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变应性鼻炎小鼠为模型,采用均匀设计法,探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组方合理性及配比剂量。结果各药物在鼻敏康组方中的重要性地位依次为:附子〉黄芪〉防风〉麻黄〉细辛〉白术;附子、黄芪、防风、细辛的用量与疗效呈正相关,即用量较大时疗效较好;麻黄、白术的用量与疗效呈负相关,即用量较少时疗效较好;麻黄与细辛、黄芪与附子间的交互作用呈正相关;麻黄与黄芪、黄芪与白术间的交互作用呈负相关,组方时应适当增加或减少相关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2.
Liang SY  Tan XM  Chen FL  Luo JB 《中药材》2011,34(6):896-901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组方药材组成复方前后挥发油成分和比例的变化。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麻黄附子细辛汤及其组方药材麻黄、附子、细辛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麻黄附子细辛汤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4个成分,其化学信号主要来源于麻黄和细辛;麻黄、附子、细辛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68、8、39个成分;麻黄附子细辛汤挥发油中成分与单味药材挥发油中成分的种类与比例有较大差异。结论:在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组成复方的汤剂中,不仅存在挥发性成分量的变化,还存在一系列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导致质的变化,由此可能导致了疗效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100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笔者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 ,采用温阳解表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 10 0例 ,取得较好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0 0例中 ,男 4 1例 ,女 5 9例 ;年龄 :<2 5岁 5例 ,2 5~ 30岁 35例 ,31~ 35岁 2 4例 ,>35岁 36例 ;病程<10年 16例 ,10~ 2 0年 6 7例 ,>2 0年 17例。本组病例均经鼻科确诊。2 治疗方法麻黄附子细辛汤组成 :麻黄 6g ,细辛 6g ,附子 6g ,蝉蜕 6g ,荆芥 9g ,乌梅 9g。若兼气短、音低、自汗、面色白等证属肺虚者则加防风、白术、黄芪、苍耳子等。临床时应注意苍耳子有小毒 ,最好不要久用。若兼脾虚纳呆、腹胀、便溏…  相似文献   

4.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出自<伤寒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后发热,脉沉者,麻附子细辛汤主之.其组方为:麻黄、细辛、附子.药理研究表明[1]本方具有:①中枢兴奋作用;②镇咳作用;③发汗作用;④交感神经兴奋作用;⑤抗炎作用;⑥利胆作用;⑦抗变态反应作用及支气管扩张作用.  相似文献   

5.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顽固性重症肌无力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顽固性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Ⅰ型、ⅡA型顽固性重症肌无力患者采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愈19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顽固性重症肌无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血管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2例的血管性低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8例口服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对照组64例静滴生脉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后2h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血管性低血压疗效显著,且优于生脉注射液.  相似文献   

7.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强 《中医药导报》2004,10(6):29-30
目的 :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 ,治疗组 6 0例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 ,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对症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本方药物组成极其简单,仅有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如果辨证准确往往立竿见影,临床疗效显著且应用极为广泛,不仅仅局限于少阴病的证治.  相似文献   

9.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伤寒论》的经典名方,由麻黄、细辛、附子组成。该方配伍严谨、用量精当,主治少阴兼表证(即肾阳虚外感证),是助阳解表的代表方剂,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通过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理论基础,探讨其温肾助阳、解表散寒的主要功用特点,从而论证了其重点在于"温散宣通"。基于对麻黄、细辛、附子三味药物进行的文献研究,分析其在治疗癥瘕积聚方面的作用,阐述了肺癌寒凝痰聚、阳虚为本的发病机制;最后结合王中奇老师临床治疗肺癌的验案,拓展经方的运用思路和范围,说明麻黄附子细辛汤温散宣通治疗肺癌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麻黄附子细辛汤来源于张仲景《伤寒论》,文中第301条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方中由麻黄、细辛、炮附子三味药组成,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里助阳,细辛温化寒饮,既助麻黄解表,又配合附子逐里之寒饮。本方具有助阳解表、温里寒饮之功效,组方严谨,众多医家对此各有所见,颇多发挥。笔者临证用于治疗各种杂症,每能应手取效,兹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1.
防风正丁醇萃取物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防风正丁醇萃取物5.6g/(kg·d)连续给大鼠im10d,可使大鼠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血球压积及全血还原粘度均明显降低;对血沉、血沉方程K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1min解聚率无明显影响。提示防风正丁醇萃取物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第4代航天诱变防风药材及地面组防风药材作对比分析,以期为更全面了解第4代航天诱变防风品质的变化和深入研究积累资料。方法性状鉴别、粉末显微组织鉴别。结果与地面组防风相比,太空组防风根部明显增粗,气稍浓,表面颜色变深,横截面芯部颜色浅黄,微白,油管中条块状分泌物明显减少,韧皮薄壁细胞壁变薄。结论航天诱变有利于选育出长势良好、根部主干明显增粗的、显微组织有一定变化的、活性成分提高的防风新品种,航天诱变育种是中药材种质资源创新的快捷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防风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泽庆  田应娟  张静 《中药材》2008,31(2):268-272
目的研究防风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防风多糖,利用CTAB沉淀法对防风多糖进行分离,得到酸性防风多糖(A-SPS)和中性防风多糖(N-SPS).在体外化学模拟条件下,研究不同防风多糖的总还原能力以及对超氧阴离子(O-2 ·)、羟基自由基(·OH)、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和对Fe2-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防风多糖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其中对·OH和DPPH·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在几种防风多糖中,以A-SPS的效果较好,当实验浓度为8 mg/ml时,对·OH和DPPH·的清除率均接近于70%.结论A-SPS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是防风多糖的主要活性组分,可作为潜在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中.  相似文献   

14.
ZTC1+1澄清剂法与水醇法制备荆防口服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贺蕊  刘葆琴  钟红玲  陈雨安 《中草药》1998,29(11):734-735
采用澄清剂法及水醇法制备荆防口服液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口服液色泽、澄明度及质量均符合该产品的标准;澄清剂法与水醇法相比,具有沉淀速度快、工艺流程短、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防风灵——防风中1个新的香豆素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博  杨鑫宝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1):1418-1420
目的:对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未抽花茎的干燥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IR,UV,MS和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防风甲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紫花前胡苷元(1)和8-[4-(β-D-glucopyranosyloxy)-3-methyl-2-buten-1-yl]oxy-5-methoxy-6,7-furanocoumarin(2)。结论: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防风灵(sapodivarin)。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火疗彝方搽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五加皮、防风、木瓜、桑白皮、接骨木进行鉴别,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升麻素苷的含量.结果:火疗彝方搽剂中五加皮、防风、木瓜、桑白皮、接骨木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含量测定升麻素苷浓度在0.0011~0.702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  相似文献   

17.
防风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了防风、关防风、西防风、17防风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鉴定。通过HPMSD化学工作站检索NIST02.L标准质谱图库鉴定,并结合有关文献人工图谱解析,鉴定出防风中52个、关防风53个、西防风48个化合物、口防风49个化合物,除去共有峰外,总共鉴定出69个化合物,主要为萜类化合物、链状脂肪族化合物(烷烃、醇、醛、羧酸)。通过其相对百分含量的比较,发现这四种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有很大差别:镰叶芹醇(Falcarinol)在防风挥发油中高达19.367%,在关防风和17防风挥发油中相对百分含量分别28.923%和46.117%,在西防风挥发油中相对百分含量仅为6.381%。其他的化合物在这四种药材的挥发油中相对百分含量也各不相同。本文所建立方法可揭示防风、关防风、口防风、西防风挥发油有效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的差别,对防风的质量控制、药理研究及开发该药用植物资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中药附子、人参、黄芪、干姜干预阿霉素(ADR)心脏毒性损伤模型大鼠的效应机制,分析附子与人参、黄芪、干姜的交互关系。方法:将72 只大鼠随机分为9 组,每组8 只。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按2.5 mg·kg-1 体重剂量腹腔注射阿霉素,每周1 次,连续4 周,累计10 mg·kg-1。附子、干姜组按1.75 g·kg-1,人参、黄芪组按0.875 g·kg-1,参附、芪附组按2.625 g·kg-1,姜附组按3.5 g·kg-1 体重剂量灌胃水煎液,每日1 次,连续4 周。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钙蛋白(CTn)、细胞色素C(CytC),心肌线粒体Bax、Bcl2、Caspase-3、Caspase-9 等指标,关联密切指标计算综合评分,对各项指标及综合指标进行药物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及药物间交互作用分析的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子、人参、黄芪、干姜对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影响,附子与人参、黄芪、干姜的交互作用(除Bax 外)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附子、人参、黄芪、干姜对ADR 模型大鼠心脏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附子与人参、黄芪、干姜配伍均能提升单一用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防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风药用历史悠久,是我国常用传统中药材之一。防风中化学成分主要为色原酮、挥发油、香豆素等活性成分,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药理活性。对近年来国内外防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对未来研究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中药防风的深度开发和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多倍体防风的质量和产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防风多倍体新种对于防风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2年生防风的二倍体、多倍体新种作为采集样本,以其中含有的四种色原酮含量作为指数,用HPLC法进行测定。结果1年生多倍体防风四种色原酮含量低于二倍体防风16.5~24.0%,而2年生色原酮含量略高于1年生,并且产量高于二倍体18.1%。结论防风的多倍体新种能够提高防风的产量和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