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着汤又名甘姜苓术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原文云:"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相似文献   

2.
甘姜苓术汤出自《金匮要略》,用治“肾着”.书云:“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腹重如带五千钱”,提示寒湿之邪仅仅着于肾之外府,尚未波及里脏,故其施治不必温肾,只需除寒燥湿宜甘姜苓术汤,其病可愈.笔者重温仲师明训,常用此方治疗沉寒湿冷诸疾,莫不随于奏功.择取验案四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甘姜苓术汤临证应用一得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100007)李吉祥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见于仲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篇》中。仲景用其主要治疗“肾着”之病,即“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  相似文献   

4.
魏祝娣  梁柳文 《新中医》1997,29(8):46-47
中医治疗寒湿带下病,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以仲景之法,遣仲景之方诊治者尚见不多。笔者结合临床,运用仲景之方治疗寒温带下病,每获佳效。1甘姜苓术汤治脾虚寒温带下病甘姜苓术汤(即肾着汤)仲景用治肾着。肾着,即寒湿痹着腰部,其病本在碑而标在肾(腰)。辨证要点为:身重,腰冷而痛。而脾虚寒湿带下病,其本虽在脾,但寒湿痹着任、带。其辨治要点为:白带清稀,体倦神疲,腰冷痛,舌谈胖、边有齿印,脉濡缓无力。治当暖上胜水止带。如治吴某,40岁。带下量多2年余。初觉带下绵绵淫溢,体倦纳呆,曾间断治疗不效。近2月…  相似文献   

5.
肾着症为中医古代病名,《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云:“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所谓肾着,实与寒痹、湿痹症状相似.即寒湿痹着于腰部,阳气痹着不行所致。笔者曾遇见1例,采取针药结合之方法施治,取得了满意疗效,特报道如下:患者王,女、40岁,农民。1993年正值水稻插秧季节,又逢月事,则下水插秧,当时自觉水中寒冷,并未留意。以后逐渐出现腰部板滞、沉重、冷…  相似文献   

6.
甘姜苓术汤又名肾着汤,由甘草、干姜、茯苓、白术4味药组成,为《金匮要略》治疗肾着之方。近年来,笔者用该方加味辨证治疗泄泻、水肿、眩晕、带下等病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郭建波  钟小雪  何庆勇 《新中医》2017,49(6):181-182
正甘姜苓术汤出自《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在《备急千金要方·肾脏脉论第一》中又称肾着汤,主要用于治疗寒湿下侵之肾着病,具有温阳散寒祛湿的功效。何庆勇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多年来研究仲景伤寒学说,笃尊经方,谨守六经。何老师运用甘姜苓术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及风湿性纤维肌痛等疾病,疗效显著。现就其运用甘姜苓术汤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甘姜苓术汤(即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出自《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治“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之“肾着”病。本方药仅4味,但所治病证,涉及的范围较广泛。其病因病机为脾阳不足,寒湿外侵,阻滞经络。该方有通彻表里,贯穿中下,散寒与温阳并举,除湿与健脾同施之妙。笔者临床运用此方颇有心得,兹仅举病案3则简述如下。1腰背疼痛付某,男,35岁。形体壮实,去年盛夏,酷暑难耐,遂以井水浇水泥地后,置席于上而卧,连续10余夜,当时并无感觉。秋凉患感冒,经治感冒愈而遗腰…  相似文献   

9.
答:《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病篇》云:“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书之。”对于条文中的“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的解释,各家未能一致,有人认为:由于病在驱体下部,虽属下焦,但内脏尚无病变,所以口不渴,小便自利。尤在泾则认为:“不渴,上无热也;小便自利,寒地下也;饮食如故,胃无病也。”我们认为这些解释有失经文原意。从文理来看,原文“形如水状”是说肾着从外表看来,好象是水气病,当有浮肿之证.但水气病多见口渴,小便不利之证,肾着虽有浮肿,但不是水气病,故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甘姜苓术汤理法方药分析得出肾着病的发病与五脏相关,其根本在肾;其临床表现虽多,但均为肾阳不足、寒湿之邪侵犯肾之外府所致,用药体现"见肾之病,知脾所传,当先实脾""下病上取""先后天资生"等思想,这些思想无不与肾有关,故张仲景将该病命名为肾着病,是杂病脏腑辨证重要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肾着汤验案二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着汤又名甘姜苓术汤,出自《金匮要略》。由干姜、茯苓、白术、甘草四药组成,用以治疗寒湿痹阻腰府的肾着病。笔者于临床中用“异病同治法”,以肾着汤加味治疗肾着证和膝关节寒痹证两例,收效满意。一、寒湿痹着腰府(肾着证) 宋××,男,38岁,农民。1978年4月5日就诊。自述腰及膝关节隐痛半年余。四天前下水粪溏戽肥,当夜即感腰痛加剧并向外透发冷气,转侧不利,两下肢重倦难抬而来我院治疗,用西药两天未效,腰痛和冷痹感反而增剧  相似文献   

12.
甘姜苓术汤又名肾着汤,出自《金匮要略》,由甘草、干姜、茯苓、白术组成,具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痛之功效。笔者于2001年8月~2004年12月采用加味甘姜苓术汤治疗寒湿腰痛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甘姜苓术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甘姜苓术汤系《金匮要略》方,是由甘草、干姜、茯苓、白术四味药组成。功能温脾化湿,主治寒湿伤脾之肾着病。笔者遵循古训,凡属脾阳不足而有寒湿者,用之每获良效。现举验案二则。1 肠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4.
甘姜苓术汤又名肾着汤,由甘草、干姜、茯苓、白术4味药组成,为《金匮要略》治疗肾着之方。近年来,笔者用该方加味辨证治疗泄泻、水肿、眩晕、带下等病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泄泻案例1:患者,女,31岁,银行职工,2001年5月6日初诊。患慢性肠炎2年余,大便时溏时泻,轻时大便日行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痹证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前景。多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到 ,治疗痹证应遵循辨证施治原则 ,应注重辨病位、辨寒热、辨气血。1 辨病位痹证可发生于全身任何关节 ,也可局限于某一个关节或多个关节。发病部位不同 ,治疗用药也不相同。如发生于颈、肩、背、手臂者属于上 ,发生于腰、髋、膝、踝、足趾者属于下。羌活、桂枝、防风、姜黄等善除上半身之风寒湿 ,独活、菟丝子、木瓜、防己善除下半身之风湿。羌活配独活 ,能祛一身之风湿。羌活胜湿汤、葛根汤偏于治疗颈背痛 ;独活寄生汤偏于治疗肝肾不足病程较长的腰膝背痛 ;甘姜苓术汤善治寒湿腰…  相似文献   

16.
经方验案四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临证时常用经方治疗患者,疗效显著。现举例应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大定风珠、小柴胡汤、甘姜苓术汤,分别治疗长期反复发热、阴虚风动、胸痹、肾着腰痛等四个病例的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肾着汤治疗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腰痛患者采用甘姜苓术汤加味治疗,同时用药渣热敷。结果:临床治愈4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结论:通过对肾着汤的加减味治疗腰痛病症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加味甘姜苓术汤治疗寒湿腰痛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姜苓术汤又名肾着汤,出自《金匮要略》,由甘草、干姜、茯苓、白术组成,具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痛之功效。笔者于2001年8月~2004年12月采用加味甘姜苓术汤治疗寒湿腰痛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最小24  相似文献   

19.
"腰者,肾之府",其痛宜治肾矣.然而脾虽太阴,而能治水,一旦土气不振,坤阳莫晨,则水聚痰凝,流窜经络,潜犯关节,"腰,大关节也",经气被阻而疼痛作矣.况肾为先天,脾为后天,"先天者,后天所倚;后天者,先天所养",脾气不治,肾失粮道之运矣,是以腰痛一证,既应治肾,也应理脾.观仲景治腰重而制肾著汤,药用甘姜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甘姜苓术汤中指标性成分甘草苷含量测定方法,为甘姜苓术汤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为流动相;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37 nm。结果该方法甘草苷峰面积和质量浓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7,精密度、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4%,RSD为1.60%。结论本文建立的甘姜苓术汤HPLC指标性成分甘草苷含量测定方法,可以为甘姜苓术汤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