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半夏为我国常用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半夏药理活性丰富,除具有传统的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能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还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降血脂、治疗冠心病等药理作用。通过文献查阅笔者发现,半夏的部分药理作用与其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有关。因此本文综述了半夏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相关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半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认识半夏在咽喉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参考历代医家经典文献,学习先人如何运用半夏治疗咽喉疾病,并根据目前情况,结合案例分析,观察半夏配合其他药物在咽喉疾病中的临床疗效。结果上古《神农本草经》就记载半夏可疗“喉咽肿痛”,《伤寒论》、《金匮要略》更有条文明确记载以半夏为主药治疗咽喉疾患,后世医家更有许多评价,临床通过辨证论治以半夏配伍其他药物治疗咽喉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半夏在咽喉疾病中皆取其行气涤痰,利咽消肿之功,半夏在咽喉疾病中运用广泛。  相似文献   

3.
查阅相关文献,分析附子和半夏在古今方剂中的配伍使用情况及其现代药理研究,探讨反药附子配伍半夏是否为临床绝对禁忌。结果发现古今临床上附子配伍半夏的方剂很多,现代药理研究提示两者相伍需注意煎服方法及配伍其他药物,可避免毒性反应。所以,只要对证、合理运用反药附子伍半夏,会避免发生毒性反应,且能在临床中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4.
对半夏妊娠毒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古代、现代的文献及研究进行分析,探讨半夏妊娠毒性的现实性。方法综合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研究。结果半夏在古代被用来治疗妊娠恶阻,但是在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表明其有不利于妊娠的作用。结论对于妊娠妇女,在临床上应避免使用半夏。  相似文献   

5.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本为治疗伤寒误下后,中焦寒热错杂之痞证而设.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从调理脾胃出发,根据肺与脾胃的关系,在中医学“异病同治”理论指导下,辨证加减,应用于治疗慢性咳嗽,并根据半夏泻心汤的组方特点,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结果,阐述其治疗咳嗽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试述半夏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现有文献,早在《五十二病方》及《灵枢.邪客篇》中就有半夏的使用记载,《神农本草经》具体记述了半夏性味及功用。半夏为常用中药,性味辛温,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用。能化寒痰、清热痰、燥湿痰、化痰熄风、温肺化饮、和胃化浊,降逆止呕、散结除痞、行气解郁、散结开痹。临床可随证配伍,广泛运用于临床的寒痰宿肺、痰饮、胃寒呕吐、梅核气、痰热结胸、心下痞满等证。由此可见,半夏的功用颇多,本文在此重点阐述半夏在方剂中的功用主治及配伍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临床调查分析,安全合理使用生半夏。通过煎煮后并无刺激咽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适用于汤剂。生半夏在治疗降逆止呕、化痰镇咳等病症中疗效明显高于制半夏,的治疗效果。方法:笔者通过两年来我院114例临床病例疗效观察,生半夏结果:生半夏用于汤剂无毒,禁用中成药丸、散制剂。结论:生半夏与其它药合用比使用制半夏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半夏的毒性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国亮 《中草药》1999,(2):156-156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根,呈类球形,性温,味辛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效。含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黑尿酸及天门冬氨酸、精氨酸、β-氨基酸;另含胆碱、微量挥发油、原儿茶醛等。原儿茶醛为半夏辛辣刺激性物质。临床有生半夏和制半夏之分,但规定处方写半夏必须标明制半夏。生半夏历来被视为有毒药物,《神农本草经》列其为下品,现代把其列为二类有毒中药,限制使用,使生半夏在临床上受到限制。我们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结合历代典籍所载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胡述文 《中医药学刊》2005,23(4):711-711
半夏,《神农本草经》谓其:“气味辛,平,有毒。主伤寒寒热,心下坚。胸胀咳逆,头眩。咽喉肿痛,肠鸣,下气,止汗。”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法半夏对中枢神经有良好的镇静和安定作用。自《内经》半夏秫米汤以来,以半夏为主药的方剂颇多,用量各别,有一方用至二升,亦有一剂仅用数钱。那么,现今半夏规定用量是多少?值得探讨。半夏的用量对临床有重要影响。关系到正确的配伍和治疗意图的实施。古文献中有一些示例,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现代中医医案中失眠症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以筛选出的361例现代中医医案失眠症为研究对象,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医案共涉及药物279种,前十位的高频药物为甘草、酸枣仁、茯苓、半夏、白芍、远志、生地黄、何首乌藤、当归、茯神。常用的用药类别为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常用的基础方为天王补心丹、黄连阿胶汤、逍遥散、温胆汤。结论:现代中医治疗失眠是以补虚扶正和养心安神为主,兼顾清热、化痰祛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3.
股骨颈骨折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骨科病,以女性多见。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有机质少,应变力差,所以只需较小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血供差,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大,加之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恰当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5.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石斛药材的演变。结果:196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石斛来源为兰科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的新鲜或干燥茎;1977—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或铁皮石斛;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或马鞭石斛;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的来源为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铁皮石斛也从石斛项下都单列出来。讨论:石斛药材基源的变化、铁皮石斛的单列体现出石斛用药的科学性。但铁皮石斛与石斛的性味、功效一致,值得商榷;DNA条形码、分子标记技术等新方法可以应用到石斛药材的鉴别中。  相似文献   

17.
陈斌  苗林 《西部中医药》2005,18(7):17-19
收集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诊的往来寒热证患者58例,实验室检查排除疟疾(血涂片均未找见疟原虫),分别从少阳辨证论治33例,从膜原辨证论治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姜黄根茎不同部位外在物理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姜黄药材的等级划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在姜黄道地产区收集样品,每份样品按母姜、子姜一级、子姜二级进行分类,分别测定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颜色值[明亮度(L*)、红绿度(a*)和黄蓝度(b*)]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挥发油含量。结果:不同部位姜黄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折干率差异较大,其中宽度、厚度、质量在鲜品和干品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子姜二级的折干率显著低于母姜与子姜一级。姜黄不同部位颜色值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姜黄鲜品断面颜色值a*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b*次之,颜色值L*最小,姜黄干品粉末颜色值b*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L*、a*变异系数较小。姜黄不同部位的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子姜一级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含量均高于母姜和子姜二级。结论:综合以上指标,姜黄子姜一级的理化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0.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