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俞募指针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患者胃肠的影响。方法:采用俞募指针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并与中药对照组40例比较,总疗程为3周。结果:俞募指针治疗组有效率为92.5%,治疗疗效指数为0.85±0.14,较中药对照组0.69±0.10明显提高(P0.01)。结论:提示俞募指针疗法可以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俞募指针能否增强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俞募指针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中药治疗。结果:两组总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改善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改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俞募指针配合中药疗法和单纯性中药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俞募指针配合中药疗法,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周易象数切脉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清胃泌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周易象数切脉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2例,并与中药对照组64例及西药对照组64例比较,总疗程为3周。结果:周易象数切脉组治疗后血清胃泌素较同组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虽不及中药对照组,但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周易象数切脉疗法可以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及对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采用中药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消化不良症状评分、胃排空变化以及血清中胃动素和神经肽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7%)明显优于对照组(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各消化不良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胃排空情况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排空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血清胃动素、神经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胃动素、神经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有效提高患者血清中胃动素和神经肽水平,促进胃排空,改善其消化不良的症状,提高胃肠动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舒肝健胃汤加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胃动素、胃泌素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60例,予舒肝健胃汤治疗;西药治疗组58例,予吗丁啉治疗;中西药结合组62例,予吗丁啉加中药舒肝健胃汤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并测定血清胃动素及胃泌素的含量。结果:中西药结合组的总有效率(96.2%)明显高于单用中药组(77.5%)或西药组(78.3%);治疗前患者的血清胃动素与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组均能升高血清胃动素与胃泌素水平,以中西药结合组的作用最为显著,优于单用中药组或西药组。结论:吗丁啉和中药舒肝健胃汤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更有效地促进胃肠道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14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照组加用吗丁啉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中药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对照组为71.4%,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8.6%,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22.9%,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胃电图检测情况均趋于正常(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胃电图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胃动素含量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胃动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疗效,能提高幽门螺杆菌根治率,调节胃部功能与胃动素分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胃化湿合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22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药清胃化湿合剂、多潘立酮治疗2周,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35例,显效63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3%。[结论]中药清胃化湿合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排空率和血清胃动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夹尾刺激法配合隔日进食制备FD大鼠模型。治疗结束后,检测三组的胃排空率,运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胃动素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排空明显延迟(P0.01);电针组较模型组胃排空率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胃动素(Motilin)含量明显减低,经电针治疗后,胃动素(Motilin)含量明显升高。结论电针治疗可调节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血清Motilin的表达,加速胃排空,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口服治疗寒热错杂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柳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诊治的72例寒热错杂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背俞指针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3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中医症状积分和血清MTL、血浆GAS、血浆CCK水平变化,统计2组患者治疗3周后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胃脘痞满、口干苦、纳呆、便溏、嘈杂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胃脘痞满、口干苦、纳呆、便溏、嘈杂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MTL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GAS和CCK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MT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AS和CCK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4%(34/36)和72.2%(26/36),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背俞指针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口服治疗寒热错杂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肯定、安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药穴指针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药穴指针疗法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多潘立酮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5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穴指针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具有疏肝解郁、和胃降逆、开结除痞之功效,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安胃一号对70例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症状及血中胃动素、干细胞因子含量变化,探讨安胃一号的作用机制。方法14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口服安胃一号;对照组72例,口服多潘立酮,疗程4周,疗程结束后记录2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单个症状、体征,临床总疗效及血中胃动素、干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安胃一号和多潘立酮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在改善恶心呕吐、排便无力、疲乏方面,治疗组优于西药组(P<0.05),且总疗效治疗组亦优于西药组(P<0.05);2组胃动素、干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01),且治疗后2组干细胞因子水平,治疗组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安胃一号能有效改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症状,推测与安胃一号提高血中干细胞因子、胃动素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疏肝健胃汤配合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胃动素(MOT)及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将76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疏肝健胃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莫沙必利口服,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临床效果及胃动素和生长抑素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对FD患者的主要症状:胃纳减少、脘胁隐痛、食后腹胀、早饱、恶心呕吐、咽部梗阻感有明显改善作用,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改善症状效果更明显,P〈0.01或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对胃动素及生长抑素有明显改善作用,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疏肝健胃汤配合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FD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西药组、中药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西药组口服莫沙必利分散片,中药组口服半夏泻心汤,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胃电节律的变化和胃肠激素变化情况。结果:西药组有效率为82.5%,中药组有效率为92.5%,治疗组有效率为97.5%,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药组低于西药组,治疗组低于中药组,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可显著提高胃电主频率、电幅值及减低胃电节律紊乱系数,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显著提高患者血浆胃动素(motilin,MTL)、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降低患者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成分及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polypeptide,VIP),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寒热错杂型FD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促进胃肠蠕动、提高胃肠动力、调节胃电图及其胃肠激素。  相似文献   

14.
邓润成 《光明中医》2014,29(2):269-271
目的 观察运用自拟益气健脾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5例和西药组55例,中药组予益气健脾汤加减口服;西药组给予奥美拉唑10mg口服.两组治疗持续4周后,将两组的临床症状、症状疗效评价、证候疗效评价的改善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4周治疗后,单项症状治疗前后积分具有统计学差异;对上腹痛和上腹部烧灼感的改善,中药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总体疗效和证候疗效总积分比较发现,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0.01),且中药组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 自拟益气健脾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评价香砂六君子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浆胃动素(MOT)和血清胃泌素(GA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被诊断为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口服香砂六君子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2周为1疗程,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两组中临床痊愈的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随访。观察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总体疗效、血浆MOT和血清GAS水平变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不良反应以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HAMA评分和HAMD-17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71%,高于对照组的74.14%(P0.05);治疗组患者血浆MO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GA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病情复发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44%(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好,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并且能够提高远期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浆MOT水平和降低血清GAS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应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结果]治疗组50例,总有效率84%;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66.6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5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n=55)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好转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痊愈20例,好转2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27%。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肝经俞募穴刺络放血法对失眠患者PSQI、SAS和SDS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经俞募穴刺络放血法配合针刺对失眠患者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影响。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对照组)和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组(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辨证取穴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后,配合肝经俞募穴(肝俞、期门穴)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常规针刺:1次/d,5次/周;刺络放血拔罐法:2次/周,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选用PSQI、SAS、SDS作为观测指标。结果:两组疗后疾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后PSQI、SAS、SD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经俞募穴刺络放血法配合针刺治疗失眠临床疗效肯定,较单纯针刺治疗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中医辨证为脾虚气滞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规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对比,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能更好地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单纯西医治疗更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