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七情”当有“证”可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医学“审证求国”,“证”、“因”相关理论,对过去的“七情辨证”体系存在的有“因”无“证”的状况提出质疑,论述了“七情”与“七情辨证”的关系和“七情辨证”存在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分析了“七情辨证”的“位、因、性”等主要辨证要素的特点,首次在中医辨证学研究中提出了建立完整的“七情辨证”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列出了23个临床常见证型。对中医“精神情志内伤”疾病的临床辨证论治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何复东老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从肾论治”的临证思维。认为“肾虚”是疾病的本源,“肾虚状态”是疾病状态的根本。临床辨证推崇“综合辨治”与“特异性辨治”相结合,提出“复合病机、复合治法、复方重剂”的思想,遣方用药以“用药三量”理论为指导加减化裁,并创方“自拟葛九汤”,运用于内科、妇科、儿科及杂病的临床治疗,屡见效验。  相似文献   

3.
男科治验录     
洪广槐  洪燕 《中医杂志》1994,35(11):661-663
笔者从事中医男科临床、科研工作多年,对男科病,多从湿、郁、痰、火、瘀等病因上下功夫,确立了痰瘀同治、解郁化瘀、泻火活血、升清降浊、生精祛瘀等法则,自拟了“通精灵”、“阳痿灵”、“高精灵”、“前列灵”、“生精灵”等方,在临床中往往收到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以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中医妇科临床思维教学门诊是基于中医本科临床实习中遇到的“医学生角色转化的困难”“临床诊疗现代化,中医思维欠清晰”“岗位胜任力不足”等问题,探索的一种新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此文详细介绍了中医妇科临床思维教学门诊的建立及实施过程、实践探索、效果评价,阐明了其在中医临床思维培养过程中的优势和临床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通为用”是全国名老中医苏稼夫教授临床学术思想总结,庄垂加主任医师作为苏稼夫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在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下,基于“以通为用”思想继承发扬“血变邪除”刺络放血疗法。本文源于以往临床跟师学习实践,从“以通为用”、“血变邪除”、放血经验、临床病案四方面展开,总结归纳了庄老师的部分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以期为临床刺络放血疗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血便或发热等症状,属于中医“痢疾”、“泄泻”、“肠风”、“下利”等范畴.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疗效极不理想,许多中医药同仁在理论与临床实践中,对本病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创制了大量临床验方.为找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剂用药规律,笔者应用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国内近5年报道的临床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口服方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补肝肾强筋骨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磊 《河南中医》1998,18(4):201-203
现代医学研究,使人们对祖国医学中“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同源”的生理功能有了客观的认识,为临床运用“补肝肾、强筋骨”法则治疗筋骨疾病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医对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中医对急性胆道感染的临床分型及治疗体会。临床治疗上按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分“肝郁气滞”、“湿热内蕴”、“脓毒”三型,且一型比一型为重。分别阐述了其病因证状及中医药疗法。  相似文献   

9.
“动-定序贯八法”治疗消渴病的辨证施治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已成我国一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范冠杰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前辈经验,创造性的提出了“动-定序贯八法”综合防治消渴病的临床方案.“动-定序贯八法”理论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基础,强调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及核心病机进行动态把握,提出了“核心症状-核心病机-主证-治法-药串”的临床辨证规律,主张从整体把握消渴病发展规律进行辨证施治,是中医临证辨治消渴病的新思路及新方法.“动-定序贯八法”其“动-定结合”、“连贯有序”的临证辨治思维具有普遍适用性又有充分的发展空间,临床诊治任何疾病均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阐释《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修订版(以下合而简称“新版国标”)内寓的“病证理法相贯”法则及其逻辑关系,以促使当代中医临床再铸神魂,重新回归中医学术本体及其临床路径。方法 采用中医学、术语学、标准学文献的回顾性研究及计算机本体技术、人工智能等方法,通过对标准的源起,标准知识体系与规则体系、中医疾病分类体系的溯源,“病”“证”“理”“法”等概念的梳理,以及“治病求本”“辨病本、守病机”等相关学术理念的剖析,并借助于“中医国家标准应用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标准平台”),呈现新版国标“病证理法相贯”的内在逻辑关系。结果 新版国标界定了中医“病”“证”“理”“法”等术语的内涵与外延,明确“治病求本,病证相贯,理法相契,方药以贯”是中医临床诊疗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将之作为中医临床思维和诊疗规范的“根”与“魂”,贯穿于中医国家标准修订的全过程,并将“病证理法相贯”理念与法则纳入了新版国标的知识体系与规则体系。结论 新版国标内寓“病证理法相贯”的诊疗法则,可通过标准平台得以充分展示及应用,并能够引领中医临床按照自身的学术与临床轨迹开展医疗活动,规范其医疗行为。  相似文献   

11.
《光明中医》2021,36(13)
麻辛二陈汤为自拟方,由麻黄根、细辛、法半夏、茯苓、陈皮、广木香、砂仁、苦杏仁、紫苏梗、柴胡、甘草组成,是治疗“外感风寒”的经验方,具有祛风散寒、健脾理气、化湿除痰的功效。该方用仲景理论指导临床应用,可用于治疗一切“风寒袭表”,对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经证中“表虚证”及“表实证”、“有汗”及“无汗”的辨证进行了拓展,此文主要介绍麻辛二陈汤的组方思路及其临床应用,为“外感风寒”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解读范冠杰教授“动-定序贯”理论对糖尿病防治中医临床科研设计的指导意义.“动”体现在中医科研的多样性和辨证论治的个性,“定“是坚守辨证论治的核心;“序贯”则是从时间性、空间性、客观性、主观性等进行全面的科研管理.认为“动-定序贯”理论提供了糖尿病防治中医临床科研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
“骨错缝、筋出槽”理论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以往“骨错缝、筋出槽”理论渊源的梳理,同时参照国外按脊手法医学“半脱位”概念涵义,结合脊柱“骨错缝、筋出槽”临床推拿应用,对脊椎“骨错缝、筋出槽”的临床特性作出了较完善的诠释:除了以往文献认识的“关节结构异常”之外,还应包括“关节功能异常”方面。  相似文献   

14.
谢东宇 《四川中医》2008,26(12):39-41
通过对马培之著作的研读,从“秉承先贤经旨,注重脾胃调补”、“深求脾胃实学,注重临床实效”、“调营畅中,治疗脾胃病”、“气香宣透,醒脾运湿”、“甘温治虚痞,温而能守”、“调补中宫,治疗慢性疾病”、“立足脾肾,论治杂病”等七个方面介绍了孟河四大名家之一马培之脾胃学术思想,冀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痹证”、“痿证”范畴。中医治疗本病多以“三消”立论,但临床上有部分糖尿病患者缺乏典型的三消证候,难以用“三消”辨证来指导临床,故此分型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现在临床上多采用“三型辨证”理论口。(简称“三型”)。  相似文献   

16.
周福生“三脏一体”辨证模式释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较系统介绍周福生教授通过几十年临床经验总结,结合“周易思维”和“脏腑关系”,提出了“三脏一体”辨证新模式,重点介绍含脾的“三脏”模式的临床运用,并且提出“三脏一体”对一部分中药临床运用及治法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三脏一体”辨证能更好的对一些疑难杂证确诊。优化临床用药。实验证明:“三脏一体”辨证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可作为脏腑辨证的重要补充。实践证明,“三脏一体”辨证新模式作为脏腑辨证的一种补充,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特别能对多脏合病(三脏为主)确诊,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江西中医药》主要内容有中医理论探讨、中医临床报道以及中西医药结合研究成果。其中辟有“学术探讨”、“老中医经验”、“急症专栏”、“病例失误”、“中药研究”、“中医科研”、“临床与实验”、“学术争鸣”、“中医教学”、“读者园地”等栏目,可供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参考,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其他人员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8.
《河北中医》2004,26(6):460-460
中国中医药卫星电视传媒网在卫星电视节目中的中医药教育节目7月1日开播。这次开播的教育课程为国家级继续教育课程,主要内容包括:“SARS的中医临床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艾滋病临床知识培训”、“血瘀证活血化瘀科技项目临床应用”、“糖尿病临床诊疗”、“中医临床继承项目”、“中医脑病临床治疗”6个项目,每门课程为2 1个学时,授7个学分,实行免费教学。陈可冀、李连达、王永炎、翁维良、张伯礼等专家教授参与了这次讲授,这些课程中有关于SARS和艾滋病的讲座,同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的专项培训…  相似文献   

19.
吴薇  邹婕  林燕璇  陈丽仙 《新中医》2022,54(23):221-224
深化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医学人才,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立足医教协同,以“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全面促进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开展了以中医学专业八年制国维班为试点的中西医临床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试方式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模式。中西医临床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举措得到师生的一致认可,学生课程学习学分绩点和临床技能考试成绩均较传统教育模式下同专业其他班学生更突出。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反馈,中西医临床课程“一体化”提高了学生自学、综合分析、中西医临床思维等各方面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探讨软组织类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即“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推拿“十字诀”,阐述了推拿手法在临床运用过程中的经验及体会,并提出“有力”放在“十字诀”第一位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