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头穴透刺结合言语康复技术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52例患者随机分为头穴透刺结合言语康复技术组(针康组)及针刺组,观察各种治疗方法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作用,并分别采用北京医院汉语失语检查法、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评定患者语言功能。结果:针康组总有效率达88.46%,其疗效优于针刺组(P〈0.01);在语言功能评分及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方面,针康组均不同程度地优于针刺组。结论:头穴透刺结合言语康复技术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针灸加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及康复组,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作用,并分别采用北京医院汉语失语检查法、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评定患者语言功能。结果:针康组总有效率达86.67%,其疗效优于康复组(P〈0.01);在语言功能评分及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方面,针康组均不同程度地优于康复组。结论:头穴透刺电针结合艾灸言语康复技术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头穴丛刺结合言语康复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慧敏 《针刺研究》2007,32(3):190-194
目的:研究头穴丛刺方法结合言语康复技术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患者随机分为头穴丛刺结合言语康复技术组、康复组及对照组,观察各种治疗方法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作用,并分别采用北京医院汉语失语检查法、失语商、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评定患者语言功能。结果:头穴丛刺结合言语康复技术能够提高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总有效率达85.00%,其疗效优于康复组及对照组(P<0.05)。在语言功能的评分、失语商指数、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评分及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方面,针康组均不同程度地优于康复组和对照组。结论:头穴丛刺结合言语康复技术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康法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7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慧敏  唐强 《中医杂志》2011,52(10):855-858
目的研究针康法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脑卒中患者7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头穴丛刺法结合言语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失语商、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评定患者语言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为83.82%;在语言功能评分、失语商、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评分及失语严重程度分级上,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不同程度优于治疗1个月和治疗2个月(P<0.05或P<0.01)。结论针康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语言沟通能力及失语商,降低失语程度,疗效稳定并有累加蓄积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通里穴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探讨通里穴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并试图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言语康复训练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配合针刺通里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失语症评分、失语严重程度分级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失语严重程度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失语症总分、复述、说及读得分均有增高(P〈0.01);治疗组失语症评分说及读得分增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激通里穴能明显改善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通里穴是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有效的穴位。  相似文献   

6.
头针配合言语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言语功能训练治疗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言语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在言语功能训练基础上配合头针针刺言语区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失语症状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自发谈话、理解、复述及命名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4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配合言语功能训练治疗运动性失语效果优于单纯言语功能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言语训练配合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失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失语患者共90例,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康复针刺组、单纯康复对照组、单纯针刺对照组,每组30例,在基础治疗上,单纯康复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单纯针刺对照组实施针刺治疗,针刺康复组用言语康复训练配合太极针法。结果:治疗后10 d,康复针刺组及单纯针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康复对照组,波士顿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BDAE)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评分优于单纯康复对照组(P0.05),康复针刺组及单纯针刺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0 d,康复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2组,BDAE严重程度优于其他2组(P0.05),单纯针刺组总有效率、BDAE严重程度优于单纯康复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的康复训练、针刺、言语训练配合太极针三种不同的方法均可有效促进中风后失语患者的康复,言语训练配合太极针治疗方法效果更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头皮针结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头皮针结合言语训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言语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9.47%)明显优于对照组(68.4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语言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语言功能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给予头皮针结合言语训练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语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舌底刺络放血方法治疗中风失语症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中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传统体针组40例,头针组40例,实验组采用刺络放血治疗,穴取金津、玉液;传统体针组穴取哑门、廉泉、通里;头针组穴取言语Ⅰ区、言语Ⅱ区、言语Ⅲ区。均15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后各组中风失语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素(ET)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传统体针组及头针组,对血浆血管内皮素的调整作用也以实验组为明显。结论刺络放血治疗中风失语症优于传统体针治疗及头针治疗,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头穴丛刺配合康复治疗对阴虚风动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治疗组及项针结合康复组,观察各种治疗方法对脑梗死恢复期的作用,并采用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评价法、TCD指标评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结果:头穴丛刺配合康复治疗能够提高阴虚风动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功能。愈显率60.00%,其疗效优于项针组(P<0.05)。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评价法评价及TCD指标评定等方面,头针组均不同程度优于项针组。结论:头穴丛刺配合康复治疗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阴虚风动型脑梗死恢复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刺络放血加语言康复训练和单纯语言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将67例病人随机分为刺络加康复组36例、语言康复组31例,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分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失语症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刺络放血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语言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2.
介绍运动性失语症症状、恢复机理以及针灸、语言训练治疗失语症的方法,对比分析针灸配合语言训练与单纯语言训练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失语症评分、失语严重程度的变化,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均能改善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言语功能,但前者疗效更佳。针灸和语言疗法相结合治疗失语症,既弥补了传统康复的不足,又是对现代康复的有益补充,并且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药联合组(30例)和药物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卒中常规治疗,药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针药联合组在药物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头针联合电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时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医院版)(SADQ-H)评分、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AE)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时SADQ-H、CRRCAE、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除CCRCAE评分阅读、复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CCRCAE评分及SADQ-H、NIHSS评分,药物组均显著低于针药联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抑郁状态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盐酸氟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14.
穴位磁疗法治疗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穴位磁疗法对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磁疗组(穴取头部运动区和/或病灶相应头皮投影区及体穴)、电针组(穴取头部运动区、足运感区及体穴)各50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磁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电针组为74.0%(P<0.05)。且Brunnstrom、Barthel指数分级、手功能综合评价和步行能力评价等指标的改善,磁疗组均明显优于电针组(P<0.05)。结论:说明穴位磁疗法配合穴位治疗对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依照分配隐藏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治疗组除采用针康法治疗外,每日进行一次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针康法治疗,治疗均持续2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天及3个月随访时,运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BI、FI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MBI、FIM评分提高幅度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配合针康法治疗,较单纯应用针康法治疗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调神通络"针法配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标准汉语失语检查评分及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0.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标准汉语失语检查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言语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风后失语症是中风最具破坏性的功能障碍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近年来,以针刺为主的相关疗法在治疗中风后失语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临床上针对中风后失语症常用的疗法有针刺疗法、药物治疗、言语康复训练、重复经颅磁刺激及经颅直流电刺激等。通过总结分析目前临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