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七味通痹口服液治疗肝肾不足、风湿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辨证为肝肾不足、风湿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门诊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压痛度、关节肿胀数、关节疼痛度、晨僵时间和关节功能分数;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压痛度、关节肿胀数、关节疼痛度、晨僵时间、关节功能分数、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水平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通痹口服液通过调节免疫因子,对治疗肝肾不足、风湿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敦煌消痹定痛酊外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敦煌消痹定痛酊治疗风湿热郁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6例,对照组采用迪扶欣治疗54例。结果:敦煌消痹定痛酊能够显著减轻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恢复关节功能,降低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总有效率占97.07%、对照组占80.3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敦煌消痹定痛酊是治疗风湿热郁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外用药物。  相似文献   

3.
王可博  郑秀华  黄培凤 《新中医》2020,52(2):125-129
目的:探究热补针法结合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37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A(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热补针法针刺治疗,观察组B(3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观察组C(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热补针法针刺和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治疗时间3个月。通过测定比较4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7A(IL-17A)、IL-18和IL-27含量,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和晨僵时间等体征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不同疗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C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评分和晨僵时间较治疗前降低(P<0.05),双手平均握力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C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评分和晨僵时间低于其他3组(P<0.05),双手平均握力高于其他3组(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评分和晨僵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晨僵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A(P<0.05)。治疗后,4组血清CRP、RF和ER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C血清CRP、RF和ERS水平低于其他3组(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血清RF和ER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血清ERS水平低于观察组A(P<0.05)。治疗后,4组关节液IL-17A、IL-18和IL-27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C关节液IL-17A、IL-18和IL-27含量低于其他3组(P<0.05);观察组A关节液IL-17A和IL-27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关节液IL-17A和IL-18含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P<0.05),IL-27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补针法联合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2月在我院被诊断为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情改善情况、晨僵时间、关节肿痛数量、以及关节压痛数量等进行分析;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患者治疗后的好转率、满意率、无效率以及总有效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病情改善情况为34例、晨僵时间为(35.4±7.4)min,关节肿痛数量为(10.7±1.2)个、关节压痛数量为(12.3±3.2)个;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病情改善情况为25例、晨僵时间为(64.1±11.4)min,关节肿痛数量为(14.3±1.6)个、关节压痛程度为(19.8±1.9)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73.34%、好转率为22.97%、无效率为3.69%、总有效率为95.14%;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67.21%、好转率为14.72%、无效率为18.07%、总有效率为75.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与单纯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相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邓春平 《光明中医》2023,(17):3392-3395
目的 探究当归拈痛汤与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各49例,甲氨蝶呤片治疗组为对照组,加用当归拈痛汤与中药外敷组为观察组,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C反应蛋白(CRP)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不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归拈痛汤与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明显,能缓解患者关节肿痛、晨僵等症状和降低CRP水平,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是一种可靠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于日照市岚山区碑廓中心卫生院收治的11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6例单纯应用西医治疗,观察组56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肿胀关节个数、治疗前后关节压痛个数。结果:观察组56例治疗1个月后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56例的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低(P 0.05);两组治疗前的肿胀关节个数与关节压痛个数对比无差异(P 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肿胀关节个数与关节压痛个数均有减少(P 0.05);观察组56例治疗后的肿胀关节个数、关节压痛个数均比对照组小(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三水白虎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5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三水白虎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将纳入的117例类风湿关节炎热痹证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给予来弗米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三水白虎汤。疗程为1年。结果:治疗组起效快于对照组,能较快控制热痹征象。2组患者在治疗2月、6月以及1午后,其炎症指标如自觉痛评分、疼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等均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1年后与6月相比,疼痛关节数、IgG—RF、CCP—Ab等指标改善不明显。而治疗组不存在这种治疗上的“平台期”,其自觉痛评分、疼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HAQ、CRP、IgG—RF在治疗1年后,其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也轻于对照组。结论:三水白虎汤可以增强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控制类风湿关节炎局部炎症,同时还可以减轻单纯用来弗米特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中频导入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频导入正清风痛宁联合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中频导入正清风痛宁联合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0例,并与单独使用药物治疗的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做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沉、类风湿因子的变化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中频导入正清风痛宁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对类风湿关节炎肘关节僵硬患者关节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含量变化,探讨针刀松解术调控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肘关节僵硬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A组采用中西药基础治疗方案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C组在A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刀松解术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关节液中MMP-3、MMP-9及TIMP-1含量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C组总有效率为95.0%,B总有效率中80.0%,A组总有效率60.0%,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关节液中MMP-3、MMP-9及TIMP-1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关节液中MMP-3、MMP-9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TIMP-1含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C组治疗后关节液中MMP-3、MMP-9含量低于A组和B组(P0.05),TIMP-1含量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在中西药治疗基础上,针刀松解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肘关节僵硬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调节RA患者关节中MMP-1与TIMP-1的比例关系,降低MMP-1的表达,增加TIMP-1的表达,有效调控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7-19
目的 :观察不同剂型当归拈痛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当归拈痛汤传统汤剂,B组给予当归拈痛汤丸剂,C组给予当归拈痛汤颗粒剂。3组患者同时口服甲氨蝶呤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对及对血清中IL-1、IL-6、TNF-α的影响。结果: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70.00%,B组总有效率93.33%,C组总有效率73.33%。3组治疗前后血清IL-1、IL-6、TNF-α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较A、C组的血清IL-1、IL-6、TNF-α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丸剂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汤剂和颗粒剂,能明显降低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血清中IL-1、IL-6、TNF-α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1995年5月~1998年10月,我们观察了25例持续中药治疗1年6个月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治疗前后X线片改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本组25例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持续接受中药治疗均在1年6个月。其中女性21例,男性4例;年龄22~68岁,平均42.3岁;病程6个月~18年,平均7.4年。观察部位为双手近端指间关节。  相似文献   

12.
湿热痹冲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湿热痹冲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设治疗组用湿热痹冲剂治疗风湿热郁型类风关患者46例,对照组(正清风痛宁治疗)37例,结果:湿热痹冲剂能显著减轻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恢复关节功能,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总有效率为82.61%,对照组67.57%(P>0.05)。提示湿热痹冲剂是治疗风湿热郁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李霞 《中医药导报》2012,18(3):79-80
目的:评价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和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对照组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和雷公藤多甙。两组均治疗3个月作疗效评价。结果: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双手握力,血沉,类风湿因子,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白虎桂枝汤加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2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类风湿关节炎是与感染后自身免疫力有关的、以滑膜炎为基础的关节病变。常见的症状是关节肿痛、晨僵 ,晚期可引起关节强直、畸形。笔者 1 996年 3月— 2 0 0 2年 6月用白虎桂枝汤加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1 2 0例 ,并与口服布洛芬及雷公藤的 80例作疗效对照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 0例均为门诊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1 2 0例 ,男 38例 ,女 82例 ;年龄 1 6~ 68岁 ;病程 0 .5~ 1 5年 ;对照组 80例 ,男 30例 ,女 50例 ;年龄 1 8~62岁 ;病程 3个月~ 1 9年。两组一般情况基本相同 ,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扶阳补肾法治疗肾虚寒凝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药基础上采用扶阳补肾法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及肿胀程度、关节晨僵时间,治疗前后血沉、类风湿因子的变化及膝关节的X线检查,关节发热、怕冷及疼痛,屈伸不利,手足不温,夜尿频多、畏寒,肢体麻木或困重,疲倦乏力且腰膝酸软等症状,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阳补肾法是治疗肾虚寒凝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分析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取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晋中市中医院于2017年12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按照随机分类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观察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中医证候积分更低,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取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有助于及时控制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关节炎症反应,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是一种应用价值较高的中医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4例,按照病例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观察组采用他克莫司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检验、DAS28评分以及临床关节情况的对比。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检验、DAS28评分以及关节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他克莫司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藏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藏药浴治疗,观察两组关节消肿、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减轻有效率96.4%,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82.14%,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藏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病疗效确切,简便廉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化瘀通痹方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和观察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化瘀通痹方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48/52),对照组为76.92%(40/52),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症状、体征情况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关节压痛和关节肿胀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TNF-α、IL-1β、CRP、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类风湿因子(RF)、血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TL1A)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1β、CRP、GPI、RF、TL1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积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AS28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通痹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TNF-α、IL-1β、CRP、GPI的表达水平,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离子导入疗法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程度的疗效.方法 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辅以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后第10日比较两组患者关节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组疼痛V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结论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离子导入疗法能显著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