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长梗喉毛花醋酸乙酯部位中酮类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长梗喉毛花全草7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对DL-半乳糖胺所致的肝损伤具有保肝作用的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8-二羟基-2,6-二甲氧基酮(1),8-羟基-1,2,6-三甲氧基酮(2),1,6,8-三羟基-2-甲氧基酮(3),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酮(4),1-羟基-3,5,8-三甲氧基酮(5),1-羟基-3,7-二甲氧基酮(6),1,2,6,8-四羟基酮(7),1,3,7-三羟基-4-甲氧基酮(8),6,8-二羟基-1,2-二甲氧基酮(9)。结论:化合物6~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黄花倒水莲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黄花倒水莲Polygalafallax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采用4个抗氧化模型对分离出来的单体进行体外活性筛选。结果:从黄花倒水莲根的醋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得到了7个(口山)酮类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7-二羟基-2,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1),1-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2),3-羟基-1,2-二甲氧基(口山)酮(3),1,6,7-三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4),7-羟基-1-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5),1,3-二羟基-2-甲氧基(口山)酮(6),1,3,7-三羟基-2-甲氧基(口山)酮(7)。在药理活性研究中,化合物1-7在不同的药理模型中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结论:化合物2,3,5,7为首次从黄花倒水莲中分离。该植物中的(口山)酮类成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这也是首次对该植物的单体成分进行药理活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师音  陈娟  戚欢阳  师彦平 《中草药》2008,39(2):170-172
目的 研究黄芪复合剂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阐明其产生降血糖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硅胶、聚酰胺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常数及核磁共振、质谱、紫外、红外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黄芪复合剂水煎液的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分别为1-羟基-2,3,4,6-四甲氧基(口山)酮(Ⅰ)、1-羟基-2,3,4,7-四甲氧基(口山)酮(Ⅱ)、1-羟基-2,3,5,7-四甲氧基(口山)酮(Ⅲ)、1-羟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Ⅳ)、1-羟基-2,3,7-三甲氧基(口山)酮(Ⅴ)、甘草素(Ⅵ)、甘草苷(Ⅶ)、异甘草苷(Ⅷ)、棉毛黄芪皂苷Ⅳ(Ⅸ).化合物Ⅰ~Ⅴ为(口山)酮类化合物.结论 5个(口山)酮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复合剂中分离得到,推测可能是该复合剂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4.
卵叶远志地上部分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系统研究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利用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其中6个为(口山)酮类化合物,分别为6-羟基-1,2,3,7-四甲氧基(口山)酮(1);1,2,3,6,7-五甲氧基(口山)酮(2);1,7-二羟基-2,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3);1,7-二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4);1,3,7-三羟基-2-甲氧基(口山)酮(5);1,6,7-三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6).此外还分离得到α-菠甾醇(7);α-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8);角鲨烯(9)和远志糖醇(10).结论: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刘娇  张海新  韩玉  林春玉  张涛  邹忠梅 《中草药》2023,54(23):7723-7729
目的 研究穿心草Canscora lucidissima全草中酮类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半制备HPLC及重结晶等多种分离方法对穿心草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以及波谱数据对分离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对获得的化合物采用Griess法测定抗炎活性。结果 从穿心草中共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为1-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1)、1-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2)、1,5-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3)、1,3-二羟基-5-甲氧基(口山)酮(4)、1,3,7-三羟基-6-甲氧基(口山)酮(5)、5-羟基-1,3-二甲氧基(口山)酮(6)、1,6-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7)、1,5-二羟基-3,6-二甲氧基(口山)酮(8)、1,3,5-三羟基酮(9)、3,7,8-三羟基-1-甲氧基(口山)酮(10)、1,3,7-三羟基酮(11)、1,3,7,8-四羟基酮(12)、1,3,5,8-四羟基酮(13)、1,3,6-三羟基-5-甲氧基(口山)酮(14)、1,5,6-三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15)、1,3,6,7-四羟基酮(...  相似文献   

6.
长梗喉毛花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硅胶、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和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长梗喉毛花Comas-toma pedunculatum(Royle ex D.Dou)Holub全草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其中9个皂苷类,4个黄酮碳苷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为柴胡皂苷元F(1),3-O-β-D-呋糖基柴胡皂苷元F(2),风轮菜苷ⅩⅤ(3),柴胡皂苷A(4),6″-乙酰基柴胡皂苷A(5),风轮菜苷Ⅰ(6),柴胡苷Ⅰ(7),风轮菜苷Ⅻ(8),柴胡皂苷b3(9),异牡荆苷(10),当药黄素(11),异荭草素(12),3’,4’,5-三羟基-7-甲氧基-6-C-β-D-吡喃葡萄糖黄酮苷(13)。化合物1~10,12,13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远志科远志属植物小花远志Polygala telephioide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口山)酮类化合物1,3,7-三羟基(口山)酮(1)、1,7-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2)、1,3-二羟基(口山)酮(3)、1,7-二羟基(口山)酮(4)、1-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5)、1,7-二甲氧基(口山)酮(6).结论:所得到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川西獐牙菜正丁醇萃取部位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色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NMR波谱数据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川西獐牙菜正丁醇萃取部位化学成分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荭草苷;芒果苷;7-O-[β-D-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1,8-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齐墩果酸;1-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8-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bellidifolin和1-羟基-3,5,8-三甲氧基口山酮。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可行,适用于川西獐牙菜正丁醇萃取部位的分离与纯化。  相似文献   

9.
杨红澎  刘霞  师彦平 《中草药》2007,(3):344-346
目的研究流苏龙胆Gentiana panthaica中的酮类成分。方法采用多次的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与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流苏龙胆中分离得到6个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2,3,4,7-四甲氧基酮(Ⅰ)、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酮(Ⅱ)、1-羟基-2,3,4,5-四甲氧基酮(Ⅲ)、1-羟基-2,3,7-三甲氧基酮(Ⅳ)、1-羟基-2,3,5-三甲氧基酮(Ⅴ)和1,7-二羟基-2,3,5-三甲氧基酮(Ⅵ)。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观赏獐牙菜中新(左)口(右)山酮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我国民族药观赏獐牙菜(Swertia decora Franch)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常规的硅胶柱层析和薄层色谱法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一维、二维波谱解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观赏獐牙菜脂溶性部分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4,5,6,7-四甲氧基酮(swertiadecoraxanthoneⅠ)(Ⅰ);1,3,8-三羟基-2,5-二甲氧基(左)口(右)山酮(Ⅱ);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左)口(右)山酮(methylswertianin,Ⅲ);1-羟基-3,7,8-三氧甲基(左)口(右)山酮(decussatin,Ⅳ);1,7,8-三羟基-3-甲氧基(左)口(右)山酮(swertianin,Ⅴ)及二十四烷酸(tetracosanoic acid Ⅵ)。结论 化合物Ⅱ为新化合物,定名为观赏獐牙菜(左)口(右)山酮 Ⅱ(swertiadecoraxanthoneⅡ),其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11.
1-Hydroxy-2,3,5-trimethoxyxanthone (1), one of the major xanthone derivatives isolated from Halenia elliptica, was biotransformed by two fungi, Trichothecium roseum and Paecilomyces marquandii. Transformation of 1 by T. roseumgave 1,5-dihydroxy-2,3-dimethoxyxanthone (2), 5-O-sulfate-1-hydroxy-2,3-dimethoxyxanthone (3), 5-O-sulfate-1-hydroxy-2,3,7-trimethoxyxanthone (4), 5-O-beta-ribofuranosyl-1-hydroxy-2,3-dimethoxyxanthone (5), and 1,5,6-trihydroxy-2,3-dimethoxyxanthone (6). Compound 2 was also formed by P. marquandii. The structures of the isolated compound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analyses. Among the five microbial-converted compounds, 3, 4, 5, and 6 are new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薄叶红厚壳根的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 用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解析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 11 个呫吨酮,结构分别为 1, 7-二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1), 1, 5, 6-三羟基呫吨酮(2), 1, 3, 6-三羟基-5-甲氧基呫吨酮(3), 1, 3, 7-三羟基呫吨酮(4), 1-羟基-6, 7-二甲氧基呫吨酮(5), 3, 5-二羟基呫吨酮(6), 4-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7), 1, 2-二甲氧基呫吨酮(8), 1, 3, 5-三羟基呫吨酮(9), pyranojacareubin(10), 1, 4, 5-三羟基呫吨酮(11)。结论:所有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其中 1, 3-7, 9 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胡桃楸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胡桃楸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胡桃楸根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分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齐墩果酸(2)、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3)、1-羟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4)、α-乳香酸(5)、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口山酮(6)、1,5,8-三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7)。结论:化合物2-7首次从胡桃属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显脉獐牙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显脉獐牙菜[Swertia nervosa(G.Don)Wall.]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化学成分,UV、IR、NMR、MS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是獐牙菜苦苷(Ⅰ),龙胆苦苷(Ⅱ),norswertianolin(Ⅲ),swertianolin(Ⅳ),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Ⅴ)、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酮(Ⅵ)、1,5,8-三羟基-3,4-二甲氧基酮(Ⅶ)、1,3,8-三羟基-5-甲氧基酮(Ⅷ)。结论化合物Ⅱ~Ⅷ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藏药湿生扁蕾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对湿生扁蕾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用常压硅胶柱和薄层色谱法分离 ,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了 6个化合物 ,鉴定为 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 (Ⅰ ) ,1-羟基-3,7,8-三甲氧基酮 (Ⅱ ) ,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酮 (Ⅲ ) ,1-羟基-3,7-二甲氧基酮 (Ⅳ ) ,β-谷甾醇 (Ⅴ ) ,胡萝卜苷(Ⅵ )。结论 :化合物Ⅲ~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红大戟中的蒽醌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茜草科红芽大戟属植物红大戟根的化学成分,并对其在多种体外药理模型上进行了活性筛选.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NMR,MS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在细胞水平模型上,筛选化合物在抗氧化、抗HIV、神经细胞保护及肿瘤细胞毒等方面的活性.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1个蒽醌类化合物,包括去甲虎刺醛(1)、1,3-二羟基-2-乙氧甲基-9,10-蒽醌(2)、甲基异茜草素(3)、虎刺醇(4)、1,3,5-三羟基-2-乙氧甲基-6-甲氧基-9,10-蒽醌(5)、3-羟基巴戟醌(6)、红大戟素(7)、1,3,5-三羟基-2-甲酰基-6-甲氧基-9,10-蒽醌(8)、芦西丁(9)、异茜草素(10)、1,3-二羟基-2-甲氧基-9,10-蒽醌(11)、1,3-二羟基-2-甲氧甲基-9,10-蒽醌(12)、1-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13)、3-羟基-2-甲基-9,10-蒽醌(14)、3-羟基-1-甲氧基-2-甲基-9,10-蒽醌(15)、1,3-二羟基-2-乙氧甲基-6-甲氧基-9,10-蒽醌(16)、1,3,6-三羟基-2-甲基-9,10-蒽醌(17)、1,3-二羟基-2-羟甲基-6-甲氧基-9,10-蒽醌(18)、1,3,6-三羟基-2-甲氧甲基-9,10-蒽醌(19)、3,6-二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20)和1,6-二羟基-2-甲基-9,10-蒽醌(21).在1.0×10-5 mol·L-1浓度下,在肿瘤细胞(MTT法,HCT-8,Bel7402,BGC-823,A549,A2780)、去血清和谷氨酸损伤神经细胞、Fe2 -Cys诱导大鼠肝微粒体丙二醛生成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模型,以及抗HIV( VSVG/HIV-luc)和抗糖尿病(PTPB酶抑制)模型上,以上化合物均未显示出显著活性.结论:化合物9~21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降香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与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降香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3-羟基-4,9-二甲氧基紫檀烷(1),medicarpin(2),2’,4’,5-trihydroxy-7-methoxyisoflavone(3),7,2’,3’-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烷(4),formononetin(5),3,8-dihydroxy-9-methoxypterocarpan(6),koparin(7),3-hydroxy-9-methoxypterocarp-6a-ene(8),2’-hydroxyformononetin(9),stevenin(10),2’,7-dihydroxy-4’,5’-dimethoxyisoflavone(11),lyoniresinol(12),2,5-dihydroxy-5-methoxy-benzo-phenone(13)和neokhriol A(14)。化合物1,3,4,6,8,12和14均为首次从降香中分离得到,滤纸片琼脂扩散法表明化合物4对烟草青枯菌有显著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高效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对念珠根黄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阐明,发现并鉴定了19个黄酮单体,分别为芹菜素(1),木犀草素(2),汉黄芩素(3),千层纸素A(4),6-甲氧基柚皮素(5),5,7,4'-三羟基-6,8-二甲氧基黄酮(6),5,7,8-三甲氧基黄酮(7),3,5,6,7-四甲氧基黄酮(8),7-羟基-4',5,6,8-四甲氧基黄酮(9),5,7,2'-三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10),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11),5,7-二羟基-6,8-二甲氧基黄酮(12),5,2',6'-三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13),5,7,2'-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14),5,2'-二羟基-7,8-二甲氧基二氢黄酮(15),2'-羟基-5,7,8-三甲氧基黄酮(16),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17),5,2'-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18),5-羟基-6,7,8-三甲氧基黄酮(19)。化合物1~19均为首次从念珠根黄芩中发现,化合物6,8,9,12,19为首次从黄芩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9.
蝉翼藤抗氧化酮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蝉翼藤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活性跟踪,利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技术(1D-NMR,2D-NMR和MS)鉴定结构。结果:从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蝉翼藤根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得到9个酮类化合物:1,2,5-三羟基-6,8-二甲氧基-酮(1), 1,5-二羟基-2,6,8-甲氧基-酮(2), 3,8-二羟基-1,4-二甲氧基-酮(3), 4,6-二羟基-1,5,7-三甲氧基-酮(4), 7-羟基-1,2,3,8-四甲氧基-酮(5), 1,7-二羟基-酮(6), 4-羟基-3,7-二甲氧基-酮(7), 1,7-二甲氧基-酮(8)和aucuparin(9)。结论: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4,6为首次从该属中获得;化合物9在ABTS和FRAP模型中显示出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1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IC50为0.31 mg·L-1。ABTS和FRAP两个模型显示较高相关性(r=0.955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