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究复方狗肝菜汤(FGD)对四氯化碳(CCl_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120 mg·kg~(-1))组和FGD(475,950,1 900 mg·kg~(-1))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按剂量连续灌胃给药10 d,末次用药2 h后,用12%的CCl_4花生油溶液腹腔注射(5 m L·kg~(-1))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收集血清和肝脏组织。生化法检测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蛋白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AST,ALT,ALP活性与TBIL,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中NF-κB表达明显上调(P0.01),PPAR-γ表达明显下调(P0.01),表明急性肝损伤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FGD可降低血清中AST,ALT,ALP活性与TBIL,MDA含量(P0.05,P0.01),并减少肝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P0.05,P0.01),且下调NF-κB表达(P0.05,P0.01),但可增强SOD,GSH-Px活性与PPAR-γ表达(P0.05,P0.01);镜下观察显示肝组织病变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FGD对CCl_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炎、抗氧化和调节PPAR-γ和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1):158-163
目的:研究复方叶下珠汤对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并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炎症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水飞蓟素0. 12 g/kg组和复方叶下珠汤12、6、3 g/kg组,每组10只。灌胃等体积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10 d。末次给药2 h后,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橄榄油5 m L/kg,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12%CCl4橄榄油溶液5 m L/kg建立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禁食不禁水16 h后,摘除眼球取血,采集肝脏。生化法检测血清中ALT、γ-GT和AST活性,肝组织中SOD、GSH-Px及NO和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组织中TNF-α、IL-6、IL-1β和IFN-γ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TLR-4和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ALT、AST、γ-GT活力显著升高,SOD、GSH-Px活力、IFN含量明显降低,MDA、NO、TNF-α、IL-1β、IL-6显著增加,TLR-4、NF-κB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 <0. 05或P <0. 01)。肝组织小叶结构紊乱、肝索排列失序、肝组织水肿。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方叶下珠汤能剂量依赖地降低ALT、AST、γ-GT活性及MDA、NO含量;增强SOD、GSH-Px活性,降低肝组织中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IFN-γ含量,抑制TLR-4及NF-κB蛋白表达;病理切片显示复方叶下珠汤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有改善作用,以6、12 g/kg最为显著(P <0. 05或P <0. 01)。结论:复方叶下珠汤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氧化应激和抗炎机制,研究狗肝菜多糖对酒精诱发的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实验用72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脂组(50 mg/kg)及狗肝菜多糖(100 mg/kg,200 mg/kg,300 mg/kg)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每天均灌胃给与53%白酒10 ml/kg复制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连续造模30天,造模的同时按相应剂量每日给药1次。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比色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ELISA法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狗肝菜多糖(100 mg/kg、200 mg/kg、300 mg/kg)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以及MDA活性,升高GSH-Px和SOD活性,同时降低肝组织中TNF-α、IL-6含量;并减轻肝损伤病理病变。结论:狗肝菜多糖能够减轻酒精所致的大鼠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氧化应激和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拟从Toll样受体-2(TLR-2)/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酢浆草对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8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0.12 g·kg-1)组和酢浆草高、中、低剂量(16,8,4 g·kg-1)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外,各给药组按5 m L·kg-1灌胃给药,每天按时灌胃2次,共10 d。末次给药2 h后,除正常组以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12%CCl4橄榄油溶液(5 m L·kg-1)建立大鼠肝损伤模型。16 h后,眼球取血,取肝组织制备肝组织切片。生化法检测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TLR-2与NF-κB蛋白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结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ALT,AST活性和MDA,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GSH-Px,T-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中TLR-2,NF-κB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1),模型组大鼠肝损伤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酢浆草各剂量组血清中ALT,AST活性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血清中GSH-Px,T-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P0.01),IL-1β,IL-6及TNF-α水平,TLR-2,NF-κB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肝组织切片显示酢浆草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有改善作用。结论:酢浆草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干预TLR-2/NF-κB信号通路和抑制氧化应激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为模型,研究狗肝菜多糖对其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狗肝菜多糖(300 mg/kg、200 mg/kg、100 mg/kg)组和秋水仙碱组(0.12 mg/kg)。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腹腔注射0.5%二甲基亚硝胺溶液(1.5 ml/kg),隔天1次,连续5周。5周末摘大鼠眼球取血和收取肝脏,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肝组织中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并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狗肝菜多糖(300 mg/kg、200 mg/kg、100 mg/kg)组和秋水仙碱(0.12 mg/kg)组大鼠血清或组织中ALT、AST、MDA、SOD、HA,LN,PCⅢ,Ⅳ-C、TNF-α、IL-6和TGF-β1水平或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病理切片显示狗肝菜多糖组和秋水仙碱组大鼠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和肝纤维化病变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狗肝菜多糖具有抗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肝、抗氧化、抗炎和降低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肝乐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肝乐颗粒(Ganle Keli,GL)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每周2次,连续12周。于造模第7周起,给药组分别ig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溶媒,疗程6周。实验结束后,股动脉采血,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肝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羟脯氨酸(Hyp)含量;同时取固定部位肝脏组织,HE染色;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肝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蛋白的表达,RT-PCR技术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结果:肝乐颗粒1.5,3,6 g·kg-1各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ALT,AST,MDA,Hyp含量,升高SOD水平;减轻大鼠肝纤维化增生程度的同时抑制肝组织中NF-κB蛋白和TNF-αmRNA的表达。结论:肝乐颗粒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狗肝菜不同分子量多糖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肝降酶作用,研究其可能的保肝机制.方法:将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联苯双酯、狗肝菜总多糖(A组)、相对分子质量<6000狗肝菜多糖(B组)、相对分子质量6000~10000狗肝菜多糖(C组)和相对分子质量>10 000狗肝菜多糖(D组)和对照组;A组(250 mg· kg-1)、B组(500 mg· kg-1)、C组(150 mg·kg-1)和D组(300 mg· kg-1)、联苯双酯组(150 mg·kg-1)在造模前灌胃给药7d,其他各组用生理盐水对照;在末次给药1h除对照组外,均灌胃0.1% CC14花生油(0.01 mL·g-1)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对照.于16 h行腹主动脉取血用于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蛋白(TP);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计算肝脏指数(肝体比)、脾脏指数(脾体比)、肾脏指数(肾体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TP水平显著升高(P<0.01),提示本实验模型成功.狗肝菜各多糖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B组可显著减少由于肝损伤造成的TP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B组效果最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A,B组升高SOD活性(P<0.05或P<0.01);A,C组升高GSH-Px活性,(P<0.01);对于MDA含量狗肝菜多糖各部位组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肝组织大片坏死、淤血,狗肝菜多糖各给药组组织损伤程度明显降低,以B组效果最佳;对于肝脏指数,D组效果最优(P<0.05).结论:狗肝菜各多糖组均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效果显著,综合分析相对分子质量<6 000组(B组)保肝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狗肝菜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多糖对大鼠D-半乳糖胺(D-GlaN)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透析的方法将狗肝菜多糖分为<6 kD,>6kD<10kD(6kD~10kD),>10 kD,以及总多糖组.D-GlaN (500 mg·kg-1)ip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动物处死后测定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制备肝组织匀浆测定其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含量,取肝、脾脏称重,计算脏器指数,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狗肝菜总多糖和相对分子质量<6 kD给药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AST,ALT活性(P<0.01);各给药组均能降低肝匀浆MDA含量(P<0.01或P<0.05),均能有效升高肝组织匀浆中GSH-Px活性(P<0.01或P<0.05),降低肝脏指数(P<0.01或P<0.05),减轻肝脏病理损伤.结论:狗肝菜各多糖给药组均有一定保肝作用,且以相对分子质量<6 kD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NF-κB p65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银杏叶提取物低剂量给药组、中剂量给药组、高剂量给药组。参考Pringle's法建立模型。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肝组织进行光镜检查;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核内NF-κB p65表达水平。结果肝缺血再灌注后,ALT和AST水平及MDA含量显著增高,SOD活性则下降;光镜下,可见到肝窦和中央静脉严重淤血,肝细胞水肿,变性及坏死;肝组织核内NF-κB p65表达水平升高。中剂量和高剂量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ALT和AST水平及MDA含量升高受到显著抑制,SOD活性增加,肝组织病理变化显示肝损伤减轻,且核内NF-κB p65表达水平下降,呈剂量依赖性,以上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损伤程度,可能机制是通过增强自由基清除作用,减少NF-κB p65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和振动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和高脂饮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参酮IIA(10 mg/kg)组、丹参酮IIA(20 mg/kg)组、振动运动组、丹参酮IIA(10 mg/kg)+振动运动组、丹参酮IIA(20 mg/kg)+振动运动组,尾静脉采血测定大鼠血糖水平,ELESA法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细胞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空腹血糖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增加,血清ALT、AST活性增加,TNF-α、IL-6和MDA含量均增加,SOD活力降低,NF-κBp65表达明显增加。丹参酮IIA(20 mg/kg)+振动运动组空腹血糖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血清ALT和AST活性降低,TNF-α、IL-6和MDA含量均降低,SOD活力升高,而NF-κBp65在肝组织核蛋白中的表达降低。结论:丹参酮IIA联合振动运动对糖尿病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在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中,对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激活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水飞蓟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皮下注射40%CCl4复制模型,自8周开始水飞蓟组大鼠给予50 mg/kg,姜黄素治疗组大鼠分别给予的剂量为100、200、400 mg/kg,灌胃6周.HE染色观察观察肝组织在光镜下的病理改变并进行肝纤维化分级;免疫组织化学测定NF-κB的表达变化;RT-PCR检测PPAR-γmRNA表达.结果:姜黄素治疗组大鼠肝脏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显著减轻(P<0.01).姜黄素治疗组大鼠肝脏NF-κB活性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模型组PPAR-γmRNA表达较正常组及姜黄素用药组显著减弱(P<0.05).结论:姜黄素可明显的抗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效应,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与PPAR-γ配体激活PPAR-γ的表达的同时,抑制NF-κB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狗肝菜多糖保肝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海燕  王旭深 《中药材》2006,29(8):833-834
目的:观察狗肝菜多糖对实验性肝损伤动物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影响。方法:建立CC l4致大鼠肝损伤模型及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诱发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动物血清和肝组织ALT、AST。结果:狗肝菜多糖能使肝损伤动物血清ALT、AST活性显著降低。结论:狗肝菜多糖具有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在肝脏中的表达,探讨黑木耳提取物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随机抽取10只为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大鼠用胆总管结扎横断法制作大鼠梗阻性黄疸动物模型,将造模大鼠分为梗阻性黄疸组(模型组)、黑木耳多糖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黑木耳多糖灌胃干预。14天后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肝脏组织匀浆后检测组织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核转录因子κB)在肝脏中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B、AST、ALT及肝组织NF-κB表达明显增高,肝组织SOD活力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黑木耳提取物组TB、AST、ALT及肝组织NF-κB表达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SOD活力虽有升高但无差异。补充黑木耳多糖组与假手术组的比较,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黑木耳提取物对梗阻性黄疸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有一定保护作用,且对炎症的控制作用要优于对氧化应激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老鹳草素对D-氨基半乳糖(D-GalN)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180 mg·kg~(-1)),老鹳草素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1)),灌胃给药每天1次,正常组及模型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连续10 d。末次给药2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D-GalN(500 mg·kg~(-1)),建立D-GalN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16 h后,收集血清和肝组织。生化法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和肝脏中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或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肝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ALP,TBIL和肝脏MDA水平显著升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老鹳草素各给药组能够明显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ALP,TBIL和肝脏MDA(P 0. 05,P 0. 01),且增强肝脏T-SOD和GSH-Px活性(P 0. 05,P 0. 01),同时抑制血清中TNF-α,IL-1β,IL-6和IFN-γ含量的升高和TLR-4,NF-κB的蛋白表达(P 0. 05,P 0. 01); HE染色结果显示其对肝组织损伤程度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综上所述,老鹳草素对D-Gal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保肝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以及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三叶木通总黄酮对四氯化碳(CCl_4)诱发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各组小鼠灌胃给予药物或溶剂干预10 d后,腹腔注射0.1%CCl_4花生油溶液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生化法检测小鼠血清中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叶木通总黄酮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ST、ALT活性,提高血清SOD、GSH-Px活性,降低血清MDA及肝组织中TNF-α、IL-1β、IL-6含量,下调肝组织NF-κB蛋白表达,并改善肝组织病变。结论:三叶木通总黄酮对CCl_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保肝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满天星异荭草苷(IOA)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用CCl_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成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150 mg/kg)阳性对照组及IOA高(2g/kg)、中(1 g/kg)、低(0.5 g/kg)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给药8 w后,血清生化自动检测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LT、AST、ALB、GLB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TNF-α、IL-1、IL-10水平;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检测大鼠肝组织NF-κBp65、TNF-α表达;PCR检测肝组织Col-Ⅰ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IOA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提高ALB/GLB(A/G)比值;明显减轻炎症损伤;显著降低肝组织中TNF-α、IL-1含量,提高IL-10含量。此外,IOA能显著抑制肝组织中NF-κBp65、TNF-α蛋白及Col-I mRNA表达。结论:满天星异荭草苷对肝纤维化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继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1):148-152
目的:研究复方桃仁丹参汤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0.1 g/kg组、复方桃仁丹参汤12 g/kg、6 g/kg、3 g/kg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应体积蒸馏水灌胃,其余各组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干预,灌胃体积7.5 mL/kg,每天2次,连续10 d。末次给药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25%CCl_4溶液(2 mL/kg),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禁食不禁水16 h后,摘除眼球,收集血液和肝组织。生化法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的活性或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RT6)、p-核转录因子-κB p65(p-NF-κB p65)、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变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中ALT、AST、ALP、TBIL、γ-GT活性及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T-SOD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SIRT6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p-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方桃仁丹参汤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ALP、TBIL、γ-GT活性及MDA含量,增加T-SOD、GSH-Px活性,降低肝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P<0.05或P<0.01),上调SIRT6蛋白表达,下调p-NF-κB p65蛋白表达(P<0.01)。HE染色显示复方桃仁丹参汤能不同程度的改善肝组织病变。结论:复方桃仁丹参汤对CCl_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SIRT6/NF-κB信号通路和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扶正化瘀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枯否细胞极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高剂量中药组和罗格列酮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经高脂喂养20周后,模型组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干预,低、高剂量中药组分别予浓度750、1 500 mg/(kg·d)扶正化瘀片混悬液灌胃,罗格列酮组给予浓度30 mg/(kg·d)混悬液灌胃,6次/周,共4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并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Real-time PCR测定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甘露糖受体(CD206)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测肝组织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显示典型NASH组织学特征,出现明显脂肪变性,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和坏死灶;血清TC、TG、ALT、AST、TNF-α、IL-6表达均升高而IL-10表达下降(P<0.05);肝组织iNOS、CD206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肝组织NF-κB、PPAR-γ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NAS及血清ALT、AST、TNF-α、IL-6表达、肝组织iNOS mRNA及蛋白、NF-κB蛋白表达各药物组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高剂量中药组较罗格列酮组均降低(P<0.05)。血清IL-10表达、肝组织CD206 mRNA及蛋白、PPAR-γ蛋白表达各药物组较模型组均升高,高剂量中药组较罗格列酮组均升高(P<0.05)。结论?扶正化瘀片对NASH大鼠治疗效应确切,可能与扶正化瘀片增强PPAR-γ信号通路表达并抑制NF-κB信号通路表达,从而促进M2型枯否细胞极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川楝子致大鼠肝毒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研究川楝子对大鼠SOD,MDA,γ-GT,GSH-Px及炎症因子TNF-α,NF-κB,ICAM-1等的影响,探求川楝子致大鼠肝脏损害的毒性机制。方法:SD大鼠,连续给药45 d后,取正常组及川楝子(120 g·kg-1组)大鼠肝组织,制成10%肝匀浆,按试剂盒方法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MDA活性和γ-GT,GSH-Px,蛋白含量,并根据测得SOD与MDA计算SOD/MDA;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大鼠肝组织TNF-α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染色测定大鼠肝组织NF-κB p65,ICAM-1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口服川楝子120 g·kg-1 45 d后,大鼠肝组织SOD显著下降(P<0.01),MDA显著上升(P<0.05),SOD/MDA显著下降(P<0.01);γ-GT值显著上升(P<0.01),GSH-Px显著下降(P<0.01);TNF-α含量升高(P<0.05);NF-κB p65,ICAM-1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大鼠灌胃给予川楝子后,可对肝脏产生明显的毒性,其机制可能与自由基及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