医辨证单证出现频率最高的证型是阴虚、气虚、血瘀证。临床中单证少见,组合证多见。气阴两虚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最常见的主证,而血瘀证是最常见的兼证,贯穿疾病的始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病变支数的关系,验证证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寻找辨证客观化指标,为中医药干预不稳定心绞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45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中医分型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中医证型、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心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多以单支、双支病变为主,痰浊壅塞型多见3支以上病变。各证型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痰浊壅塞型病变积分最高。结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不同,痰浊壅塞型是胸痹心痛的危险证型。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乐红  杨玉青 《山西中医》2011,27(12):21-22
目的:通过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中医证候特点,探讨DR发生的主要病理因素,以及与脏腑病变的内在关系,为DR的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客观依据。方法:对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115例患者进行脏腑辨证分型,同时进行眼部检查,确定其是否存在DR及病变程度,进而分析DR患者的中医证候规律。结果:DR患者的脾肾阳虚证型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脾肾阳虚证者与DR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与颅脑CT灌注成像(CTP)参数和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颅CT检查。分析126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病变部位、病灶大小及CTP参数;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跟踪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CTP参数。结果:126例患者中气虚血瘀证33例,风痰瘀阻证51例,风火上扰证42例,三种证候分型患者的脑梗死病变部位及病灶大小比较差异明显(P<0.05),其中风痰瘀阻证患者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前循环皮质(23.53%)及基底节(45.10%),以中小面积脑梗死(70.59%)为主,而气虚血瘀证及风火上扰证患者的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后循环(48.48%、57.14%),病灶大小主要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84.85%、76.19%)。三种证候分型患者的CTP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痰瘀阻证的rCBF、rCBV值低于气虚血瘀证及风火上扰证(P<0.05),rMT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MDR-PTB)中医证型与痰结核分枝杆菌、肺部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13家医院的373例MDR-PTB患者,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法揭示MDR-PTB的中医证型分布,探讨不同证型与痰结核菌阳性程度、肺部病变范围之间的关系。结果 MDR-PTB主要分为肺气亏虚、肺肾气阴两虚、阴虚火旺、肺脾气虚4型。阴虚火旺、肺脾气虚、肺肾气阴两虚型痰涂阳性程度均较肺气亏虚型明显(P〈0.05,P〈0.01),阴虚火旺型痰涂阳性程度较肺肾气阴两虚、肺脾气虚型均明显(P〈0.05)。肺肾气阴两虚、阴虚火旺、肺脾气虚型肺部病变范围均较肺气亏虚型明显(P〈0.05或P〈0.01),肺肾气阴两虚型肺部病变范围较肺脾气虚、阴虚火旺型明显(P〈0.05,P〈0.01)。结论 MDR-PTB患者肺部病灶范围愈大,涉及脏腑越多,证型越复杂。  相似文献   

13.
李芳  洪郁芝  魏燕 《新中医》2014,46(5):154-155
目的:分析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根据课题组统一制定的调查表,对符合课题组规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的76例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调查,采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中医四诊信息,对中医证型的分布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气阴两虚证25例(32.9%),血瘀阻络证15例(19.7%),湿热困脾证12例(15.8%),肝肾阴虚证7例(9.2%),阴虚热盛证6例(7.9%),脾虚气滞证4例(5.3%),阴阳两虚,血瘀内停证4例(5.3%),肾气虚证2例(2.6%),肾阳虚证1例(1.3%),提示本病是本虚标实,本虚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多以血瘀、湿热为主。76例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患者中,有5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其中医证型仍是以气阴两虚为主,血瘀阻络,湿热困脾,肝肾阴虚及阴虚热盛为其次;10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主要以气阴两虚、肝肾阴虚为主,其次脾虚气滞证;4例早期糖尿病神经病变、4例糖尿病肾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二种其他微血管病变,多有中医证型复杂,多个证型重叠。结论: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本虚标实为核心,以气阴两虚为本,血瘀、湿热、阴虚热盛为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与中医不同证型之间的关系,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入选187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辨证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痰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4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观察下肢动脉管径和内膜变化,并对相应的中医证型超声声像图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在分型研究中,肝肾阴虚型病程最长,年龄最高,血管病变程度及血管狭窄程度变化最为明显,与其他证型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痰瘀阻络型在血管病变程度及狭窄程度方面仅次于肝肾阴虚型。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不同证型与下肢动脉彩超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肝肾阴虚型、痰瘀阻络型在下肢动脉管径和内膜变化上最为严重,与糖尿病中医证型进展过程相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富士能智能染色内镜(FICE)技术在胃黏膜平坦型病变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内镜检查前常规服用黏液消泡剂,先胃镜白光照明下观察,再使用FICE技术观察,并在异常黏膜处取4~6块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80例患者使用FICE技术观察,经病理诊断为胃癌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肠上皮化生32例、腺体萎缩32例、非萎缩性胃炎10例;内镜FICE技术染色发现目标外病灶8例共10处,表现为黏膜表面粗糙,轻度凹陷,色泽不均,最大直径为20 mm,经病理诊断胃癌1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腺体萎缩3例,非萎缩性胃炎2例;FICE技术染色黏膜下不同血管形态组织病理类型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FICE技术可提高胃平坦型病变患者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率,利于靶向活检,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刘求红  余杨桂 《中医药学刊》2004,22(12):2224-2226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ln,FFA)表现。建立早期DR的FFA亚分型,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其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例早期DR进行FFA检查.按其分布的主要部位划分为中央型、中周型、混合型;将病例进行中医分型。研究FFA亚分型与病程进展、视力预后、误诊漏诊率及中医证型间的关系。结果:早期DR的FFA亚分型中以混合型为多占61.9%。中周型的漏诊、误诊率最高;中央型的视力较差且病程进展快,且多为中医的阴阳两虚证。结论:中央型患者多属中医的阴阳两虚证。  相似文献   

17.
从病因、病理基础、病变部位脏腑、治疗特色,总结方家选教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各证型病机的认识及中医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病理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315例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通过观察、比较不同中医分型患者的胃黏膜病理表现,中医分型与胃黏膜病理表现的关系。结果: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最多见,其次依次为脾胃虚寒型、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胃阴不足型,频率最低的为胃络瘀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病理在不同中医证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病理表现与中医分型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许鑫童  郭洁  宋殿荣  赵琳  陈秀杰  鲁娣 《天津中医药》2023,40(10):1248-1252
[目的] 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为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中医治疗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纳入2020年9月—2022年8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存在HR-HPV感染并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943例,收集中医四诊信息,根据阴道镜后病理结果分为HPV感染组、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LSIL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HSIL组),分析比较各组中医证候特征。[结果] 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主要病位占比为胞宫(76.78%),其次为肝(75.19%)、肾(42.52%)、脾(25.45%);主要病性因素为湿(72.85%),其次为气滞(69.46%)、阴虚(65.32%)、血瘀(59.60%)、阳虚(52.92%)等。聚类分析结果:HPV感染组中医证型为湿滞胞宫证、肝郁气滞证、阴虚火旺证、肾阳气虚证、心脾两虚证;LSIL组为胞宫湿热证、肝郁气滞证、肾阳气虚证;HSIL组为湿热下注证、肝郁气滞证、脾肾两虚证。[结论] 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多系湿邪为患,可参照带下病论治。本病核心病位在胞宫,合并肝脾肾多脏腑为病,病性因素以湿邪为主,呈现虚实错杂,正虚邪实的病理特点,情志为病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归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中医证型,探讨中医证型与其病变程度的对应关系。方法收集192例DPN患者,通过检索文献,初步拟定46个中医症状和体征,进行量化赋值。采用R型聚类、简单对应分析进行统计学推断。结果在聚类图的适当位置截取,46个中医症状聚为5个基本证型: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瘀血痹阻证和痰湿阻络证。对应分析显示,中医证型与病变程度分级相关联(χ2=30.752,P<0.01),气虚证与DPN的Ⅰ级(无症状的DPN)最近,阴虚证与Ⅱ级(有症状的DPN)最近,阳虚证与Ⅲ级(功能受累的DPN)最近。瘀血痹阻证和痰湿阻络证在二维投影图的中间,与DPN病变程度某个分级的关系均不十分明确。结论气虚、阴虚、阳虚、瘀血痹阻和痰湿阻络是DPN的中医基本证型。随着DPN病变程度的进展,中医证型也发生由气虚、阴虚到阳虚的转化,而瘀血、痰湿贯穿于疾病的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