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脾通络解毒方对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患者胃黏膜COX-2、NF-κBp65、Bcl-2、Bax蛋白表达,COX-2、Bcl-2 mRNA水平及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的影响。方法应用健脾通络解毒方随证加减治疗65例PLGC患者6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COX-2、NF-κBp65、Bcl-2及Bax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其中54例患者COX-2及Bcl-2mRNA水平,同时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荧光标记法检测65例患者治疗前后AI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胃黏膜COX-2、NF-κBp65及Bcl-2蛋白阳性表达水平降低(均P0.01),Bax蛋白阳性表达水平升高(P0.05),COX-2及Bcl-2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AI则增加(P0.05)。结论健脾通络解毒方可能通过NF-κBp65/COX-2、COX-2/Bcl-2及NF-κBp65/Bcl-2等信号转导通路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对PLGC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解毒活血方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外周血CD40、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6例NSTE-ACS患者分为解毒活血方组(29例)和常规治疗组(27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解毒活血方组加用解毒活血方干预。干预4周后检测两组患者疗前后外周血CD40、NF-κB表达量,应用中医证候积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解毒活血方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经多变量调整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解毒活血方组CD40(OR=-59.9,P=0.003)、NF-κB(OR=-50.09,P=0.01)的表达下降更为显著。结论解毒活血方能下调NSTE-ACS患者外周血CD40、NF-κB表达,抑制NSTE-ACS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升阳益胃汤对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模型大鼠NF-κB表达、微血管密度表达的影响,探讨升阳益胃汤干预PLGC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SPF级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维酶素组和升阳益胃汤高、中、低剂量组6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MNNG为基础的复合造模法,连续12周,成功复制PLGC模型。造模成功后以相对应剂量的药物干预45 d。以SP免疫组化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NF-κB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以CD34为标记物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34表达水平以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模型对照组大鼠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MVD值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对比,除升阳益胃汤低剂量组外,其余各药物组大鼠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药物组大鼠MVD值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益胃汤可能是通过降低NF-κB的表达水平、改善胃黏膜局部血液循环状态从而达到干预PLGC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对胃癌病变患者通过健脾和胃方治疗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8例患者,这些患者都是经过临床诊断以及纳入标准纳入,对这些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脾和胃方治疗,对治疗前后的患者症状在内镜下进行观察,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组织病理变化、凋亡信号通路(NF-κB/Bcl-2)、细胞凋亡指数以及蛋白表达(Bcl-2、Bax、NF-κB)等指标的变化通过RT-PCR以及应用免疫组化等技术进行检测。结果:(1)利用TUNEL法对细胞凋亡指数(AI)检测结果显示,利用健脾和胃方对患者进行治疗以后比接受治疗前的细胞凋亡指数降低。(2)对免疫组化蛋白进行检测后发现,经过治疗的患者Bcl-2、NF-κB以及Ba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治疗前有小程度提高。对检测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得知,患者在接受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Bcl-2积分和NF-κB积分具有显著性差异,即P0.01,而Bax积分具有小程度上升,但是在治疗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即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和胃方能够通过有效促进细胞凋亡达到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胃癌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中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为动物模型,经中药和西药分别治疗12周后,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肾小球中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解毒通络保肾胶囊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一般状态,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减少肾小球中NF-κB蛋白表达。结论解毒通络保肾胶囊的肾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肾小球中激活的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我院经验方扶阳通络汤对阳虚血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NF-κB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扶阳通络汤治疗DPN 40例,同时与甲钴胺治疗DPN 40例作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TCSS评分及RT-PCR技术检测血清NF-κB mRNA的表达的变化。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5.0%(P0.05)。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TCSS评分及血清NF-κB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优于甲钴胺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PN患者TCSS评分与血清NF-κB 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945,P0.01)。结论扶阳通络汤治疗阳虚血瘀证DPN安全有效,其相关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NF-κB mRNA的表达有关,其相关作用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方对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活血解毒方高、低剂量组。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65mg/kg造模,放免法检测血清C肽,HE染色观察胰岛,免疫组化法观察胰岛素的表达,TUNEL法检测胰岛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胰岛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升高(P<0.05),血清C肽含量降低(P<0.01),胰岛萎缩,胰岛内胰岛素表达减少(P<0.05),凋亡增加(P<0.05),NF-κB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活血解毒方低剂量组血糖降低(P<0.05),活血解毒方高、低剂量组大鼠C肽含量升高(P<0.01),胰岛内胰岛素表达增加(P<0.01,P<0.05),凋亡减少(P<0.01),NF-κB表达减少(P<0.01)。结论:活血解毒方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及胰岛中NF-κB的表达保护β细胞,促进C肽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脾通络解毒方加减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癌前病变(PLGC)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0例PLGC患者,给予健脾通络解毒方加减辨证治疗,每日1剂,治疗6个月后评定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胃脘疼痛、胃脘胀满、胃脘痞塞、烧心、反酸、嗳气、胃寒、纳差、嘈杂),胃镜下征象(黏膜苍白、血管透见、黏膜皱襞变薄、黏膜粗糙颗粒改变、肠化结节)及病理组织学(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腺体萎缩、慢性炎症、活动性)半定量积分情况。结果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及总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镜下胃窦小弯各病变征象积分及总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胃角的黏膜苍白、血管透见、肠化结节积分及总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病理组织学胃窦小弯各病变积分及总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胃角的异型增生、慢性炎症、活动性积分及总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0例患者中显效1例(2.5%),有效30例(75.0%),无效9例(22.5%),临床总有效31例(77.50%)。结论健脾通络解毒方加减辨证PLGC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胃黏膜病变,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F-κB介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双向"凋亡机制与"正虚"、"瘀毒"中医病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20例初诊MDS患者参照有关标准分为低危组与高危组,将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方拆方进行体外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观察不同分组(低危组、高危组)在不同药物(健脾补肾方、活血解毒方及全方)干预下,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细胞内NF-κB活性表达变化,通过以方测证的方法探究MDS"双向"凋亡机制与"正虚"、"瘀毒"中医病机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低危组MDS表现为骨髓细胞凋亡"过度";而高危组MDS则表现为凋亡相对"不足"。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方中,扶正(健脾补肾)药物有抑制低危组MDS骨髓细胞过度凋亡的作用,而祛邪(活血解毒)药物则有诱导高危组MDS骨髓细胞凋亡的作用。扶正(健脾补肾)药物与祛邪(活血解毒)药物均有不同程度抑制MDS骨髓细胞NF-κB活性的作用。结论:低危组MDS病机本质以"本虚"为主而表现为过度凋亡,高危组MDS病机本质以"标实"为主而表现为凋亡不足。细胞内活化的NF-κB调节MDS的双向凋亡。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方药能有效改善MDS骨髓细胞的凋亡水平。NF-κB介导的MDS"双向"凋亡机制与"正虚"、"瘀毒"中医病机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探讨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机制及健脾补肾活血方生血合剂治疗AA的疗效机制。方法:以环孢素为对照,免疫介导AA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PCR(Q-PCR)、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分析生血合剂干预前后AA小鼠骨髓核因子κB(NF-κB)mRNA水平、蛋白表达及活性变化。结果:AA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NF-κBmRNA水平未见明显改变,与正常对照比无显著差异(P>0.05);骨髓细胞NF-κB/p65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增加,p-IκBα表达明显下降,生血合剂干预后NF-κB/p65蛋白表达减少,而p-IκBα表达明显提高;与之相比,环孢素作用后NF-κB/p65蛋白及p-IκBα均急剧下降。结论:NF-κB蛋白表达异常及活性改变可能参与了免疫介导AA小鼠模型的形成;生血合剂可能通过调节NF-κB的表达及活性发挥改善免疫介导AA小鼠造血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清肠方对急性直肠炎NF-κB、TNF-α及IL-6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急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脾解毒清肠方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里急后重、发热、寒战、便意频数、腹痛中医症候积分及安全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采用生存质量量表(QLQ-C30)评价生活质量。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40/43)高于对照组69.77%(30/43)(χ~2=7.679,P=0.006)。观察组寒战、发热、里急后重、腹痛、便意频数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NF-κB、TNF-α及IL-6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58%(11/43)与对照组20.93%(9/4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261,P=0.610)。结论:健脾解毒清肠方治疗急性直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NF-κB、TNF-α及IL-6表达,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解毒祛瘀滋肾方对Cp G寡脱氧核苷酸(Cp G oligodeoxynucletide,Cp G ODN)刺激后小鼠单核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9(Toll like receptor 9,TLR9)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解毒祛瘀滋肾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增效减毒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Cp G ODN刺激组、Cp G ODN加地塞米松组及Cp G ODN加含药血清组。干预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TLR9、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干扰素-α(IFN-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TLR9、NF-κB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NF-κB转录活力的变化。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Cp G ODN刺激组TLR9、My D88、NF-κB、IFN-αmRNA表达、TLR9、NFκ-B蛋白表达和NF-κB转录活力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Cp G ODN刺激组比较,Cp G ODN加地塞米松组My D88、NF-κB、IFN-αmRNA表达、NF-κB蛋白表达和NF-κB转录活力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p G ODN加含药血清组TLR9、My D88、NF-κB、IFN-αmRNA、TLR9、NFκ-B蛋白表达和NF-κB转录活力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解毒祛瘀滋肾方治疗SLE所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TLR9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药配伍桔梗汤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肺核因子Kappa B(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组、清热解毒药组、清热解毒药 桔梗汤组。给药6天后股静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PS)制备ALI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肺病理形态学、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ALI模型大鼠肺组织中性粒细胞(PMNs)浸润明显、毛细血管充血、水肿,肺组织MPO含量及NF-κB p65胞核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或P<0.05),NF-κB p65胞浆表达减弱(P<0.01)。中药干预后肺组织病变明显减轻,肺MPO水平、NF-κB p65胞核蛋白表达也相应下降(P<0.01或P<0.05),且清热解毒药联合应用桔梗汤疗效优于单纯清热解毒中药。结论:桔梗汤对清热解毒药抑制NF-κB p65从胞浆向胞核转移、发挥解毒抗炎功效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法干预代谢综合征(MS)的疗效及其对TLR4/NF-κB炎性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8例MS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行为干预的基础上,治疗组50例口服补肾通络方药清眩颗粒,对照组48例口服二甲双胍。2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体重、血压、血糖、血脂指标及TLR4/NF-κB炎性信号通路(TLR4、NF-κB p56、IL-6、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均有减重,改善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组降低血压、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及调控TLR4/NF-κB炎性信号通路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补肾通络法能有效干预MS,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LR4/NF-κB炎性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NF-κB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伴微量蛋白尿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肾通络胶囊治疗,对治疗前后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患者血中NF-κB水平及24h尿蛋白定量。结论:解毒通络法通过抑制早期糖尿病肾病炎症因子的表达,减缓肾功能进行性损害。该法丰富了DN中医病机理论,为中医药治疗DN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化瘀解毒法对MCAO大鼠凝血酶及其受体、大鼠脑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探讨凝血酶与炎性因子之间的关联性及化瘀解毒法的干预作用。方法:MCAO大鼠分手术组、模型组、活血化瘀法组、清热解毒法组、化瘀解毒法组、阿加曲班组、PDTC组等7组,分组给药,检测各组大鼠给药后脑组织凝血酶及其受体、MCP-1和NF-κB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并观察缺血区脑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模型组脑组织凝血酶及其受体、MCP-1、NF-κB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增强(P0.05),各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下降(P0.05),化瘀解毒法组较明显;各组大鼠脑组织内PAR-1、MCP-1、NF-κB的蛋白含量与凝血酶蛋白含量均呈正向直线相关(P0.05);模型大鼠缺血脑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各治疗组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凝血酶毒性和相关炎症反应之间存在关联性,化瘀解毒法可以抑制MCAO大鼠凝血酶毒性和炎症反应,活血化瘀法和清热解毒法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温经通络养血汤合针刺治疗急性周围神经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西医对症干预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温经通络养血汤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神经波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核转录因子-κ(NF-κB)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MNCV和SNCV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运动和感觉神经波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NF-κB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自拟温经通络养血汤合针刺治疗急性周围神经损伤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体征,促进神经传导,改善神经波幅,并有助于降低TNF-α和NF-κB水平。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伴有食物不耐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十二指肠黏膜中NF-κB和TLR4的表达及健脾法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健脾为主的中药,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50 mg/次,每日3次,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后内镜下取十二指肠黏膜,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κB和TLR4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显著高于对照组(70%)(P<0.01);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2组NF-κB和TLR4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NF-κB和TLR4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NF-κB和TLR4参与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患者的发病,健脾法治疗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有效,有可能与通过调节NF-κB和TLR4在肠黏膜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温肺健脾方联合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肺脾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温肺健脾方联合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鼻腔功能及NF-κB细胞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77%(P0.05)。2组治疗后鼻痒、喷嚏、流涕和鼻塞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鼻黏膜纤毛清除速率(MCV)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鼻黏膜纤毛传输时间(MTT)、鼻阻力(N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鼻腔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F-κB细胞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肺健脾方联合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肺脾虚寒证患者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鼻腔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下调PKC-NF-κB信号传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