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络病学说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认为DPN是糖尿病日久、久病入络所致,肝肾阴虚、络气虚滞、脉络瘀阻、经脉失养为其主要病机,络虚与络瘀并存是本病的特征,治疗当以通补为宜,治法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化瘀通络为主。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在糖尿病迁延较久而并发出现的,传统的观点认为糖尿病的病机特点主要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从临床症状所见,DPN病也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俱虚,标实当责之于痰湿瘀血。纵观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PN的文献,对DPN的中医病机规律认识可概括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痰瘀痹阻、阳虚寒凝5种。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基本病机,其中气阴两虚为本,瘀血阻络为标.因此,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是治疗DPN的根本法则,临证宜辨证用药、中西医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瘀血络损病机探微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张兰  于世家 《新中医》2002,34(10):6-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在发病机理上既存在瘀血,同时也存在络损,其微血管病变及微循环障碍与神经生长因子减少,Na^ -K^ -ATP酶活性下降是瘀血络损这一中医学说提出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故提出瘀血络损是DPN发病的病机关键,活血化瘀通络法是治疗DPN的根本法则,并阐述了瘀血络损在DNP发病中的作用,旨在完善和丰富DPN的中医病机理论,为DPN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归属于中医学中消渴病继发的"水肿"、"尿浊"、"肾劳"、"关格"等范畴。本虚标实是糖尿病肾病的病机特点。脾肾亏虚为病机根本,瘀血阻络为病机之标,并贯穿疾病始终。治疗上以益肾健脾,活血化瘀为大法。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糖尿病神经病变最常见的形式,有大量证据表明,DPN与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内微血管异常有关。微血管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与络脉十分相似,因此基于络病理论,总结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及治疗相关中医研究进展,为防治DPN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探讨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李小会  董正华  丁辉 《陕西中医》2005,26(6):552-553
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可以概括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肾亏阴阳两虚,标实为瘀血阻络、水湿等毒邪蕴蓄。针对病机,提出通络益肾法,选用肾气丸抵当汤组成通络益肾汤,以滋阴助阳、活血通络、利湿泄浊治疗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指出其的中医辨证主要以气阴两虚为主症,以痰瘀阻络为兼症,总结了不同的中医药方法联合西药治疗DPN,表明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本病时比单用西药有着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孙朦朦  倪青 《吉林中医药》2012,32(10):993-995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病机呈消渴病“阴虚内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规律动态演变,病机关键是气阴两虚,且贯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始终,瘀血阻络是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原因,临证可见燥热、湿热、寒湿、痰浊等不同阶段的病理演变,与肝、脾、肾脏有密切的关系.治疗上,以气虚血瘀论、痰瘀阻络论、寒湿阻滞论、肝肾亏虚论.气虚血瘀治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痹;寒湿阻滞治以温经通络、散寒除湿;痰瘀阻络治以化痰活血、宣痹通络;肝肾亏虚治以补肝益肾、填髓充肉.另外,针灸、中药外治疗法如熏洗等皆可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糖尿病人群的生活质量。高彦彬教授认为络病是研究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键抓手,气阴亏虚为发病之本、始动环节,痰浊、瘀血为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络阻”是贯穿始终的关键病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的发病部位属血络范畴,且临床表现符合络病特点,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治疗,具体当分清虚实,本虚当责肝脾肾之不足、气阴之亏虚,随证补益,标实则责痰、湿、瘀之不同,据证化散,务使“通络”大法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刺血疗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中的临床应用概况,并联系此病病机,总结治疗规律。方法:检索近年来有关刺血疗法治疗DPN的文献,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结果:刺血疗法治疗DPN,一般采用点刺和叩刺的方式,取穴予循经取穴、局部取穴、循经结合局部取穴及其他取穴等。结论:DPN以虚为本,以瘀为标,刺血疗法有去瘀生血、改善局部微循环及组织缺氧状态以修复神经的作用,辅助治疗DPN具有明显效果,并可运用至相似病机的糖尿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挖掘和整理消渴病肾病的病因病机。[方法]查阅历史文献,综合、归纳中医理论对消渴病肾病的病因病机。[结果]糖尿病肾病的病因为禀赋不足、五脏柔弱,饮食不节、蕴热伤津,情志失调、郁火伤阴,失治误治、损伤肾气,劳逸过度、肾精损伤等,病机为气阴两虚、肾络瘀滞,肝肾阴虚、瘀阻肾络,脾肾阳虚、肾络瘀结,阴阳两虚、瘀阻肾络,气血阴阳俱虚、肾络瘀结、浊毒内停等。[结论]早期的治疗可出逆转,应谨守病机,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努力做到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  相似文献   

13.
"脏虚络痹"是导师邱幸凡教授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体验总结出来的一种指导临床辨治慢性病和老年病的病机理论。2型糖尿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脏腑功能失衡,变生郁痰瘀浊,致使五脏六腑气血津精功能的全面紊乱,为中医消渴病范畴,属临床慢性病、老年病,我们认为"脏虚络痹"是其基本病机,其中脏虚为本,络痹为标。脏虚是以肺脾肾气阴两虚为主之五脏虚衰;络痹为痰瘀阻络为主之络脉郁滞。2型糖尿病的形成与发展是脏虚与络痹,标与本相互作用的结果。虚、瘀、痰三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终致多脏受累,形成消渴。  相似文献   

14.
痰瘀相关学说起源于《内经》,经后世医家不断研究,现已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脏器纤维化、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慢性复杂性疾病的临床防治中;络病理论以络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发病特点等为核心,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痰瘀伏络、肝肾亏虚为膝骨性关节炎病机演变的中心环节,提出"肝肾亏虚为本,痰瘀伏络为标"的病因病机新理论,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络病理学本质及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剑  靳霞 《江苏中医药》2008,40(4):30-31
中医学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着独到的认识,其与肾络密切相关。视网膜与肾脏的微血管同为肾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肾络病变,其病机可概括为视衣络虚、络阻、络损,根本为肾虚、血热、痰瘀。治疗原则是养络、通络、复络,并从肾着手。在具体选方用药上,应根据相应中医证型及伴随症状进行。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病机制,认为气阴两虚为该病主要病理基础、痰瘀阻络为其发病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医辨证要点、治疗原则、辨证论治,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由于素体阴虚,复因病久失治,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因素所致,其病机主要为阴虚血瘀,病理可概括为虚和瘀,虚为气阴亏虚,瘀为瘀血阻络,因虚致瘀,虚瘀错杂,以虚为本,以瘀为标,贯穿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始终。滋阴润燥、活血通络为其治疗大法,活血通络是治疗的基本法则,临床多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为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痰瘀阻络证及肝肾亏虚证等分型论治。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基本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 ,本虚为气血阴阳 ,五脏亏虚 ,以肾为根本 ,标实多为血瘀、痰凝、湿阻、浊毒内生等 ,病机核心是毒损肾络。针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 ,应注重气阴两虚、肾失封藏、毒损肾络的病机 ,以此病机为依据 ,确立补肾解毒通络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医络病理论,结合现有研究进展,对肠纤维化中医病机与治疗进行探析。提出气血耗伤、络脉亏虚为根本病机,湿热久滞、瘀毒损络为关键环节,久病入络、络息成积为最终转归。并根据“荣络补虚,畅通络脉”的原则提出补虚荣络、清热利湿、祛瘀通络、理气畅络的具体治法,以期为临床治疗肠纤维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对近年来糖尿病肾病从络病论治的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和讨论,发现目前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络病治疗以补虚通络法为主要原则,基础研究显示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改善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障碍和血管内皮损伤及减轻肾脏损伤有关。中医络病理论可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更多思路,也在临床运用中显示出一定优势。但目前补虚通络法的临床运用以补虚药物与化瘀药物的联合使用为主,而血瘀证与络病虽有重叠但并非同一范畴,因此当前糖尿病肾病的络病辨治未能结合络脉自身病变与主要致病因素及继发病机变化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分期辨治,未能充分重视辛味药、藤类药及虫类药等经典络药的对证使用。此外,糖尿病肾病治络方药的基础研究缺乏与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指标的关联分析。据此,倡导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更具体系的糖尿病肾病研究,进一步探索糖尿病肾病的络病实质,强调络药和微观辨证在糖尿病肾病靶药筛选过程中的重要性,探索糖尿病肾病中络药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推动络病理论和治络方药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