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病死率占同期心血管病的40%。循证医学已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β-受体拮抗剂等抑制神经内分泌药物可减少病死率。我们在基础治疗上再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68例,并与常规基础治疗的60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酌情服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治疗组加用补气温阳活血利水方中药治疗。结果:补气温阳活血利水方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力衰竭症状,能够增强患者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搏出量。  相似文献   

3.
李红梅 《中医药研究》2010,(11):1384-1385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情况。方法将57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从性别、发病年龄、家族史、病程、并发症、高血压级别、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20例,钙离子拮抗剂(CCB)25例,β受体阻滞剂10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37例,利尿剂5例;单一用药11例,联合用药46例。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应尤先考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压控制不满意,渐加用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将血压控制达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为主的心肌疾病,青壮年男性多见,预后差。近年来随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CEI/ARB)及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5年、10年生存率较前明显提高,但治疗效果仍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我院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3-2005年消耗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5年ACEI和ARB销售总金额逐年上升,成为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之一;ACEI类年销售总金额增幅平稳,ARB类年销售总金额则存在迅速上升趋势;用药频度(DDDs)最高及用药金额最大的药物为国产的氯沙坦钾,日均费用最高的ACEI类为合资生产的卡托普利(开博通),ARB类为合资生产的缬沙坦(代文);国产药的应用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处于主导地位。结论ACEI类和ARB类药物的DDDs、金额排序变化反映了这两类药物的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RAS研究进展,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差别,ARB的临床应用。方法查阅有关文献及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人们对ARB抱有很大希望,但由于应用于临床时间尚短,目前尚不能显示ARB明显优于ACEI,还有许多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尚需要经过几年的研究才能见分晓。  相似文献   

7.
本院近年收治30例充血性心衰的患者,经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利尿剂和洋地黄“五联疗法”治疗,心衰得到很好的控制,五联疗法正日趋成为普遍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相关治疗后的总体死亡率、住院情况、副反应进行比较,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1966-2008)、Cochrane图书馆(1980-2008)、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0-2008),万方数据库(1980-2008),纳入比较ACEI单用与ACEI和ARB合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进行评价,并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7个随机对照研究入选,病例数总计5853例,其中治疗组2945例,对照组290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全因死亡率和全因住院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减少全因死亡与全因住院的联合终点事件、降低心衰住院事件、增加副反应方面有统计学意义,合并效应量分别为(RR:0.94;95%CI:0.90~0.98)、(RR:0.86;95%CI:0.79~0.93)、(RR:1.40;95%CI:1.24~1.58)。结论ACEI基础上加用ARB与单用ACEI相比,可以使慢性心衰患者受益,但同时副反应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因此对于慢性心衰在ACEI基础上加用ARB应采取审慎的策略。舍用则需要严密监测,防止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DHF)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的临床特征,并比较其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心力衰竭住院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相关指标将其分为DHF组46例、SHF54例,分析2组患者各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痛是DHF组的主要病因,DHF更多见于女性年长者,其心室腔扩大不明显,但室壁肌肉明显增厚,更易发生房颤;SHF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镜(LVEDD)均增大,QRS时间延长;SHF组患者NYHA分级Ⅳ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地高辛、B受体阻滞剂、血管活性药物、他汀类、安体舒通等药物的应用、肝肾功能受损、住院病死率以及1a内再次住院率均显著高于DHF组。结论与SHF患者比较,D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住院病死率及1a内再次住院发生率均较低,预后相对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法对慢性心力衰竭(CHF)中医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18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给予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基础治疗:1)吸氧;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拮抗剂(ARB);3)硝酸酸类药物;4)β受体阻滞剂;5)酌情应用洋地黄制剂(洋地黄禁忌除外);6)酌情应用利尿剂.治疗组:5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汤药,日1剂,1日2次.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血栓前状态的相关指标、6min步行试验的结果.结果 益气活血法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心功能程度上改善明显(P<0.05);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改善明显(P<0.01及P<0.05);6min步行试验中步行距离显著增加(P<0.01及P<0.05);左室射血分数有所改善(P<0.05).益气活血法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5).结论 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减少血栓前状态的发生,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居海宁  陈昊  卞金陵 《中医药研究》2013,(11):1308-1310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合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坎地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来自两中心共136例患者随机入组研究组(卡托普利合并坎地沙坦)和对照组(卡托普利)各68例,基线期和治疗8周后分别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测定UCG评价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测定血清生化指标血清钾、血清肌酐(Cr)及尿素氮(BUN).比较两组差别.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对LVEF、LVEDD改善更为明显,但两组对于血钾、肌酐及尿素氮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卡托普利合并坎地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优于卡托普利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周媛  李启注  徐京育 《陕西中医》2022,(12):1819-1821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阶段,以患病率高、再住院率高、预后差为主要特点。目前西医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联合醛固酮拮抗剂为治疗心力衰竭的“金三角”治疗方案,但仍不能缓解临床症状。中医应用苓桂术甘汤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可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现对近3年来关于苓桂术甘汤治疗心力衰竭的文献进行了总结,以期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我院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3—2005年消耗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5年ACEI和ARB销售总金额逐年上升,成为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之一;ACEI类年销售总金额增幅平稳,ARB类年销售总金额则存在迅速上升趋势;用药频度(DDDs)最高及用药金额最大的药物为国产的氯沙坦钾,日均费用最高的ACEI类为合资生产的卡托普利(开博通),ARB类为合资生产的缬沙坦(代文);国产药的应用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处于主导地位。结论ACEI类和ARB类药物的DDDs、金额排序变化反映了这两类药物的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林凯旋  缪灿铭  麦美琪  李雪山  安辉 《光明中医》2009,24(11):2132-2133
目的:观察中医药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5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均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本院自拟心衰Ⅰ号方。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测定两组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及中医证候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力衰竭相关临床证候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能有效降低血清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应用有效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5.
螺内酯是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BRB)后,第3个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病死率的药物。JNC7报道中把醛固酮拮抗剂作为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后的强适应证推荐药物。2004年1月-2005年6月,本院采用依那普力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黄永康  潘庆登 《新中医》2012,(12):16-18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血清钠水平的变化。方法:对7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呋噻米和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1周后心功能改善效果和治疗前、治疗1周后、1月后血清肌酐和血清钠浓度变化。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1周后、1月后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月后,2组血清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应用洋地黄、ACEI或AR/3、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利尿剂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可提高疗效,降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发生的心室容积、形状、室壁厚度、心肌结构和超微结构等方面的改变,称为梗死后心室重构.临床研究证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β-RB)、钙通道阻滞剂(CCB)以及中医药都具有防止心室重构的作用,其中以ACEI及ARB常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坎地沙坦酯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在临床上占心力衰竭(HF)患者的1/3左右,由于其多发生于疾病的早期和/或与收缩性HF并存,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2007年3月-2009年3月,笔者采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坎地沙坦酯(商品名:迪之雅)治疗DHF患者3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自拟“心肌活力饮”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1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以左室扩张和收缩功能减退为特征的心肌病。多数学者研究表明:DCM发生与持续的病毒感染及由此导致的心肌自身免疫损伤有关。现代医学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强心剂等为基本的治疗方案,虽然远期生存率有所改善,但由于本病病理生理复杂,临床表现不一,上述治疗方法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洋地黄、利尿剂联合苯那普利和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CHF患者131例,根据治疗情况分为2组,对照组64例常规给予洋地黄和利尿剂治疗,观察组67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和美托洛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和6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传统药物洋地黄和利尿剂治疗基础上,加用ACEI类苯那普利及β阻滞剂美托洛尔是治疗CHF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