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据文献报道,传统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由于各家所用方法不同,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技术操作不规范,所以,各家疗效相差较大,尚难对各家的疗效差异作出客观评价。因此,选用腹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标准化研究,通过研究形成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标准化处方和可重复性的操作,  相似文献   

2.
郑永然 《河南中医》2014,(11):2154-2156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有常规针刺法、特殊针刺法、单穴为主针刺法、腹针疗法、电针疗法、针罐疗法、针推疗法、针药疗法、穴位注射疗法、针灸配合耳穴疗法、温针灸疗法、针刺配合牵引疗法等,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腹针疗法临床及临床带教工作,深切体会到腹针疗法临床带教工作的重要性:腹针疗法在临床上运用的疗效与临床带教模式有重要关系,对于初学者更为明显,体现了临床带教的重要性。虽说带教老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不同带教模式,对腹针疗法临床效果的影响亦不容忽视。以下结合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谈谈临床带教模式与腹针疗效的相关性。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种新的疗法,该疗法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薄氏腹针疗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运用中医的理、法、方、穴,通过腹部针刺调节脏腑、经络,从而治疗全身疾病。薄氏腹针在总结前人针灸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用针之道,立法为先,操术次之,而后机变”的针灸大法。在临证时要求“先从诊断入手,再看辨证要否,而后操术勿躁,以情再做加减”。强调把腹针构架在中医基础理论上发展,突出“辨证论治”与“治病必求于本”的学术思想,用中医的理、法、方、穴,通过针刺腹部最大限度地激发神阙系统及人体经络自我调控的潜能,使内脏逐渐趋于稳态来治疗全身疾病。因此腹针疗法既有传统针灸的特点,又有自身诊治特色,为针灸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针刺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方法多样,有单纯针刺疗法、针刀、银质针疗法、温针灸、腹针及综合疗法等多种治疗方法。循证医学表明,针刺疗法较传统中医疗法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综合疗法与单一治疗手段相比临床效果更好,且针刺辨证选穴穴位及阳性反应点时效果显著。但仍存在部分问题需要解决:目前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针刺治疗时选穴标准不一、多具有主观性;研究样本量较少、文献质量参差不齐;研究结果真伪有待考证。因此,大量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对于探讨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选穴规律、系统治疗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摘要:对《针灸学》教材胸椎部背俞穴“斜刺”操作提出商榷。通过对胸椎部背俞穴的起源、针刺深度、针刺角度与方向等溯源,说明《针灸学》教材胸椎部背俞穴为了避免伤及内部脏器的斜刺操作,有违于《黄帝内经》背俞穴的形态、经脉循行走向的本义,不符合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针刺深度以及针刺操作规范。通过对胸椎部背俞穴针刺深度的现代研究,指出背俞穴针刺操作必须要掌握内脏准确的解剖位置以及规范的针刺深度与方向,才能避免针刺伤及内部脏器。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尿潴留选穴组方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淑红  陆明霞 《中国针灸》2006,26(9):681-684
目的:总结1994-2005年间针刺治疗尿潴留的选穴组方特点。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分别对体针、头针、耳针、手针、腹针5个方面的选穴进行综述,对体针针灸处方从单穴组方、远近配穴、上下配穴、辨证选穴和辨病选穴5个角度进行归纳。结论:针刺治疗尿潴留疗效可靠,但当前临床研究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验证腹针结合气海穴瘢痕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3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针刺组,每组15例.两组均给予腹针治疗,穴取中脘、下脘、商曲、滑肉门,针灸组在此基础上予气海穴瘢痕灸治疗,每周5次,共治疗15次,治疗第20天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针灸组和针刺组有效率均为93.3%( 14/15),针灸组愈显率为86.7%( 13/15),优于针刺组的53.3%( 8/15,P<0.01);两组治疗后疼痛积分和肩关节活动功能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针灸组较针刺组升高更明显(均P<0.05).结论:腹针结合气海穴瘢痕灸治疗肩周炎疗效优于单纯腹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技术研究针刺对正常和溃疡大鼠的胃组织蛋白质表达谱,为深化针灸效应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阐明针灸疗效的现代生物学机制。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胃溃疡大鼠模型采用捆绑加水浸应激的方法进行模型复制,各组大鼠依照分组各取不同的穴位。结果和结论:针刺足三里穴或针刺中脘穴以及针刺合募配穴(足三里穴配中脘穴)对应激性胃溃疡都有作用,但合募配穴效果优于单穴针刺,合募配穴效果具有一定的效应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腹针疗法是一种新兴的针灸治疗方法。本文对该疗法的治疗机理进行了一些探讨,分别从腹针的解剖基础、生理基础、神经反射机理及腹穴调控机理等方面进行论述,抛砖引玉,以期对腹针的研究和推广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呃逆是中风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操作简便、效果明显。文章对近3年来有关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选穴、常见的针刺治疗方法及其疗效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规范临床操作。  相似文献   

11.
腹针疗法及其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腹针疗法属于微针系统的范畴。它是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根据传统经络理论,提出“神阙布气假说”,并吸纳全息理论,提出先天经络和神龟图学说。体现了“治病必求于本”的辨证施治特点。提出不同的定位方法和针刺深度会影响不同的系统。使腹针疗法成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治疗体系,扩大针灸治疗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12.
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研究对象,从传统针灸与现代针灸视角分析其取穴配伍原理、针刺手法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醒脑开窍针刺法既从传统针灸中寻找理论依据,又强调取穴、操作规范化、量化,确定了新定义和量化操作,实现了传统理论与现代实用技术、科研手段融会贯通,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针刺方法,为传统针灸向现代针灸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13.
刘云霞  杨媛 《中医教育》2014,(1):84-84,F0003
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经过近30年的研究创建的一种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调节先天、后天经络,治疗慢性病、疑难病的新疗法。由于腹针具有安全、无痛、快捷、高效的特点,且临床适应症广、疗效显著,近年来逐渐受到广大患者和医生的欢迎,学习腹针的医学生和临床医生也越来越多。但腹针对于穴位的认识有别于传统针灸,  相似文献   

14.
在腹针疗法的培训中如何把握腹针的优势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薄氏腹针广西临床治疗中心在腹针疗法的推广运用和培训腹针医师的过程中发现,参加腹针培训班的医师95%都是针灸师,在接受腹针疗法的新针灸理论之前以传统针灸之“气至病所”来作为取得较佳疗效的重要临床指征,即针刺穴位时,会有一种酸、麻、胀、痛的感觉,通常把这种感觉称为“得气”,这种得气的的感觉随着针刺激强度的变化由经脉循行方向感传到达病变部位,但又恰是患者不愿接受传统针灸治疗方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针灸足三里对抗化疗呕吐反应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比较不同针灸方法对抗化疗呕吐的作用特点,为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针灸疗法,提供了一定的研究依据,方法:选择足三里穴,分别使用温针灸、针刺和艾灸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以呕吐症状的积分为主要临床观察指标,以观察针灸足三里穴对抗化疗呕吐反应的临床疗效。结果:不同的针灸方法,其即时止哎效应和持续止呕效应不尽相同,针刺的即时止哎效应优于温针灸和艾灸,而温针灸的持续止哎效应优于针刺和艾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壮医针刺的调气方法。方法:对比中医针刺调气方法和壮医脐内环穴针刺及壮医针刺其它调气方法,分析其中异同。结果:中医针刺、壮医脐内环穴调气方法均是建立在气血理论共有基础之上的;但存在多方面不同:首先在指导理论上明显差异;其次,调气理论的建构因素明显不同,壮医针刺调气主要是在较具体的脐部施术,应用全息穴位组合形式,不同于针灸调气建立在因素性基础之上;第三,中医针灸调气方法是适用全身各部腧穴的,而壮医针刺调气除脐环穴外,其余腧穴尚未建立壮医本身的调气理论和调气方法;最后,对肢体躯干部腧穴,壮医针刺调气理论无妨于引入中医针灸的基本因素,脐内环调气方法也可合理引入中医针灸调气的基本因素加以丰富操作。结论:成形的壮医针刺调气方法是脐内环穴针刺调气,具有整体性和全身性的调气作用,对于全身诸腧穴针刺,壮医尚须建立自身的调气理论和调气方法;二者均可合理引入中医针灸调气的基本因素加以丰富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天枢穴是针灸临床常用穴位之一,据报道深刺的疗效优于浅刺。在全面总结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解剖学角度提出了天枢深刺的定义,对深刺天枢的安全性进行了总结,提出深刺天枢的操作规范,并从针刺深度、针具直径、操作手法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深刺安全性的因素。该研究方法及深刺天枢的操作规范对腹部穴位深刺安全性研究及临床操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制一种具有训练和评价温针灸操作技术的现代针灸教学仪器。根据传统温针灸的原理及技术操作特点,结合机械设计和单片机技术,设计温针灸训练考核装置。温针灸训练考核装置由装置本体、万向穴位模拟器、振动复位系统和电路控制系统4个模块组成,包括机架、平台框架、摆动框架、万向穴位模拟器、振动复位装置及操作计时、针感显示和振动控制电路等,可训练温针灸操作中从不同角度进针和搓装艾绒团,显示针尖是否达到要求的位置,通过振动检验搓装在针柄上艾绒团是否易于脱落,并显示操作时间。该装置可实现温针灸技术的操作训练、考核与评价,客观化评价温针灸操作技能,有利于培养和评价针灸学生温针灸技术的规范化操作,提高温针灸临床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周炜 《北京中医药》2013,32(2):104-105
从基础的经络理论阐述薄智云腹针疗法的诞生,从针灸理论是取得疗效的基础,重视经络诊察是针灸取效的必要条件,手法及针刺方向有助疗效的取得,结合其他疗法增强腹针疗效4方面论述取得腹针疗效的关键.认为腹针疗法是近年涌现的众多针法中具有较深厚针灸理论基础的针法.  相似文献   

20.
介绍实效比较研究(CER)的概念和特点,探索其应用于腹针临床疗效优化研究的科研方法学思路.CER设计以患者为中心,强调在真实医疗环境中评价综合疗效,而非随机对照研究(RCT)强调的单纯效力,其研究策略涉及4个类别和3个主题,涵盖临床证据的获取、存储管理、比较和应用,对综合比较不同针灸疗法和选穴组方的优势与疗效规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建立临床注册系统,可实时获取来源于不同中心的超大样本数据,能够有效克服因样本含量不足造成的抽样误差,对系统总结和优化腹针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实效比较研究模式充分体现了针灸临床实际,为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疗效提供有力的科学数据支持,体现了腹针临床中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辨证条理化等优点,有望实现腹针组方和治疗技术的循证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