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材》2015,(4)
目的:为金银花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的修订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收集不同商品等级金银花样品39份,用游标卡尺和电子天平对每0.5 g花蕾数、每0.5 g开花率、杂质含量、褐变、霉变、花蕾长度、上部直径、中部直径和下部直径等外观性状进行测量;采用HPLC法对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木犀草苷、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等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对外观性状指标和内在活性成分含量指标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每0.5 g花蕾数、每0.5 g开花率、杂质含量、褐变为主成分指标。花蕾长度与木犀草苷含量具有极显著相关性,褐变、上部直径与绿原酸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以筛选的指标将金银花商品划分为4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辨状论质”结合熵权法,探讨厚朴药材外观性状与内在品质的相关性,建立“川朴筒朴”药材的质量等级标准。方法:测定42批厚朴药材的外观性状指标(厚度、单位质量)与内在化学成分(和厚朴酚、厚朴酚、β-桉叶醇)含量,采用信息熵赋权法计算内在指标成分含量的综合评分,分析外观性状指标与内在品质的相关性;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川朴筒朴”进行等级划分。结果:厚朴药材的厚度与厚朴酚质量分数、β-桉叶醇质量分数、内在指标成分综合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位质量与厚朴酚质量分数、和厚朴酚质量分数、内在指标成分综合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β-桉叶醇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川朴筒朴”一等品的厚度为3 mm及以上,综合评分为0.65分及以上;二等品的厚度为2~3 mm,综合评分为0.50~0.65分;三等品的厚度<2 mm,综合评分为0.25~0.50分。结论:证实了厚朴可量化外观性状指标与内在成分含量的正相关关系,初步阐释了其“辨状论质”的科学内涵,建立的“川朴筒朴”药材质量等级标准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3.
太子参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目的:为规范太子参商品市场秩序,实现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定太子参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方法:对市场上收集到的不同产地、不同等级太子参药材的9个外观性状量化指标进行测量,并结合内在质量的化学成分指标验证商品药材等级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合生产和市场实际运用,制定出太子参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结果: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合生产实际筛选出上中部直径、单个重量、50 g块根数3个指标,并划分大选、中选、小选、大统、小统5个等级。相关性分析认为,块根长度不宜作为太子参药材商品分级指标,多糖含量的高低与太子参商品等级有关系。结论:以上中部直径、单个质量、50 g块根数作为太子参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划分的外观量化指标,以太子参多糖含量作为药材内在质量评价指标。制定的太子参商品规格分为5级,各等级与市场上太子参药材等级现状及其内在品质相一致,可作为市场商品规格等级的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市场收集的33份五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本草考证与市场调查,运用描述统计、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选定分级指标,结合生产实际,制定五倍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并以水分、灰分、没食子酸为内在指标,分析等级间质量差异及外观性状与内在成分的相互关系。本草考证与市场调研发现,五倍子以个大、完整、壁厚、色灰褐者为佳,依据性状分为角倍和肚倍;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并结合本草记载及生产实际,筛选长、直径、单个质量、500 g个数4个分级指标,划分角倍、肚倍2个规格,选货和统货2个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五倍子内在指标与外观性状无显著相关;多重比较显示,选货灰分含量均小于统货灰分含量,但未达显著性;没食子酸含量肚倍选货和统货均高于角倍选货和统货。该文以长、直径、单个质量、500 g个数作为外观性状指标,结合本草考证与市场调研,制定了2个规格、2个等级的五倍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可为其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9,(4)
目的:制定仙茅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为规范仙茅商品的生产、经营提供参考。方法:对各药市收集的38份仙茅长度、上部直径、中部直径、下部直径等外观指标进行测量,对各指标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t检验,结合市场调研及实际操作性确定分级指标,并制定仙茅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以水分、灰分、浸出物、仙茅苷含量为内在指标,分析等级间质量差异及外观性状与内在成分的相互关系。结果:通过数据分析与可操作性,选择仙茅长度、中部直径作为其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的外观指标;将仙茅商品划分为选货和统货;仙茅中部直径与总灰分、浸出物、仙茅苷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长度与总灰分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统货的总灰分、仙茅苷含量显著高于选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以长度、中部直径为指标的仙茅商品规格等级标准,选货长度5~10 cm、直径0.65~1.20 cm,统货长度3~10 cm、直径0.40~1.20 cm。  相似文献   

6.
南柴胡以色红、根粗、根长、气味浓厚者为优,但该性状特征的科学内涵尚未被阐释。该研究基于“辨状论质”理论,探讨了南柴胡药材外观性状(包括根的表面RGB值、长度、直径、干重和皮木比)与主要化学成分(挥发油、总皂苷、总黄酮、总多糖和7种单体柴胡皂苷总含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Epson扫描仪和ImageJ对14个产地的南柴胡药材外观性状进行扫描与测量;采用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成分含量,将外观性状指标与化学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回归和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南柴胡中挥发油和柴胡皂苷含量与表面RGB值、长度、直径呈显著相关性,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南柴胡的表面颜色越红、越长、越粗,其挥发油和柴胡皂苷的含量越高。依据外观性状和化学成分含量可将14个产地的南柴胡药材划分为4个等级,且各等级间外观性状与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保持一致。由此可见,南柴胡药材外观性状指标(RGB值、长度、直径)可作为判断其品质的依据。同时该研究结果也为建立南柴胡客观、科学的质量评价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本草考证及市场产地调研,采集不同市场及产地的续断样品进行分析,选定外观性状指标,结合生产实际,制定续断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同时分析各等级外观性状与内在成分间的相关性及质量差异。本草考证及市场产地调研发现,续断以根条粗、断面墨绿色为佳,且市场上多以统货为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差分析及聚类分析,结合本草考证及实际操作的可行性,筛选出长度、中部直径、皮部颜色为分级指标,划分选货和统货2个规格,其中选货划分为大选和小选2个等级。此外,续断外观性状指标与内在指标无显著相关性,浸出物与水分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总灰分呈极显著负相关;多重比较显示,水分、浸出物、川续断皂苷Ⅵ含量选货高于统货,但均未达显著差异;总灰分含量统货高于选货,亦未达显著差异。该研究制定的续断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为规范续断交易提供依据,同时为续断商品规格等级团体、行业及国家等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相关联的黄连药材量等级评价方法和标准。方法:以市场收集的18批黄连药材为研究对象,构建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相关联的黄连的质量等级评价手段。对18批黄连药材进行了水分、灰分、浸出物、长度、直径、小檗碱含量、表小檗碱含量、黄连碱含量、巴马汀含量和色度检测;运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等多种数理统计手段,筛选分级指标,进行黄连等级划分研究。结果:经筛选认为长度、浸出物和小檗碱含量为黄连品质评价的关键指标,且外在指标(长度)与内在质量(浸出物和小檗碱含量)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性正相关,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制定了黄连一等、二等、统货的质量等级标准。结论:该质量等级不仅从外观特性上对黄连药材进行了等级评价,同时也在其内在质量差异上进行了表征,补充了现有团体标准的不足,也为后续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草果药材不同商品规格等级与药材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9批草果药材,按市场交易规则划分等级,测定不同级别草果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与挥发油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活性成分桉油精的含量。结果:草果3个等级之间水分、总灰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挥发油含量不存在组间差异,与桉油精含量呈弱相关性。结论:现有的等级划分能反映草果外观性状的优劣,桉油精含量等指标难以区分草果规格等级,应借助指纹图谱、近红外等技术全面、整体、综合地研究草果化学成分与规格等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连药材单枝连的外观性状量化指标以及与药材内在生物碱含量的相关性,为黄连单枝连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合理划分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产地单枝连外观性状特征进行聚类分析。采用HPLC法测定了单枝连中6种生物碱含量,并对外观性状指标与内在生物碱含量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合生产实际,依据分析结果建立单枝连商品规格分级标准。结果结合生产实际筛选出单枝连长、直径和单枝重作为分级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黄连单枝连商品规格分为四个等级。特级黄连长不小于4.5 cm,直径不小于7.0 mm,重量不低于1.4 g;Ⅰ级黄连长不小于4.0 cm,直径不小于5.5 mm,重量不低于1.1 g;Ⅱ级黄连长不小于3.5 cm,直径不小于4.5 mm,重量不低于0.8 g;Ⅲ级黄连长不小于2.5 cm,直径不小于3.5 mm,重量不低于0.5 g。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商品等级黄连的生物碱含量间无显著差异,不同产地黄连生物碱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枝连外观性状指标与内部生物碱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此方法制定出的黄连商品规格分级标准适用于黄连商品生产流通领域,有利于黄连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人参药材等级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人参药材的性状与主要化学成分指标进行分析,探索人参药材性状与成分指标间的关联性,建立新的人参等级评价标准,为人参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更加全面而科学的依据。方法:对48批人参样品的外观性状特征进行量化测量,测定9种人参皂苷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将内外指标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合理划分人参药材等级并构建等级评价标准。结果:一等人参药材:主根直径1.72 cm,芦头长度2.61 cm,单支参重14.15 g,人参皂苷Rb_1质量分数0.612 1%,人参皂苷Re质量分数0.385 8%,人参皂苷Rg_1质量分数0.320 8%,无破疤、杂质、虫蛀、霉变。二等人参药材:主根直径为1.55~1.72 cm,芦头长度1.74~2.61 cm,单支参重10.24~14.15 g,人参皂苷Rb_1质量分数0.496 8%~0.612 1%,人参皂苷Re质量分数0.323 3%~0.385 8%,人参皂苷Rg_1质量分数0.263 6%~0.320 8%,无破疤、杂质、虫蛀、霉变。三等人参药材:主根直径为1.29~1.55 cm,芦头长度1.34~1.74 cm,单支参重6.90~10.24 g,人参皂苷Rb_1质量分数0.389 5%~0.496 8%,人参皂苷Re质量分数0.235 2%~0.323 3%,人参皂苷Rg_1质量分数0.217 1%~0.263 6%,无杂质、虫蛀、霉变。四等人参药材:主根直径为1.29 cm,芦头长度1.34 cm,单支参重6.90 g,人参皂苷Rb_1质量分数0.389 5%,人参皂苷Re质量分数0.235 2%,人参皂苷Rg_1质量分数0.217 1%,无杂质、虫蛀、霉变。结论:以主根直径、芦头长度、单支参重为人参药材等级标准划分的外观指标,以人参皂苷Rg,Re,Rb_1的含量作为药材内在质量评价指标。制定人参商品规格分为4级,综合了外观和内在指标,具有科学性、全面性的特点,可作为人参药材等级标准的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熵权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藤茶药材等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依姗  万青  汪秋兰  王文清  方建国 《中草药》2022,53(17):5504-5512
目的 通过对藤茶药材的外观质量性状和内在品质指标进行分析,探索藤茶药材性状与成分指标间的关联性,构建藤茶药材的等级评价标准,为藤茶药材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将藤茶药材外观性状指标与内在指标成分进行熵权TOPSIS法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全国8个省份19个主产区收集到的61批藤茶和藤茶的10项评测指标进行排序,依据结果合理划分藤茶药材等级并构建等级评价标准。结果 藤茶质量与二氢杨梅素、酸不溶性灰分、叶占比、杨梅苷、总灰分、浸出物、花旗松素、破碎率、杨梅素、水分指标密切度依次降低。以产地、外观性状、灰分、浸出物及二氢杨梅素、杨梅苷含量为依据将藤茶分为优级、一级、二级和统货4个等级。结论 建立的等级评价标准综合运用了外观、内在等多项指标,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全面性等特点,可用于藤茶药材的等级评价。  相似文献   

13.
付艳  周涛  许清清  杨昌贵  张进强  肖承鸿 《中草药》2024,55(5):1493-1501
目的 比较趁鲜切制和传统加工天麻饮片性状、内在质量、能耗等关键指标,筛选天麻饮片趁鲜切制方法,为天麻趁鲜切制的合理性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以醇溶性浸出物、多糖、蛋白质、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总量、巴利森苷类成分总量(巴利森苷A、B、C、E)为内在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分,分析13种加工方式对天麻饮片质量的影响,结合饮片性状、干燥时间和能耗,饮片颜色与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对天麻趁鲜切制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不同加工方式天麻饮片内在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总量、多糖含量差异最为明显;通过内在成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趁鲜切制S6及传统加工S13饮片综合评分高于其他趁鲜切制组,且S6与S13聚为一类,表明趁鲜切制S6与传统加工S13内在质量最为相近;趁鲜切制S6与传统加工S13外观性状相似,耗时、能耗显著低于传统加工S13;天麻饮片切面颜色色度值与内在成分含量呈显著相关性。结论 新鲜天麻切片5 mm厚、蒸20 min、60℃烘干与传统加工性状、品质最为相近,且较传统加工省时、节约能耗,为最佳趁鲜切制方法,该方法在天麻饮片生产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重新制订丹参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方法:采用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产地及市场药材商品调查,梳理当前市场丹参药材规格等级现状,提炼丹参药材商品分级的规律及核心要素,针对这些划分要素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对所收集的多批次样品进行系统地定性与定量比较分析。结果:产地对丹参质量影响较小,丹参的直径与丹酚酸类成分含量呈正相关,与丹参酮类成分含量呈负相关,与多糖类成分相关性不大,硫熏可致酚酸类成分发生变化。结论:制订了丹参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即按产地划分“川丹参”“山东丹参”与“其他产区”3个规格,各规格项下根据直径和长度分为不同等级。  相似文献   

15.
王浩  郭凌阁  尚兴朴  王锐  曾燕 《中草药》2020,51(20):5320-5327
目的通过文献、市场及产地调研形成新的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e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表,根据防风外观性状及与品质相关的内在指标性成分,通过统计学分析,特征图谱比较,探讨新的防风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方法采集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等主产区以及主流药材市场上不同规格等级的防风药材样品,根据新的规格等级的划分表,测定样品的外观性状、浸出物、升麻素、升麻素苷、亥茅酚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特征图谱,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规格等级与外观性状及内在指标性成分的关系。结果依照外观性状将防风划分为野生、栽培、仿野生防风3个规格有一定科学依据,同时建议增加升麻素的含量指标作为区分野生防风和栽培防风的指标性成分。结论不同规格的防风药材在外观性状及内在指标上均有显著差异,不同等级的防风药材是否仅以大小作为划分依据还有待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实地调研五大药材市场及主产地四川三台的麦冬药材等级划分情况,对麦冬药材等级与品质进行分析,为麦冬药材等级标准的提升奠定基础。方法:分析测定市售不同等级的23批麦冬药材性状,检测水分、总灰分、浸出物、总皂苷、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并采用HPLC方法检测麦冬皂苷D、甲基麦冬黄烷酮A和甲基麦冬黄烷酮B的含量。结果:目前市售麦冬主要分为3~7个等级,不同市场间以及相同市场不同商家间的等级划分标准均存在差异。随着等级的升高,药材长度、直径、单粒重逐渐变大,每50 g粒数逐渐减小,来自三台、安国、亳州、成都、清平和玉林市场的超特级、特级样品直径超出了药典标准,部分低等级样品的长度未达到药典标准。3份高等级样品水分含量超标,其余样品含量测定结果均符合药典标准,皂苷、黄酮、总多糖含量与市场分级相关性不显著。结论:综合麦冬性状及质量分析发现目前市售麦冬药材等级划分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综合麦冬药材性状指标、内在品质指标和安全性指标制定麦冬商品等级质量标准,为麦冬鉴别、质量评价与实现其优质优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药辛夷质量标准研究——比色法测定辛夷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琪  李洪玲 《中草药》2003,34(5):424-425
挥发油是中药辛夷中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并且也一直作为辛夷生药的质量控制指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 0 0 0年版又把木兰脂素作为辛夷生药的另一质量控制指标 ,但一些成药和制剂对辛夷的成分一直没有可靠的质量控制指标。辛夷除了含挥发油、木脂素外 ,还有黄酮类、生物碱及萜类成分[1]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2 ] ,辛夷的醇提物具明显的抑菌、扩张血管、降血压及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起抑制作用等药理活性 ,而仅以挥发油或木脂素作为质量控制指标 ,不够全面 ,因此有必要通过多指标综合分析该类药材的质量。为此我们建立了比色法测定辛夷…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20,(10)
目的:分析红参的外观性状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为红参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测定红参样品的长度、单支参重、芦头直径、主根直径、主根及支根的色度值(L~*、a~*、b~*)、主根及支根中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h_1、人参皂苷Rc的含量。将外观指标与皂苷含量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红参主根中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h_1、人参皂苷Rc含量以及支根中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e含量分别与全根及支根的色度值L~*、a~*、b~*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表明主根和支根色度值L~*、a~*、b~*越大,粉末颜色越偏白、偏红、偏黄,主根中6种皂苷及支根中2种皂苷的含量越低。结论:外观性状结合内在指标可用于评价红参药材质量,后续制定标准时应综合考虑外观性状及内在指标。  相似文献   

19.
化橘红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分析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目的:制定化橘红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标准,引导化橘红市场流通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为其质量控制及标准提高提供参考。方法:对35批收集的化橘红样品的外观性状特征进行量化测量,测定柚皮苷、野漆树苷、总黄酮等指标性成分含量,将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制定化橘红药材规格等级标准。结果:选定果实直径、质量和绒毛疏密程度作为3个外观性状指标,柚皮苷、野漆树苷和总黄酮质量分数作为内在指标,将化橘红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4个等级,一等:柚皮苷、总黄酮及野漆树苷质量分数分别为≥17.1%,≥21.0%和≥0.10%,果实直径≤3 cm,质量≤8.1 g;二等:柚皮苷、总黄酮及野漆树苷质量分数分别为8.1%~17.0%,12.2%~20.9%和≥0.10%,果实直径3~4 cm,质量8.2~21.5 g;三等:柚皮苷、总黄酮及野漆树苷质量分数分别为5.6%~8.0%,9.3%~12.1%和≥0.10%,果实直径4~5 cm,质量21.6~30.5 g;四等:柚皮苷、总黄酮及野漆树苷质量分数分别为3.5%~5.5%,5.5%~9.2%和≥0.10%,果实直径≥5 cm,质量≥30.6 g。结论:以化橘红果实直径、质量和绒毛疏密程度等外观性状与内在指标综合分析,再结合市场调研结果,制定的化橘红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与传统的等级划分方法基本保持一致,可作为化橘红等级标准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黄山木兰商品2月上旬花蕾,11月下旬花蕾的性状描述,并与正品辛夷三个种进行TLC、UV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黄山木兰与正品辛夷在TLC上有明显区别,UV区别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