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红花乙醇减压辅助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红花减压辅助提取的工艺参数,为该工艺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醇体积分数、沸腾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参数进行考察,结合扫描电镜微观分析不同处理方式药材表面的微观形态。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0倍量50%乙醇于65℃提取2次,每次42 min。羟基红花黄色素A得率1.51%。结论:优选的减压提取工艺稳定可靠,羟基红花黄色素A得率显著高于传统回流提取法,提示减压提取法适合中药材中热敏性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2.
大豆24 kDa油体蛋白基因与aFGF融合转化红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红花表达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FGF),为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aFGF奠定基础. 方法: 将人源aFGF基因改造为植物偏好性的aFGF基因序列,通过PCR搭桥技术克隆植物偏好的aFGF基因,利用酶切连接方法构建植物油体表达载体,通过冻融法转到根瘤农杆菌EHA105,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到塔城红花中,对转化红花进行PCR,Southern杂交,RT-PCR分子检测. 结果: 扩增出植物偏好的aFGF基因的全长序列,并与大豆油体蛋白基因Doil基因融合,成功地插入到改造好的含有大豆油体蛋白启动子表达载体中, 探索了进行红花遗传转化的最佳条件,成功获得单位点插入的3个独立转化红花植株,在转录水平都有大小一致的aFGF的表达. 结论: 该实验成功构建了含aFGF植物油体表达载体,并筛选出最佳的遗传转化条件,A为0.6,侵染时间为10 min,共培养3 d,获得了aFGF转录水平表达的转基因红花植株,这将红花油体蛋白本身的皮肤保护作用,与FGFs的创伤修复作用累加,快速开发出外用创伤药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双水相提取红梅消总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以齐墩果酸为指标成分,采用超声耦合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红梅消总皂苷,采用线性约束的混料设计,优化双水相体系中硫酸铵、无水乙醇和水的质量分数,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建立指标与因素间的数学模型,预测红梅消总皂苷最佳提取条件。结果:最优双水相提取条件为硫酸铵11%,无水乙醇37%,水52%;总皂苷提取率3.10%,与预测值3.14%的相对误差-1.27%。结论:线性约束的混料设计适用于双水相提取红梅消总皂苷工艺的优化,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辅助双水相体系提取竹叶椒总生物碱的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选超声波辅助双水相体系提取竹叶椒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 方法: 采用超声波辅助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竹叶椒总生物碱,选择提取时间、醇水质量比和盐用量为自变量,总生物碱提取率为因变量,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优选提取工艺。 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40 min,醇水质量比0.5:1,盐用量7.79 g;总生物碱提取率1.704%,与模型预测值(1.711%)偏差很小,纯度19.8%。 结论: 超声波辅助双水相体系法提取总生物碱具有效率高、纯度高的特点,可避免不稳定或易变性的生物活性分子变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优选骨愈搽剂的提取工艺。 方法: 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为指标,采用HPLC测定,通过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次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对骨愈搽剂提取工艺的影响。 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 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之一。迄今,红花中已分离并报道的化合物有210多种,包括醌式查尔酮类(红花黄色素和红色素)、黄酮类、亚精胺类、生物碱类、聚炔类、有机酸类等。红花黄色素作为红花主要的水溶性活性成分,常用水提法进行提取分离,而红色素常用碱提酸沉法进行提取。近年,天然深共熔溶剂作为一种绿色溶剂在红花的色素提取分离中呈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该文针对红花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地归纳,并对红花中色素类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合理利用红花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红花当归单煎共煎液中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阿魏酸含量的变化,初步探索2味中药配伍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RP-HPLC,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 C18(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磷酸调节pH至 3.5),采用梯度洗脱进行分析;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羟基红花黄色素A回归方程Y=22 821ρ-4 105.1,r=0.999 9,在2.5~50 mg·L-1内线性相关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RSD为2.2%;阿魏酸回归方程Y=70 219ρ-2 573.9,r=0.999 9,在0.5~10 mg·L-1内线性相关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4%,RSD为3.0 %。结论 红花当归共煎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阿魏酸含量比各单煎液中含量高。共煎更有助于有效成分的提取。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同时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阿魏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种从整体角度研究中药效应物质的方法。方法:以红花为例,利用制备液相色谱剔除其主要成分,然后分别对剔除后的样品进行抗氧化效应评价,进而比较分析得出红花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效应物质及各成分的贡献度。结果:从红花样品中分别剔除了7个主要物质,并通过质谱数据分析和对照品对照鉴定了其中6个成分。通过对包括剔除物质在内的所有样品进行抗氧化效应比较评价,结果发现羟基红花黄色素A,脱水红花黄色素B,6-羟基山柰酚-3,6-二氧葡萄糖-7-氧葡萄醛酸苷是红花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效应物质。结论:该研究探索了一种较新颖而有效的中药效应物质的研究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能从一定程度上阐明不同成分对中药效应表达直接或间接的贡献以及贡献度,使得中药效应物质表达更加明晰。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花瓣中克隆转录因子基因CtMYB1,并进行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 根据红花转录组测序结果中得到的高表达的Unigene123933序列,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红花花瓣中扩增得到CtMYB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CtMYB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为模板,PCR扩增得到CtMYB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ASY-E1-CtMYB1。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结果 成功从红花中克隆1个MYB基因,命名为CtMYB1,GenBank登录号为KJ524853。CtMYB1基因全长893 bp,ORF为750 bp,编码249个氨基酸。同时,成功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SDS-PAGE结果显示该蛋白的大小约30 000,与预测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一致。结论 成功克隆了CtMYB1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初步证明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优化红景天中红景天苷和酪醇的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时间、含水量及液料比对红景天苷和酪醇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该提取条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法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30 min,含水量26%,液料比38∶1,在此条件下,红景天苷和酪醇的提取率分别为11.64、2.02 mg·g–1,与模型预测值吻合。结论 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的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法提取稳定可靠、切实可行,可为红景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跌打康复酊的浸出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浸出物质量及红花黄色素A质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浸渍时间及浸渍次数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从浸出物质量角度考虑,乙醇体积分数具有极显著性影响,浸渍次数具有显著性影响;由红花黄色素A质量角度考虑,乙醇体积分数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他因素均无显著性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3,即加75%乙醇浸渍3次,每次30 d。结论:该优选工艺既保证了传统散剂改成现代酊剂时有效成分的提取,且简单易行,适合于中、小型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超声波与丙醇-硫酸铵双水相耦合从3种提取分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及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方法以Al(NO3)3-NaNO2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研究丙醇-硫酸铵双水相形成条件及超声提取条件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条件,以Fe2+为脂质过氧化促进剂,以卵磷脂脂质体为模型研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结果对3种中药中总黄酮的提取率在2.7%~6.12%之间,与回流提取法相近,而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17.2%~21.1%,明显高于回流提取法,提取物对脂质过氧化最大抑制率在70.1%~74.4%之间。结论方法可有效地从中药中提取黄酮,提取物对脂质过氧化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方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环境友好,适于中药中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杏仁组织中蛋白质的实验室提取方法.方法:采用盐析法、分离蛋白法、反胶束法、碱溶酸沉法、盐碱法提取杏仁组织蛋白,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杏仁组织蛋白含量,对比分析蛋白含量和蛋白提取率,应用一维SDS-PAGE电泳对提取蛋白的种类进行测定.结果:盐析法、分离蛋白法、反胶束法、碱溶酸沉法、盐碱法提取的组织蛋白提取率分别为39.41%,25.63%,0.326%,40.02%,41.85%,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75.667%,44.986%,5.372%,60.056%,51.379%,蛋白粉质量分别为8.6,9.1,0.823,9.8,6.259 g,盐析法提取杏仁组织中蛋白质含量和提取率最高.SDS-PAGE电泳图谱显示碱溶酸沉法、分离蛋白法、反胶束法的电泳条带均为4条,盐析法有5条,盐碱法只有3条,说明盐析法提取的蛋白质种类最多.结论: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盐析法从杏仁组织中提取蛋白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萘普生在D(L)-酒石酸异丁酯1,2二氯乙烷有机相和羟丙基β-环糊精水相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行为;考察酒石酸构型和浓度、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水相pH值等因素对萃取性能的影响。方法运用新的手性分离技术-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结果羟丙基β-环糊精对S-萘普生对映体的识别能力大于对R-萘普生对映体的识别能力,而L-酒石酸异丁酯的识别能力刚好相反;在羟丙基β-环糊精和L-酒石酸异丁酯萃取体系中,萘普生外消旋体一次萃取分离后RS对映体的分配系数(kRkS)分别为8.92和5.41,分离因子(α)达1.65;同时pH值和萃取剂浓度对手性分离能力有显著的影响。结论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具有较强的手性分离能力,它对外消旋体化合物的制备性分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Wen CF  Xiang XQ  Zeng WX  Wu T  Tian CL 《中药材》2011,34(10):1608-1611
目的:研究可用于盐酸小檗碱萃取的双水相体系。方法:先用3种双水相体系进行萃取试验,然后选择较好的一种体系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向10 mL 95%乙醇和10 mL 2.2 mol/L硫酸铵溶液混合形成的双水相体系中加入质量分数为53.22%的盐酸小檗碱粗品600 mg,调节体系pH值至4,70℃水浴处理30 min,萃取率可达99.29%;将萃取液集中在一起,40℃下烘干,所得盐酸小檗碱的质量分数为88.43%。结论:该体系是适合于盐酸小檗碱萃取的双水相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麝香舒活灵的渗漉提取工艺,为该制剂的工业化生产工艺改进提供参考。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梓醇转移率及含固量为综合评价指标,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渗漉速度、药材浸渍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麝香舒活灵的渗漉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5倍量50%乙醇浸渍6 h,流速0.25 m L·min-1。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梓醇的转移率分别为97.50%,102.07%,RSD分别为5.4%,3.5%。结论:该工艺提取率及有效成分转移率高,简单易行,适合麝香舒活灵的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7.
赵帅  刘磊磊  郭婕  彭密军 《中草药》2015,46(16):2400-2406
目的采用乙醇/Na H2PO4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技术,结合响应曲面法对杜仲叶中京尼平苷酸进行分离富集研究。方法考察了无机盐种类和用量、有机溶剂的种类和用量、粗提液加入量、空气体积流量和浮选时间对京尼平苷酸浮选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Na H2PO4质量分数、乙醇体积分数和空气体积流量为实验因素,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进行优化实验,确定京尼平苷酸的最优浮选工艺,并进行100倍放大研究。结果在28%Na H2PO4、23%乙醇双水相体系中,加入5 g粗提液,当空气体积流量为40 m L/min,浮选时间为20 min时,京尼平苷酸浮选效率最佳,达到97.88%,富集倍数达到27.34。100倍放大后,京尼平苷酸的浮选效率达到95.60%,RSD为0.77%。结论乙醇/Na H2PO4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体系对京尼平苷酸的浮选效率高,富集倍数大,为杜仲叶中环烯醚萜类活性成分分离富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孙爱萍  孙萍  李娜 《中草药》2019,50(3):611-617
目的优化蟾酥中脂溶性成分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的提取及纯化工艺。方法以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总量为考察指标,以乙醇浓度、溶剂倍量、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考察并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展开剂比例、柱高与直径比、吸附剂与上样量的比值为考察因素,筛选并确定最佳纯化工艺。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0倍量85%的乙醇提取90min;最佳纯化工艺为展开剂环己烷-氯仿-丙酮(4∶3∶3),柱高与直径比为7∶1,吸附剂-上样量为5.5∶1,2种蟾毒配基纯化后的总量可达66.51%。通过3批放大工艺验证,表明模型拟合度良好,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蟾毒配基,具有操作简便、分离速度快、分离效果好等优点。结论所选工艺合理、可行,为以后该产品的产业化应用提供技术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