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我院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3—2005年消耗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5年ACEI和ARB销售总金额逐年上升,成为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之一;ACEI类年销售总金额增幅平稳,ARB类年销售总金额则存在迅速上升趋势;用药频度(DDDs)最高及用药金额最大的药物为国产的氯沙坦钾,日均费用最高的ACEI类为合资生产的卡托普利(开博通),ARB类为合资生产的缬沙坦(代文);国产药的应用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处于主导地位。结论ACEI类和ARB类药物的DDDs、金额排序变化反映了这两类药物的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荆(ARB)在我院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我院2003-2005年消耗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荆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05年ACEI和ARB销售总金额逐年上升,成为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之一;ACEI类年销售总金额增幅平稳,ARB类年销售总金额则存在迅速上升趋势;用药频度(DDDs)最高及用药金额最大的药物为国产的氯沙坦钾,日均费用最高的ACEI类为合资生产的卡托普利(开博通),ARB类为合资生产的缬沙坦(代文);国产药的应用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处于主导地位.结论 ACEI类和ARB类药物的DDDs、金额排序变化反映了这两类药物的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我院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3-2005年消耗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5年ACEI和ARB销售总金额逐年上升,成为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之一;ACEI类年销售总金额增幅平稳,ARB类年销售总金额则存在迅速上升趋势;用药频度(DDDs)最高及用药金额最大的药物为国产的氯沙坦钾,日均费用最高的ACEI类为合资生产的卡托普利(开博通),ARB类为合资生产的缬沙坦(代文);国产药的应用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处于主导地位。结论ACEI类和ARB类药物的DDDs、金额排序变化反映了这两类药物的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综述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关系及其药物治疗进展。方法 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归纳分析和分类总结。结果结论 糖尿病时RAS被激活,升高的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on Ⅱ,AngⅡ)通过细胞表面的AT1受体,刺激心肌成纤维细胞增生及胶原代谢改变,引起心脏结构重塑,导致心肌间质及血管周围纤维化,心室肌僵硬而影响舒张功能,出现DCM的临床症状。RAS的主要成分Ang Ⅱ、Ang-(1-7)、Ac-SDKP和血管紧张素受体(angiotension receptor,ATR)在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ngiotension Ⅱreceptor blocker,ARB)则对DCM具有一定防治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住院期间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及洋地黄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223例CHF患者,将其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SHF)、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及混合性心力衰竭三类,并对三类患者住院期间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以接受利尿剂治疗居多,静脉制剂以呋塞米及托拉塞米为主,约占70%,螺内酯为主要的口服制剂。SHF、DHF及混合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药物使用情况分别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占70.6%、71.0%、71.2%;β受体阻滞剂占56.3%、58.1%、49.3%;洋地黄占68.9%、19.4%、61.6%;β受体阻滞剂以美托洛尔为主,占74%,平均剂量平片(10.9±5.4)mg,缓释片(18.1±6.8)mg。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ACEI、ARB、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四类药物使用广泛,总有效率达92.4%,需进一步加强β受体阻滞剂及ACEI/ARB的应用,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相关治疗后的总体死亡率、住院情况、副反应进行比较,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1966-2008)、Cochrane图书馆(1980-2008)、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0-2008),万方数据库(1980-2008),纳入比较ACEI单用与ACEI和ARB合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进行评价,并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7个随机对照研究入选,病例数总计5853例,其中治疗组2945例,对照组290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全因死亡率和全因住院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减少全因死亡与全因住院的联合终点事件、降低心衰住院事件、增加副反应方面有统计学意义,合并效应量分别为(RR:0.94;95%CI:0.90~0.98)、(RR:0.86;95%CI:0.79~0.93)、(RR:1.40;95%CI:1.24~1.58)。结论ACEI基础上加用ARB与单用ACEI相比,可以使慢性心衰患者受益,但同时副反应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因此对于慢性心衰在ACEI基础上加用ARB应采取审慎的策略。舍用则需要严密监测,防止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为主的心肌疾病,青壮年男性多见,预后差。近年来随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CEI/ARB)及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5年、10年生存率较前明显提高,但治疗效果仍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洛丁新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等。2001年11月-2003年7月,笔者使用洛丁新治疗90例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临床日益广泛应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从分类与特征、药动学、药效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5个方面进行评价,为合理使用此类药物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有关此类药物的较新资料加以综合归纳。结果与结论:除阐明ACEI中各个药物的特征外,还介绍了此类药物的疗效与机制。作者最后认为ACEI已成为一类性能优异的防治心血管病的“基石”药物。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研究证实,有效的抗高血压治疗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措施,小剂量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有利于减少单一药物可能存在的剂量依赖性不良反应,是控制高血压的策略之一.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类降压药.  相似文献   

11.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病死率占同期心血管病的40%。循证医学已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β-受体拮抗剂等抑制神经内分泌药物可减少病死率。我们在基础治疗上再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68例,并与常规基础治疗的60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肾素-血管紧张素(ACE)-醛固酮系统(RAS)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中血管紧张素Ⅱ是主要的效应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从而产生明显的降压效应。因其确切的降压和对心肾等重要器官的有保护作用,临床应用广泛。然而,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的患者会产生咳嗽甚至剧烈咳嗽的副作用,致使部分患者不得不停药。笔者自2003年5月至2012年3月,运用自拟桑皮蝎络止嗽  相似文献   

13.
居海宁  陈昊  卞金陵 《中医药研究》2013,(11):1308-1310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合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坎地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来自两中心共136例患者随机入组研究组(卡托普利合并坎地沙坦)和对照组(卡托普利)各68例,基线期和治疗8周后分别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测定UCG评价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测定血清生化指标血清钾、血清肌酐(Cr)及尿素氮(BUN).比较两组差别.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对LVEF、LVEDD改善更为明显,但两组对于血钾、肌酐及尿素氮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卡托普利合并坎地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优于卡托普利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以单纯ACEI/ARB(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ARB;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治疗为共同参照,对比海昆肾喜胶囊、黄葵胶囊、尿毒清颗粒、肾衰宁胶囊、雷公藤多苷片、金水宝胶囊、百令胶囊、火把花根片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有关海昆肾喜胶囊、黄葵胶囊,尿毒清颗粒、肾衰宁胶囊、雷公藤多苷片、金水宝胶囊、百令胶囊、火把花根片联合ACEI/ARB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包括质量、评估,数据采用R、Gemtc、RevMan 5.3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和传统Meta分析。最终纳入86篇RCTs,共7413例患者,涉及9种干预措施。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综合疗效方面,金水宝胶囊、雷公藤多苷片、肾衰宁胶囊联合ACEI/ARB排序靠前,其中雷公藤多苷片联合ACEI/ARB降低24 h尿蛋白(24 h UPQ)和尿微量蛋白(UAER)的疗效最佳,肾衰宁胶囊联合ACEI/ARB降低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PG)的疗效最佳;②在安全性方面,联合中成药均较单纯ACEI/ARB治疗有一定改善,因临床异质性较大无法定量合并,所有纳入研究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由于纳入文献质量相对偏低,得出的结论尚有待临床验证。结论 结合网状Meta分析结果和文献信息,在治疗有效率方面,金水宝胶囊联合ACEI/ARB疗效最优;在降低24 h尿蛋白(24 hUPQ)和尿微量蛋白(UAER)方面,均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ACEI/ARB疗效最优;在降低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PG)方面,均为肾衰宁胶囊联合ACEI/ARB疗效最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已接近3%.糖尿病肾脏病变在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分别为30%~40%及15%~20%[1].目前大家公认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很多临床和实验研究均发现,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能明显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因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越来越多地应用于DN的防治中.现将ACEI在临床及实验研究中的发现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坎地沙坦酯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高血压发病率的逐年上升,抗高血压新药也在不断涌现,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拮抗剂(ARBs)是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后又一类新型降压药。ARBs与ACEI相比,该类药还可阻滞产生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有害作用,其适应证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动脉粥样硬化(AS)、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厚(LVH)、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以及ACEI引起咳嗽的高血压患者等。现将ARBs坎地沙坦酯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第二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能有效地控制心衰,降低CHF患者的病死率,延长其寿命,故其应用已日趋广泛。我科于2000年4月~2003年4月共收治顽固性CHF患者48例,均在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利尿药及其他血管扩张药物无效基础上应用依那普利治疗获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目前临床使用的降压药主要有四大类 1.ACEI类,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常见的药品为洛汀新、蒙诺、压氏达等.  相似文献   

19.
王强  刘真 《河北中医》2006,28(3):183-18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具有良好的降压及改善心功能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和肾内科,但部分患者服后引起咳嗽,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2003-07~2005-05,我们应用咳利爽汤剂治疗ACEI致咳嗽5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凯 《中国药学杂志》1989,24(5):259-262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简称ACEI)是一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拮抗剂。主要药物有巯甲丙脯酸[captopril(SQl4225>]和笨丁酯脯酸[enal apri l(M K-42 l)]。这类药物的出现,有助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病理、药理等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与临床意义。本文对这类药物的研制和其作用机制等方面的近年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