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茱萸汤治厥阴头痛试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 378条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 ,吴茱萸汤主之。”系胃中寒饮上犯足厥阴经脉所致 ,故习称吴茱萸汤治厥阴头痛。因其疗效显著而千古一辞 ,无可非议。然而胃中寒饮为何上犯厥阴 ,机理何在 ?笔者曾用本方治愈多例典型的厥阴头痛 ,似有所悟 ,试析于下 ,以就教于同道。1 胃病及肝 ,土反侮木肝属木 ,胃属土。木克土 ,即脾胃 (土 )在肝 (木 )的制约调节下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在病理状态下 ,若肝气过盛 ,则肝气横逆 ,即可影响脾胃 ,称“木旺克土”,即“乘其所胜”,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之证 ,属肝病及脾 ,所…  相似文献   

2.
久泻必调肝     
久泻,乃泄泻之日久者,习称慢性泄泻。久泻以病程长,难痊愈,易复发为特点。其病因病机较复杂。《景岳全书·泄泻》篇指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提纲挈领说明:脾胃在泄泻中的地位,即泄泻以脾失健运为关键。久泻虽然其本在脾,但不可疏忽调肝在久泻中的作用,治疗久泻必调肝。《素问·五运行大论》指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肝与脾之间为所胜所不胜的关系,肝木所胜者脾土,脾土所不胜者为肝木。正常情况下,肝木制约脾土,才能维持正常协调下的变化与发展。肝的疏泄功能,可以疏泄脾…  相似文献   

3.
<正> 肝主疏泄,助脾胃纳运、升降,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正如《血证论》所说:“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然而导致这种脏腑之间正常生理功能的破坏,多因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横逆,遂致犯胃、乘脾、犯扰脾胃。有人囿于脾胃互为表里,肝气犯胃,胃病脾亦病,治胃亦即治脾,笼而统之,混为一谈。从临床实际来看,非皆如此。笔者认为探析肝气犯胃、肝气犯脾、肝气犯扰脾胃三者之间在病因病机、犯扰脏腑、证候特点及治疗上的异同,对于析疑解惑,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中医认为FD病位在胃,涉及肝脾,主要病机是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中焦气机不利[1]。胃土壅滞,气机升降失调,反克其所不胜,则易影响肝木的疏泄功能。肝木疏泄功能失调,克犯脾土,则导致脾胃功能的失常;脾胃虚弱,肝木乘虚克伐,使虚者更虚,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述"肝木肆横,胃土必伤;胃土久伤,肝木愈横";肝与脾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肝病可以传脾犯胃,脾胃病亦可累及肝,故  相似文献   

5.
答:兹将治肝护脾之粗浅认识和体会,试述于下,供同道参考。1 肝与脾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关系肝与脾之间,属于相克关系。肝木克土,乃克中有用,具有相辅相成之意,构成肝与脾在生理功能上之协调关系。脾为中土,能生万物而属阴,其体淖泽,其性板滞,滞则易郁,必藉肝木之条达活泼、升散疏泄之性,方不致脾气阴凝板滞,而使纳食得以正常运化,升降之机,方能正常发挥。但是,脾土又能滋养肝木。人体饮食入胃后,由脾气将水谷精微“散精于肝”,滋充其体,刚柔相济,肝用不亢,而完成其生理功能。肝与脾在病理方面,主要是指木气克土太过而言,即木乘土也。木气亢盛,疏泄太过,则可乘土,可见肝气横逆、犯胃、乘脾等病理现象;若木之不及,失于疏泄、条达,亦可影响脾胃而发病,如肝气郁结,疏泄无能,可见闷闷不乐,意志消沉,脘胁痞满不舒,纳呆食滞等木不疏土的表现。可见肝气、肝郁,均可致肝病及脾之证。此其一。其二,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阴者,阴血也,由脾胃生化而成;阳者,肝气、肝阳也,由肝失疏泄,或阴虚阳亢所现。说明肝木必赖脾土以滋养,脾土亦赖肝气  相似文献   

6.
肝气犯肺所致咳嗽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属金,肝属木,生理情况下金克木,肺气肃降可以防止肝气过度亢盛,使人体气机升降协调,脏腑功能正常.病理情况下,可因木反侮金,出现木火刑金,肝气犯肺的病证.金虚木侮,病变重心在于肺金不足,木气相对亢盛,临床可见燥邪犯肺,木火刑金,痰饮内停,肝气犯肺,肺阴不足,肝火刑肺的证候.肝旺侮肺,病变重心为肝气亢盛,反侮肺金,临床可见少阳失和,肝旺侮肺,肝经火旺,木火刑金的证候.  相似文献   

7.
王红霞 《中医研究》1999,12(6):52-52
吞酸即泛吐酸水,此证据笔者临床所见,属寒热者有之,属阴虚者亦屡见不鲜,且缠绵难愈。其脉象虽寓郁而化热,然其病因未必属寒,其病理实乃阴虚津亏、肝胃郁热所致。阴虚津亏、肝胃郁热何以致酸?因胃为阳土,易为热化,若胃阴亏虚,胃阳无所归附,则消灼水谷而为酸。且肝与胃,虽为相克之脏,实乃“木赖土培,土赖木疏,”是以胃阴亏虚、中焦失运则肝血失养,其气横逆,此即土不培木;若肝阴亏虚,其气郁滞,中焦失疏,则表现为木不疏上。盖厥阴之肝,乃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是以为病多郁,郁而化热则伤阴气逆,克犯脾胃,克…  相似文献   

8.
胃脘痛古人称为心痛,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多由忧思郁怒,肝气横逆犯胃,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所致。笔者禀承师训,结合临床,自拟娑罗饮治疗,应用20余年,疗效满意,现介绍于下。1立方依据胃脘痛的病位虽然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脾胃为仓凛之官,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所以往往脾胃同病。肝属木,其体阴而其用阳,喜条达而主疏泄,而疏泄之正常,又有赖于脾胃气机升降。若肝气横逆,木旺乘上;或中土滞,肝失条达;或肝火亢盛,灼伤胃阴;或肝血瘀阻,胃失滋养;可见胃病多与肝…  相似文献   

9.
<正> 疏木与泄木不同,培土与和胃亦不同。肝胆均属木,肝脏为阴,胆府为阳。木主疏泄,喜条达,恶郁抑。木气郁抑,则乘脾侮胃,冲心犯肺,疏泄失常。王旭高治肝法中的“疏木扶土”,主要是指肝脾不和的病变。其病机是肝旺乘脾,肝旺脾虚(这个肝旺是脾虚所引起的)。症见胁腹或痛或胀,气下坠欲便,或腹胀便溏等。这是肝气逆满,中气下陷,即《金匮》所说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证候。王旭高以六君  相似文献   

10.
“疏肝达脾”对糖尿病治疗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疏泄”是“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具有疏畅气血,调节情志,控制胆汁分泌与排泄,协调脾胃消化吸收和能量代谢等作用。“肝木达脾土”集中反映了肝的疏泄作用对脾的影响,肝脾协调共同维持脾胃消化吸收和能量代谢功能的正常。若肝疏泄不及,就会出现“木不疏土”的肝气郁结证;若肝疏泄太过,就会出现“木旺克土”的肝气横逆证。故临床治疗必须注重肝脾同调,“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疏肝达脾”等等。这一理论对于糖尿病的辨证论治很有指导意义。 一般认为,糖尿病的病位主要在肺、胃、肾,主要病理变化是阴虚燥热。然而,中焦脾虚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脾病者,身重善饥”(《素问·脏气法时论》),“脾脆,善病消瘅”(《灵枢·本脏篇 》)。近年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  相似文献   

11.
总结戴永生教授运用中医五行辨证治疗肝木乘土之脾胃病的临床经验,认为治肝病传脾之病,在临床辨治中细分阴木、阳木,阴土、阳土,临床辨证论治中要加以注意区分,肝气乘脾之脘腹胀痛证,病机有脾土先虚,肝木不舒,横逆犯脾,脾土失运者,治法要采用培土泄木,方可用六君子汤加白芍、木香。肝气乘胃之呕酸证,病机为肝气乘胃,胃失和降,携肝胃病化之酸上升,五行治法多用泄木和土法(泻肝和胃法),方用左金丸加陈皮、半夏清肝泄火,降逆止呕和肝胃。后期有患者汤剂难下者,改用丸药内服缓图并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12.
反流性食管炎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属于中医学“吐酸”范畴,受“诸呕吐酸,皆属于热”影响,多认为本病病机为肝火犯胃,胃失和降。然此病病机多端,病性复杂,不仅与肝相关,而且和胆、三焦密切相关,胆与三焦同属少阳,而肝属厥阴,故从厥阴少阳论治反流性食管炎更为恰当。本文详细阐明了厥阴与少阳的生理功能,即推动、疏利全身气机,特别是中焦脾胃气机,同时深入挖掘本病发生病机,总结出厥阴风木冲逆、少阳枢机不利是“吐酸”常见病机,采用疏解少阳、清化湿热、平调寒热、健脾疏肝四个常用治法,从而达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目的,为临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胃脘痛乃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胃脘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肝气犯胃、肝病及脾、脾虚肝乘是其重要的病因病机,肝木与脾土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故“木土并治”应始终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4.
多娜 《天津中医药》2011,28(6):445-446
1 胃失和降为发病基础王长洪主任认为食管为胃之系,为胃气所主,通过其蠕动功能将食物推进胃中,传化物而不藏,与胃同属六腑的范畴.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食管乃胃之门户,胃土受病,食管亦受影响.反流的形成,首先责之于胃的通降功能失调,气机逆乱,反顺为逆,胃气上逆,《临证指南医案》中述:"胃宜降则和……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脾胃同居中焦,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升降失调,清者不升,浊者不降,清浊相干,形成反流.《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吐酸》中说:"酸者,肝木之味也……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若平素性情急躁或抑郁,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机不畅,横逆犯胃,胃浊上逆,亦成反流.肝升肺降可促进脾运胃纳,使胃的功能得到正常发挥,肝气不升,肺失肃降,也会影响脾升胃降功能,致痰气阻隔,上逆于咽,发为本病.  相似文献   

15.
肝胃同病乃肝胃气火郁积,阴阳不并,或升降失调,气机逆乱所致,其临床表现为胃痛、胀、呕、呃、吞酸、吐血、便血、便闭、泄泻,与头晕头痛、口苦、胁肋胀、刺痛等症并见,甚则出现上热下寒、上盛下虚之证。 根据肝胃同病的病机和症状特点,临证以“ 厥阴肝木-阳明胃土” 复合脏腑模型为基, “ 肝木升阳,胃土通降,阴阳合一” 为径,予叶天士“ 泄厥阴,通阳明” 之法以消厥阴气火之郁、御阳明肝气之逆,并合辛润通络法以理血络之变,验之临床,每每获效。 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6.
张锡纯 (186 0~ 1933) ,号寿甫 ,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论及治肝之法 ,颇为独到 ,笔者就此归纳如下 :1 培土宁肝法适用于肝气不舒、肝郁脾弱、木郁克土 ,致脾胃之气不能升降、胸中满闷、饮食减少、常常短气等。张氏认为《内经》论厥阴治法中 ,有“调其中气 ,使之和平”之语。“调其中气” ,即为升脾降胃 ;“使之和平” ,即升脾降胃 ,而肝气自和平。《金匮要略》中“见肝之病 ,当先实脾”之义有二 :一是“肝病当传脾 ,实之所以防其相传” ;二是“实脾 ,即所以理肝也。”因此 ,张氏认为“欲治肝者 ,原当升脾降胃 ,培养…  相似文献   

17.
邓红 《陕西中医》2000,21(6):265-266
<正> 肝胃不和是指肝木犯胃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胃脘痛为主要表现,其中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胃、十二指肠、肝、胆囊、胰腺、脾等脏器的疾病。临床多只着眼于柴胡疏肝散之类证,殊不知其证有虚有实,证型非一。王多让主任医师从医40年,其学验具丰,以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此类疾病有其独特经验。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兹将其整理介绍如下: 肝为风木之脏,又为将军之官,其性急而多动,因此肝病必犯脾胃。同时脾胃属土,脾胃之虚又必招致肝木来犯,使脾胃更虚。故吾师认为肝木犯胃之胃脘痛非一证也。  相似文献   

18.
吴寿善教授,一生精读歧黄之书,博采诸家,医理精湛,将祖国医学与现代科技相互渗透,师古而不泥古,创新不失法度。擅治内科杂病,尤对乙肝辨证论治有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匪浅,现将吴师治疗乙肝用药经验整理成文,谬漏之处,望高识之士斧正。1见肝之病,顾护脾胃肝胆与脾胃同居中焦,且脾胃的运化有赖肝之疏泄、胆汁分泌和排泄的正常。故肝胆有病最易传脾伤胃。若木郁犯脾,脾失升清则泄泻,浊气不降则腹胀;若肝旺脾虚运化失职则纳少,便溏,神疲乏力;若肝气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或嗳气等。吴师推崇医圣张仲景…  相似文献   

19.
1 重视脏腑相关,辨证施治首先抓主要矛盾 治疗脾胃疾病,首先应该搞清脾胃发病原因,抓住主要矛盾,然后针对主要矛盾立法施治。譬如,临床常见肝脾两经症状同时发生,则应区别木盛乘土、还是土虚木贼。又如,脾胃疾病常见的“泄泻”。如果泄泻发作常与神志因素有关,每因愤怒,情绪激动,即发生腹痛泄泻。兼见胸胁痞满,嗳气食少,腹鸣攻痛,痛随泻减,矢气频作,舌苔白腻,脉细弦者为木盛乘土,主要矛盾是肝气横逆、克伐脾土。若临床泄泻兼见腹痛腹胀,纳食脘痞,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舌谈苔白,脉虚级微弦者为脾胃虚寒、肝气相乘。一为肝盛、一为脾虚,一实一虚,本质不同,治疗自然各不相同。肝强侮脾,刘草窗的痛泻要方针对的就是这种病机。吴鹤皋云:“痛泻不止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常见的反酸、烧心、嗳气等反流性食管炎症状与厥阴经关系密切。厥阴肝木为五运之初运,而风木为运气之初始状态,阳气生发转出于阴精,体现了厥阴为枢的特性,而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运化之枢纽。临床常见的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病机大多是以种种原因造成的胃失和降、肝失疏泄,如若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肝气升发不及或太过,均会出现气机运化失常的病理改变,继而发生各种疾病,此与厥阴枢转之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妙,厥阴转阳出阴、相火温煦的功能对脾胃阳气起到了支持的作用。本文基于《伤寒论》厥阴病篇,探析厥阴经与反流性食管炎之间的关系及其证治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